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烈士(1922.10.24-1950.11.25)】
近期,網友“空山”去參觀一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展,看到了由中央檔案館保存的一份毛岸英填的干部履歷表。

在這份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情報部辦公廳人事處印制的履歷表中,毛岸英在“你現在與家庭的關系”一欄中填寫著:
一般革命家庭的關系。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哪怕是調到社會部工作的毛岸英,知道他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長子這個身份的人,肯定也是不多的。
岸英就是這么低調,他聽從了父親的教導,要和人民結合在一起。參加革命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去為人民服務。該干部履歷表顯示,當時毛岸英任職中情委秘書,時年27歲,他是1922年10月15日出生的,那么可以判斷出此表是1949年填寫的。看字跡,這個表應該是毛岸英本人填寫的,字體有毛體的影子。

根據百度百科中的資料,我們看到1948年毛岸英進入河北建屏中央機關保衛訓練班學習,1949年調中央社會部工作。在履歷表中,毛岸英自己填寫的也是:“1948年底自中央宣傳部介紹來社會部工作。”
該表還顯示:毛岸英別名楊永福,特長是俄文,文化程度是大學未畢業,健康狀況填的是中等。愛人劉思齊,當時還在師大女附中學習?,F在住址:朝陽門大街344號。
毛岸英在“家庭主要成員及親友的社會職業、政治面貌”一欄填得比較詳細:現有父親、后母均早已參加革命工作,兄弟(毛岸青)現在中宣部工作。兩個小妹妹(李敏、李訥)在育英小學學習。毛岸英填寫“一般革命家庭”的關系時,沒有輕易向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更沒有拿自己父親的崇高威望為自己謀取任何私利。相反,他因為是毛主席的兒子,因為出身在革命家庭,卻要“享受”比別人多得多的“特權”:他一出生起就和媽媽楊開慧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了牢里;他燕爾新婚,當國家需要他去打仗時,他義無反顧,上了前線就再沒回來……
毛澤東對身邊的人要求一向是非常嚴格的,對毛岸英就更是嚴上加嚴,甚至毛澤東還“不近人情”地嚴禁毛岸英在人前提到他是毛澤東的兒子,盡管毛岸英已經很自覺地時時、事事嚴格要求自己了。
毛澤東的告誡就像鞭子一樣時刻警醒著他,鞭笞著他——“不要說你是毛澤東的子女”,“不要把我掛在你們的嘴邊上去唬人”。
他自愿脫下蘇聯的軍裝換上陜北農民的大褲襠的棉褲,他老老實實走進“勞動大學”,跟著最地道的陜北農民吳滿同吃、同住、同勞動。從開荒干起,一直到收獲,他用雙手的老繭換回了人民頒發的“畢業證書”。山西臨縣郝家坡人民,以最熱烈的儀式,迎接毛岸英烈士墓土歸來。因為鄉親們想起,在土地革命最艱難的時候,毛岸英到老區搞土改,與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在北京軍械工廠擔任黨總支副書記時,所有和他交往過的人,共同的感受是,誰也沒有想到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在工廠里絕沒有絲毫的優越感,和普通人一樣,虛心向工人學習技術。新婚的毛岸英除了星期六晚上回去一趟,其余時間都是和工人們在一起,睡大通鋪;和工人們一起按規矩排隊買飯,然后端著飯盒大伙圍一圈兒蹲著吃。1951年,毛岸英犧牲后,中央辦公廳派人到該工廠了解情況。一提起那位和大伙兒朝夕相處的“陜北來的年輕老資格”,大家都打開了話匣子,紛紛豎起大拇指。突然,有人埋怨說岸英不抽時間回來看看大家,兩位工作人員眼圈一紅,哭著說:當大家追問出這位陜北后生的父親是毛主席時,所有人都落淚了。毛岸英1949年10月24日曾寫給親戚向三立一封信,信中針對舅父“希望在長沙有廳長方面位置”一事,談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毛岸英認為,毛主席領導下的新中國,這種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極端落后的了。新中國之所以不同于舊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不同于國民黨,毛澤東之所以不同于蔣介石,正在于:皇親貴戚仗勢發財,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從這封信中,我們體會到了毛岸英的思想境界到底有多高!當我們翻開歷史,重新回顧毛岸英的一生,就會發現毛澤東除了給毛岸英生命,真的幾乎什么都沒有給過毛岸英。作為烈士,毛岸英的血是為中國而流,為中國人民而流的;作為兒子,毛岸英的血同樣也是為他父親而流的,因為他的父親是偉大領袖;毛岸英的犧牲,對毛澤東來說意味著失去了他的長子,那個他虧欠了一生的長子。盡管如此,在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毛澤東只有一聲長嘆:這種痛,毛主席無從訴說;這份苦,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心里一藏就藏了26年!

直到1990年,工作人員整理他老人家遺物時才發現:毛主席竟然瞞著所有人,默默地珍藏著岸英的遺物——兩件棉衣、一雙襪子、一頂軍帽和一條毛巾。

他不但是劉思齊的愛人,毛主席的兒子;他也是人民的親人,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英雄!
毛主席與毛岸英的關系,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與無產階級事業接班人的關系。從毛主席與毛岸英的關系中,我們找到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方法……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