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加速態勢,民政部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真正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但在數字經濟的當下,如此龐大的老年群體卻一直是被“拋棄”的,當年輕人享受網上購物、移動支付、視頻通話甚至網上辦公等數字化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老年人卻因不會使用智能產品而享受不到。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這一點更為凸顯,許多老年人在使用“健康碼”這種基礎應用上都遇到了較大困難,公交車坐不了、商場進不去…嚴重影響到了老年群體的日常生活。
而近日,在全國兩會上,就有許多來自科技領域的代表和委員紛紛聚焦數字經濟,積極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雷軍建議,將老年人數字服務盡快納入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盡快指導建立智能技術適老化標準體系,推動智能技術適老場景與新興業態融合發展。除此之外,雷軍更是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議:關注智能設備,出臺手機等設備的適老標準。
雷軍的建議獲得認可的同時也引發熱議:老年人對待陌生產品是否有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老年人如何識別和規避傳銷廣告和網絡詐騙;老年人文化水平有限,難以適用當前的輸入模式;適老化智能設備何時才能落地。
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方面適老化智能設備應減少沒必要的手機程序,可以參考青少年模式,并在字體、音量等各功能上進行適量調節。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普及培訓,同時加強預防網絡、電子通訊詐騙等信息安全培訓。最后各項公共服務部門還應提供“線上+線下”選擇,不要一刀切地關閉人工窗口,加強對老年群體的關懷,多一分關懷就多一分美好。
雷軍的提案有思路有方案,希望在熱議之后,社會各界能加強對這一領域的關注,真正設計生產出符合老年人生活特點的智能化產品,讓他們在晚年也能享受數字化帶來的美好,進一步推動老齡社會下“幸福中國”的建設。
作者:徐仕佳 工作單位:滄縣審計局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