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過火箭升空的那個瞬間嗎?
一股“神秘力量”自火箭尾部噴出
不僅能推動火箭升空
還能讓這個龐然大物
達到第一宇宙速度
這股“神秘力量”就是火箭推進劑
1960年前后
我國開始自主研發火箭推進劑
毫不夸張地說
投入其中的所有科研工作者
都是勇士
因為他們接觸的化學組分
不是有毒有害,就是易燃易爆
這么危險,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今天小新帶來《國家工業密碼》有聲故事
第十三集
《推著火箭上天的“烈焰毒師”》
抱著老虎睡覺”的人
“5、4、3、2、1,點火!”
火箭發射的點火瞬間
尾部噴出巨大火焰
發出撼天動地的吼聲
緩緩升空的火箭
把衛星、飛船、探測器等送入星辰大海
這巨大的火焰來自推進劑
正如汽油對于汽車
推進劑是火箭的動力源
如果拆開一枚火箭
你會發現它內部超過90%的重量
不是金屬
而是液體——即推進劑
推進劑的成分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它需要在沒有氧氣的太空環境中燃燒
并且通過燃燒產生巨大的能量和推力
回看世界上最早發射的一批火箭
飛起的時候
帶起一陣棕紅色煙霧
這種特殊的顏色代表著
推進劑是
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組合
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在常溫下
只要接觸就可以劇烈燃燒
產生巨大推力
使得發動機操作簡單
還能在太空中多次啟動
但是這兩種成分都有劇毒
因此
有人將研制劇毒燃料的工作
稱為“抱著老虎睡覺”
這么危險的研究工作
誰來開這個頭?
我們今天要說的第一位“毒師”登場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俊賢老先生
1958年
我國提出“兩彈一星”
及其推進劑研制任務
年輕的李俊賢被抽調至
北京化工研究院第五研究所
加入高能推進劑研制隊伍
他的目標
是實現我國在
偏二甲肼這一液體推進劑
主要高能燃料的突破
▲李俊賢院士研發偏二甲肼時所在的北京化工研究院,1998年并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
不僅偏二甲肼有劇毒
合成它的原料也有毒
研發過程中
整個團隊每天如履薄冰
防泄漏、防爆炸、防吸入
作為課題組的負責人
李俊賢頂著巨大的壓力
既高度警覺,又爭分奪秒
在半年后
他們的試驗數據表明
偏二甲肼工業生產完全可行
研發成功!
▲自1958年建院至今,北京化工研究院的院址一直在北京的北三環東路。如今的中國石化北化院接過前輩們手中的接力棒,在國防建設等領域積極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全力解決事關國家戰略安全的“卡脖子”問題
1966年
帶著團隊的科研成果
李俊賢遠赴青海山溝
籌建黎明化工廠
開始了偏二甲肼的工業化生產
剛剛到達青海的時候
迎接李俊賢他們的
是想象不到的艱苦生活
大家住的大通鋪
就是水泥廠的倉庫
兩邊對著住四十個人
頭頂還一直滴水泥
因為海拔高
飯蒸不熟是常事
因為缺氧
大家經常感覺到身體疲憊
即使這樣
喊困難的人也很少!
當時,全體員工立下了
“一定拿出合格產品,不拿出不回北京”
的軍令狀
忍受著高原反應,研究生產
終于,1968年2月
在這個山溝里
李俊賢帶著隊伍
建成了中國第一套制備偏二甲肼的裝置
并生產出了世界水平的
偏二甲肼火箭推進劑
1970年4月24日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
載著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
讓李俊賢感到無比自豪的是
他負責研制生產的偏二甲肼推進劑
就用在了“長征一號”火箭上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
此后
長征一號到四號運載火箭
帶著楊利偉飛向太空的“神舟五號”
都使用了偏二甲肼作為推進劑
在軍事國防領域
我國的東風三號地地導彈
采用了硝酸和偏二甲肼
作為推進劑
由于偏二甲肼的特性
導彈能夠隨時作戰備用
保衛國家
▲東風三號導彈
青海山溝里建成的
黎明化工研究所
點亮了中國特種設備的“黎明”
以黎明化工研究所為雛形
發展起來的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
至今仍有百余名科研人員
在這里繼續著化工科研事業
“以毒攻毒”的人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
我們的眼光望向了
更大的衛星和更遠的星空
這也意味著
火箭要有更高的運載能力
1997年
載荷超過11噸的長征三號乙
成功發射
中國火箭終于有能力
躋身國際市場
然而,步入國際市場
中國火箭面臨的是
更多強大的競爭對手
它們不僅運載能力更強
還安全清潔、成本低廉
▲長征系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代運載火箭
為了追趕
中國火箭迎來了一場
全方位的結構升級
其中,推進劑方面
偏二甲肼與四氧化二氮的“有毒組合”
被無毒無污染且成本更低的
“煤油與液氧”組合所取代
發動機也全面升級
煤油與液氧
制備簡單,成本低
而且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無毒無害
但它們的缺點是
無法像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一樣
接觸即燃燒
它們需要點火劑來引燃
而這,就是我們要講的
第二位“毒師”的故事
為了適應新燃料
國家下達了
火箭燃料新型點火劑的科研任務
當時沒有人敢接受
因為新型點火劑有80%以上的成分
是有機硼
這種成分不僅有毒
而且一碰到空氣就馬上燃燒
非常危險
在這個時候
在中科院上海有機所
負責硼基礎性研究的鄧敏智教授
接下了這個任務
鄧教授與火藥、炸藥
打了一輩子交道
當談到實驗的危險性
80多歲的鄧教授云淡風輕地說
我舍身忘死都要干這一方面
▲鄧敏智教授接受采訪
他還說:
國家也很照顧我們
中山醫院專門為我們
三個月檢查一次身體
對我們很保護
十多年“泡”在實驗室里
“以毒攻毒”
鄧敏智教授帶領課題組同志
在國內沒有資料的條件下
首創研制出了新型點火劑
使得無毒、環保的液氧/煤油推進劑
用在了長征五號、六號、七號
等之后的長征火箭上
使我國的航天事業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奔赴,太空的遠征
如今
在我們頭頂的太空中
北斗列陣、神舟飛馳
天舟往返、天宮建成……
這些成就離不開長征火箭
一次次的托舉
也離不開每一位 “烈焰毒師”
鄧敏智教授今年80多了
依然埋頭在科研一線
李俊賢院士于今年3月去世
他把所有年華都奉獻給了
化工合成科研事業
▲李俊賢院士生前照片
2018年的時候
李俊賢院士向自己工作了半生的
黎明化工設計研究院
捐贈了300萬元
用于培養人才和資助退休困難職工
學生們說
李俊賢院士和老伴生活節儉質樸
從來沒有華麗的需求
他們用心攢下的300萬
只為祖國的科研事業薪火相傳
還有許許多多
像他們一樣的化學工作者
一次又一次點燃著長征火箭
下次看火箭發射的時候
您可以留意一下
偏二甲肼的火焰冒紅煙
煤油的火焰是黃藍色
液氫的火焰是透明的
每一朵火焰
都是化學工作者為飛天夢想種下的花
75載歲月崢嶸,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在幾乎“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今天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千千萬萬國有企業建設者用智慧和血汗筑就了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富國之源。如今,國有企業作為新型工業化的主力軍,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能源電力、裝備制造等領域打造出一大批領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推動我國工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歷史性變革。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新華網、云聽APP、喜馬拉雅APP、機械工業出版社推出《國家工業密碼》——有聲故事網絡互動傳播活動,以國有企業工業文化遺產為起點,回顧國資央企打造工業體系的生動故事,解析寶貴經驗的奮斗密碼,展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光明前景。
來源:國資小新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