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8月5日,四國合作智庫研究報告發布暨國際研討會上發布了《攻堅:新時代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及2029、2035暢想》(點擊閱讀原文可下載查看全文)研究報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受邀出席本次會議發表主題演講。現將其發言實錄整理發布如下:
非常高興參加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的這次論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與俄羅斯、加拿大、印度等國智庫學者合作,撰寫了《攻堅:新時代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及2029、2035暢想》研究報告,我是非常贊賞的,人大重陽研究院有很多力作影響很大。這批年輕人敢想敢干,會想會干,會傳播,對于形勢跟得緊,很多研究報告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戰略導向,很值得學習,特別是值得我學習。
我今天發言的主題是: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全面理解黨中央深化改革的部署,高水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以推動實現黨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體制機制制度和管理全面創新,未來中國會是什么樣的一個場景?確實,思想革命和制度創新應該走在社會發展的前面,應該具有引領性和前瞻性。沒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對未來的科學預見,人們就會對人類和世界前途,或者自己國家的前途感覺迷茫,就會被歷史上短暫的、表象的、虛假的種種現象所困惑,甚至產生誤解、誤判、誤讀甚至走入歧途。而選擇的方向一旦出現問題和偏頗,人們就會沿著錯誤的道路和思路向下發展,要想再回到原來的軌道上,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就將非常之高昂。
現在對中國經濟怎么看?對于整個世界怎么看?認識問題和預期問題顯得格外重要。剛才朱光耀部長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發言,具有引領性、前瞻性和前沿性,朱部長列舉的這些數據都表明,在這樣一個紛雜紛紜的變幻狀態中,國際國內都發生重大變化。對于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怎么預判?我們如何才能不被當前所遇到的困難所迷惑而嚇倒?如何不被國際上一些帶節奏的錯誤輿論所引導,這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我認為,資本主義理論已經難以解釋當今世界的很多問題,西方國家遇到的很多問題實際上是體制性、制度性、機制性問題。從深層次上說,即使現在的原創理論,很多都跟不上變化的時代了。美西方這些年雖然在攻擊中國、抹黑中國、遏制中國甚至圍堵中國,但是收效甚微,或者起到了很大的反作用力,受到了很大的反噬。比如美西方想遏制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展開了一場芯片大戰,拜登上臺后圍繞芯片開始進入科技戰的主戰場,但是經過這三年半,加上特朗普時期的四年,一共是七年半的努力,去年中國芯片已經成為出口的大項,今年上半年1-6月份大陸芯片產業的出口額高達5427億元,同比增長了25.7%。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集成電路產量為3514億塊,今年的芯片出口將會成為超過石油和所有產品的第一大類產品。根據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發布的預測報告,2030年之前,中國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出口國,未來全球約60%的成熟芯片預計都將在中國生產。特朗普任期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和貿易戰的時候,我們芯片進口最高的年份達到4400億美元,也是我國進口的第一大類商品,現在將成為第一大類出口商品,這說明在美氣勢洶洶的壓力面前,我們看到了自己通過努力創新的未來。我們知道,中國一定會有未來,在中美這樣的競爭博弈中,中國會通過努力,補短板、鍛長板、突破困難。這個非常艱難的競爭與博弈的過程,在一些人失去信心和勇氣的時候,我們的舉國體制、中國科學家、頭部企業和產業鏈供應商的大部分中小企業、科研機構的努力,為我們創造了反敗為勝的今天。這就說明,只要我們不被這種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勤奮,沒有創造不出來的奇跡。
與此同時,我們現在遇到了困難。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三年疫情導致存量問題還有相當長的一個消化期,或者說疤痕效應還在繼續延續。我大概算了一下,從2000年到現在,我們支付的醫療費用的總支出超過20萬億元,在2022年疫情最嚴重的這一年,醫療費用總支出8萬多億元,現在大家覺得財政困難,實際上和當時的超規模支出有很大的關系。一方面支出在增加,一方面收入在減少,那能不帶來財政困難嗎?修復起來確實要有一個過程。
第二個方面,中美大國競爭博弈給我們帶來了沖擊,包括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對(中國)貿易的沖擊、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沖擊。現在,中國對美出口比2017年下降超過20%,因為很多商品美國不讓我國出口,包括對新能源汽車,美國對中國加征100%的關稅,特朗普時期對5500億商品加征最高25%的關稅,到拜登后期電動汽車一下加征到100%。美國違反WTO 基本原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我國對美出口怎么能不下降呢?但對美下降不意味著對世界下降,我國對全球貿易今年上半年增幅還在6%以上。所以,中國的經濟,中國的出口,中國的投資,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美國真的能擋得住嗎?
第三個方面,中國自身急需改革。任何國家,如果內部出了問題,都要比外部出問題更可怕。從我剛才說的這幾個例子來說,美國打不敗中國。最近我參加一個四個國家的智庫專家對話,美國一位參加對話的80后朋友,說了一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說美國的敵人是美國自己,打敗美國的只有美國。這位美國朋友原來是拜登政府下設的中國屋成員。如果我們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問題,中國的敵人也是中國自己,打敗中國的只有中國自己。所以,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進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動因。
我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了三個導向,一是問題導向,針對中國現在體制機制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黨中央提出來通過改革系統的解決方案。二是目標導向,黨中央面向2029、2035、2050一些重要的節點設立了一系列的目標,通過改革要使中國式現代化能夠真正達到預期的目標,也就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三是人民導向,以人民為核心,建立以人民為本的這樣一個國家現代治理體系、治理能力,要解決一些政府的隨意性、任意性、隨機性和形式主義等問題,全面深化改革其實是刀刃向內,重在解決自身發展的問題,自身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所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300項改革措施,需要盡快制定具體方案,盡快把黨中央關于全面推進改革的各項部署落實到位。
最近我也參加了幾個學習三中全會的會議和專題報告會,其中有一個是香港大學北京中心組織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體會會議,期間與參加學習的企業家進行了交流對話。有的企業家看了三中全會的條文覺得沒看出具體部署,但我說,如果按照問題導向一條條來看文件的重要提法,就可以找到解決方案和治本之策。比如圍繞財稅體制改革,從預算制度、稅收制度、央地間財政關系三方面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的改革方向。消費稅逐步下劃到地方,地方和中央稅收的分享,這些內容非常深刻。我在國務院研究室的時候,曾經去做過關于土地問題的調研,發現地方政府財政50%以上的稅收來源來自房地產及其相關收入,所以,有人說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的利益綁在一起,他們站在房地產商這一邊。從深層次的原因看,是原來的財稅制度促使地方政府站在房地產商一邊,不然就缺少大部分財政收入與支出來源,政府就無法運轉。這幾年房地產商出了問題,地方財政何其困難,很多地方財政在運轉中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除了疫情三年帶來的財政負擔外,其實就和房地產商暴雷、整個行業出問題有很大的關系。所以,這次消費稅逐步下劃到地方,從稅制上進行改革,就是要解決體制和制度性政策安排帶來的的問題。
地方稅,地方和中央分享的也是。比如最大的四項稅,企業所得稅、消費稅、出口環節增值稅、個人所得稅這四項主要稅目,以前上交中央財政,如果消費稅分享,2023年全國消費稅1.6萬億元,消費稅現在四大類占98.5%,主要是煙、酒、車、油四大類,如果煙、酒地方分享又是一筆地方財稅來源,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地方的財稅來源50%來自房地產相關稅收,這是治本,這是改革,這是體制機制的重塑,這是政策的具體調整。所以,我們要看到在這次三中全會每一條下面都有很多內涵。這幾天部委連續推出改革舉措,財政部決定,下一步考慮將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穩步下劃地方,統籌考慮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稅收征管能力等因素,分品目、分步驟穩妥實施,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為地方附加稅,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發布,要推進民營經濟的促進法正在制定,將依法依規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的體制機制,解決經營主體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等方面面臨的一些急難愁盼問題。將持續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平競爭、全面創新、社會信用等制度,夯實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根基。要讓各類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高效配置。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障礙和掣肘。民營經濟預期不穩定,就是沒有法治環境,靠政策維持市場輿論和企業家預期已經不夠了。最好的商務環境是建立法治環境,或者說法治是最好的現代商務環境。所以,這次的三中全會針對這些長期以來難以解決的體制、機制、制度的深度的問題,要推進一系列的改革和部署。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到2029、2035年我們會建立什么樣的中國呢?概括來說,第一,要把中國建立成一個開放型的大國,在開放中成為開放型世界的建設性、領導性力量。對如何深化中國的開放在這次三中全會也有專項部署,現在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推進,比如對標高標準的經貿規則,比如對最不發達國家實行單邊開放等等。作為一個大國首先要開放,中國現在實行144個小時的免簽和對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未來是不是可以對更多的國家單邊開放和免簽,這些在三中全會都有提法,未來相關部委都會有具體政策設計。
第二,未來中國特別到2035年離經濟強國會越來越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關頭。2035年中國經濟體量會更大,中國GDP 規模將到200萬億元,這也是很令人振奮的。200萬億元,從2020年算年均增長4.7%,從現在算4.3%,上次參加內部調研會議朱部長就算過這個賬。中國將成為創新大國,現在中國的科技創新是拜美國所賜,美國如果不遏制、不打壓,如果不是特朗普時期發動的貿易戰、科技戰,中國企業安于既有的經濟全球化布局,既有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全球正常的分工和貿易,我們不會這么發奮努力,芯片你賣我們買就是了,干嗎要下這么大力量重新建設大芯片產業。當然如果美國不打壓不遏制我們,中國的芯片怎么會成為第一大出口商品?所以我們要特別感謝美國和特朗普先生,讓我們從貿易戰頓悟,美國主導這個體系,我們按照你主導制定的規則發展起來了你不干,那我們必須自己干。現在創新是中國發展最快的領域,是追趕最快的領域,已經取得了結構性突破。可以說,在數字經濟方面我們已經和美國并列第一梯隊,美國原創性技術比我們強,或者說我們在原創性技術方面和美國有很大差距,但是我們在創新技術應用特別是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的產業化,深度縱向發展方面,我們在美國之上。特別是中國數字化基礎設施的發展不僅在美國之上,也在其他國家之上。現在中國5G到現在已經完成350萬個基站,6G已經占到全球6G標準40%以上,北斗衛星已經覆蓋到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的已經達到接近140個國家。我在湖北武漢參加一個會議,一位專門研究北斗衛星的院士在會議上發言指出,北斗衛星的精度和它的服務能力都在美國GPS之上。如果GPS可以看到距離地面精度在十米,我們則是在五米,而且我們的服務能力在美國之上。現在我們正在補算力的短板,我們國家實施東數西算的大工程,在西部建立8個東數西算的基地,打造國家的算力底座。像華為這樣的企業三大底座,算力底座、人才底座、數字化產業轉化方案的底座,現在華為已經創造了50多個用人工智能植入產業的深度融合的場景。
比如現在我們看到華為生產的M7,M9汽車,我看到余承東最近宣布,所有的汽車把華為的品牌,所有華為的標識都摘下來了。我們不做汽車,而是給汽車賦能。
所以,現在中美正在發生技術分岔,美國在搜索革命、腦力延伸上發展。中國正在依靠我占全球30%的制造業規模和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未來我們要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大國,將對世界上發展中國家、中小國家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使全世界看到中國的方案、中國的理念、中國的力量,我們還會創造最安全、最穩定、人民幸福指數高的大國。最重要的正在建立要提升中國作為大國為全球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所以,中國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中國的競爭力會越來越高,中國國家發展遇到的困難是事實,也是繞不過去的坎兒。我們存在的問題,存在的矛盾是我們必須正視的,但是通過改革可以有序或者較快地解決這些問題,我想只要中國的政府、國家領導人、中國人民想解決的問題,包括外部問題和內部問題,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中國一定會邁向我們預設的目標。
謝謝各位。
文章來源于人大重陽 ,作者陳文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