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中國式基建狂魔:從柬運河到月球基地
點擊:  作者:花貓哥哥    來源:華山穹劍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4-09-07 13:58:14

 

咱們都知道,中國幫助柬埔寨修建的長180公里的德崇富南運河,在85日開工了。

 

修運河可不是個容易事,巴拿馬運河81公里,修了31年。蘇伊士運河170多公里,修了11年,還累死了12萬埃及勞工。

 

那么,這個柬埔寨這個運河,中國要修多久?

 

四。

 

四年?四個月?四天?

 

都不是。

 

四,三,二,一,叮咚!十公里已經修完了。

 

當然,這只是個段子,但十公里修完的事,可真的不是段子。

 

你現在去運河施工現場看看,每天都有幾千臺大型施工設備24小時不停歇作業。

 

85日開工到現在,20幾天時間,中國已經修了十幾公里了!

 

照這個速度,中國的施工隊如果再分多幾個施工段,加緊一點工期的話,恐怕過年的時候就能完工。

 

不耽誤工人回家過年,根本用不了預定工期的四年。

 

所以有人感嘆,這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但是估計這話聽在中國包工頭耳朵里,恐怕他們會不以為然:

 

不是我們快,是這施工條件實在是太好了!

 

你想啊,在國內施工,幾乎處處是雷。

 

遇到環保投訴,停工。

 

檢查防塵不合格,停工。

 

挖到古墓,停工。

 

挖到國防光纜就更不得了了,包工頭都得進去。

 

就算開工了,一會限速,一會限量,一會讓你掛綠網,一會讓你安霧炮,你想晚上加個班?

不行,擾民!

 

現在呢?

 

柬埔寨地下沒有古墓(有也不用管),沒有國防光纜,沒有珍貴樹木,也沒有投訴擾民的民眾。

 

渣土車不限速、沒紅燈也不用做噴淋防塵,你就可勁開就完了!

 

更關鍵的是,這是國家工程,結算嘎嘎爽快!

 

中國的包工頭們從來沒干過這么爽的工程!

 

于是,中國之前被封印的基建之力,這次完全敞開了整了,速度快一點,也是正常的。

 

看著這驚人的速度,不僅時刻關注的越南網友震撼得無以倫比,西方的網友也開始紛紛吐槽:

 

“在意大利,我們將有1臺機器,和2500天來結束運河。”“這在法國需要10年。”“多倫多花了20年,連一條街道都修不好。”

 

說實話,雖然國外都知道中國是基建狂魔,但狂魔到如此地步,還是超乎了大多數人的想象的。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基建狂魔是怎樣練成的呢?

 

一、打怪升級

 

其實吧,中國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基建狂魔的。

 

還記得當年抗戰時期,中國匯集20萬人,才修了一條1000多公里的滇緬公路(土石路)。

 

保證了外援物資能夠進入中國,代價是3500人永遠長眠在了這條路上。

 

中國真正踏上基建狂魔之路,其實算是建國后。

 

國內的一系列復雜基建工程,讓中國的基建能力一步一步打怪升級,最終修成正果。

 

以火神山醫院為例吧。

 

2020年初,武漢疫情洶涌,中國準備借鑒2003年抗擊“非典”時的經驗,新建集中收治疫情患者的醫院。

 

疫情,不等人。

 

結果,火神山醫院從123日宣布籌建,到22日完工整整10天。

 

10天時間,一座總建筑面積3.39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傳染病專科醫院正式落成。

 

貓哥之前的文章中引用過《火神山不完全手冊》中的內容,至今看起來仍然令人熱淚盈眶。

你以為火神山醫院10天建成就很快了?

 

不,還有傳奇的“9個小時改造火車站”。

 

這個火車站是福建龍巖火車站,火車站改造后,要完成新老站房之間的線路轉場。

 

但是,這條鐵路線是在用線路,是要通火車的,哪有那么多時間給你一點一點慢慢轉場?

 

于是,201811918:30,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1500余名工人同時上陣,開始了線路轉場工程。

 

工程共包含4個龍口,7個撥接工作面3組道岔拆除、3組道岔插鋪的施工,都要在一晚上的時間內完成。

 

機器轟鳴、火星四濺,密密麻麻的工人有條不紊分工協作,畫面猶如電影大片。

 

最終,120日凌晨2點多,經過近9個小時的緊張奮戰,工人們圓滿完成了道岔拆鋪、攏口撥接、信號換裝I級施工,龍巖站站改撥接順利完成。

 

 

漳龍鐵路、贛龍鐵路、贛瑞龍鐵路、新建南龍鐵路順利接入龍巖站新站房。

 

改造視頻傳到美國,連馬斯克都在驚嘆:“中國在先進基礎設施上的發展要比美國快100多倍!”

 

有人可能對這種建設速度不以為然:

 

你們不就是狂堆設備嗎?誰都行。

 

其實吧,搞基建,還真不是狂堆設備就行的。

 

仍然以火神山醫院為例吧。

 

首先,第一個問題,沒人。

 

施工可不是隨便找個人就能上的,是個細分類別很詳細的領域。

 

一個工地,要有木工、泥工、鋼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玻璃工、起重工、吊車司機、技術員、資料員、監理,等等等等。

 

當時正值春節假期,許多人返鄉過年,短時間內如何調集這么多建設工人?

 

建設方中建三局面向整個中建集團12個單位廣發“英雄帖”。

 

一呼百應、八方來援。

 

800人、1000人、2000人、5000......

 

高潮的時候,現場有1000余名管理人員、8000余名作業人員日夜奮戰。

 

然后是第二個問題,施工如何組織?

 

施工是有嚴格程序的,涵蓋幾十道的工序,經歷設計、交底、土建、設備安裝、裝修等階段。

 

覆蓋場地平整、管道預埋、防滲膜施工等十幾道大的工序,基礎工程、土建及裝飾工程等十幾個專業。

 

不同的專業和程序,誰先誰后?誰是誰的前置條件?

 

你自己家裝修水電不改完還不能粉刷墻面呢,何況這種涉及百道工序的大工程?

 

上一個單位剛完成場地鋪沙,下一個單位馬上進場鋪防滲膜(防止醫療污水進入地下),后面鋪設活動板房基腳的單位還在催促。

 

高密度的人群、機械和流程,讓現場施工管理非常困難。

 

無處不在的交叉施工和接口管理,是對中國建造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次集中檢驗。

 

作為牽頭單位,中建集團如同項目的“大管家”。

 

統一策劃、組織、協調,做好工序和工藝的穿插流程,為所有參建單位提供科學的施工安排。

 

保證每家單位都能最大化發揮專業優勢,保持各單位的施工節奏步調一致。

 

憑借科學調配,4萬多名建設者并肩奮戰,最終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建設奇跡。

 

整個施工過程,除了兩家單位因為先挖溝還是先過車而小小打了一架之外,其他施工,完全順利!

 

第三個問題,物資和施工條件保障。

 

施工可不僅僅是只上挖掘機就行的,背后需要充足的物資供應和高效的供應鏈管理。

 

任何一個關鍵物資和零部件的斷檔,都會影響整個工期。

 

結果呢?

 

通過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再次證明了中國強大供應鏈配套能力。

 

國家電網,在131日前完成兩條10千伏線路遷改、24臺箱式變壓器落位工作、8000米電力電纜鋪設,并按時開始送電。

 

億緯鋰能,在電力電纜鋪設完成前,緊急提供靜音發電車,以解決通訊基站等關鍵設備的應急供電問題。

 

華為和幾大電信公司緊密配合、協同作戰,完成5G信號覆蓋(這套系統滿足了后來全國幾千萬“云監工”的視頻訪問需求),還交付了云資源、核心系統的計算與存儲設備。

 

此外,還有寶武鋼、浙商中拓、五礦發展提供鋼材;

 

中國建材提供石膏板、龍骨;

 

華新股份的水泥;

河北軍輝的防火涂料;

正大制管的鍍鋅圓鋼;

華美節能的橡塑絕熱保溫材料;

惠達衛浴和恒潔衛浴的5931件馬桶和龍頭;

海灣安全的消防報警器;

佳強節能等三家企業的3500套裝配式集成房(集成房可以大大縮短工期);

新興際華的球墨鑄鐵管;

永高股份的市政及建筑管道;

中國一冶的4800套鋼構件;

株洲麥格米特的50套電源設備;

上海冠龍公司的2000臺閥門;

聯想集團提供的全套2000多臺計算機設備;

TCL電子提供的全部公共LCD顯示屏;

小米提供的平板電腦;

紫光、烽火通信、奇安信提供的網絡及安全設備;

衛寧健康提供的互聯網醫院云平臺;

匯清科技和奧佳華的專業空氣凈化器;

獵戶星空的醫療服務機器人;

格力提供的空調;

宇通客車和江鈴集團捐贈的幾十輛負壓救護車;

歐亞達家居的物管團隊和床鋪物資......

等等等等。

 

以上所有的物資運輸,都依賴于順豐、中通、申通、韻達、EMS、阿里巴巴物流平臺等中國物流巨頭聯合開通的國內及全球綠色通道,免費從海內外各地為武漢運輸救援物資......

 

這些物資全部能夠在春節期間的疫區封鎖的情況下,實現按時送達!

 

這些物資供應組織起來,光想想難度都讓人頭皮發麻!

 

但是,中國竟然硬生生地在10天內就完成了!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二、獨一無二

 

問題來了,大工程、緊急工程,不是中國的專利。

 

但為什么只有中國,能夠時間短、質量高且完美地完成?

 

很簡單,中國有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能力。

 

第一是對基建認識的高度和格局。

 

建國之初,中國對基建并沒有特別清晰的概念。

 

畢竟當時國家還是個爛攤子,百廢待興,恢復國民經濟都來不及,哪來的精力搞基建?

 

直到中國被美國人狠狠上了一課。

 

看過電影《長津湖水門橋》的都記得有個鏡頭,吳京在炸毀水門橋后,吳千里在冰凍中睜眼,發現一架美軍直升機吊著一個鋼架橋正在飛來......

 

這其實是符合史實的。當年志愿軍小分隊先后三次炸毀了水門橋,連橋基都炸了,本來以為勝券在握。

 

但萬萬沒想到,8架美軍巨型運輸機居然從天上扔下了8組標準M2預制橋梁組件和配件(為防止摔壞還做了備份)。

 

靠著空降之橋,美軍一夜就建成了一座可以讓坦克通行的橋梁,陸戰一師就此逃之夭夭。

 

而此時,精疲力盡的志愿軍甚至連干擾射擊的力氣都沒有了。

 

那座三度被摧毀又被敵人瞬間重建的橋,以及背后所展現出的強大基建力量,成為了經歷過那年冰雪的士兵們一輩子的怨念,也讓中國第一次認識到了基建的重要性。

 

從此,中國開始全力修煉內功。

沒有錢,就想辦法省吃儉用!

沒有技術,土專家鉆研上馬!

沒有機械,就搞萬人大會戰!

 

就這樣,在1954-197720多年里,中國完成了一百多萬公里的公路,兩萬多公里的鐵路,其中絕大部分是穿越群山峻嶺和戈壁沙灘。

 

使西南三省、青海、廣西、福建、新疆、寧夏、河套平原等地區結束了無鐵路的歷史。

有了這些鐵路和公路,中國才真正連接成了一體。

 

不再有天高皇帝遠,國家意志可以覆蓋到國土的每一個角落,為日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改革開放后,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資金的充裕,國家很快邁入了大基建階段。

 

農業、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礎設施、城鄉電網改造、中央儲備糧庫等基礎設施項目相繼上馬,帶動了大量社會資本的進入。

 

使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從而進一步帶動全社會投資和整個經濟的穩定增長。

與此同時,鐵路通向了高原,電網通向了山溝,崇山峻嶺之間建起了高橋。

 

當然,不止一次有人批評過這種大基建,認為讓地方背上了沉重的債務(高橋最多的貴州,也是地方債危機最嚴重的地區)。

 

的確,僅僅從收益上來分析,那些為僅僅只有幾十戶人家的村子修建的道路,那些為了幾個牧民聚集地修建的信號塔,那些為了幾戶人家拉過去的電網,是不劃算的。

 

但問題在于,山區、海島的群眾,就沒有資格用電、看電視了嗎?

 

高原的孩子,就只能繼續與世隔絕,沒資格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了嗎?

 

對中國來說,保證村村通公路、電力、電信是政治任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基建的終極目標。

 

資本主義國家的基建,只衡量利益,而社會主義國家的基建,更關心人民。

 

光從這一點來看,就高下立判了。

 

第二是超強資源整合能力和組織能力。

 

為什么只有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

 

而不是科技更先進的美國,也不是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

 

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沒有像中國這樣恐怖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組織動員能力。

 

美國這個前任基建狂魔,的確曾經非常NB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瘋狂基建時代里,美國修好了40多萬公里鐵路,1.5萬個機場,12.4萬公里高速公路,3400名工人410天能建好381米的帝國大廈。

 

以至于李鴻章訪美看到四處的高樓大廈,以為到了外星球。

 

但是抱歉,這已經過去了。

 

基建需要完備的工業體系做支撐,而當前美國的制造業已經空心化。

 

那么大基建需要的各種鋼材水泥基建材料生產、工程機械生產服務、工程施工這些依靠龐大產業的配套體系,美國現在還能不能滿足需求?

 

就算有了原材料,美國當前的社會撕裂,也難以開展大規模基建。

 

先不說全球化導致的地域發展矛盾,就說美國近20年來的建設,無一不充斥著哄抬價格,消磨洋工,缺乏監督,貪污腐敗。

 

至于印度,雖然有較低的人力成本,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稱為人力資源的。

 

一半以上的赤貧和文盲階層,各個邦之間一盤散沙,再加上殘缺不全的工業基礎,根本當不了基建狂魔。

 

所以,能成為基建狂魔的,有,且只有中國有這個資格。

 

曾經的中國和印度一樣,都是一盤散沙,但是建國后,中國共產黨依靠其高超的組織動員能力將各個領域、全產業鏈動員起來。

 

所以中國才有了獨一無二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

 

要知道,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超高的組織能力和管理水平,而且中國基建的難度是世界最大的。

 

西方國家的基建,區域內的地質、地貌、氣候都相對單一,一套成熟的技術、設備、人員可以包打天下。

 

中國則是你有的我們有、你沒有的我們也得有。

 

比如高寒高海拔區域、凍土、沙漠區域、濕陷性黃土紅土地質、巖溶丹霞地質地貌……

這些都是世界其他國家沒有或者不全的,我們都必須一一去研究克服。

 

在國家的推動下,在無數個領域的刻苦攻關下,中國的基建行業終于厚積薄發,成為了幾乎無短板的超級建設能手。

 

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試驗檢測、到材料設備工具機電,從教育科研到人員技能培訓,這一套完整的產業體系、以及規模龐大的產業人才。

 

可以說是世界極少有的完整,縱向覆蓋了產業的上中下游、橫向覆蓋了所有工程專業。

 

有,且只有中國,才能將如此龐雜的產業資源整合起來,迸發出強大的基建能力,才能屢屢創造出世界級難度的基建奇跡。

 

也正是因為中國把基建的全流程都打通了,所以在火神山醫院才會事半功倍。

 

 

要什么方案,馬上就能出來。

要知道地質數據,數據庫一查就行。

要什么原材料,馬上就有企業能提供。

要運輸,馬上就能運到。

 

正是因為中國具有經驗豐富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有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還有近乎無限量供應的設備、配件、油料,以及21世紀的通信方式,才完成了火神山醫院這種舉世震撼的操作。

 

第三是中國有高素質的基建工人。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為什么五花八門的物資,運到火神山醫院,就馬上有人上手能用?

為什么幾個人,就能調試好整個院區的自動化系統和電力系統?

 

為什么施工現場,可以奢侈到“換人不換車”,讓一個個挖機司機等著上車?

 

說白了,還是因為大基建以來,中國積累了大量高素質的基建工人。

 

這個和人海戰術完全是兩碼事,人口優勢并不代表人力資源優勢,比如印度就是這樣。

 

要想成為基建狂魔,只有人多是不行的。

 

1949年之后,中國共產黨不但重建了民族自信心與凝聚力,而且通過簡化漢字普及教育讓中國人成為這個世界紀律性最強、組織素養最高、使命感最強的人群。

 

中國在建國之初就開始普及各個層次的職業教育。

 

花了二三十年的時間,從學推土機挖掘機等專業慢慢建立起龐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出了大量不僅有技術,還有使命感的基建工人,這才是基建狂魔的基礎。

 

在歷史上,他們跳進水泥漿中當攪拌機;

 

他們在50米高的電塔上吃中飯;

他們鉆入憋悶的鋼管當探測儀;

他們在幾千米高的高原上喝涼水、搬鐵軌;

他們在瘧疾肆虐的非洲,書寫中國一帶一路的畫卷。

 

說實話,中國無數個世界第一,無數個令人驕傲的成就,無數個“最”字頭的基建工程,背后也是無數個普通勞動者,超常的、近乎病態的極限犧牲換來的。

 

這就是中國的基建工人,全世界最好的勞動者,也是中國基建狂魔這一綽號背后,不能忽略、也不應該忽略的群體。

 

更關鍵的是,基建能力,和國防水平息息相關。

 

我們可以看看最近中國在中印邊境班公湖上修建大橋的事情,引起了印度媒體的關注。

 

其實吧,中國方面豈止修了橋,整個地區的戰場建設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其中包括把加勒萬河谷一帶的臨時營地改造成永久性軍事基地,在班公湖上修建了兩座大橋,在班公湖南岸和曼冬湖北岸修筑戰備公路等等。

 

在雙方脫離接觸位置的后方1公里處,建立了大型永久性基地,基地附近有大量光伏發電設施,以及高等級公路。

 

在阿克賽欽的很多位置,還新建了大型直升機起降場!戰備公路都修到一線哨所山頭下面了!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中國軍隊的重型裝備、補給物資、武器彈藥,從拉薩下了火車,穿越一個個隧道,直接就能走公路直達一線。

 

咱們試想一下,中國射程400多公里的遠火,如果頂在邊境上面,距離邊境剛好400多公里的新德里該有多大壓力?

 

印度呢?

 

往前線運個物資,要萬里迢迢翻越一個個山口,走一個個發卡彎,時間長不說,還經常遇到雪崩和山體滑坡,車毀人亡。

 

顯然,在這一輪邊境較量中,中國已經明顯占了上風。

 

占上風的原因,也是中國擁有在海拔4千米甚至5千米的高原高寒地區進行大規模工程建設的能力和技術儲備,而印度沒有罷了。

 

在俄烏戰場上,基建能力也成了打贏戰爭的關鍵因素之一。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為什么俄軍進入烏克蘭不過20萬人,卻能守住從頓涅茨克到克里米亞這1000多公里的防線?

 

烏軍怎么打也打不動,最后只能去掏空虛的本土庫爾斯克?

 

因為俄軍每占領一地,就開始瘋狂鞏固防線。

 

雖然俄軍的工兵部隊從蘇軍的工程兵旅變成了現在的工兵團、營為主,力量有所減弱,但好處是使用起來更靈活,可以伴隨部隊前進。

 

俄軍裝備的戰壕挖掘機,1小時能挖1公里,多臺車輛一起運行,半天就能建起一座防線。

后續的建設,就交給了出來“打工”的朝鮮工兵旅。

 

他們主要任務是修建各種軍事基礎設施,特別是在俄軍防線側翼和縱向區域修建碉堡、防御陣地以及火力點等等。

 

相比而言,烏軍只顧著拿著西方軍援組建戰斗部隊,而工兵部隊卻基本無視。

 

這也就決定了烏軍的野戰筑城能力低下,防線只能靠士兵自己拿鏟子挖,效率根本沒法和俄軍相比。

 

所以,在現代戰爭中,工程兵部隊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價值,甚至能左右戰爭成敗。

 

所以,強大的基建能力,不但是我們一帶一路戰略的基礎,更是我們應付極端情況的底氣——

 

我們基建隊伍隨時能轉型成為第一流的工程兵部隊。

 

試想一下,中國基建狂魔的本事應用到戰場上,會是怎樣一幅場面?

 

三、實用主義

 

強大的基建能力,給中國帶來了什么?

 

帶來了很多,有經濟的發展,有商務的便利,有人民的舒適等等。

 

但最關鍵的,是帶來了中國務實的精神。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的科學研究,更切合實際,一切以“有沒有用”作為出發點。

 

就像中國研究月壤,中國人只關心能不能種菜一樣。

 

不過你還別說,雖然月壤不能種菜,但月壤對于中國的基建來說,卻是有大用的!

 

最近,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經過3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復驗證,提出一種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產水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技術路線,并不是原來美國的去月球南極找水冰的路線。

 

我們都知道,想要在月球生存,水必不可少。

 

但月球都干了十幾億年了,哪來的水?

 

就算彗星帶過來一點,也被太陽蒸烤揮發了。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阿波羅(Apollo)和蘇聯月球號(Luna)帶回的月壤中未發現任何水,因此直到二十世紀末,月球普遍被認為是無水星球。

 

美國人不死心,他們猜測,在月球南極的一些隕石坑陰影地帶(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有可能存在水冰。

 

為此,2009109日用一枚運載火箭和一顆衛星連續撞擊月球,以探測月球表面是否有水存在。

 

但是,撞擊效果卻遠未如NASA預告般震撼。

 

既看不到撞擊爆炸閃光,也看不到揚起月球碎石塵粒,自然也看不到有沒有把水冰顆粒撞出來。

 

中國呢?選擇了另一個路線。

 

中國科研團隊在嫦娥五號帶回來的表層樣本中,發現了一種鈦鐵礦(FeTiO3)。這種礦物的晶格之間有空隙,可以容得下很多太陽風射進來的氫原子。

 

科學家一看,有氫原子,也有氧原子,那么只要讓他們結合,不就生成水了?

 

于是,中國科學家就把這種鈦鐵礦加熱,在燒到1000度的時候,樣本里的三價和二價鐵大量還原成鐵單質,然后氫氧生成了大量的水!

 

注意,這個水是大量的!

 

 

根據氫原子含量的不同,1噸月壤將可以產生約5176千克的水。

 

這相當于100多瓶500毫升的瓶裝水,基本可以滿足50人一天的飲水量。

 

那么生產水的過程麻煩嗎?

 

也不麻煩,加熱就行!

 

月球上雖然沒辦法用爐子,但是有太陽光啊!

 

找個凸透鏡(如果嫌體積太大可以用菲涅爾透鏡),將太陽光聚焦,可以加熱月壤到1500℃以上,這樣就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冷凝之后就是水。

 

最妙的是什么?

 

是這種反應過程的副產物,是鐵鈦合金......

 

或者你可以認為,水是鐵鈦合金生產的副產品,就像中國電解鋁的副產品出現了半導體原材料鎵一樣。

 

水有什么用?

 

不僅是給人喝,更關鍵的是,它可以電解生成氫和氧,氧可以用來呼吸,而氫,可以用來做火箭的燃料!

 

不論是返回地球還是飛向深空,都需要氫。鐵鈦合金呢?

 

這個中國專業,蓋房子啊!

 

我們不得不感嘆,美國人登月近10次(我們姑且先認為登月是真的),作秀做了一堆。

 

又是飆車,又是插旗,又是留腳印,拿回了幾百公斤月壤,最后卻啥有用的都沒發現?

 

美國人登月,難道只想裝個X,不想著建設開發月球嗎?

 

中國呢?

 

就搞了兩次采樣返回,采集的總量也不到4公斤,竟然靠著這種務實精神,研究出了生產水的方法!

 

這個影響太大了!直接就可以確定未來中國月球站的設計方案了!

 

首先,要把大推力火箭搞出來。

 

當前的長5火箭,雖然能夠送空間站和火星探測器,但用來發射月球基地,還是不夠的,所以需要起飛推力2500噸以上的長征10號。

 

大推力火箭搞定后,就可以登月了。

 

登月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設大型的太陽能光伏電站、

 

巧了,這也是中國的強項,中國的柔性太陽能板完全可以像布一樣折疊起來。

 

到時候找個平坦一點的地方攤開往地上一鋪就行了,由于是獨立結構,就算遇到微隕石,砸破一塊也不影響整體。

 

然后就是基地建設了。

 

基地建設有兩個方案:

 

一是地球上發射上去預制好的艙室,降落下去然后固定就行(可以理解為把空間站挪到地球)。

 

這個方案的好處是省事簡單,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發射費用昂貴,且體積有限難以拓展。

 

另一個方案,是哈工大提出的月球溶洞方案。

 

簡單來說,就是先選一個月球地表適合建造基地的熔洞。

 

然后通過爆破或碎裂等方式,擴大熔洞面積,將熔洞擴展成為適合建造月球基地的月洞。

 

之后,空間站核心艙降落到月洞內。

 

在月球地下相繼充氣打開植物艙、工作艙等主要艙室,建立支架、灌注月壤混合物,成為未來月球基地的主要結構。

 

這個月球基地的設計方案相當有智慧,既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地形構造,從而可以大幅度節約成本,又能極大提升基地的建造速度和安全性。

 

然后,就可以拓展基地,四處蓋房子了。

 

月球上蓋房,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

 

第一是最好就地取材,畢竟每公斤的發射成本,要上千美元。

 

第二是要承受月球極端環境,能夠隔溫隔熱還足夠堅固(抵御微隕石)。

 

那么建筑材料從何而來呢?遍地的月壤就是。

 

前面說了,只要加溫就能從月壤中分離水,那么那些燒融的月壤,不就是現成的固體嗎?

 

而且含有鐵鈦,比地球上的磚可結實多了!

 

只要在燒融之前,將其放入特定的模具,就可以制作具有榫卯結構的磚塊。

 

然后像搭積木一樣就能直接蓋房子了。

 

最后在房子里面只需要放上充氣倉,頂住外殼,就能擁有一座又堅固又安全的房子了。

 

最妙的是,這些重復的打基礎工作,未來都可以依靠機器人和AI來完成。

 

這種就地取材的建設方式,和我們在南海的“吹沙填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房子蓋好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比如,采集氦3能源,然后在月球直接提煉提純。

 

比如,建設電磁發射軌道,將采集來的氦3發射回地球。

 

比如,利用太陽光或者電加熱,大批量制造水,然后建設一個可以種糧食種菜的生態圈,實現自給自足。

 

再夸張一點,開采一些比較珍貴的礦產,然后發射到地球軌道在零重力環境下進行冶煉,然后再回到地球。

 

等等等等。

 

你看,從建基地到電力供應,從蓋房子到種菜,從開礦到冶煉,中國這已經不是遠景規劃了,而是一份非常具備可行性的實施方案了!

 

看來,土木工程的未來在哪里?

 

不在地球上,而是在月球啊!

 

顯然,中國已經不滿足于在地球上修建高鐵、橋梁、機場等基礎設施了,也不滿足于在太空中發射衛星、空間站、探測器等航空器了。

 

而是要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科研基地,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科研成果。

 

這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和格局,也展示了中國人的遠見和雄心。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基建狂魔的目標,不局限于地球,而是整個太陽系。

 

在中國基建狂魔的加持下,也許1000年以后,連遙遠的火星,也會變成“自古以來”呢。

 

文章來源于貓哥的視界 ,作者花貓哥哥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