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德納:特朗普的北美帝國計劃實現可能性及中國如何應對
點擊:4618  作者:德納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5-01-16 09:43:17

 

1.jpg

 

一、特朗普一上臺就會面臨政府財政困境

 

拜登特意以悼念卡特總統逝世的名義,在特朗普1月20日正式就職典禮當天仍然還讓美國降半旗,這對特朗普就任不是一個好兆頭!恰好美國有3萬億美元舊債要到期,美國需借新還舊,就要新發行債券達3萬億美元,否則美國政府就要關門。這個正是美國的軟肋!現在美國政府僅僅支付債務利息就要付出一萬多億美元,而維護強勢美元才有助于讓美債再購買,所以特朗普會選擇強美元。美聯儲仍想收割各國財富,所以美國暫時不會降息,但要通過縮表來減少資金流動性以降美國通脹,而維持升息這對美國銀行壓力加大,導致美國銀行有破產壓力。為此,美國銀行正與美聯儲打官司。

 

這樣,特朗普上臺也將不得不繼續靠借錢過日子。美國財政危機壓力迫使特朗普要開源節流,對外加征關稅,對內削減政府開支。而在拜登下臺前,又已給特朗普設置了許多障礙,比如拜登簽署政府法令,允許在2029年之前政府雇員都可以在家辦公。導致之前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針對美國國內財政支出問題,本想通過大規模政府機構裁員來削減政府開支,現在卻無能為力。馬斯克1月10日公開表示:我無能為力,我無法解決美國當局的費用開支,我也無法有效應對通貨膨脹。

 

在2月14日到2月23日特朗普上臺前后,美國國會若不能通過新一輪的提高債務上限或凍結債務上限的相關規定,特朗普就將馬上面對債務上限的壓力。今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為2萬億美元,而拜登之前所發的短期債券即將到期,加起來美國今年借新還舊就要新發行債券達3萬億美元。面對債務危機,早在12月27號,耶倫就警告美國最早將在1月14號觸及債務上限,美財政部將采取“非常規措施”,以防止美政府債務違約。這樣,耶倫又想讓中國購買美債,所以特朗普一上臺就要面臨發債壓力。

 

特朗普這次新任命的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恰巧就是過去一直在向中國央行推銷美債的金融服務商!盧特尼克是特朗普2020年和2024年總統競選的籌款人,也是特朗普實施廣泛關稅提議的積極支持者。也許任命其為商務部長,美國就可以以對華征收關稅為工具,來迫使中國多購買美債。所以現在是美國有求于中國多于中國求美國,反讓美國在中國面前討不到便宜。中國可以以減持美債為武器,來對付美國商務部的對華行動。中國現在就應該多拋出美債,也是在為中國未來貿易戰創造籌碼,而這個策略也是美國與中國談判時常干的。

 

之前美國拜登政府為了維持美元霸權,一直在與中國進行博弈。隨著中美各項交鋒之下,美國不斷落于下風。美國面臨的財政壓力問題,迫使美國必須要進行戰略收縮。而美國制造業衰弱也影響到美國軍工發展,此消彼長,形成對比的是中國科技的不斷突破。特別是以中國六代機橫空出世為標志,美國在中國不斷上升的綜合軍事實力之下,企圖軍事上遏制中國已不可能。美國只能從第一、第二島鏈退縮至第三島鏈。中美博弈出現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什么轉變?我們過去以守為主,現在我們變成了戰略性主動出擊。美國過去進到我們家門口堵著我們,現在它后撤到第二島鏈,而且看到第二島鏈也不安全了,表明中美在西太平洋已攻守易勢,中國開始由守轉攻,美國開始由攻轉守。現實就是美國的全球軍事霸權已維持不去了,加上俄羅斯在俄烏戰場也占上風,以及由于美國利用金融戰也收割不了中國財富,及收割其他各國財富已不足以為美國的美債危機補血,使得美國要維持全球單極霸權已力不從心。

 

二、特朗普選擇“買地”來化債

 

現在由中美俄三強所主導的全球多極化格局已形成,即將上臺的特朗普只能面對美國單極霸權已不存在的現實,不得已只能進行戰略收縮退回至北美,以經營好北美這個基本盤。這樣美債全球化正轉向美債領土化,從金錢需求轉向了領土需求,這意味著國際間的叢林法則將再上臺階。


美國現在的戰略策劃是必須把美國的北美地區這個基本盤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它將來才有反擊的機會。只有把整個北美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今后哪怕它就退,退到夏威夷以東地區去,它都還有勝算的機會,因為現在看來,短時間內它追上中國這個軍事打擊能力是很困難的,但是基本盤只要不丟,它就有機會。所以特朗普計劃通過整合北美地區內部資源,控制住北美地區能源及原材料資源,這些是中美未來進行戰略競爭的資本。控制住對未來競爭有利的地緣戰略位置,以完成美國的北美大一統,穩住與中國進行長期戰略競爭的北美基本盤,而讓美國再次偉大,這樣在未來才有實力與中國繼續競爭。這是正處于美國實力衰弱的當下,特朗普要學習安德魯杰克遜及老羅斯福,利用美國目前在北美地區仍有優勢的軍事、經濟實力,在北美進行地緣領土擴張,也就是進行北美帝國主義擴張,以建立“大美國”。當在守住這個“大美國”基本盤之后,才有實力在未來有可能再進行戰略上的重新由守轉攻。這個是符合美國實力現狀的這么一個超前戰略布局,把這個基本盤控好之后,為未來跟中國進行最后的對決。


2.jpg

 

近期特朗普反復多次炒作意在吞并加拿大、格陵蘭島,控制巴拿馬運河,并要將墨西哥灣改為美國灣,這已激起了世界很大反響!

 

三、美國的領土擴張史

 

美國歷史就是持續擴張的歷史。美國建國一開始是13個殖民地,開始只是在靠近大西洋沿岸的那一塊,然后不斷地往西擴張。1803年從拿破侖手里買了路易斯安娜,使得美國領土擴張了一倍。1811年又從西班牙人手里獲得了佛羅里達。之后美國是一直處于是擴張狀態,甚至在19世紀中期,美國的一些總統以安德魯·杰克遜們為代表,覺得美國就是天定要統治整個美洲,甚至說天定要管理整個世界。正是他們懷著夢想,使得美國擴張之路一直不斷。在19世紀50~60年代與墨西哥打仗,美國通過美墨戰爭,奪取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把墨西哥以前的哈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俄勒岡等都據為己有。托馬斯·杰斐遜從法國手里購買了大量土地,幾乎把美國的國土面積翻了一倍;約翰·昆西·亞當斯從西班牙手里買下了佛羅里達;美國國務卿威廉·希沃斯又從俄羅斯手里買下了阿拉斯加。所以“買地”對于美國來說,的確是一個相當熟悉的操作,并以此一躍成為地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也為日后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全球霸主奠定了基礎。而到了20世紀初,老羅斯福當總統的時候,同樣也是野心勃勃,繼續擴大美國的實力,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發揮影響力。不僅在他在任期間修建了巴拿馬運河,還占領了菲律賓。到現在菲律賓的政治制度,還都是跟美國一樣量身打造的。這就是美國歷史上的擴張,并通過一戰,二戰這兩場戰爭,在全世界范圍內取代了英國,成了世界的霸主、世界的頭號國家。

 

四、特朗普的北美帝國計劃


3.jpg

 

現在廣為人知的特朗普的北美帝國計劃,也是特朗普與聰明的馬斯克及背后的精英階層共同商量之后才決定的。事實上,特朗普的大美國帝國計劃實際也是在幫美國的36萬億美債進行化債的計劃。就是通過擴大美國領土疆域,提高美國估值,以延緩美元債務危機爆發。而身陷美債危機的美國現在為了維護美元信用,需要大量實物資產的注入,加拿大,格陵蘭島和現金奶牛巴拿馬運河都是美國最容易得到的。因為美國所構建的軍事、美元、科技體系被中國沖擊得玩不轉了,迫切要拉下臉尋求超大額的實物有價資產注入。就像當年蘇聯解體,美國免費獲得了大量蘇聯遺產,克林頓才完成了經濟騰飛。

 

4.jpg

 

面對債務危機,為了繼續維持美國霸權,拜登政府之前本想通過對華金融戰,收割中國財富,為美國補血,來完成為美元霸權續命的任務。而由于中國提前幾年主動下降了房地產市場的金融杠桿,讓美國之后利用美元升息來減少中國資金流動性,以制造中國房地產市場系統性金融風險而收割中國財富的目標未能達成。現在由于中國的綜合實力日益強大,能夠自信面對美國從金融、科技、貿易、軍事、生物戰等各個領域的攻擊,美國已經達不成收割中國財富為美國補血的目的。所以目前美國債務危機只能日益上升而不可逆,事實上龐氏騙局已形成。

 

而對美國來說,在美國霸權強大的時候靠掠奪敵國,現在對外面對中俄雙重遏制,而由于中俄背靠背戰略協作之下實力強大,美國霸權已開始衰弱、東升西降,顯然在拼制造、拼科技、拼軍事方面,老美都不是我們的對手了,這樣靠掠奪敵國的目標達不成。而在特朗普上任之際,拜登政府又設置了許多障礙,讓馬斯克的效率部削減政府開支無所作為,這樣特朗普要從美國政府內部降低財政支出的計劃難以完成。

 

所以特朗普就只能選擇從其盟友內部開刀,也就是只能靠奪取盟友利益,要奪人領土為己補血。而這么做,特朗普既違反聯合國憲章精神,又是在用軍事實力威嚇方式挑戰北約同盟國成員利益,同時要對加拿大征收關稅,也違反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特朗普就是在挑戰其軍事、經濟同盟,美國的戰略選擇就是利用美國霸權優勢仍在,要從美國周邊更弱的國家獲得土地資源入手,這為美國補血比較容易得手。否則再不做,等到美國霸權結束的時候,則只能靠掠奪本國國民了。到那時,美國的盎撒人只能像希特勒那樣去收割美國猶太資本,或者是相反。

 

美國實際上早就開始收割其盟友,之前美國制造俄烏戰爭,實際上歐洲就是最大的受害國。歐洲被切斷了俄羅斯輸向歐洲的廉價能源,讓歐洲被迫去購買美國的高價能源。這樣歐洲高價能源又迫使歐洲去工業化,不得不將歐洲制造業移去美國。同時美國借此打擊歐元,為美元霸權充值。實際就是美國借俄烏戰爭掠奪其歐洲盟友,在為其輸血,俄烏之戰最受傷的就是美國的西方盟友。


拜登與特朗普應對中國的思路有不同。對待美債危機問題,拜登政府更注重猶太人利益,執行的是“美元猶元化”+“猶元領土化”路線,而特朗普則直接開啟了“美債領土化”路線。之前拜登采用對華遏制策略,包括采用科技戰、金融戰,想收割中國財富以解美債危機但未成功。所以控制美國的美國猶太資本為了挽救美元霸權,換上了特朗普做總統。特朗普一方面與馬斯克采用炒高比特幣,以來緩解美元霸權下墜的速度;另一方面,對系統性戰略對手中國一時戰勝不了,就只能先去做另外一些可以做的事,以應付對MAGA黨選民所做出的承諾。所以特朗普采取孤立主義的門羅主義的戰略收縮,回到北美地區進行地緣領土擴張,以抓住北美基本盤。也就是特朗普在面對中俄這些戰略對手撈不到便宜的情況下,只能選擇“柿子找軟的吃”策略,通過對其盟友體系內的周邊弱國進行地緣戰略的領土擴張,為自己補血,來繼續維持美國霸權。特朗普以房地產商思維,通過“買地”獲得土地而把美國自己的蛋糕做大,這比拜登通過對外遏制強大的中國對美國更有利。因為拜登政府的遏制中國策略不但沒有效,反而讓美國自身更受傷,所以特朗普跟拜登不是一個思路。特朗普的這個思路,符合基辛格曾說過一句名言:“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而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現在特朗普一切是為了以維持美元霸權,通過兼并加拿大、丹麥格陵蘭島、控制巴拿馬運河(控制太平洋、大西洋之間的關鍵卡口),為美國重新開疆拓土,以構建“大美國”,就可以建立世界上領土排名第一的北美帝國。

 

5.jpg

 

相比起來,特朗普要在四年任期內擊敗中國,完成讓制造業重新回流美國的競選目標,用盡一切辦法都明顯是不可能實現的;而把以上這三個地方都吞入美國,看起來好像容易得多,因為這三個國家都是弱國,又在美國近鄰,根本無法抵抗在軍事經濟上強大的美國。美國在北美進行新一輪的地緣領土擴張,獲得美國土地的擴張實利,這是新一輪的美帝國主義的殖民擴張。這個北美帝國“大美國”疆土版圖面積包括了整個加拿大領土998萬平方公里,格陵蘭島216.6萬平方公里,美國的937萬平方公里面積,總共2151.6萬平方公里面積。這樣,就足可以讓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總統,未來可以名垂青史,登上美國總統山,這比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更重要!而當特朗普未來一旦吃下北美新的領土當天,美國股市也將持久上漲,令猶太資本煩惱的美債危機也會暫時解除,這實際也是在挽救美元霸權。這也符合其背后所支持的美國猶太資本利益,以此好繼續維護美國霸權。

 

6.jpg

 

(一)特朗普為何要想吞并加拿大?


美國的領土面積937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領土面積998萬平方公里,兩國合并后美國領土達到1935萬平方公里,將會成為地球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美國若吞下加拿大的話,控制的面積太大了,這會大大擴大美國的地緣影響力。


7.jpg

 

加拿大人口約4000萬,95%以上為英國、法國等歐洲后裔。白人人數比例高。自然資源加拿大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667億桶,占全球探明原油儲量的10%,位居世界第三。森林面積400多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約44%,僅次于俄羅斯和巴西,位居世界第三。另外加上加拿大的制造業發達,加拿大在汽車制造、航空航天、機械制造、清潔能源、生物科技和信息通訊技術領域擁有優勢。及加拿大豐富的資源,加拿大約有71種礦藏,而加拿大是世界上第3大鈾礦儲量國家,已探明儲量約為87萬噸左右。這些對于特朗普重振實體經濟的設想非常切合。在經濟實力上,2023年加拿大GDP為2.14萬億美元,美國為27.72萬億美元,人口上加拿大不到4000萬人,美國則超過3億人。現在的加拿大完全是在美國的軍事保護下生存。數據顯示,2023年加拿大超75%的出口銷往美國,而對外貿易占加拿大國內生產總值的60%。此外,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能源進口來源國,加拿大石油儲備量為1700億桶。2023年加拿大幾乎所有的原油出口都流向了美國。而美國與加拿大貿易逆差550億美元。美國一旦吞并了加拿大,不但可消除美國的貿易逆差,又可對4000萬加拿大人征稅,還可讓加拿大人一起承擔債務。這對美國可是一舉兩得!

 

8.jpg

 

特朗普給出吞并加拿大的理由和吞并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一樣,“有關美國國家安全”。

 

特朗普發文稱:“許多加拿大人喜歡成為美國第51個州。美國不能再忍受加拿大維持生存所需要的巨額貿易赤字和補貼。特魯多知道這一點,于是辭職了……如果加拿大與美國合并,就不會有關稅,稅收也會大幅下降。”特朗普宣稱:“如果你去掉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那條邊境線,那么對美國安全會好得多”,還聲稱加拿大人在美國統治下“更幸福”。

 

加拿大商會的一份報告指出,特朗普一旦對加拿大征收10%的關稅收,可能會給加拿大造成300億美元的損失。

 

特朗普對加拿大承諾,只會用經濟手段關稅促成兩國和平,發誓不會對加拿大人動武。

 

美加歷史淵源:19世紀初,美國就曾試圖入侵加拿大而將其吞并,但在英國的介入下,加拿大頂住了美軍的攻勢,直接反攻進了美國本土,和英軍一道攻占了美國首都華盛頓,放火燒毀了國會大廈和白宮,這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首都被占領的恥辱事件。

 

9.jpg

 

特朗普擅長虛張聲勢要價,現在公然聲稱要吞并加拿大。實際上在加拿大內部的法語區魁北克省也是特朗普吞并整個加拿大計劃的阻礙,這增加了特朗普計劃的難度。但特朗普此計劃最起碼的目的,也是要逼在加拿大的制造業回流美國。

 

(二)特朗普意圖吞并格陵蘭島及格陵蘭島對美國的地緣戰略價值:

 

10.jpg

 

作為世界第一大島的格陵蘭島全島面積為216.6萬平方公里。格陵蘭島的石油儲備量為500億桶。格陵蘭島稀土儲量潛在稀土資源高達4200萬噸,占全球先進項目的13%, 特別是以科瓦內灣稀土礦為代表的格陵蘭島稀土資源,已經成為僅次于白云鄂博稀土礦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稀土礦,坦布里茲礦業公司準備開采的Tanbreez礦中,更是埋藏著全歐洲最大的稀土資源,其稀土氧化物總量共達1900萬噸。這1900萬噸稀土氧化物中,其中有將近30%的含量都是重稀土元素。格陵蘭島科瓦內灣的開采項目,其最大單一股東正是來自中國一家以稀土業務為核心的盛和資源。川普垂涎格陵蘭島的稀土、礦產和石油天然氣資源島,及格陵蘭島所處的地緣戰略位置,是川普不惜威脅要動用武力以獲取該島的主要原因。

 

1979年5月1日起格陵蘭島正式實行內部自治,但外交、防務和司法仍由丹麥掌管。它成為在丹麥王國名義下一個有著特殊地位的國家。2009年,格陵蘭島在全民公決中批準了《自治法》,正式改制成為一個內政獨立,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事務仍委由丹麥代管的過渡政體。丹麥政府每年對格陵蘭島援助約5億美元,占該島公共預算將近一半。

 

美國曾想收購格陵蘭島的歷史:過去100年,有三位美國總統4次提出要格林蘭島。1867年,安德魯杰克遜總統,從俄國手里買下阿拉斯加的同時,就想買格林蘭島。二戰之后,杜魯門總統開價1億美元要購買格陵蘭島。雖然他沒有買下來,但也并非沒有結果。1951年,美軍在格陵蘭島建了一個大型軍事基地。注意這兩位所處的時間,一個是美國開啟偉大之路的19世紀后半葉,另一個則是冷戰全面開打時期,與今天特朗普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和全面對抗中國的時代背景差不多。這不是美國第一次要從丹麥獲取土地,1917美國就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從丹麥手里購買了現在的美屬維京群島。2019年,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首次提出了購買格陵蘭島的想法,當時特朗普稱“這將是一筆大規模房地產交易”。結果到時遭到了丹麥政府的拒絕。為此,特朗普取消了訪問丹麥的行程。


11.jpg

 

而隨著氣候變暖,未來北極東北航道及北極西北航道的價值越來越高。控制了格陵蘭島,就可以影響這兩條國際航道。美國作為海權國家,為了地緣戰略,一定會想方設法去控制這兩條在未來很有發展潛力的北極國際航道。以此從北極圈地緣政治角度去影響有關的歐亞各國。美國若再拿下格陵蘭島,就統一了北冰洋一側的的海岸線。半分北極圈。未來從西北冰洋航道的船只,都得被美國控制。同時以格陵蘭島為橋頭堡可威脅北極航道東北航線。有了格陵蘭島,美國便可以更加輕松地開辟一條途經白令海峽和北冰洋的航道,讓美國東西海岸間的海上溝通,不再依賴巴拿馬運河。北冰洋東北航道優于北冰洋西北航道。隨著氣候變暖,北冰洋東北航道的重要性更顯重要,北冰洋航道由于中國可以避開馬六甲海峽,航道安全性更高,而且航行時間縮短,運費更便宜。目前北冰洋東北航道每年有9個月的航行期。中國的東北航道可以直通北極航道,通過這條線路向歐洲輸送貨物要比目前的路徑縮短40%。最關鍵的是,這條航路可以避開蘇伊士運河和馬六甲海峽。

 

格陵蘭島的位置,一旦由美國控制,美國就成為了一個近歐國家,其戰略縱深前出2000~4000公里。監視和威懾西歐北歐及俄羅斯中部地區。從美國東北部向俄羅斯莫斯科發射導彈距離將縮短2100公里。向俄羅斯中部腹地發射導彈距離縮短一半航程。反之俄羅斯向美國發射導彈讓格陵蘭島成為了防御俄羅斯導彈的防御盾牌,可以依靠美國在格陵蘭島上所建立的戰略核預警及布署的戰略核武器,進行提前戰略預警及提前進行攔截和反擊。對于西方世界對抗中俄,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美國強盛時可以利用格陵蘭島向亞歐施加影響的前哨基地,美國衰弱時格陵蘭島又可成為拱衛美國的前哨基地和貿易中轉基地,不至于使美國成為孤立于亞歐大陸之外的世界孤島,而被歐亞大陸徹底邊緣化。美國需要格陵蘭島以保護整個西方世界。

 

12.jpg

 

而一旦格陵蘭島被美國納入版圖,美國就可以在格陵蘭島上部署戰略核武器,將更方便于對中國、俄羅斯產生戰略核威脅。因為格陵蘭島更靠近中國、俄羅斯,這會影響中國、俄羅斯對美國核戰略的預警能力。特朗普想要通過控制格陵蘭島及加拿大,加上阿拉斯加,也就控制了整個北極航道。北極圈有全世界33%的石油和天然氣。也涉及到中國的北冰洋東北航道利益。

 

探討獨立之后的格陵蘭島究竟會和美國是什么關系?

 

格陵蘭會變成像波多黎各這種形式,即所謂的海外自治領地,還是變成美國的一個聯邦州?其實也有3個完全不同的選項,一是直接加入美國成為第51個州;格陵蘭島可獲得兩個參議院候選人席位和一個眾議院候選人席位。但可能會由民主黨獲得,這對特朗普的MAGA黨未來選舉不利;二是和美國實現“領地式整合”,類似于關島、波多黎各、美屬維京群島。格陵蘭島人自此就成為了美國公民。第3種方式就是“自由聯合模式”,簽訂自由聯合協定(COFA),類似于密克羅尼西亞、帕勞、馬紹爾群島。這樣,格陵蘭島人不是美國人。但美國可以簽訂《自由聯合協定》,防務主要由美國承擔。

 

目前格陵蘭島人口只有5萬人,而美國又一向擅長搞顏色革命,美國可能會通過進行顏色革命發動認知戰,先促使格陵蘭島獨立,以脫離丹麥的控制。

 

13.jpg

【小特朗普于1月7日抵達格陵蘭島,進行他所謂的“個人一日游”,以造聲勢。】

 

小特朗普對格陵蘭島的意外訪問,恰逢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穆特·埃格德推遲了原定于8日在哥本哈根與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十世的會晤。克萊斯特說,埃格德取消與國王的會晤和小特朗普訪問的時間“純屬巧合”。埃格德長期以來一直推動丹麥自治領土格陵蘭島獲得獨立,并在今年的新年致辭中加強了他的言論。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月10日報道,丹麥廣播公司報道稱,特朗普的長子及其團隊賄賂格陵蘭島的無家可歸者和弱勢群體,讓他們參與錄制“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視頻,并配合拍攝照片。

 

14.jpg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的發言,他呼吁格陵蘭島獨立并擺脫殖民主義的“枷鎖”。暗示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格陵蘭島可能將舉行全面公投,決定去留問題。毫無疑問,這一情況也給了特朗普可乘之機。

 

2025年1月7日,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會出售格陵蘭島,其未來由格陵蘭島民自己決定,而不是由其他人決定。這話等于承認美國吞并格陵蘭島可能性及合法化。

 

格陵蘭脫離丹麥獨立,這是合法的,只需要一個公投就行了,丹麥憲法上沒有任何理由阻止允許格陵蘭島獨立。如果格陵獨立之后,那么再想要加入美國,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說,“格陵蘭人民應該決定自己的未來,我認為他們希望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格陵蘭島上5萬居民每人100萬美元,共計付出500億美元成本,就以促使格陵蘭島居民進行格陵蘭島納入美國版圖的公投。

 

法國外長巴羅8日稱,格陵蘭島是“歐洲領土”,“毫無疑問,歐盟不會允許世界上任何國家,無論它們是誰……攻擊歐洲的主權邊界”。他同時說:“我們已經進入強權法則回歸的時代。”

 

但在特朗普上臺之后,歐洲白左勢力受到了削弱,歐洲右翼勢力(猶太資本所貼的標簽)崛起,對特朗普這類遵從叢林法則的強權政治有利,有利于特朗普獲得格陵蘭島。

 

所以不排除格林蘭公投脫離丹麥,然后以其他形式加入美國。而一旦格陵蘭島宣布獨立之后,中國也應在第一時間與格陵蘭島建交。甚至也可以提出購買格陵蘭島的要求,創造出中國針對美國的新籌碼。

 

(三)巴拿馬運河的戰略價值:

 

15.jpg


巴拿馬運河是太平洋通往大西洋的一個唯一的海峽和海洋上的戰略大通道。美國只要控制住巴拿馬運河,南美和北美沒有關系了,那么整個北美完全就掌控在美國人的手上。而且特朗普很擔心全長50英里的巴拿馬運河有解放軍進駐。目前由李嘉誠旗下公司在巴拿馬運河兩端管理。巴拿馬運河對美國來說,就像是中國面對有美軍進駐的馬六甲海峽,都有國家安全考量。巴拿馬運河,美國是將此像馬六甲海峽那樣對待。馬六甲海峽美軍在新加坡有駐軍,美國同樣擔心中國在巴拿馬運河有解放軍駐軍,卡住美國的脖子。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和石油氣通過巴拿馬運河從美國的一個海岸運往另一個海岸。美國船只約占經過巴拿馬運河船只總量的四分之三,美國約40%的集裝箱船經過巴拿馬運河。現在巴拿馬運河所通過的貿易商船占全球貿易量的4%,處理46%從東北亞到美國東海岸的集裝箱,其中大部分為中國的。

 

16.jpg

 

美國想要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擔心未來可能受到解放軍控制,并以卡住中國由東亞太平洋向中南美及大西洋的的貿易通道。

 

據美聯社和彭博社報道稱,特朗普對外表態稱,由于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在美國國安戰略中的核心地位,美方將不能排除采取一系列軍事措施來實現最終控制上述地區的可能性。這也涉及中國在巴馬拿運河的利益,中美必然會發生交鋒!中國有必要派出中國海軍艦隊在巴馬拿運河附近巡航。巴拿馬運河問題也將是中美互制的籌碼。

 

(四)美國的北美帝國計劃要布局兩個長期戰略目標:

 

17.jpg

 

戰略目標之一,是控制整個北美洲,以及北美北極西北航道。讓美國從孤立的海權國家,過渡到陸地型的占世界領土第一的海陸權全球大國。同時,以北美洲,整合南、北美洲,將南北美洲連成一片,變為另一個歐亞大陸。實現永久的超級大國。

 

戰略目標之二,是通過控制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的北極西北航道,以及巴拿馬的南方航道,操控整個美洲和大洋洲的海權,限制中國與南美洲、加拿大等國的貿易。斷其一臂。

 

(五)特朗普的大美國計劃也與特朗普的石油戰略有關:

 

吞并格陵蘭島與加拿大也涉及特朗普的石油戰略。美國面對中國這一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的競爭,美國通過采用控制這些具有豐富能源、原材料資源的國家和地區領土,這些能源和原材料資源都是制造業的基礎,為中國所需要。而格陵蘭島中國已有稀土開采投資。特朗普的目的是控制住格陵蘭島上的稀土不為中國所用。

 

同時特朗普也不會與中國翻臉,是因為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進口國,也是美國的潛在能源出口大客戶。特朗普一定會以關稅為武器,以此逼中國多買美國石油、天然氣。特朗普會說,為了要讓要讓美國減少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中國該多多購買美國石油天然氣(以美元計價),以增加美國財政收入。同時美元石油天然氣也有助于維持美元霸權,要讓中國未來多依賴美國石油,也為未來應對中國武統臺灣多了一個籌碼。而正是當年二戰時美國對日本石油禁運,卡了日本石油供應的脖子,讓日本所需能源無路可選,只能偷襲珍珠港。

 

現在的美國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目前美國出口貿易主要靠出口石油與天然氣賺錢。美國目前的前10大出口產品中,第一名為加工汽油出口, 9750億人民幣。第二名為未加工石油出口,8390億人民幣。第三名為天然氣出口, 6930億人民幣。而沙特、伊朗、俄羅斯是美國石油、天然氣出口的有力競爭者。對特朗普的美國要擴大石油天然氣貿易出口金額來說,控制中東,進而控制中東能源,限制伊朗石油天然氣出口。影響包括有沙特、俄羅斯為成員的歐佩克+組織,為美國操縱世界石油天然氣價格打下基礎。針對中國這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天然氣進口國,美國會利用在敘利亞得手,進一步針對伊朗。從中東地緣戰略上要卡住中國能源從中東進口的脖子,迫使中國因能源需求而向美國服軟。結合特朗普計劃大規模開發美國石油計劃,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甚至特朗普要讓中國購買美國石油天然氣,迫使中國以美元計價購買美國石油,可以繼續石油美元化為美元霸權背書。以維護美元霸權;又可減少中美貿易逆差,增加美國財政收入。同時在美國進行石油大規模開采,讓美國汽油價格降低,有助于美國通脹降低,以討好特朗普選民,爭取美國選民,有利于下次美國大選增加特朗普MAGA派勝選勝率。也讓特朗普更有底氣可以對華征收更高關稅進行對華貿易關稅戰。一方面增加美國政府財政收入。也因為美以在中東得勢,可以對沙特施加壓力,以減少中沙石油貿易人民幣結算,最終都是要讓美國繼續維持美元霸權,要讓中國臣服于美元殖民體系之內。特朗普上臺之后,特朗普未來會將以石油為武器,低油價打擊俄羅斯經濟。特朗普的一系列與石油有關的操縱,一方面可增加美國對外貿易順差,也都與維護美元霸權有關。為了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增加,特朗普一定也會與以色列配合,對伊朗施壓,至少要對伊朗實行石油天然氣出口制裁。因這與特朗普的美國石油戰略及特朗普支持猶太復國主義有關。

 

五、中國兩個階段的應對方案

 

只要特朗普上臺之后開始推進“大美國”計劃,也就表明美國正在親手摧毀他們二戰后一手塑造的國際秩序體系。如今特朗普說出了真相,即這個世界的權力是由國家實力決定的,而不是所謂普世價值決定的。而當這套國際秩序體系崩塌后,世界又再陷入叢林法則,美國的普世價值體系也必然會隨之坍塌。

 

若美國吞掉了加拿大和格陵蘭島,那么現行的世界秩序也算是徹底崩了,全世界就會重新洗牌,重新制定新的規則和秩序。世界就退回到叢林法則,這樣的世界秩序只會對拳頭大的有實力的最有利。這種情況對誰最有利呢?當今世界呀,拳頭最大的國家就是中國。中國擁有這么強大的物質力量,但是過去在處理國際事務上呢,中國始終是以遵守國際規則秩序,有時勢必以退讓為主,將自己的手腳束縛住,反而一些小國都敢肆無忌憚對中國進行挑釁,就是因為中國現在還愿意遵守現行的那個所謂的二戰之后的國際秩序。如果特朗普把加拿大、格陵蘭島給收了,而事實上加拿大和格陵蘭島從來都跟美國沒有一毛錢關系,那以后誰還敢在中國臺灣問題上多說一句?

 

(一)中國如何應對:第一階段

 

一旦特朗普夢想成真,中國將面臨更強大的美國。美國就可能成為大號的德國、沙特并結合美元霸權,就是美國的技術,加上加拿大的廉價能源和墨西哥的制造業。美國已經要求整合墨西哥的中低端產業,在2023年,墨西哥工業產值已經達到5679億美元,制造業已經增加到3607億美元。數據顯示,2023年,墨西哥83%以上的出口銷往美國。甚至特朗普要把墨西哥灣變成美國灣。德國之前經濟繁榮就是靠德國的技術、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和東歐廉價勞動力。

 

這一切也是美國這個老獅王的回光返照!現在特朗普與以色列一樣,都撕去了聯合國憲章的束縛,為了補血不惜喝其盟友的血。正要讓世界進入戰國時代,進入叢林法則的時代。中國這個新獅王正看著老獅王收縮地盤正慢慢失去其威力。在百年未在之大局下的大變局時代,也是中國改變世界格局的歷史機遇,中國絕不可錯過!中國應抓住戰略機遇,盡量推動讓中國國家利益最大化。

 

吞并北美領土這個應該是特朗普上臺四年的工作重心。中國應該利用特朗普戰略重心在北美的戰略機遇,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抓緊收復臺灣!

 

面對未來更強大的美國,中國也只能更強大自己!收復臺灣就是強大中國所必須做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迎戰更強大的美國!若中國未來對臺灣不作為,只能面對擁有更多領土的更強大的美國,更加處處戰略被動!

 

我們要看清楚,特朗普一上臺就要馬上面臨3萬億美債要舊債新還。特朗普也仍然不得不繼續要靠借錢過日子,甚至還要求中國購買美債而不拋售美債。美國的財政危機壓力迫使特朗普下的美國必須要進行戰略收縮,以應對美國的財政問題,包括美國軍費開支也受影響。面對中國六代戰機問世,美國很難跟進,按美國六代機預算,每架六代機需3億美元,這會拖累美國軍費。再說馬斯克為了其理念和企業利益,主張推動無人機,與美國國防部推動有人機沖突。不像中國軍工的研發效率,相當于一元人民幣兌一美元,中國可以無人機、有人機同時研發,可以讓中國由此確立了未來中國對美國的軍事科技優勢。而軍事科技決定地緣政治格局,中國隨軍力發展自然也有相應的地緣戰略擴展,會給中國帶來政治、經濟利益,綜合實力就會影響到美國的霸權,讓中國的全球影響力上升。中國要抓住歷史機遇,戰略性主動地去擴展中華民族的利益最大化!

 

18.jpg

 

目前中俄已憑實力,讓特朗普默認現在的世界是由中美俄三大列強重塑二戰之后的新世界格局的新時代。世界三大列強中美俄的地緣勢力范圍劃分是由中美平分太平洋,中國在南太平洋、中南美也有勢力存在。美國退至第二、甚至第三島鏈,默認中國收回臺灣。中國勢力范圍包括向西隨著中吉烏鐵路建設擴至中亞,同時繼續深度布局中東,將“一帶一路”擴至非洲。而歐洲由于被美國打壓而呈弱歐洲趨勢,為了經濟而不得不與中國走近。中國對歐洲各國采用各個擊破,分化歐洲與美國關系,發展與歐洲各國雙邊關系。美俄平分北冰洋,默認俄羅斯吃下烏克蘭。未來特朗普可以來北京,普京也一同來北京,由中美俄首腦三方當面確定各自勢力范圍。中美俄三強互相幫助、互相成全。這個也是中國崛起的機會,中國應抓住戰略機遇,盡量推動讓中國國家利益最大化。

 

19.jpg

 

趨勢上美國對歐亞大陸控制力減弱,美國只能戰略收縮,就肯定就要擴大其在北美核心區域的控制范圍和基本盤。而美國一旦全面整合了格陵蘭和加拿大的資源、黑土地、墨西哥的中低端工業產業區,再加上美國本土力量,以及日本、韓國和歐洲的工業能力,美國整個國力和控制的力量將會得到翻倍式提升。集合所有力量以后,并且到時候“大美國”的實力增長之后,再重新重返對歐亞大陸的爭奪。

 

20.jpg

 

一旦特朗普北美擴張計劃成功,將成為世界領土最大的國家。中國也必須收臺,以強大自身而面對未來更為強大的美國。所以即使中國收臺之后,仍將面對美國戰略壓力。一旦美國控制格陵蘭島,必然會將戰略核武器放在離中俄更近的格陵蘭島,將對中俄形成戰略核威懾。

 

而且一旦美國北美擴張成功版圖2100平方公里,多出中國一倍之余的領土,如此大的縱深在抵御核攻擊的能力方面也大大提高,等于多了一層防核武器屏障,這樣就打破了中美俄的核戰略平衡;那時候的美囯,國土面積多于中國一倍多,更加能夠承受戰略核打擊。這樣美國的核戰略優勢就遠遠超越中國。

 

(二)中國如何應對:第二階段

 

特朗普吞并加拿大、格陵蘭島不需要軍事手段,但軍事手段可作為威懾力懸而不用,但對推動呑并有效,主要結合經濟手段加上顏色革命。這些都是美國所擅長的手段,這樣吞并國際壓力小。特朗普可以退出北約為威脅,逼歐洲放棄支持丹麥政府。這也與特朗普吞并格陵蘭島的策略有關。巴拿馬運河美國是將此像馬六甲海峽那樣對待。馬六甲海峽美軍在新加坡有駐軍。美國同樣擔心中國在巴拿馬運河有解放軍駐軍,卡住美國的脖子。現在巴拿馬運河控制權在中國手上,美國要奪回,出動美軍一定會與中國翻臉,只能與中國交易。那美國想要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我們必須同步考慮收臺。否則,“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是相對的,等美國做實了“大北美”、俄羅斯消化完了烏克蘭,如果臺灣問題還沒有解決,我們可能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特朗普通過“購買土地”來改變地緣政治,以穩住美國霸權的策略,對中國的啟示,就是中國也要通過改變中國周邊地緣戰略態勢,來增強中國的國力。這樣,中國收臺是必須的!中國就要求收臺時美國不干涉,等2026~2027年收臺軍事準備好之后,再同步操作。美國要收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的時間點必須是與中國收臺同步!千萬別相信美國!這是中國面臨特朗普大美國計劃時的中美博弈第一階段。

 

一旦特朗普的大美國計劃如愿,會讓美國更強大,未來中國要考慮從月球上來降維對付美國。所以中國的月球計劃要加快,更要考慮月球軍事用途。

 

1.jpg

 

一旦確定美國已經控制格陵蘭島的第一時間,我們同步收臺之后,中國就應該啟動在月球及太空建立核反擊基地計劃。所以中國航天軍工現在就應規劃中國的月球核武器基地計劃。這樣先行一步的中國未來就可從月球上對美國進行降維核戰略打擊,中美之間才能重建中美核戰略平衡!這個是中國在收臺之后,中美博弈就將進入第二階段。

 

2.jpg

 

3.jpg

 

4.jpg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說:“假如在月球建立軍事基地,只要1.3秒,立即可以摧毀地球表面的各種軍事設施。”月球軍事戰略方面,歐陽自遠所描述的月球打擊武器,毫無疑問就是激光武器了。因為光速為30萬公里/秒,而月地距離剛好是38萬公里。這樣算下來,時間剛剛是1.3秒。

 

在月球建設軍事基地,可以在1.3秒之內把地球所有國家的軍事基地都搞垮,真的是降維打擊,把月球打造成人類的戰略最高點。如此一來,只需在1.3秒內,即可摧毀地球上的任何敵方軍事設施。在地球上只能打1000多公里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到了月球上立刻就成了能完成全球核打擊的“洲際導彈”。

 

近日,中國一款頂尖科技王牌震撼亮相!據最新資料披露,這款名為“死光A”的激光武器,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威力,遠超過傳統核武器。其每分鐘1000次的驚人射速,覆蓋范圍竟然達到了驚人的600公里。我國科學家就曾做過一個“死光A打擊實驗”。他們發現,“死光A”從鎖定目標,再到摧毀敵方核潛艇,僅需2.5秒。“死光A”,它的打擊范圍更為廣泛。無論是敵方空間站,還是機動核導彈,亦或是水下核潛艇,都會敵不過“死光A”的摧毀。未來中國完全可以將“死光A”的激光武器部署在太空軌道空間上。

 

另外中國月球計劃,獲取月球上的最佳能源資源莫過于那100萬噸氦-3,以當前地球的能源消耗速度看來看,全世界一年的發電量也就100噸氦-3所能釋放的能源。往長遠來說,核聚變發電站遲早有一天會成為世界能源的主流,月球就是地球最完美的核聚變燃料庫。第四代核武器——氦3也是第四代核武器的燃料。而月球上氦-3礦藏最豐富的地方在月球南極。中國應在月球南極修建永居基地和月球補給站。另外月球上已發現了固態水,有利于建設月球基地。

 

未來趨勢,美國擴張領土之后成為世界領土最大的國家,中俄也會必然形成類似美加關系以對抗之,隨著以色列在中東得勢,俄羅斯有中國缺少的更有安全性的能源。而且格陵蘭島一旦成為美國核武器部署基地,必然會對中俄的核戰略威懾加大,加上美國控制格陵蘭島,未來必然影響北極東北航道中國的海上貿易能源通道安全。中俄勢必繼續聯手,以應對美國核戰略威脅。

 

總之,特朗普推出大美國計劃,一旦其計劃得逞,中國一定不能錯過收臺的歷史機遇。這個是特朗普大美國計劃實行時的中美博弈第一階段。若特朗普一旦控制格陵蘭島,中國應同步推動開始啟動在月球及太空建立核反擊基地計劃,先行一步的中國未來就可從月球上對美國進行降維核戰略打擊,這樣中美之間才能重建中美核戰略平衡。這個就是中國在收臺之后,隨著特朗普控制格陵蘭島,中美博弈就將進入第二階段。中美競爭就進入到太空時代!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