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毛澤東主席會見阿富汗首相達烏德。】
【紀念毛澤東主席逝世45周年】
阿富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建立在完善的水利工程的基礎之上,曾經有著發達的農業!1221年,托雷率蒙古大軍入侵阿富汗,屠城和破壞水利系統,導致了阿富汗的農田荒蕪甚至沙漠化,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1838年,英軍侵略阿富汗,他們屠殺阿富汗人民,燒殺搶掠,無惡不做。英軍的暴行激起了阿富汗人民的無比義憤,三次抗英斗爭終于使大英帝國折戟沉沙。

上個世紀五六七年代,阿富汗在查希爾國王統治時期,也曾經有過一段和平、開通的歲月,政治和經濟制度得到改革,女性受教育的權利得到尊重,公共衛生事業得到重視。在美國和蘇聯的共同援助下,阿富汗的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高速公路、輸油管道和電話線),工業化進程得到大力推進(電力、煤礦、汽車制造業等),國企工人享受到了良好的福利——那是一個阿富汗的黃金時代。1979年,已經變成社會帝國主義的蘇聯,為了加緊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為了打通南部出海口,實現控制中亞樞紐地區的戰略企圖,蘇軍憑借優勢兵力和現代化武器,以突襲方式大舉入侵阿富汗,給阿富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極大破壞,大約100萬人死于戰火。英勇的阿富汗人民,并沒有被蘇軍的先進武器嚇倒,他們在美國的支持下,終于在1988年,迫使蘇軍撤離。三年之后的1991年,曾經在人類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寫下輝煌篇章的蘇聯,因為自己的變修(脫離群眾)和反動(世界人民抵制),終于走上了解體!從2001年美國以反恐的名義入侵阿富汗,到2021年8月30日,美軍完成從阿富汗的撤出;20年的戰爭造成了近五萬名阿富汗平民的死亡,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小兵之所以把這些歷史寫在前面,就是想告訴廣大讀者,阿富汗不是自古以來就是戰亂不斷、滿目瘡痍的國家,和平、幸福、尊嚴和共同富裕,憑什么不能光顧這個災難深重的國家呢?小兵還想說的是,帝國主義的歷次入侵,是造成阿富汗苦難的深刻根源,不打倒帝國主義,就沒有人類美好的未來,更沒有勞苦大眾的徹底解放!在阿富汗人民經過20年的艱苦奮斗,終于又一次打跑了帝國主義侵略者之時,小兵相信,絕大部分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希望阿富汗能邁開新的步伐,將自己的國度建設好,讓人民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已經開啟的新的歷史篇章之時,小兵搜索到了一些毛主席與阿富汗淵源的資料,以饗讀者!
1919年7月14日,青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創刊號上,刊發了《阿富汗執戈而起》一文:
一個狠(很)小的阿富汗,同一個狠(很)大的海上王英國開戰,其中必有重大原因。但據英國一方面的電傳,是靠不住的。士(土)耳其要被一些虎狼分吞了。印度舍死助英,賺得一個紅巾照爛給人出丑的議和代表。印民的要求是沒得允許。印民的政治運動,是要平兵力平壓(疑有誤漏)。阿富汗是個回教國,狐死兔悲,那得不執戈而起?
從這篇很短的時評文章中,我們已經看到當年毛主席的眼界是多么開闊,無論是對土耳其還是對印度的預測,都是很準確的。毛主席贊賞阿富汗人民執戈而起,這是和毛主席自己的性格緊密相關的,這更是實現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根本途徑。面對列強的入侵和反動派的恐嚇,毛主席向來都是以革命的兩手對抗反革命的兩手,并最終戰勝了強權,取得了勝利:妥協,退讓,乃至投降,是沒有出路的!從那個時候開始,毛主席已經意識到:阿富汗地處全球中部,是歐亞大陸的樞紐,有著重要的地緣位置。據耿飚回憶,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遭遇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軍事封鎖和貿易制裁,毛主席首先就想到了與阿富汗同緯度的巴基斯坦,中巴友誼有助于打破反華軍事包圍圈,這就是毛主席大開大合的獨到的戰略眼光。毛主席經略邊疆,放眼西部的大棋,至今依然澤被華夏。
1964年,阿富汗國王查希爾訪問中國,毛主席親自接見了這個與中國近代史遭遇了相同命運的國家領導人。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阿富汗是中國的一個小鄰居”。
“阿富汗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中國是阿富汗偉大的朋友。”
可以想見,作為小國的阿富汗國王,聽到毛主席的這句話,一定會分外激動吧。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外交——大國小國,一律平等,沒有絲毫居高臨下的傲慢,更沒有帝國主義的咄咄逼人!從這一句短短的評語中,我們知道了毛主席對阿富汗人民在歷史上的“光榮的反帝反侵略的斗爭傳統”有著深入的了解;從毛主席這一句短短的指示中,我們更看到了,毛主席為我們厘定的對待第三世界國家的那種高瞻遠矚的外交政策: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于是,我們看到了2021年9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中方是否會承認阿富汗新政府”時的回答:
毛澤東主席曾說過——阿富汗是一個英雄的國家,歷史上從來沒有屈服過。中阿兩國是友好國家,中國不想損害阿富汗,阿富汗也不想損害中國。
毛主席領導的中國革命的勝利以及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運動,本身就對阿富汗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在阿富汗,學習毛主席著作最著名的人物,莫過于阿富汗抵抗運動軍事領導人、“阿富汗民族英雄”、“最好的戰士”、“為阿富汗人做事最多的人”、“永遠原諒俘虜的司令”、抵抗入侵蘇軍、蘇聯支持的傀儡政權以及塔利班政權的“潘杰希爾雄獅”——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Ahmad Shah Massoud)。

2001年9月16日,新華網的報道《新聞人物:“潘杰希爾雄獅”——馬蘇德》中說,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經常閱讀《毛澤東選集》,并特別重視毛主席關于人民戰爭和游擊戰的論述。我們知道,馬蘇德除了毛主席,還是切·格瓦拉的粉絲,他說:
“我從毛主席那學到了很多知識,切·格瓦拉和毛主席相比,就有點膚淺了。”
馬蘇德從毛主席的軍事思想中,學到了游擊戰的精髓,充分運用了毛主席在紅軍時期制定的游擊戰“十六字方針”。華北人民在抗戰中發明的“地雷戰”,也在阿富汗讓入侵的蘇軍吃了不少苦頭。馬蘇德按照毛主席的教導,在山區建立了一個規模較大的、組織機構齊全的游擊隊根據地,并將游擊部隊改編成了4萬多人的正規軍,還組織了2萬人的民兵。面對蘇軍的7次圍剿,馬蘇德的部隊越戰越強,從伏擊戰開始,一步一步到可以和蘇軍打陣地戰了!

馬蘇德充分認識到,兵民是勝利之本,他不是想當個草頭王,他最關心的始終是根據地老百姓的生活、健康和教育問題。馬蘇德還主張男女平等,他在潘杰希爾取消了阿富汗常見的童婚,一些婦女還承擔起了為游擊隊提供后勤保障和傳遞情報的工作。馬蘇德生活儉樸,關心部屬,治軍嚴格,提倡官兵平等,軍隊有較強的戰斗力。馬蘇德還學會了優待俘虜的政策,他的一名警衛,就曾是蘇軍的一位傘兵。馬蘇德十分重視建立統一戰線,他一直竭力勸說阿富汗各派,放下仇恨和對立。當然,馬蘇德不信奉馬克思主義,他嚴格遵守伊斯蘭教規,并主張在阿富汗實行較嚴格的伊斯蘭國家制度。20世紀60和70年代,在全世界范圍內,無論是拉美還是北美,無論是中東還是北非,曾經有無數的年輕人是毛主席的粉絲,而阿富汗的馬蘇德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2001年9月9日,兩名偽裝成外國記者的塔利班成員在馬蘇德身邊引爆炸藥,致使這一位有著傳奇色彩的英雄殞命。而讓人唏噓不已的是,美國入侵阿富汗后,為了鼓動和凝聚阿富汗境內反塔利班的勢力,竟然也將馬蘇德當做一個英雄符號,一些西方作家甚至不惜美化、理想化馬蘇德,稱贊他是一位“史詩般的阿富汗英雄”。這讓小兵想起了列寧在《國家與革命》說過的話:反動派為了“安慰”和愚弄被壓迫階級,會將人民的英雄偶像化、庸俗化,同時卻閹割掉革命學說的內容,磨去它的革命鋒芒!我們看到,2021年8月22日,阿富汗反塔利班部隊領導人小馬蘇德(馬蘇德的兒子)表示:他希望與塔利班進行和平談判,但也做好了戰斗的準備!阿富汗的共產主義運動,曾經受到過中國革命的強烈影響,在1968至1969年間,阿富汗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地非常迅速。當然,中蘇論戰和中蘇的分裂,也對阿富汗造成了重大影響。特別是1978年的“四月革命”后,在蘇修的指示下,阿富汗進步青年組織領導的毛主義運動被列為政府的頭號敵人,慘遭清洗。
雖然,在歷次反動政府的統治下,阿富汗共產黨的優秀領導人被殺害了好多,但革命的火種從未熄滅。2004年,阿富汗共產主義(馬列毛)運動團結大會召開,隨后阿富汗共產黨(毛主義)宣告成立,成為了阿富汗境內的最具革命性和先進性的思想和政黨派別。
我們看到,阿富汗共產黨(毛主義)的指導思想是馬列毛主義,將新民主主義革命作為黨的最低綱領,將社會主義革命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綱領!他們與宗教思想決裂,強調婦女是社會的半邊天,要解放被宗教和文化奴役的婦女。那么,阿富汗共產黨(毛主義)將在接下來的歷史進程中,會給阿富汗人民做出怎樣的貢獻呢?阿富汗共產黨(毛主義)會不會建立起黨領導的革命軍隊,并在武裝斗爭中開辟出根據地,從而最終建立一個紅色的阿富汗社會主義政權呢?小兵相信,在今天飽受帝國蹂躪和戰亂之苦的阿富汗廢墟下,在這最黑暗的時刻,正義的、理想的、革命的阿富汗人民中的優秀分子的心里,仍然埋藏著一顆紅色的種子,他們依然在為阿富汗在政治、經濟、文化的獨立與解放而奮斗著、戰斗者!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紅色小兵”,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