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毛澤東提倡領導干部要親自寫文章。為什么一定要寫文章呢?因為,它對于提高工作能力大有益處。
毛澤東談到:“寫文章,可以鍛煉頭腦的細致準確性??陀^事物是獨立存在的東西,全面地認識它,寫成文章是不容易的事情。經(jīng)過多次反復,才能比較接近客觀實際,寫出來經(jīng)過大家討論一下,搞成比較謹慎的作風,把問題把思想寫成定型的語言文字,可以提高準確性。”
做工作的前提是正確認識客觀世界,而“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因而寫文章有助于人們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經(jīng)過不斷寫文章、改文章、集體討論文章這些方法,主觀和客觀就漸趨一致了,做工作的基礎也就有了。
領導干部親自動手寫文章,確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毛澤東是這樣要求領導干部的,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他早年辦《湘江評論》時,預約的稿子常不能收齊,他冒著酷暑和蚊叮蟲咬,一個多月內(nèi),寫了四十篇文章。大革命時,他背著雨傘走村串戶調(diào)查數(shù)月,不畏勞苦,寫下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調(diào)查報告,為確立“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理論基礎。
毛澤東一生親自起草了大量的公文,如決議、通知、指示、決定、命令、電報,等等。毛澤東是把“親自動手”作為一項指令、一種要求、一個規(guī)定,下發(fā)全黨嚴格推行的。這也是他倡導的工作作風,并以身作責,率先垂范。他在1948年為黨內(nèi)起草的《關于建立報告制度》中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負責(自己動手,不要秘書代勞),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1958年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條》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不可以一切依賴秘書”,“要以自己動手為主,別人輔助為輔”。
毛澤東在西柏坡期間,一年時間親手擬電報408封(根據(jù)《毛澤東軍事年譜》),指揮了三大戰(zhàn)役,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奪取政權靠槍桿子,更靠筆桿子。筆桿子是戰(zhàn)略、策略、思想、方法;槍桿子是實力、武器、行動。毛澤東是用筆桿子指揮著槍桿子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的勝利靠的是毛澤東思想,而從一定程度上說,也靠的是毛澤東的一支筆。他從不帶槍,卻須臾不可離筆,天天寫字行文。在指導公文方面毛澤東殫精竭慮,不厭其煩,經(jīng)常提醒工作人員,“校對清楚,勿使有錯”“打清樣時校對勿錯”,還經(jīng)常親自為公文改錯。
新中國成立后,針對一些領導干部寫報告和講話稿讓秘書代勞,毛澤東說:“我寫文章從來不叫別人代勞,有了病不能寫就用嘴說嘛!”“秘書只能找材料,如果一切都由秘書去辦,那么部長、局長就可以取消,讓秘書干。”他明確要求領導同志“重要的文件不要委托二把手、三把手寫,要自己動手,或者合作起來做”。
毛澤東提倡寫文章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要從生活、從實踐出發(fā),真誠地表達自己的心里話。他說:“只要是嚴格說理又合乎事實,即實事求是的文章,是站得起來的。”他稱贊列寧的著作“生動活潑”,因為列寧“把心交給人,講真話,不吞吞吐吐”。做人貴在真誠,作文也是如此。毛澤東主張文章“不要用過于夸大的修飾詞”,分析情況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不要夸大”;講話發(fā)言也要“有表揚,有批評,有成績,也有缺點”,不要盡是講好話。
寫文章實事求是的基礎是要有追求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要認真進行調(diào)查研究。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曾提出“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的著名論斷,強調(diào)“注重調(diào)查”、“反對瞎說”,“一切結論產(chǎn)生于調(diào)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早年他在中央蘇區(qū)寫下的七萬多字的《尋烏調(diào)查》,堪稱我黨基層調(diào)研工作的典范。毛澤東對這次調(diào)研印象很深刻,新中國成立后曾回顧說當時是“下大力氣”。
有了正確的態(tài)度,還要有正確的方法。毛澤東告誡寫文章要處理好材料和觀點的關系,強調(diào)“材料應與觀點統(tǒng)一”,要把材料經(jīng)過大腦的加工,貫通起來,形成自己的系統(tǒng)看法。
材料是血肉,是觀點的基礎。毛澤東說:“不熟悉生活,對于所論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在延安時期,他就號召真正的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觀察、體驗、研究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
然而單有材料還不行,還要加工,要消化。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文章要有觀點,有“較深刻的思想性”。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學會分析問題。毛澤東指出:“分析的方法就是辯證的方法。所謂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毛澤東反對寫文章不懂裝懂,拿一堆材料來堆砌了事。1957年12月25日,他在一封信中寫道:“文章寫不下去了,此時應該多看看材料,再考慮考慮,看看自己是不是還沒有真懂。”他曾看過一份文件后不滿意,認為文件起草者對所論問題“不甚內(nèi)行,還不大懂。如果真懂,不至于不能用文字表現(xiàn)出來”。他認為,構思寫文首先要分析所論事物對立統(tǒng)一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分析其中的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這樣才能“有長江大河、勢如破竹之勢”。如果沒把問題搞懂,就不要輕易下筆。
真正有分析有觀點的文章就會有力量。毛澤東稱贊魯迅后期的雜文“很有力量”,認為是由于魯迅擁有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掌握了唯物辯證法這個思想武器。
毛澤東是遣詞造句的大師,他的語言精煉準確,詞匯豐富多彩,用典生動恰當,他的文章既有思想的力量,也有藝術的感染力。新中國成立初期,一些報紙、雜志、書籍上的文字以及黨和政府機關的文件在語言運用方面存在著混亂狀況。毛澤東注意到這一點,要求規(guī)范語言的使用,強調(diào)寫文章要講文法、修辭、邏輯。講究文法,是寫文章的基本要求。講究邏輯,是指“使用概念和判斷進行推理的時候要有邏輯性”,“必須注意各種詞語的邏輯界限和整篇文章的條理”,文章“開頭、中間、尾巴要有一種關系,要有一種內(nèi)部的聯(lián)系,不要互相沖突”,也就是說要注意文章的準確性、條理性和前后的一貫性。講究修辭,則是要使文章生動活潑一些,使人愛看。
在文章語言的運用上,毛澤東指出要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要從外國語言中吸收我們所需要的成分,還要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他尤其反對一些人“寫文章沒有中國味道,硬搬西洋文字的文法”,主張要吸收祖國語言幾千年來的豐富營養(yǎng);他批評有些文章“洋腔洋調(diào)”,主張中國人寫文章要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毛澤東說:“你講話是講給別人聽的,寫文章是給別人看的,不是給你自己看嘛!”“要想到對方的心理狀態(tài)。”“當著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不要老是想著‘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讀者處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態(tài)度。”這是群眾觀點在文風中的具體體現(xiàn)。心里有讀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語言運用都考慮讀者的感受,這樣讀者才會愛看你的文章。
對于在寫作過程中如何站在讀者的角度想問題,毛澤東有多方面的闡述。“標題要醒目些,使讀者愛看。”1957年,《人民日報》送來一篇社論稿,題目是“怎樣對待批評”,毛澤東看后,將其改為“正確地對待善意的批評”,并批了一句話“這個概念化的標題是不好的”。
對于文章的開頭,毛澤東主張應開門見山,首先提出要點,引起讀者注意,然后再作闡釋論述。他反對一些文章一上來就大段引用經(jīng)典論述,給人以距離感,認為“先講死人、外國人,這不好,應當從當前形勢講起”。
在文章的語言上,毛澤東主張要照顧讀者的心理,要學會使用人民群眾的語言,“要通俗,使工農(nóng)都能接受”。他強調(diào),文章不僅要講清道理,而且語言要生動活潑,做到“理情并茂”,這樣的文章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說:“文章要尖銳,刀利才能裁紙”,但是文章也不能太硬了,“太硬了人家不愛看,可以把軟和硬兩個東西統(tǒng)一起來。文章寫得通俗、親切,由小講到大,由近講到遠,引人入勝,這就很好。”他稱贊魯迅的文章既不太軟也不太硬,不難看。
關于文章的敘述方法,毛澤東也有獨到的看法。他批評蘇聯(lián)《政治經(jīng)濟學教科書》的寫法“很不好,總是從概念入手”,認為這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他指出:“研究問題,要從人們看得見、摸得到的現(xiàn)象出發(fā),來研究隱藏在現(xiàn)象后面的本質(zhì),從而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zhì)的矛盾。”
文章寫完后,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毛澤東認為還不行,還得去修改。
為什么一定要修改文章呢?1963年,毛澤東在會見外賓時談到:“寫文章和寫詩不經(jīng)過修改是很少的。為什么要修改?甚至還要從頭寫?就是因為文字不正確,或者思想好,但文字表達不好,要經(jīng)過修改。”毛澤東還主張,“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認真地加以刪改,然后發(fā)表。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復雜的,必須反復研究,才能反映恰當”。可見,改文章就是改思想,改的過程就是思想完善的過程。
毛澤東一生改過的文章無數(shù),著名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年過六旬的毛澤東前后修改了十幾遍,持續(xù)近半年時間,傾注了多少心血!可見,修改文章是要下大氣力的。
不僅是對重要的文件和文章,對自己的詩詞,毛澤東也常會反復斟酌修改。1952年,一位大學老師寫信指出《長征》詩“騰細浪”“金沙浪拍”兩個“浪”字重復,犯了詩作之忌,建議改為“水拍”,毛澤東欣然接受,并稱其為“一字師”。
作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毛澤東明白,文風好壞與黨的事業(yè)的興衰緊密相關,“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文風是一名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的重要表現(xiàn),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出現(xiàn)毛病,往往在文風上會有所表現(xiàn)。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wǎng)”新公號!
(來源:“共青團中央”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wǎng)】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wǎng)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xiàn)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wǎng)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nèi)容 相關信息
侯立虹:毛主席豬年號召“大養(yǎng)特養(yǎng)其豬”——重溫毛澤東《關于養(yǎng)豬業(yè)的一封信》
2019-02-2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