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這一回,中國反手捏住了美國的支氣管
點擊:  作者:蔣校長    來源:湄潭檢察頭條號  發布時間:2021-03-11 10:45:24

 

在過去5年,中美兩國經濟往來中,繞不開的關鍵詞就是【卡脖子】,我們都知道大洋彼岸的那個燈塔國一直在對我們科技封鎖,搞得我們在科技產業的發展上多了很多不必要的困難。

 

比如芯片話題一上熱搜,中國人民心里就暗暗一緊。

 

 

好在經過幾十年的工業化發展,中國也有了不少能卡美國脖子的產業,稀土就是其中之一。

 

01

發現稀土

 

稀土是17種獨特的金屬元素的統稱,因為提煉和加工難度大,所以極其珍貴。

 

從從1794年第一個稀土元素釔被發現,到1947年最后一個稀土元素钷被發現,整整經歷了153年。

 

要論儲量,稀土并不稀有,比如稀土中的鈰元素比銅還要多,最稀缺的镥元素總量是金的200倍,正因為這些元素過于分散,很少聚在一起形成有開采價值的礦,才導致稀土異常珍貴。

 

稀土之所以珍貴,還在于它是無數高精尖產業必備的原料。

 

稀土的鑭元素,被用在稱霸戰場的隱形戰機上。

 

稀土的金屬釤,是夜視鏡、熱成像這些夜戰儀器的必需原料。

 

稀土還能用在坦克、飛機上,用在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上,甚至也用在iPhone、相機鏡頭、燈泡、電視上。

 

短期內沒有更合適的替代品

 

 

所以,美軍在伊拉克時曾說:“誰掌握了稀土,誰就全天候掌握了戰場。”

 

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供應商

 

全球有開采價值的稀土23%都在中國,中國的稀土儲量占全球37%,高精尖科技必需的重稀土,中國儲量占了驚人的90%

 

到目前為止,美國的稀土產品完全依賴進口,而80%的來源都是中國。

 

所以,網上流傳說:稀土就是中國的王炸。

 

稀土是不是中國的“王炸”,老蔣不知道,反正老蔣知道,稀土一定是美國人的心頭的傷。

 

這是一個美國人可能會痛心疾首的話題。

 

因為在90年代以前長達30年的時間里,美國才是世界第一稀土大國。

 

1949年,美國在加州發現了芒廷帕斯稀土礦。

 

但很長一段時間里,受限于稀土提純技術,人們并沒有十分重視這個資源,芒廷帕斯礦的老板莫利礦業(MoIycorp)也并沒有一開始就復制大淘金時代的奇跡。這種門可羅雀的局面持續了十幾年。

 

直到20世紀60年代,一種稀土元素銪被發現,引發了彩電行業的革命。

 

當時正值二戰后美國經濟騰飛,彩色電視銷售量進入千家萬戶,莫利礦業因此賺得缽滿盆滿。

 

緊接著70年代,稀土在石油精煉中被廣泛用作催化劑,芒廷帕斯人氣進一步飆升,礦坑也越挖越深。

 

那是美國人壟斷稀土的時代,僅芒廷帕斯這一處礦坑,就滿足了大半個地球的需求。

 

 

這還不是莫利礦業最高光的時刻,成就莫利礦業傳奇的是汽車行業。

 

70年代,通用汽車為了讓電機更輕,發明了釹磁鐵,這種將鐵、硼和釹混合起來的新型磁體,磁力比常規磁鐵強十倍,并且更耐高溫。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日本住友特金的佐川真人,也發現了這種超強磁鐵,日美兩國由此聯袂主宰了當時的稀土永磁市場。

 

所不同的是,通用汽車隨后組建的麥格昆磁公司,更多接受了來自美國國防部的訂單。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聯軍以不到300人的輕微代價,重創伊拉克百萬大軍。

 

戰爭中,從美軍航母戰斗群上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以及F-117隱形轟炸機投下的一枚枚精確制導炸彈,震驚了世界。

 

制造這些高科技武器的永磁、隱形涂層等稀土材料,正來自麥格昆磁和莫利礦業。

 

 

▲ 圖片源自:財經奇譚

 

莫利礦業躺著賺了30年錢,直到80年代,卻突然被美國政府敲了竹杠。

 

敲竹杠的理由,是美國為了遏制核走私,而頒布了新規:將所有釷或鈾濃度超過0.05%的尾礦,統統視為放射性材料,納入管控。

 

莫利礦業很不幸,正在管控范圍。并且在90年代因為廢水處理管泄漏,60萬加侖的廢水在公路邊自然蒸發,其中還有放射性物質“釷”和“鐳”。莫利礦業直接被加州人民告上法庭。

 

這場官司一直打到90年代末,直到莫利礦業不得不支付140萬美元的罰款。

 

以美國今天的揍性,幾乎不可能因為環保問題而犧牲這么重要的產業。這場“敲竹杠”反映出美國對稀土行業潛力的輕視。

 

畢竟,與軍工、航天等大戶相比,稀土不過是個小產業,幾億美元的年產值還不夠買10F117

 

 

▲ 圖片源自:鳳凰網

 

但當時能做決策的美國人大概不知道,稀土作為“工業的味精”,有以小博大、撬動一個甚至數個產業的巨大力量。短短的幾十年,美國就為這種“疏忽”付出了代價。

 

美國的管控指標當然不會只約束本土企業,所以莫利礦業不是唯一受影響的,在美國乃至全球其他地方,大量稀土礦因為釷或鈾超標,被迫減產甚至關閉。

 

而中國,因為北方的稀土大多是鐵礦石開采的副產品,南方則以離子型稀土為主,含釷量較低,幸運“逃過一劫”。

 

莫利礦業順勢將廠子開到了白云鄂博。

 

全世界的稀土產能,由此向中國轉移。

 

2002年,輝煌了半個世紀的芒廷帕斯稀土礦封礦。巨大的礦坑里,只留下一汪綠水。

 

 

▲ 圖片源自:財經奇譚

 

莫利礦業也許會為自己的精明算盤洋洋得意。

 

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甚至全美國都沒有意識到,美國稀土行業傾頹的多米諾骨牌就此倒下,世界各國都將自己的稀土企業遷往中國,幫助中國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

 

而美國,一邊躺著享受投資收益,一邊把自己的稀土工業拱手送給了中國。

 

02

從零到壹

 

假設今天的中國有100個搞稀土的博士,那么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都師出同門,他們共同的師父,叫徐光憲

 

 

在美國稀土閃耀全球的那些年,中國也在暗暗發力。

 

中國坐擁全球七成的稀土儲量,這一點,日本人早在二戰時期就發現了。到了70年代,日本人依舊對此念念不忘,哪怕他們已經敗走30年了。

 

70年代初,日本人曾趁包鋼剛開始投產,開出高價想買白云鄂博的礦渣。當地人不知道日本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覺得蹊蹺就把此事上報了國務院。

 

周總理指示:礦渣不賣,堆存,留給后人

 

 

 1959年,周恩來為包鋼剪彩

 

這些礦渣后來成了中國稀土行業的“第一桶金”,這則故事之所以流傳甚廣,是因為國人永遠忘不了國家在稀土開發上的尷尬——技術落后,讓中國人只能守著金山卻挨餓。

 

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家礦石一車車地廉價運往國外,最后再用幾十倍的價格換回高純度產品。

 

為了盡快扭轉這種局面,中國想從當時的稀土巨頭——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手中購買技術,但代價是:產品必須由羅納·普朗克獨家對外經銷

 

這個條件幾乎等同于把稀土礦賣給了法國,逼得中國不得不開始研發自己的稀土技術

 

這項緊急任務落在了北大化學系教授徐光憲的肩上。

 

1972年,52歲的徐光憲接到一項緊急任務——分離鐠釹。那是稀土中最難分離的兩種元素,在當時被公認為世界難題。

 

徐光憲是量子化學出身,回國后先攻配位化學,后轉放射化學,著手研究稀土已經是徐光憲人生中第三次改變自己的研究方向,并非因為徐公不夠專精,換專業,只是因為祖國的工業需要他這么做。

 

沒有技術支撐,中國的稀土真的只能是土。包括徐光憲在內所有搞稀土的科研人員都憋著一口氣。

 

國外慣用離子交換法,但速度慢,成本高,徐光憲查閱資料發現無先例可循,于是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決定另辟蹊徑,挑戰萃取法。

 

徐光憲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11個小時,不斷奔波于北京和包頭的礦山間,白天“搖漏斗”,晚上琢磨理論,沒有節假日,黑白連軸轉。

 

徐光憲說:“我們做科研的有一個信念,就是立足于基礎研究,著眼于國家目標,不跟外國人跑,走自己的創新之路”。

 

 

故事的結局我們都知道了。

 

臥薪三年,徐光憲團隊真的搞定了這個難倒國內外稀土研究員的難題,他們提出串級萃取理論,并設計了一整套工藝流程。

 

這種全新的稀土分離技術,不但速度快,成本低,提純度更是達到創紀錄的99.99%,轟動整個稀土界。

 

靠著徐光憲的技術突破,中國最終打破了法國、美國和日本的壟斷,從稀土資源大國逆襲成為稀土加工、出口大國。

 

而稀土作為當時手里為數不多的一張王牌,備受最高決策層的重視。

 

1981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第四次到包頭調研稀土工作,第一次提出了“稀土大國”的理想,還提出了四個奮斗目標:資源第一、生產第一、出口第一、應用第一。

 

在這樣的凌云壯志里,中國的稀土產業開始奮起直追。

 

1986年,中國稀土產量首超美國,有了新技術的加持,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從國企到私企,都開足馬力搞稀土。

 

90年代末,中國高純度稀土的產量已占到全球九成以上。

 

沒有哪個國家能把稀土做到“土”的價格,于是過去壟斷稀土市場的外國企業要么減產、轉產,要么只能搬到中國來。

 

西方人將這一段歷史稱為中國沖擊(CHINAIMPACT

 

03

彎路之后,從1100

 

作為“稀土之父”,徐光憲本可憑此富足一生,但他辦起了“全國串級萃取講習班”,將技術無償傳授給企業。

 

萬兩黃金不賣道,十字街頭白送人。

 

卻不料,徐光憲的好心,卻沒換來應有的善報。

 

因為稀土生產的門檻被大大拉低,大企業、小作坊都想來稀土行業分一杯羹。中國的稀土企業在短時間內從十幾家陡增為上百家。

 

據不完全統計,在白云鄂博和江西、廣東等富礦區,大大小小的稀土開采礦就有200多個。

 

 

▲ 圖片源自:賽雷三分鐘

 

“內卷”很快出現,這些正規的不正規的稀土企業為了追求最大利潤,開始毫無節制地開采稀土。中國稀土儲量頂天兒只占全球37%,但是那幾年的出口量卻高達80%

 

大家都知道物以稀為貴,中國不加節制的開采和出口最直觀的后果就是稀土價格暴跌,1990年至2005年,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近10倍,但價格卻下降了50%

 

 

國內稀土企業賺不著錢,為了生存只能變本加厲地開采稀土,而更多的稀土又導致降價,惡性循環就此形成。

 

更嚴重的,是生態環境的惡化。

 

稀土開采過程中必經的“地浸”工藝,需要砍光地表植被,再挖走一整層土壤,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

 

還有提取稀土化合物時產生的不可逆的化學污染,1噸稀土氧化物將產生8.5 公斤的有毒氣體以及大量的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

 

2011年,江西省稀土企業總利潤為65億,而同年恢復礦區環境的治理費則高達380億元!

 

 

2005年,85歲高齡的徐光憲痛心地發現,自己無償推廣的提純方法,意外地成了中國稀土賤賣的“幫兇”。

 

“再這樣下去,我怕二三十年后用光了,中國要變成稀土小國”!

 

徐光憲先后兩次上書國務院:

 

“稀土資源非常寶貴,特別像南方五省,都是非常寶貴的中重型稀土,工業儲量150萬噸,現在已經開采掉了90多萬噸,只剩下60萬噸,如果再不加以保護,按照現在的開采速度,10年就開采完了!到時候,我們就需要向美國和日本買,他們可能會以上百倍、上千倍的價格賣給我們!”

 

在徐光憲的奔走發聲下,國家高度重視,中國稀土走向規范化、合理化競爭。五湖四海的稀土企業被整合成了六個稀土集團,讓整個稀土行業不再無序競爭、自相殘殺。

 

2003年,中國稀土實行配額制;2005年,中國取消了稀土出口退稅,壓縮了出口配額企業名額;20064月,中國停止發放稀土礦開采許可證;同年111日起,中國政府還對稀土和硅鐵等商品加征了出口關稅……

 

政策的效果立竿見影,由于中國限制了出口量,稀土價格很快上漲了一倍,恢復到了合理水平。徐光憲又一次拯救了中國稀土行業。

 

04

驚醒

 

“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句再見都不會說”。

 

這句話用來形容2010年西方國家的心情再合適不過。因為他們此前從沒發覺中國稀土行業已經崛起。

 

1983年,當中國人獲得第一個國際稀土專利時,西方發達國家不以為然,并沒有把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的小成就放在眼里。

 

但短短14年后,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就超過了霸榜半個多世紀的美國。

 

最終驚醒美國人的是2010年釣魚島事件。

 

那年9月,在中國東海的撞船事件發生后,中日局勢開始緊張,外媒傳言日本已經兩個月沒收到來自中國的稀土了,而日本兩大經濟支柱汽車、電子工業,完全離不開稀土,而9成以上進口都來自中國。

 

國際稀土價格聞聲暴漲,幾個月的時間,平均漲幅就超過了15倍,鈰的價格更是上漲了1000倍。

 

 

▲ 圖片源自:財經奇譚

 

這次稀土漲價影響之大,以至于世界另一頭的歐盟4%的工業產值和50萬個就業崗位受到影響。

 

美國政府暗暗出了一身冷汗:中國稀土什么時候這么牛了?而且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美國政府緊急調查了全球稀土產業鏈,調查結果是一個透心涼:

 

全球95%的稀土原材料、97%的稀土氧化物、90%的稀土金屬合金、75%的釹鐵硼磁體和60%的釤鈷磁體統統來自中國

 

自從莫利礦業垮臺、芒廷帕斯稀土礦停工,美國就徹底失去了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美國慌忙采取措施,廢棄了八年之久的芒廷帕斯稀土礦上再次響起了機器的轟鳴聲。

 

當年加州居民投訴的輻射和污染問題依然存在,但是美國已經顧不上了。這座寄托著美國稀土希望的礦場直到2012年才產出第一爐稀土,那一年的年產量是800噸,而中國的產量是10萬噸。

 

第二年,芒廷帕斯產出了4000噸。但美國人沒能等來好萊塢式的勵志故事,因為芒廷帕斯強撐到2015年還是破產了。

 

設備都涼了,工人手藝生疏了,重啟哪有這么容易?美國也是在這一時期才認識到,哪怕之前底子再好,重建稀土工業也難于上青天

 

05

危機與對策

 

2010年開始的這場曠日持久的價格飛漲里,美國慌了,歐洲慌了,日本也慌了,唯一笑得出來的是華爾街。

 

因為這期間,中國剛剛完成稀土行業整頓,稀土價格回升。

 

2012年,稀土價格達到歷史高點:55.7萬美元/噸,是2005年的36倍。

 

而中國稀土野蠻生長的那些年,發達國家習慣了中國白菜價的稀土,漲價后,許多國家立刻坐不住了,一起去世貿組織告狀,說中國違反了公平貿易精神,最后讓世貿組織裁定,中國必須撤銷稀土的限額。

 

熱衷投機的精英們一夜之間在華爾街創立了400多家稀土創業公司,想通過這次漲價大割韭菜。莫利礦業再次成為資本家眼里的香餑餑,股價從14美元暴漲到79美元。

 

就在華爾街在做多的浪潮里越來越嗨的時候,中國遵守WTO的裁定,放松了對稀土的配額管制。

 

曾經一飛沖天的稀土價格再次一瀉千里

 

茍延殘喘的芒廷帕斯剛剛回血開動機器,就遭遇晴天霹靂負債17.9億美元,股價從79美元血崩到36美分!

 

當初涌進華爾街的稀土創業公司,僅活下來兩家。

 

整個世界都看到,中國的稀土政策一點點的變化,都能讓整個世界的稀土格局大地震。也許這就叫【主導權】。

 

 

中國稀土的勝利不在于礦藏豐厚,畢竟美國也不缺稀土,況且在更珍貴的重稀土儲量上,緬甸已經占據了重稀土供給的半壁江山,找礦很容易。況且稀土競爭的重頭戲在【重稀土】領域,加工技術上,德國和日本比中國更強。中國雖然有先發優勢,但如果不能盡快實現技術專利壟斷,一旦失去資源優勢,中國也難長期一家獨大。

 

勝利的關鍵,美國稀土專家曾在莫利礦業破產時已經說過:中國之所以壟斷稀土行業,關鍵在于擁有一個強大的稀土供應鏈。

 

美國要想像中國一樣建立包括開采、分離、深加工一條龍的稀土產業,最快也要15年。

 

 

▲ 芒廷帕斯礦坑

 

想彎道超車,只能等中國耗盡本土稀土礦藏,不過中國早有對策。

 

為了多留些稀土做戰略儲備,中國關閉了很多稀土礦山,改從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進口稀土,利用自己的產業優勢,加工提純之后再加價出口,所以中國現在既是最大的稀土出口國,也是最大的稀土進口國。巧妙地解決了存量問題。

 

雖然稀土算是中國的王牌之一,但老蔣覺得這并不是一錘定音的王炸。

 

雖然中國之前犧牲了環境、浪費了家底,用白菜價沖擊了發達國家自己的稀土產業,但如果采取完全的稀土制裁的話,中國所生產的含稀土產品勢必也要停止出口,這對消化了世界 57% 稀土的中國稀土產業將造成極大的打擊。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買賣實屬不劃算。

 

所以,不到非常時刻,中國手中這張超級王炸,也不必輕易動用

 

寫在最后:

 

據說,當今世界每出現四種新技術,其中之一必與稀土有關。

 

美國手中曾牢牢握著稀土這張王牌,卻在幾十年的時間里玩壞了這一手好牌,讓整個美國稀土產業被一鍋端。

 

這期間,中國雖然吃了不少苦頭,也走了不少彎路,扛下了西方國家一波又一波的圍追堵截,最終逆勢崛起,贏得稀土行業的主導權。

 

稀土工業,就是折射中美間工業化的一面鏡子。

 

美國起手就是王炸,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工業大國,完善的工業產業鏈睥睨全球,但卻因為自己的傲慢與短視,逐漸走向產業空心化的不歸路,斷然再難稱為工業化強國。

 

而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后工業國底子,西方世界的仇視與封鎖,但我們就是咬碎了牙流著汗水血淚完成了涅槃,以無畏的勇氣與信念,開辟出了中國的工業化之路。

 

一方稀土間,又何嘗不是中美兩國國運的真實寫照呢?

 

參考資料:

1、《百年潮》201006期:徐光憲:中國稀土之父

2、稀土發現簡史及行業發展

3、為什么美國不開采自己的稀土而進口我國稀土?- 空一格的回答 - 知乎

4、財經奇譚:中國掌控全球稀土的底氣,還能維持多久?

5、華商韜略:美國是如何失去稀土霸權的?

6、賽雷三分鐘:究極底牌還是虛張聲勢,中國稀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出品人:蔣校長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