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這幾天,在很多公知的炒作下,一個叫鄧家希的緬甸華裔女孩火了。
在公知們的包裝下,這個本來平凡的女孩有了很多頭銜:英雄少女,最美緬甸華裔少女,為自由民主而戰(zhàn)的英雄,緬甸軍警槍下的犧牲品……
鄧家希是誰?她的死怎么就成了“民主之光”?
老蔣帶大家扒開一層層迷霧,一起尋找真相。
1
鄧家希父親祖籍云南,母親是果敢人。
19歲的鄧家希青春靚麗,能歌善舞,自己開設有跆拳道班,還有原創(chuàng)的舞蹈和MV。
總體來說,她是個網紅少女,在緬甸年輕人群體中,頗有不少粉絲。
▲鄧家希的女團
只是,年紀輕輕的她卻卷入了一場政治風波當中。
我們知道,自從緬甸軍政府拘捕昂山素季后,緬甸國內的抗議活動就一波接著一波。
而鄧家希,也是抗議人群中的一員。
這個年歲的年輕人血氣方剛,但血氣方剛的另一面就是容易激動,被人利用。
對美國人來說,利用年輕人搞事情什么的,最擅長了。
緬甸政變第九天,鄧家希就在臉書上放出緬甸軍方總司令敏昂萊醫(yī)院就醫(yī)的圖片,并寫道:換做我是護士,寧愿豁上這條性命,也要給他注射毒藥。用我的生命,死我一人,也好過整個緬甸沉淪至現在的模樣。
2021年3月3日早上,鄧家希跟著別人來到曼德勒中心區(qū)的十字路口附近參加抗議活動,與軍警對峙數小時。
在抗議隊伍中,鄧家希無疑是最醒目的,因為她摘下了口罩,顯得如此鶴立雞群。
鄧家希沖在抗議人群最前面,大喊,“我們不會撤退”、“我們不能流血”。
在西方記者照相機的環(huán)繞下,這位青春靚麗的華裔少女,仿佛成了為了這場街頭運動的明星。
只是,明星的背后,是血腥。
12點20分左右,一顆子彈擊中了她,一朵青春之花就這樣凋零在混亂不堪的緬甸街頭。
當晚,鄧家希的故事、倒下前的畫面在西方社交媒體上掀起巨浪。
無數網友轉發(fā)她的最后一條推文:我是A型血......如果意外身亡,我授權捐贈所有的身體器官。
▲圖片來自觀察者網風聞社區(qū)
在這些炒作中,鄧家希被塑造成了一個“皿煮女神”,一個殉道者。
只是,鄧家希那一身黑色的T恤,讓中國人想到了2019年那場發(fā)生在香港的風波,怎么看怎么別扭。
▲中間拿牌子者為鄧家希
而抗議者們的戰(zhàn)術,更讓中國人覺得無比熟悉。
在所有的西方媒體語境中,鄧家希是被緬甸軍警射殺,“開槍鎮(zhèn)壓和平抗議群眾”的帽子一下子就扣在了緬甸軍警頭上。
可是經歷了香港修例風波的中國人,已經不會再被西方輿論裹挾著走了。
因為鄧家希的死,疑點重重:
1.鄧家希直面軍警,為何是腦后中槍?
▲這名疑似兇手在周邊抗議者
轉身慌張或逃跑或躲避的時候
依然冷靜站立四處觀察
2.那么多抗議者,為何這么多照片都是她的特寫?
按道理說,示威現場形勢混亂,一片狼藉,不應該有攝影師專門針對她一個人來拍照。
3.現場緬甸軍警用的都是步槍,為何經驗尸發(fā)現鄧家希死于手槍?
▲圖片來自觀察者網風聞社區(qū)
4.她的最后一條推文到底是不是她發(fā)的?
如果是,她是如何在斷網的緬甸發(fā)了推特,如何精確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如果不是,會是誰知道她即將死去?
▲圖片來自觀察者網風聞社區(qū)
最最詭異的是,鄧家希身邊的抗議者,都像香港的廢青一樣帶著頭盔和口罩,唯獨鄧家希沒有戴頭盔,還把口罩也拉到下巴以下,特意露出了完整的臉,這難道不反常嗎?
只是,這些疑點,都淹沒在劈天蓋地的悼念之中,甚至在國內,也有人把她奉為了英雄和女神。
本來,老蔣是不憚以惡意來推測西方的。
只是這一套做法,讓老蔣覺得,太熟悉了,還是顏色革命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講真,緬甸人對政變不滿可能是真的,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介入從根本上改變了抗議的性質。
▲就連手勢都和香港廢青如出一轍
鄧家希的死,對對西方來說是一張很好的牌,一張站在大義上給緬甸施加壓力的牌。
而對緬甸軍方來說,完全沒有必要開槍射殺鄧家希,因為這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緬甸軍警雖然應對游行不專業(yè),但并不傻
從抗議活動中的“包裝”,到中槍死亡后的大肆炒作。
我們不難推測,鄧家希不過是西方國家特意挑選出來的“祭品”,專門為歐美的“顏色革命”獻祭的。
很可能在槍擊前,西方已經選定了網紅少女鄧家希,但騙她說準備把她打造成“皿煮領袖”,所以鄧家希才全程露臉,而且表現得特別積極。
單純的鄧家希也許以為,經過媒體宣傳,她就能成為周庭那樣的“名人”。
沒想到,等待她的是一顆來自后方的子彈。
2
挑選“皿煮祭品”這一套,西方一直是駕輕就熟的。
畢竟在顏色革命的指導手冊中就清清楚楚記載著:
如果不夠暴力,就制造暴力;如果不夠血腥,就制造血腥。
這一套,西方的顏色革命指揮家已經使過不止一次了。
比如在2014年,西方就曾成功實施過。
2013年底,烏克蘭政府宣布暫停與歐盟簽署準成員國協定的準備工作,這一表態(tài)讓親西方的勢力大失所望。
一個NGO組織讓一個烏克蘭記者號召民眾上街抗議。
在西方人的印象中,這種街頭抗議基本上做不到“和平示威”,一旦烏克蘭軍警動手,就是送上門的好牌。
可是烏克蘭“金雕”特種部隊和警察非常高明,居然和平驅散了群眾。
2014年2月初,政府和反對派達成和平協議,決定提前大選,讓國家恢復和平。
這下西方就急了,辛辛苦苦搞了幾個月顏色革命可能顆粒無收!
2014年2月20日,烏克蘭基輔獨立廣場發(fā)生一起不明狙擊手槍擊示威群眾、維持秩序警察的恐襲事件,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致53人死亡,其中49人為示威者,4人為警察。
和這次緬甸一樣,西方直接把悲劇歸咎于“時任烏克蘭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的政權”,直接促成了烏克蘭執(zhí)政當局的倒臺。
可是隨著調查的深入,“元兇”浮出水面,整個槍擊事件竟然是西方人權衛(wèi)士們自導自演的!
事后調查發(fā)現,很多證據顯示有人躲在示威者中,他們不僅槍殺警察,同時也在蓄意槍殺示威者!
這一切,都與薩卡什維利有關。
薩卡什維利可是一位風云人物,曾留學法國、意大利和美國,師從美國政治理論家、西方“顏色革命教父”“阿拉伯之春”“精神導師”吉恩·夏普,是西方眼中的“民主”功臣。
薩卡什維利自稱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的私交非淺(“玫瑰革命”期間曾以防彈衣相贈)、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是知音、同小布什是老友,跟薩科齊談笑風生,反正西方的領導人都和我相交默契!
薩卡什維利在獨聯體國家率先發(fā)起顏色革命,并以此榮登格魯吉亞總統寶座,但因為內政無為、外交無能,被格魯吉亞人民趕下了臺。
流竄出國的薩卡什維利抵達烏克蘭后,很快找到了自己熟悉的舞臺,一看烏克蘭雙方都這么克制,這怎么行?馬上動用關系調來了格魯吉亞的狙擊手。
薩卡什維利的手下馬莫拉什維利是槍擊行動的直接策劃者,他安排兩個格魯吉亞狙擊手來到烏克蘭的一家酒店,然后提供了1萬美元和西蒙諾夫卡賓槍、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德拉古諾夫自動步槍裝在樂器箱里交給他們自行組裝。
▲狙擊手之一--格魯吉亞原軍人
亞歷山大·列瓦濟什維利
20日早上7點30分,格魯吉亞狙擊手開始向下開槍,不管是軍警還是抗議者都是他們的目標,廣場上血肉橫飛,一片混亂。
任務完成后,他們又得到了5萬美元。
很快這次槍擊就達到了目的:憤怒的民眾與警方混戰(zhàn),四處火光沖天,死的人越來越多,亞努科維奇政府倒臺。
看看,摧毀一個政府,僅僅用了6萬美元。
薩卡什維利立了大功,以一個格魯吉亞人的身份,當上了烏克蘭的州長,后來還差點當上了烏克蘭副總理。
臟活是格魯吉亞人干的,好處是薩卡什維利得的,但背后的授意,卻是美國人。
烏克蘭安全局前局長亞歷山大•雅克緬科在法庭上表示,基輔獨立廣場上發(fā)生的事件是受美國官方主使的。
烏克蘭前總理阿扎羅夫在談到該國歷史上這悲慘一頁時,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很清楚,是西方的特殊部門,以及示威運動領導中的那些惡棍組織了這一挑釁,殺死很多人,然后把這個罪責栽贓給亞努科維奇,并將他撕成碎片,就像對待卡扎菲一樣”。
如今,在基輔槍擊案發(fā)生地不遠的一個主干道上,有一個磚頭搭起的臺子,上面掛著一個被槍擊斃命的抗議者照片。
幾年來,照片前鮮花不斷。
他的“革命”看似勝利了,但烏克蘭變成了什么樣子?
歐洲妓院、歐洲子宮、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如果他看到這不忍言說的一切,會不會后悔?
3
鄧家希被槍擊,本來和中國沒什么關系。
但是奇怪的是,在中文網絡上,也開始有人悼念鄧家希。
有人發(fā)微博紀念。
有人在為她寫詩。
有人甚至給她奉上了英雄少女的稱號。
如果你質疑,就會被質問:你是站在華裔少女一邊,還是站在鎮(zhèn)壓的緬甸軍政府一邊?
沒錯,鄧家希的華裔身份,讓她成為了西方在中國輿論攻勢的重要工具。
大家都知道,中國網民一天天國內的瓜都吃不完,一般是懶得管國外的破事的。
但是一旦被害者有了個華裔身份,那就是天然自帶流量了,關注度蹭蹭往上升。
被槍擊的不止鄧家希這一個,為什么只有她被炒得沸沸揚揚?
西方在選取這個祭品之時,對其華裔身份的利用也一定有了考慮。
畢竟如果選個緬甸本地人做炮灰,國內的公知不好拿來做文章不是?
可是,美國軍方在國會山打死的退伍女兵,有中國公知把她吹捧成民主英雄嗎?有中國公知記住她的名字嗎?
而中國公知在炒作鄧家希的時候,其目的也是昭然若揭。
今天吹捧上街的鄧家希,明天吹捧游行的王家希,后天吹捧懟政府的張家希。
在他們的語境中,能和政府對著干的,都是英雄!
公知們希望哪怕有一天在中國發(fā)生了這樣的事,也有中國年輕人沖到前面,充當西方顏色革命的炮灰!
而公知們,可以一邊躲在家里吃熱乎的人血饅頭,一邊數西方打過來的鈔票。
可是,中國不是緬甸!
中國年輕人享受國家發(fā)展的紅利,更加自信的同時,也從南海撞機、大使館被炸、奧運火炬之辱直到美國貿易戰(zhàn),一邊體會著實實在在的大國崛起,一邊在中西沖突中看清了叢林世界的真相。
特別是2019年的香港修例風波,像一本活教材,讓中國年輕人認識到了西方的無恥與惡毒。
公知打的算盤,也注定要落空。
中國年輕人,絕不會淪為“顏色革命”的炮灰!
4
慘淡淋漓的鮮血殷鑒不遠,血與火澆灌的險惡總是超乎想像。
我們需要慶幸,在香港修例風波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沒有讓步,挺了過來。
如今,《國安法》出臺,黎智英、周庭和黃之鋒被抓,香港選舉制度修訂,一切日益向好。
這充分體現了大國的治國智慧。
然而,如今緬甸軍政府的進退失據證明:
不是每個國家都有像中國處理香港問題上的能力。
那個躺在墓園中的犧牲品少女也證明:
不是每一個國家的人們,都有足夠幸運生活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
美麗的姑娘,安息吧。
愿來世,不再成為西方的炮灰。
- END –
出品人:蔣校長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黃衛(wèi)東:蘇聯、利比亞、伊拉克向西方意識形態(tài)投降的后果
2021-03-07獨立調查發(fā)現:西方寡頭通過構筑媒體帝國,掌握權力控制世界
2021-02-2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