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了忙碌又充實的東南亞之行,看到最近又有人在炒作歐洲某小國的“永居證”話題,甚至有人連瑞士和瑞典也分不清楚,就開始編造、傳播各種謠言,令人捧腹。也許有人對獲得瑞士永居或國籍感興趣,但我們來自正在全面崛起、美麗如斯、發展機遇最多的中國,享有世界上最難獲得的中國國籍,多少外國友人渴望獲得中國永居或國籍而不得,我們為何還要有那種偏好呢?我自己雖曾長期在瑞士學習工作生活,但對此從無任何興趣,也從不關心這類偏好,迄今也不知道謠言中的那種“永居證”究竟長得啥樣子。數年前我就針對這類謠言說過這樣的話:“我在海外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用完了十幾本中國護照,一邊做學問,一邊走遍天涯海角,與整個世界對話。我實地考察了100多個國家,包括所有西方國家,形成了自己對中國與世界事物的許多判斷……大概是這種在廣泛國際比較中確立的中國自信及其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使中國公知和境外反華勢力惱羞成怒,他們竟會利用國內個別小編的偶然失誤來做文章,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只是顯示了他們的無聊和弱智。”當然我從不反對別人的偏好。我早就說過“一出國,就愛國”,中國早已成為一個經得起全方位國際比較的國家,包括和瑞士的比較。況且只要有一顆中國心,無論你是什么身份,都可以為祖(籍)國做出貢獻。《這就是中國》節目首次走出國門就來到馬來西亞,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對馬來西亞華人華僑為中華民族自由獨立富強以及中馬友誼做出的特殊貢獻表達我們由衷的敬意。被毛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大馬僑領陳嘉庚、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葉劍英元帥、《黃河大合唱》的作曲者冼星海等等都是這個群體的杰出代表。
我們受到了大馬民眾的熱烈歡迎,“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真好,每次演講受到的歡迎都是“同濟大學水平”,甚至更高,國內外的公知怨國群體自然又破防了。和在國內一樣,我每次演講都鼓勵大家提問,什么問題都可以提,大家踴躍提問,現場掌聲不斷。但提問者實在太多,我只能一組一組地回答問題,可能受制于音響條件,我和主持人以及前排聽眾根本沒有聽到有人提過什么“永居證”問題,直到隔日看到別人發來的視頻才知道。我建議這位坐在最后一排磕磕巴巴提問的華夏年輕人下次膽子可以更大一點,盡量靠前就坐,讀手機文案再流利一點,聲音再響亮一點,讓人近距離擺拍更是大可不必,好問題應該自帶勇氣呀。雖然有當地朋友告訴我1450在馬來西亞深度布局,但我憑直覺估計提問的年輕人不屬于這類人。盡管他的小視頻興奮了國內的第五縱隊,但也讓恨國黨1450遠程養殖一個個自覺曝光,可以說總體效果不壞。青年人總要向上,不能總是做樂子人,建議深度學習馬來西亞華人華僑的家國情懷,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至于那些恨國黨第五縱隊1450遠程殖人,就讓他們繼續留在黑暗中吧。(作者系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維為道來”,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