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王立華:學子毛澤東奇友之二——易昌陶
點擊:5349  作者:王立華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7-01 09:12:45

 

 1.webp (38).jpg

【編者按】毛澤東在湖南一師讀書期間,不是那種孤獨清高、孤芳自賞的迂腐書生,而是一個廣交天下奇杰的熱血青年。在他看來,人不可能單獨一個人取得成就,交結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奮斗,是至關重要的大事。他不但重交友,更為特別的是交友之奇,朋友間不談金錢,不談男女之事,不談家務瑣事,只愿意談論人的天性,人類社會,中國,世界,宇宙!他認為,這樣的人不在官府廟堂之上,也不一定在自命不凡的精英圈子中,那些一無所有的貧寒學子,那些被看不起的下層百姓,往往隱匿著一些非常之人,能做非常之事,能創非常之業。一師畢業時,毛澤東周圍真地聚集起一批奇友,看起來無特別之處,但卻個個胸懷遠大,有救苦救難、救國救民之志。這些年輕人雖然人生道路各異,卻以改變中國和世界的偉業永載史冊。

從昨日起,我們連載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王立華同志著作《一師毛澤東 要為天下奇》中“交奇友”部分內容。該系列文章內容精彩、領悟獨到,既可從中學習中國共產黨早期的歷史,也可得到刻骨銘心的事業人生啟迪。已發第一篇(見文后【相關閱讀】),此為第二篇。

 

學子毛澤東奇友之二——易昌陶
 
1.webp (39).jpg

【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的易昌陶(左)】


易昌陶,字詠畦【1】,湖南衡山人。毛澤東一師同班同齡摯友。

他在一師讀書不足一年,就患肺結核回家養治,1915年3月在家中病歿。

此人到底何奇呢?先從他死后說起。

按理,這樣一個早夭的學子,不會引起學校多少關注,但他的死卻成了一師的大事。校長張干、學監王季范和教員楊昌濟等,聯合發起為他召開隆重追悼會,全校師生反響強烈,送挽詩挽聯達256幅,并編印《易君詠畦追悼錄》保留下來。同窗學友毛澤東送了極為動情的挽聯,還寫了一首悲痛欲絕的長篇挽詩。

他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由此載入不朽史冊。

易昌陶也確有出奇之處。9歲時,他見一同學寒冬臘月穿著單薄,便拿出父母為他準備過年的新棉衣、夾褲和布鞋送給那位同學,在當地傳為佳話。他出身書香之家,從小就能做詩寫大字,13歲寫過一副對聯,教書先生看后贊不絕口,吃飯時把上席尊位讓給他,由此被鄉親們看作是神童。有同學評價說,他生而聰穎,有異于群兒,端重不茍,言語舉止常有法度,盡通四書五經諸書。

毛澤東曾非常惋惜痛心地評價他:

君工書善文,與弟甚厚,死殊可惜。”【2】


他的字和文章都很好,與自己感情非常深厚,死得太可惜了。

其實,兩人結交時間并不長,之所以成為摯友,建立了深厚友誼,一個重要原因是志同道合,同為報國奇兒。看毛澤東所寫挽聯和詩詞,就會得出一個清晰認識。先看挽聯:

胡虜多反復,千里度龍山,腥穢待湔【3】,獨令我來何濟世?

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役(沒),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4】


上聯大意:野蠻的日本人一次又一次欺凌我們,正在長驅直入要滅亡中國,這些滿身腥穢的敵寇需要去清除時,而你卻不幸亡故了,剩下孤單的我如何拯救這災難深重的祖國?

下聯大意:生死本來不值得過多議論,百年之后無論什么人都會死去的,可你不一樣啊,像一朵奇花剛剛綻放就這樣凋謝,去得太不是時候了。

易昌陶追悼會時間是1915年5月23日。當時,剛剛發生袁世凱屈服于日本政府壓力,接受喪權辱國的21條。無恥的當權者對外軟弱無能,為了個人私利竟拿國家和民族利益做交易,讓人真切感受到亡國滅種的現實危機。

1.webp (40).jpg

1.webp (41).jpg

毛澤東在哀悼亡友時,強烈反映出這種焦慮心情和痛失知音的情愫。

再看毛澤東寫的長篇挽詩: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

愁殺芳年友,悲嘆有余哀。

衡陽雁聲徹,湘濱春溜回。

感物念所歡,躑躅【5】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6】淚侵雙題。

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瀁【7】游,零落匪所思。

永訣從今始,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汗漫東皋上。

冉冉望君來,握手珠眶漲。

關山蹇驥足,飛飚拂靈帳。

我懷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蒨【8】,愿言試長劍。

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

蕩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

子期竟早亡,牙琴從此絕。

琴絕最傷情,朱華春不榮。

后來有千日,誰與共平生?

望靈薦杯酒,慘淡看銘旌。

惆悵中何寄,江天水一泓【9】。【10】


這是目前發現的,毛澤東留下手跡的第一首詩。其品位之高,構思之妙,用典之自然,修辭之講究,蓄志之遠大,抒情之動人,很難想象這是一個22歲的學子所寫,也使我們更加明白,后來那些傳世詩詞瑰寶絕非偶然。

1.webp (42).jpg

【易昌陶病逝后毛澤東長篇挽詩手稿】


看這挽詩,真是長歌當哭,一詠三嘆;淚臉千行,肝腸寸斷。

毛澤東悲痛欲絕地哭訴——

越走越遠的昌陶君啊,無論怎樣思念也不會回來;留下你朝夕相處的摯友,在悲嘆中有無窮無盡的余哀!衡山回雁峰【11】響徹著大雁的哀鳴,湘江畔的春水又在湍湍流動;感物生情更思念亡故的好友,一人徘徊在南城外彎曲的小徑。路邊的荒草繁茂而又凄涼,不斷流下的淚水掛滿臉龐;你離去后這里只剩我和我的影子,孤獨地望著落日沉于衡山西邊的云中。本想與你遨游廣闊無垠的深海大洋,這樣草木凋零真是難以想象!只想痛苦的永訣從今開始,不料在午夜時驚奇地聽到了雞鳴。隨著雄雞一聲引吭高唱,我似乎漫步在東邊的高坡上;望著你像往常那樣冉冉走來,我握住你的雙手熱淚盈眶!怎奈關山路險把良馬絆跛了,狂風吹開了遮你靈柩的幃帳;心中郁積著如焚燒一樣的痛苦,只好依著群山放聲地痛哭悲唱。


從夢中哭醒后,又回想起兩人一起談論救國雪恥的情景:

那排列如屏的山峰青綠中點綴著深紅,我們曾想把它當成寶劍試一下劍鋒。東海有野蠻兇惡的倭寇島夷,北山是仇深怨積的沙俄獸兵。誰家子弟能去滌蕩他們?我等不能因地位低賤就推辭救國責任!不幸的是,知我的子期竟然那么早就死去了,伯牙碎琴斷弦沒了那優美的琴聲。沒有知音的琴師是如此傷情,春天來到了也不覺紅花盛開的艷容;來日還有漫長的歲月,誰與我共同實現抱負告慰平生?望著你的靈柩敬上一杯苦酒,慘淡地看到旗幡上寫著你的姓名。無盡的惆悵中寄托什么?是那大海也不能比的深情!


在這如泣如訴的悼亡詩中,不僅看到他與易昌陶的友情之真之深,我們還可感悟到毛澤東交奇友的本質特點所在。

奇友到底奇在哪里?奇在不是自私狹隘的小我圈子,奇在那份救苦救難、救國救民的責任擔當,奇在執著堅定的家國情懷。可以想見,早逝的易昌陶如果不死,也一定會是一位義無反顧的革命先驅,或為國之偉大棟梁。

雖然兩人只是學生時代的短暫交往,卻留下銘記一生的深厚情誼。直到建國后,毛澤東仍惦念著易昌陶遺屬的下落,曾數次派人到衡陽打聽未果。

悼念易昌陶去世時,他曾傷心地嘆息:獨令我來何濟世?

但英雄孤單只是暫時,他身邊的奇友越聚越多。

 

 注 釋: 

【1】畦[qí]:1.田園中分成的小區。2.古代稱田五十畝為一畦。 
【2】《毛澤東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8頁。 
【3】湔[jiān]:洗濯;除去恥辱。 
【4】《毛澤東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6頁。 
【5】躑躅[zhízhú]:形容慢慢地走,徘徊不前。 
【6】涔[cén]:淚落很多的樣子。 
【7】沆瀁[hàng yǎng]:猶汪洋,水深廣的樣子。 
【8】蒨[qiàn]:同“茜”,用以形容草長得茂盛的狀貌。 
【9】泓[hóng]:形容水深而廣,后詞性發生改變,指水深而廣的湖或者潭。 
【10】《毛澤東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8頁。 
【11】易昌陶的家鄉湖南衡陽,有一回雁峰,相傳大雁南飛不過此峰。
 

 【相關閱讀】

王立華:學子毛澤東奇友之一——陳昌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