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馬斯克的“星鏈”已經走上戰爭,參加了俄烏戰爭。未來擁有超過4.2萬顆低軌衛星的“星鏈”將成為全球網絡戰、太空戰的巨型武器系統,很可能在美元霸權、軍事霸權、高科技霸權之后,又形成更具壟斷性、對其他國家的衛星呈碾壓式降維打擊的太空霸權。2022年4月2日,美國白宮向國會遞交2023財年聯邦政府預算申請,其中國防預算高達8133億美元,比2022年增加8.1%,其中按美國國防部要求,向核武庫建設撥款344億美元,向太空作戰領域撥款276億美元,向導彈防御計劃撥款247億美元,向網絡戰撥款112億美元,向高超音速武器撥款72億美元,向“歐洲威懾計劃”撥款62億美元,向“印度-太平洋威懾計劃”撥款61億美元。這些都是在海軍、空軍、陸軍、海岸警衛隊等部隊撥款之外的特別撥款,從中我們能夠看出美國未來的軍事發展領域和發展方向。太空作戰領域撥款276億美元,比2022年增加70億美元,增幅高達40%,其中的158億美元將用于構建天基導彈預警和跟蹤系統,比上一年度增加45億美元。美國國防部在解釋中說:太空是最終的高地,預算要求276億美元用于從探測導彈發射到全球定位衛星到“加固”衛星通信的所有領域。除以上這些政府撥款外,最近美國又開始提出一項龐大的商業衛星整合計劃,即將所有商業衛星全部納入美國軍事戰略系統,構建一個全新的軍民融合的太空軍事戰略系統。2022年4月6日,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詹姆斯·迪金森將軍在太空研討會的媒體簡報會上推出了最新《太空司令部商業整合戰略》。
要利用商業衛星能力在太空域的感知能力,做到能夠近乎實時地了解正在太空中發生的事情,包括潛在威脅,并以太空域感知、指揮和控制為目標,開發太空域感知框架,整合商業衛星通信能力,以更好地填補能力差距。
《商業整合戰略》將以三種“方式”來實施其新的太空戰略。
一是重點為特定系統設置要求,并加快在指揮和控制作戰管理、信息技術、空間控制系統和衛星通信等方面的采辦速度。
二是重點通過租賃或長期合同獲得服務,用于太空態勢感知、衛星通信帶寬、遙感和防御性太空控制。
三是盡快建立與商業衛星行業的常態合作,引入專業知識,加強與商業衛星行業的關系,不僅限于單純的交易方式,實現軍事和商業衛星系統的完全融合與統一。
美國太空軍要讓商業公司更容易、更有效、更可行地與太空司令部簽訂協議并參與太空域感知能力的提升,太空司令部正在與太空軍、空軍和國防部合作,整合商業衛星通信能力,確保采辦工作與新戰略保持一致,以更好地填補能力差距。【2019年5月,首批60顆星鏈衛星發射升空(圖自SpaceX)】馬斯克在中國有許多鐵桿擁躉和忠粉,然而大家對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參與美國國防部的軍用項目卻知之甚少,其“星鏈”計劃是迄今為止人類最瘋狂也最龐大的太空計劃,“星鏈”由4.2萬顆衛星組成,旨在組建一個龐大的天基互聯網,而且美國軍方從這一計劃一開始提出和實施就深度介入,其軍事應用意圖十分明顯。因此,“星鏈”計劃的影響和價值不僅僅在于商業,更在于其與美國國防部合作之后的軍事價值,可以說是美國歷史上“星球大戰”計劃的鬼影重現。
“星鏈”在軍事應用的巨大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星鏈”未來可能會代替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成為美軍下一代“可靠導航定位與授時”的首選。測試結果顯示,“星鏈”衛星的傳輸速率在100Mbps以上,精度在1米以內,信號強度是GPS的10倍以上,具備更強的抗干擾能力,而且擁有更低延時,可實現實時通信,并在各類武器平臺交換數據,美軍提出的“多域作戰”、“馬賽克戰”、“作戰云”等新型作戰概念,都是以“星鏈”提供的分布式極速數據通信為技術支撐,以達成“從傳感器到武器”的內聚式聯合作戰效應。二是美軍現有各類偵察衛星存在過頂次數有限、分辨率不高、造價昂貴等缺點,“星鏈”衛星具有成本低、數量多、覆蓋面廣、重訪周期短、識別率高等特點,在“星鏈”衛星上搭載各類軍用載荷,可對地面目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偵察監視,也可遂行防空反導、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等任務。三是由于每顆“星鏈”衛星都配備氪離子推進器,具備機動可變軌功能。若搭載傳感器、機械臂、彈頭、激光、微波等裝備,可對他國衛星、空間站實施偵察監視、軟殺傷、硬摧毀等作戰行動。一直以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與美國政府和軍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2019年3月,美空軍授予該公司2800萬美元合同,對“星鏈”開展軍事服務演示驗證。在同年11月的低軌技術驗證試驗中,“星鏈”為美空軍C-12運輸機提供高達610Mbps帶寬的網絡服務。2020年5月,美陸軍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簽署了為期3年的合作研發協議,以測試“星鏈”為陸軍通信網絡提供服務的可行性,確定在未來三年內使用星鏈計劃的服務。在“項目融合-2021”實彈演習中,美陸軍利用“星鏈”衛星搭載的傳感器探測目標,并將數據傳輸至“泰坦”地面站進行智能決策,自主選擇打擊武器并摧毀目標,將完整殺傷鏈時間縮短至20秒。2020年9月,在美空軍實彈演習中,“星鏈”為美空軍“高級戰斗管理系統”提供服務,并與AC-130“空中炮艇”、KC-135空中加油機等多種空基和陸基平臺進行聯通。2020年10月,美國太空發展局授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1.5億美元合同,用于開發軍用版“星鏈”衛星。2021年3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向聯邦通信委員會披露,他們正準備在美國空軍的演示中進一步測試其星鏈互聯網。
【2019年5月,美國天文愛好者拍攝到的星鏈衛星 視頻截圖】
外界普遍認為,“星鏈”計劃可隨時并迅速地轉換成軍事用途,作為通訊系統,它還可作為一個“天眼”進行各種監聽和控制,無論是洲際彈道,還是無人飛機和無人戰斗坦克,都可能被控制和管理。由于它是一個低軌道運行的巨型星座,具有效率高、速度快和延時短的特點,一旦將其運用于軍事,將會大大提高很多軍事武器抗干擾和反劫持的能力。最近,在用計算機模擬的演習中,“星鏈”巨型星座對多達350枚洲際彈道導彈進行在軌攔截全部成功,甚至整個巨型星座系統有5至7次對于導彈的攔截機會。未來“星鏈”會不會成為洲際導彈攔截系統?若如此,那么“星鏈”將成為美國整個太空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成為美國洲際導彈防御系統的關鍵系統,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太空戰武器。2018年6月,美國太空軍正式組建太空軍,是美國武裝力量的第六軍種,也是國防部三大軍事部門之一下屬的一個部門。美國太空軍主要有三大職責:一是保衛美國在太空的利益;二是阻止發生在太空的侵略,以及來自太空進入大氣層內和來自大氣層內對太空的侵略,三是組織進行相關空間活動。2019年12月20日,美國太空軍確立為美軍的獨立機構。美太空軍目前已經成立3個司令部,分別是:太空作戰司令部、太空系統司令部、太空訓練與戰備司令部。2020年5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主持美國太空軍軍旗亮相儀式并宣布,“無論就防御和進攻而言,太空都將是未來。我們已經成為太空的領導者。”并赤裸裸地說,“我們將把太空視為一個新戰爭領域,而美國太空軍將一馬當先。”“現在有些國家很不守規矩。我們守規矩,但如有必要,那我們壞起來比誰都壞。”2019年1月17日,特朗普公布了《導彈防御評估報告》,這份報告的核心是將中國和俄羅斯作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主張強化美國在太空的防御能力以應對中俄推進開發的高超音速武器和新型巡航導彈,明確提出把太空當作與中俄競爭的新戰爭領域的方針。與八年前奧巴馬時期公布的報告相比,特朗普將防御對象從朝鮮和伊朗擴展到了世界軍事大國俄羅斯和中國。美國太空部隊被稱為“三角洲部隊”和“衛戍部隊”。目前成立的太空軍已經成立八支三角洲部隊和二支衛戍部隊,分別是:太空軍第二“三角洲部隊”主要負責空間態勢感知,第三“三角洲部隊”主要負責電子戰,第四“三角洲部隊”主要負責導彈預警,第五“三角洲部隊”主要負責指揮和控制,第六“三角洲部隊”主要負責網絡空間作戰,第七“三角洲部隊”主要負責情報、監視和偵察,第八“三角洲部隊”主要負責衛星通信和導航戰,第九“三角洲部隊”主要負責軌道戰。
《太空司令部商業整合戰略》告訴我們什么?或給我們哪些重要警示?
事實證明,美國對全球發動了一場滅絕人類的生物戰,事實還將證明,美國已經確定將太空軍事化、戰場化,正在準備對全球其他國家發動一場太空戰。未來的太空戰必是基于美國的太空霸權而行動,以毀傷其他國家衛星、擁有制太空權、制空權、戰場感知權,能夠精準定位目標、實現精準狙殺,如果美國的太空霸權實現,必會在戰爭中對其他國家形成降維和碾壓式打擊。
從目前世界軍事實力和美國確定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看,中國和俄羅斯必將成為美國太空戰的主要攻擊對象,這一點沒有任何可質疑的。為了贏得對中國競爭的絕對優勢和最終勝利,美國一定會不擇手段,除對俄羅斯發動金融核戰、全面經濟制裁、外交戰、輿論戰,對烏克蘭全面援助先進重型武器之外,必定會對中國發動全面的太空戰和網絡戰,以達到全面癱瘓中國互聯網和太空衛星及導航系統的目的。當今世界各國的戰略安全越來越依賴于衛星系統,在這次俄烏戰爭中,美國“星鏈”已經開始運用于戰場,這對中國是一個重要的警示。在戰爭環境下,如果一個國家的衛星系統出了問題,那么這個國家就會在戰場上變成瞎子和聾子,整個部隊調動、戰場部署都會被對方感知,所有精確制導武器也都會被敵方破解、感知、誘騙甚至被擊毀,從而喪失作用。因此中國必須做好自己國家衛星系統、衛星導航系統的安全保障,確保戰時不被敵國摧毀,或者擁有對敵國衛星互相摧毀的技術威懾能力,特別要注意研究美國“星鏈”衛星系統對戰爭、戰場的影響,加快中國虹云、鴻雁衛星系統的研制、發射、布局和使用。我們一定要對馬斯克保持高度警惕,除了警惕他的探索技術公司,還要警惕他的特斯拉,在國家安全面臨,別的什么都應退居其次,由于馬斯克與美國政府和軍方復雜的關系和背景,由于“星鏈”終將成為美國太空霸權的關鍵系統,我認為現在就應該研判馬斯克的公司對中國國家安全存在的巨大安全隱患和對中國國國防安全構成的巨大風險。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一直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已經形成了自己強大的航天工業,是最不怕美國制裁的領域之一。但面對美國投資巨大、系統性超前部署的太空戰略,面對美國無底線、無人性的邪惡兇殘本性,我們一定要考慮得更周全,一定要加大投入,一定要在太空領域實現技術領先,一旦落后就會遭到美國的降維打擊,中美一旦爆發沖突或戰爭,就會受到美國碾壓式攻擊,而太空戰場的失敗也一定會引發其它戰場的失敗。太空是所有戰爭的制高點,也是中美競爭的核心和關鍵領域,牽一發而動全身。要想贏得未來戰爭,要想在中美的世紀競爭中勝出,就必須打贏太空戰,至少要能夠與美國保持太空技術和能力均勢,在太空領域保持能夠相互制衡、相互摧毀、相互威懾的強大力量。否則,除了失敗,沒有別的結果。面對美國即將或已經開始發動的太空戰,中國除了勝利,沒有退路也沒有別的選擇。(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李光滿說”,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