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印度發射搭載地球觀測衛星的火箭
前段時間,中印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就邊境問題達成了共識,中印邊境局勢暫時恢復了穩定。不過,印度與中國競爭的小心思還在,第二條“戰線”出現了?
印度舉行首次太空防御演習,沖中國來的?
據印度國防部消息,11月12日,印度展開了史上首次太空防御演習,這場為期三天的演練由國防航天局統籌,彰顯出印度對未來太空戰役的野心。
印度這次行動,不單單是演習那么簡單,它其實暗藏了兩層深意。首先,在這個信息化越來越高的時代,衛星通訊和太空設施已經成為現代軍事行動的關鍵支柱。此次演習讓印度可以在模擬衛星服務中斷情況下,識別自身的操作漏洞,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其次,印度想借機將太空能力與軍事能力加以整合,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軍事行動,有分析稱,印度話里話外似乎將中國當成了“假想敵”,暗示未來中國可能會使用太空武器攻擊印度。
2019年印度首次試驗反衛星武器,竟以自毀一顆剛升空兩個月的衛星為代價,展示他們的實力。當時,這一動作不僅引來了美國的譴責,更讓世界其他國家深感不安,擔心碎片危及航天器安全。盡管這次試驗被一些評論家斥責為“作秀”,認為其背后是為了激發民族自豪感、助力莫迪連任,但這無疑也顯示了印度并沒有放棄在太空領域“發力”,中國自然也要警惕。
印度有多么想超越中國所有人都很清楚,可能超越中國就是其“大國夢”中的關鍵一環。此前,印度官員公開表示,印度軍方和企業簽訂了5份合同,將花費30億美元建設太空軍事能力,成為與中美并駕齊驅的太空強國。
印度斥巨資建設太空軍事能力
西方媒體進一步火上澆油,宣稱中國會阻止對手在太空領域占據主導地位。那么問題來了,中國和印度在太空資產上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要說追趕中國,印度恐怕需要的、不止是一點努力。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2月公布的數據,中國目前擁有245顆軍用衛星,而印度僅有26顆。美國國防部2023年宣稱,中國的偵察衛星數量已達290顆,占全球總數的一半。中國已經在太空競賽中走在了前面,特別是在遙感、電子情報等領域,顯示出強大的太空態勢感知能力。
中國能擁有強大的態勢感知能力,可能與解放軍在2015年成立戰略支援部隊有關,顯示了對未來戰爭的戰略前瞻性。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如今已擁有45顆衛星,能夠與美國的GPS相媲美。在西方智庫的分析中,解放軍已經具備成熟的反衛星武器和先進的電子戰能力,領先優勢明顯。
中國一箭八星成功發射
西方智庫認為,中國構建的太空資產和實力對標的都是美國,根本不是印度可以想象的存在,印度與中國的差距可以用懸殊來形容。
當然這里要強調一點,西方智庫的分析背后不乏有炒作“中國威脅論”的意思。中國在太空的布局是按照計劃一步步推進,其他國家非要把中國當做對手,我們有什么辦法呢?
投資30億美元,印度真能在太空領域追上中國?
印度的太空計劃雖然在努力滿足國家民用和軍事需求,但三大缺陷卻讓其很難成為太空強國。
首先,印度的火箭技術嚴重依賴進口,缺乏獨立開發先進火箭的能力。疫情期間,印度航天活動幾近停滯,暴露其對外部供應鏈的高度依賴。同時,印度每年的太空發射次數屈指可數,而中國的火箭接連升空,形成了鮮明對比。
印度展示的太空返回實驗艙
其次,印度的太空軍事計劃資金不足、研究滯后,盡管從其他國家獲得成熟技術可能取得初步成功,但若沒有持續的大規模投入和詳細的長期規劃,后續發展將會困難重重。
此外,印度缺乏商業衛星發射產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的火箭發展大趨勢將以可重復利用為主,而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太空合作方面的靈活性是其一大優勢,與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廣泛合作,增強了其在短期內的發展潛力。然而,在技術積累和長遠規劃方面,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重型運載火箭采用可回收設計
印度要想在太空領域追上中國,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投資,增加對軍事太空項目的資金支持,深化研究,培養高素質人才。與中美相比,印度的商業航天市場尚未完全挖掘,這一潛在市場如果得到妥善開發,或許能為印度的太空夢想插上翅膀。
從現實來看,中印在太空領域的綜合實力差距使得這場“賽跑”結果毫無懸念。盡管印度熱衷于將中國視為競爭對象,但雙方的差距有目共睹。中國如今已成第三世界國家的“希望”,這對懷抱“大國夢”的印度而言,無疑是既嫉且恨。
對于中國來說,印度的太空軍事計劃如何發展,都無礙既定戰略的穩步推進。當然,中國也不能掉以輕心,雖然中印邊境局勢暫時平穩,但仍需保持警惕。
中國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取得新突破
總的來說,印度在太空領域的努力值得關注,但從實力角度講,無論是技術儲備還是實際運用,仍與中國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印度能將其科技雄心轉化為實質行動,未來或將在全球太空版圖中占據一席之地。不過,這個過程既漫長又充滿挑戰,需要的不僅是耐心,還有跨越式的突破與變革。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東方文化雜志社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