今日瀏覽頭條,看到了《張維迎直言:私有化是國企效率提升的必由之路!》(今日頭條:原創2024-04-24 15:55·霏霏溫文)一文。文章介紹:“在經濟學界,私有化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著名經濟學教授張維迎曾提出,國有企業私有化是解決其效率低下問題的關鍵。”
所謂“私有化是國企效率提升的必由之路”的觀點不值一駁。
首先,僅就“私有化是國企效率提升的必由之路”這一肯定句式,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說法。國企私有化的涵義是改變國企的所有制,是消滅國有企業;而提升國企效率則必須以國企的存在為前提。都把國企改沒有了,還談什么“國企效率提升”呢?
其次,國企作為生產資料公有制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其效率表現為消費價值生產力的發展上,而把國有企業私有化了,變成了私營企業,而私營企業的效率表現為剩余價值生產力的發展上。一個是從消費價值生產力的發展上來看待效率,一個是從剩余價值生產力的發展上看效率,兩種企業性質不同,衡量其效率的指標性質也不同,如何進行比較?
第三,國企效率不高,要提升國企效率是通過改變與國企性質特點不相適應的體制和機制來滿足國企正常發展的要求。因此,適合的做法是對癥下藥,治病救企,而國企私有化只是庸醫殺企。你沒有本事來診斷,開方,沒有把握把病治好,那你就旁邊點,出什么歪主意呢?
第四,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要建立公有制,是為了體現勞動者當家做主的權利,是為了實現按勞分配,從而達到“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的。勞動者當家做主的權利,是勞動者在勞動管理上的權利要求,按勞分配是勞動者在勞動分配上的權利要求。要全面地體現勞動者在管理上和分配上的要求,就必須建立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利益要求。因此,與公有制企業,與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相匹配的權利制度,是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企業制度。因此,與國企改革相適應的改革思路,應該是勞權改革思路,而不是什么產權改革思路,更不是私有化的思路。
第五,產權,顧名思義,是資產所有者的權利要求,其本質上就是資產者當家做主和按資分配的權利。產權制度,以資產所有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資產所有權的企業制度,是與私有制企業相匹配的制度。推行和普及產權制度的對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是民營企業。作為產權經濟學學者,應該為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民營企業提供有關產權制度規范和升級的服務,大力改變我國民營企業一些與產權要求不相符合的現狀,從而為民企的現代化和規范經營作出自己的貢獻。目前一些企業違法經營、缺乏信用等問題十分突出,我們的產權學者為什么不在這方面著力進行呼喊,多出謀劃策呢?
第六,作為學者,應該知道企業生產資料公與私的區別具有性質的區別,企業所有制性質不同,其生產主體不同,起作用的權利要求也不同,生產方式的性質特點更不同。要謀劃國有企業改革,是必須對于公有制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怎樣才能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存在和發展基本問題有透徹的、明確的了解。如果你完全不懂公有制區別于私有制企業的性質和特點,不懂公有制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存在和發展的要求與前提,卻在那里指手畫腳,這不是一個學者的行為。
國企改革,已經有了四十多年了,但至今還不能完成。這說明了什么呢?
產權思路解決不了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解決不了國有企業主體缺位的問題。
一個明明只能作為獨立的勞動實體存在和發展的企業,偏偏要讓它作為資產實體來運行和發展,又怎么可能取得成功?
作者:鐘建民 來源:鐘建民的理論思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