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下的國際形勢,世界各國都在加緊考慮聯手應對疫情、共同恢復經濟問題。
當然在此期間,也總有一些國家特立獨行,比如美國一直堅守單邊霸權主義,在各類國際事務上拒不與他國合作,可即便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看透了美國自私的本質,但也不乏一些歐盟成員國繼續忠誠地跟隨美國步伐。
當然在此期間,也總有一些國家特立獨行,比如美國一直堅守單邊霸權主義,在各類國際事務上拒不與他國合作,可即便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看透了美國自私的本質,但也不乏一些歐盟成員國繼續忠誠地跟隨美國步伐。
比如在近日,歐洲議會就成功通過某項涉華報告,據其官方報道顯示,歐洲議會憑借著570票贊成、61票反對以及60票棄權的絕對優勢成果通過了所謂的“新歐中戰略報告”。
這一項得到歐洲議會大多數成員同意的報告中,體現了歐洲既想同中國在經濟領域合作,但卻又想對中國采取遏制發展政策的企圖。同時,通過這一份報告也彰顯出歐洲各國現如今的矛盾心理。
一直以來,歐洲也清楚中國是他們在各項領域上的重要合作伙伴,但同時在制度問題上,中國與歐洲又同為對手。在未來的時間里,歐洲也需要在人權、民主等方面繼續與中國交涉。
報告中還明確支持臺當局憑借著所謂“觀察員”的身份參加國際組織,而這無疑是對中國明確提出的一個中國原則直白且公開地挑釁。
對于歐洲議會通過的這份戰略報告,中國在回應中明確提到,報告一方面稱中國是“合作和談判伙伴”,另一方面指出中歐是“制度性對手”,這無益于改善和發展中歐關系。中方希望歐方認真聽取理性聲音,以全面、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的發展與進步,多做有益于中歐關系發展的事情。
此外,中方還表示,報告妄評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外交政策,基于偏見和謊言對涉港、涉疆、臺灣等問題指手畫腳,粗暴干涉了中國內政,違背了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歐方在有關問題上的承諾,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通過歐洲現在的表態也能夠看出,歐盟也非常認可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確實已經成為超越美國的最重要合作伙伴。不過,中國與歐洲卻難以在政治層面上達成共贏,因此,歐盟仍然在警惕來自中方的所謂“威脅”。
說得再簡單直白一些就是,他們看重中國的能力和水平,想要在眾多領域和中國展開合作,但是由于政治因素,他們卻不能將中國視為真正的合作伙伴。
所以,這也決定歐盟與中國的合作僅限于經濟層面,在政治問題上根本無法達成共贏。由于當下美國的優勢逐步被中國壓低,所以歐盟也在積極尋求中國作為他們的新合作伙伴,可一旦歐盟日后對中國的需求逐步減少時,必然也會反過來對付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