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今天2023年7月27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紀念日!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時刻!70年前的今天,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橫掃美國為首的十七國聯軍,從1950年10月25日打響了新中國的立國之戰!把擁有世界最先進武器裝備的美軍和十七國聯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以南,徹底打服停戰只用了2年9個月。譜寫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史詩!
抗美援朝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是世界戰爭歷史的奇跡!一戰立威,打出了新中國人民軍隊的赫赫威名!為新中國贏得幾十年的和平安定!在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之際,把鋼筋水泥老師2019.12.26紀念毛主席誕辰126周年時,在韶山賓館紀念毛澤東節·抗美援朝篇的主題講座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毛主席的偉大戰略和偉大決策。
毛主席一句“參戰利益極大”預言了新中國的光明前景
——紀念抗美援朝勝利七十周年
鋼筋水泥
今天這個日子,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因為是我們敬愛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紀念日,我們能夠有幸來到韶山,來到毛主席當年回韶山所居住的賓館,在這里相會是非常榮幸的。這么多同志們朋友們相聚一起歌頌毛主席,歌頌為新中國犧牲的英雄先烈,歌頌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歌頌光榮的中國共產黨!
我們今年紀念毛主席的主題是抗美援朝篇。
大家知道,在新中國剛成立九個月的時候,美國霸權強盜就侵略中國臺灣。美軍的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并把戰火燒到了朝鮮半島,美軍的飛機轟炸中國的丹東,屠殺東北邊疆的人民,這場戰爭是由于美帝主義推行世界霸權而挑起的。當時的新中國一窮二白,因為從1840年起,中國遭受第一次鴉片戰爭,后面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以及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后來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侵略掠奪,中國經歷了近110年戰亂,使得國家一窮二白。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的情況下,中國談不上工業基礎,更談不上科技實力,而挑起戰爭的是滅了德國滅了日本,打贏了兩次世界大戰具有全世界最先進的工業科技技術,最好的武器裝備,最強大的海陸空軍隊實力,并且握有核武器原子彈的帝國主義國家,這樣的世界頭號軍事強國攜帶17國聯軍氣勢洶洶,新中國與之進行戰略的對立,它會有什么結果?常人難以預料。
此時的新中國面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在政治上還需要剿匪,還有西藏和臺灣等島嶼沒有解放,有些地方的基層政權還在建設之中,土改工作還要進行,經濟上要疏通交通,恢復農業,建設工業,軍事上要精簡陸軍,建設海軍,建設空軍等等,有大量的國民經濟和科技工業事業要做。而國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已經形成了兩大陣營。所以新中國面臨帝國主義所挑起的戰爭要如何面對?假如不是毛主席力主抗美援朝,而是從當年新中國的工業科技狀況與美國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科技實力進行比較,采取所謂的韜光養晦,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
我們可以梳理一下,因為那時候的中國跟美國什么都不能比,既不能比工業也不能比農業,更不能比國防科技、武器裝備。在這種情況下,韜光養晦可能是很多聰明人自以為是的上策,那么假如中國韜光養晦會得到什么樣的回報呢?
首先第一,會使美軍順利的占領整個朝鮮半島,而鴨綠江邊就變成了中國與美軍對峙的前線,那么,失敗了的金日成的朝鮮人民軍將會退到中國東北。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新中國接納還是不接納?如果你說不接納,似乎違背道義,我們同時社會主義國家,而且金日成的人民軍中還有我們解放軍四野的朝鮮師;如果不接納,我們將違背道義,反過來,我們接納就意味著美軍隨時都可以以“反美的朝軍就在中國東北”而挑起新的侵略新的戰爭,使得中國沒有可能避免美國進一步的戰爭挑釁,最終會導致中國的東北變成戰場。
第二,中國如果在美國17國聯軍侵略朝鮮時韜光養晦裝孫子,將極大地鼓舞蔣介石反攻大陸的信心,同時也使國民黨殘留在大陸的土匪特務獲得巨大的對抗新中國的斗志。相反,中國的老百姓自保的心態可能會增大,使得支持共產黨支持新中國的政治力量受到極大的削弱,這樣,國內敵特的顛覆和破壞活動將是日益猖獗。
第三,中國東北變成戰場,國內匪患不斷,蔣介石在臺灣叫囂反攻大陸躍躍欲試,在這樣的環境下,新中國失去了和平搞國家建設的條件。因而新中國就根本不可能安心搞經濟發展和工業建設。
這就是韜光養晦會使中國面臨的境況。
我們知道斯大林在很多人眼里也算一條漢子,也稱為是一個有鋼鐵意志的人,但是,在新中國決定出兵抗美援朝時,蘇聯過去曾經表示同意派空軍參戰支援,他卻猶豫了,臨陣退縮,他表示蘇聯空軍沒有準備好,不能參加參戰,即使幾個月后準備好了,也只能在鴨綠江上空,不能到朝鮮境內。
到蘇聯的周恩來把斯大林的這個決定傳回給北京之后,毛主席召集政治局開會,經慎重考慮后所作的決策依然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個時候我們就來體會一下毛主席的戰略眼光和哲學智慧,因為當時毛主席給周恩來并轉斯大林的電文中講了這么幾句話,我們來回味一下,主席告訴大家第一“應當參戰”四個字,第二個四個字是什么?“必須參戰”,第三句話是,“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我們試想“不參戰損害極大”,我們在剛才分析韜光養晦的時候已經有了答案,很顯然,是長帝國主義的威風滅勞動人民的志氣,不參戰的損害,我們了解了,那么“參戰的利益極大”何在?憑什么說“參戰利益極大”,參戰要獲得利益前提條件是什么?勝利!只有勝利才能獲得利益,失敗不可能有利益的,對不對?也就是說,在蘇聯決定空軍不能為志愿軍提供空中掩護時,毛主席就已經斷定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一定能取得勝利!這才有“參戰利益極大”這句話。
我們想想當時決定抗美援朝時候不少高級將帥都反對,沒有主張,不敢出拳。但是毛主席力主抗美援朝。那么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之后,他們的戰果如何?
我們看到,第一次戰役只用了12天就把美軍從鴨綠江邊趕回去了一部分,這是給美軍一個下馬威。第二個戰役就收回了平壤,把美軍趕到了三八線附近。這一次運用主席的軍事戰略,先誘敵深入,殲滅一部分美軍之后,迫使美軍的戰線全面的潰退,第二次戰役是一次扭轉戰局的戰役,第三次戰役,就不是在三八線了,而是打過了三八線,占領了漢城。第四次戰役,由于志愿軍的后勤沒有辦法跟上,參戰部隊的彈藥糧食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節節抵抗的撤出了漢城。第五次戰役通過反攻之后,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上。這是第一階段這五次戰役的戰果。我們可以說蘇聯人沒有預料到。美國人也沒有預料到,可能全世界其他的國家都沒有預料到,唯有偉大的毛主席看到了!
之后經過戰爭的第二階段,多次的較量,把美國人逼到談判桌上,反復的拉鋸。最后讓美國人服氣。
我們知道,一個實際裝備處于劣勢的國家,如果要戰勝一個強國甚至是一個強國集團,有可能某一次戰役戰斗你勝利了,獲得一次戰斗勝利,你不能說那我不來了,就以這次為準算我贏了。但是對方不會認輸,他還會與我繼續較量,只有把他打服氣了,讓他從骨子里面認識到無法戰勝你,他才會乖乖地坐到談判桌上。所以后面的第二個階段就有多次的拉鋸戰,其中上甘嶺戰役使美國人感受到了志愿軍不可戰勝!過去美國總以為自己的軍事實力,科技實力,工業實力足以支撐它在世界上各地稱王稱霸,但是他沒有料到上甘嶺那么一個小小的山頭,美軍死了幾萬人。43天居然紋絲不動的緊握在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手中!這是打服美國人的一戰。
抗美援朝戰爭中出現了無數的英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在今年紀念毛主席126周年誕辰時,我們的很多紅旗上面都是志愿軍的一級戰斗英雄的名字。有人說,毛主席的解放軍搞人海戰術。這句話我不認同。為什么,人海戰術的潛臺詞是你是靠人多。你戰爭中傷亡的人多,換來的勝利。那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志愿軍在解放軍的戰史上是不是靠人海取得的戰爭勝利呢?不是的。
我們看看上甘嶺戰役中一次戰斗。1952年10月24日,志愿軍堅守陣地的15軍45師基本上戰斗人員都快打光了,由于美軍的炮火與空軍封鎖,增援一時上不來,最后的時刻,15軍軍長秦基偉把警衛連派往前線增援,進入前線坑道的只有24人,前線岌岌可危。
關鍵時刻,轉機出現了。
轉機是警衛連走失散的5名戰士,他們向前線增援時,因為躲避美軍炮火陰差陽錯轉到美軍一個遺棄的前沿指揮所。如果是美軍士兵走散后轉到敵軍鼻子底下會怎么選擇?肯定是選擇原路撤回去。
但是這幾個志愿軍戰士卻是觀察了一下地形,發現這個敵指揮所掩體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阻擊陣地。然后,他們就主動選擇在這個陣地堅守——同志們,大家想想這個選擇意味著什么?在敵人鼻子底下的一個陣地堅守,戰斗打響就陷入重重圍困之中,沒有增援,也沒有退路!
所以,這5個戰士是選擇沒有生還希望的戰斗!決心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這5名戰士在掩體中頂住百倍美軍的圍攻,減輕上甘嶺主峰陣地的壓力,堅持了整整4天擊殺了百余敵人,最后全部犧牲。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我軍主峰陣地爭取了寶貴的4天時間,等到增援部隊進入上甘嶺。面對5名戰士陣地前成百的美軍尸體,可以看出誰在用人海戰術。
我們再看看楊根思,楊根思在沒有犧牲之前就消滅了無數的美國兵,最后面當40多個美國兵沖上陣地的時候,他毅然抱起炸藥包拉燃導火索沖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他在戰斗的最后時刻也有十余個美國兵被他炸死,那么究竟哪一個部隊是在靠人海?是美國17國聯軍靠人海,但是依然是逃脫不了失敗的結局!
志愿軍戰士用驚人戰績印證了毛主席的偉大預言:中國人民志愿軍必勝!
人們不禁要問毛主席所領導鍛造培養和指揮的人民軍隊為什么能取得這樣的勝利?我們知道毛主席從秋收起義帶領這支軍隊上了井岡山只幾百人。很快的,在敵人的一次,兩次,三次圍剿中,就從幾百人被蔣介石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圍剿壯大到十幾萬人。那么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毛主席所領導的紅軍始終是少數,我們看到的成果毛主席都是以弱勝強對不對?但是毛主席軍事思想里面核心的東西不是以弱勝強,是什么?是以多勝少!為什么這么說呢?每一次蔣匪軍來圍剿紅軍的時候,他的確是有十幾萬,紅軍只有兩三萬人。在這種整個戰役結構中,敵人是強大的是絕大多數,紅軍是弱小的,只有幾萬人。那么如何戰勝敵人?毛主席的方子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不斷地調動敵人,在運動中尋找敵人薄弱的地方,然后將這一部分薄弱的敵人用包圍殲滅的方式斷其一指,也就是說在整個戰役上紅軍是弱小的,但是在這一個戰場上紅軍是強大的,一定是三倍,四倍于敵軍,然后將其全殲。毛主席用這樣的方式,通過運動,通過誘敵深入,把敵人一部分一部分地吃掉,使得敵人的圍剿被我們打破,使得反圍剿的戰斗獲得勝利,使得我們的紅軍得以壯大。
毛主席在井岡山的時候教導紅軍指揮員。說我們在這山區里面與敵軍周旋要學會打圈圈,什么是打圈子?就是敵人來了,估計如果敵多我少,打不贏,打不贏不跟你打,怎么辦?走,繞。把敵人拖瘦了,拖垮了之后,尋找敵人其中與他的主力相隔比較遠,實力比較差的,不可能得到支援的這一只弱敵將其全殲,然后在運動中再去尋找其他的敵人,一口一口的吃掉。所以在毛主席所確定的戰斗中,兩軍相遇,我們把敵人打垮了,打退了,這樣的戰斗算不算勝利啦?在毛主席眼中這不算勝利,這是敗仗,為什么?我們紅軍沒有兵工廠,沒有鋼鐵廠,沒有其他的工業支持,紅軍手上所有的武器都是通過繳獲敵人獲得,當與敵人進行遭遇戰的時候把敵人打退打跑了,我們有傷亡,雖然我們整體上贏了,但是我們的武器裝備損耗消耗是比較大的,沒有得到補充這樣的賬在毛主席看來是不劃算賬,是失敗的戰斗。所以毛主席所打的仗,特別是反圍剿時期,每一個勝仗都有大量的繳獲來補充紅軍,這就是為什么毛主席幽默地說蔣介石是一個運輸大隊長,我們的所需要的后勤補給輜重,武器彈藥都是這個運輸大隊長送來的,那些圍剿紅軍的匪軍,他們僅僅只是紅軍的搬運工而已,所以毛主席的軍事思想中充滿了辯證法,充滿了哲學真理。他雖然是處于弱勢,但是他所指揮的紅軍在與敵人相遇時從來都是主動靈活,把戰爭和戰場的主動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是我們談到的毛主席軍事作戰的指揮藝術,那么反過來,在毛主席所領導指揮的人民軍隊中,每一個士兵的戰斗力又是如何?
1951年4月25日63軍561團孤膽英雄劉光子一個人把英軍王牌“格羅斯特團”團長卡思等63名英國大兵都俘虜了,活捉這么多鬼子在世界戰爭史上創造了奇跡。1953年劉光子到蘇聯,斯大林接見了這位傳奇式的英雄。斯大林好奇地問劉光子,你怎么能一次俘虜那么多英軍?劉光子靦腆地笑笑說:當時反正是豁出去了!這話的確說得很樸實,也很震撼。
這些戰士他們所釋放出來的力量和能量與那些擁有坦克飛機大炮現代化的武器,現代化的后勤支援的個頭高大的美軍士兵歐洲士兵比較,志愿軍戰士,吃的不好,穿的不好,有的連冬服都沒有,武器彈藥不足,如此劣勢的物質裝備,它憑什么能夠勝利?那憑什么能夠打贏17國美國聯軍,我們說憑的是志愿軍的英雄氣概,憑著是他們的犧牲精神。憑的是偉大的志愿軍戰士的思想,他們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這種力量。按照這樣來看,似乎與我們說的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有相沖突的地方,我們用唯物主義的這個理論來說抗美援朝的勝利,有難度,因為這么多志愿軍戰士,這種強大的英雄氣概所贏得的勝利,它與我們的唯物主義是不是不那么符合?我們需不需要對唯物主義來反思一下,或者說有時候唯心的東西他也是非常有力量的。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來看這個問題的,大家有興趣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嗎?
有興趣是吧。那我就談一談。
在抗美援朝戰斗中,志愿軍的這些英雄毫無疑問他們是偉大精神所激發出的力量所取得的勝利,但是這個偉大的精神與我們的唯物論有不有矛盾之處呢?我們知道,平時在生活中如果兩個人打架,是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對不對?我們經??吹接行﹤€頭小的,追著大個子打,甚至有時候白臉大漢可能要狼狽竄逃,為什么按說高大個子體力體格都是有優勢,他為什么面對的那個小個子它是一個逃跑的狀態?那是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
他的原因在哪里?對于膽小的人來說,在兩個人的搏斗之中,他覺得他的手受傷了和腳受傷了,這樣的事他不能承受,他寧可妥協,寧可讓步,盡管他身高一米八九,但是他遇到對手只有一米七,認為自己在搏斗之中斷手斷腳無所謂,因此兩個人搏斗中所投入的戰斗物質一樣嗎?不一樣!就是那個高大個子的人。他連手和腳都不敢投入戰斗,怕受傷。而反過來,那個個子小的他覺得傷手傷腳都無所謂,因此他在搏斗的時候,他把自己的手腳變成肯定可以投入戰斗的物質之一,他比那個個子大的投入的戰斗物質要多,當然就成為勝利者。
膽大的怕不要命的,那是因為膽大的人他覺得手和腳受傷可以接受,但是傷肝傷腎傷腦袋要命,這個代價他付不起,碰到一個不要命的亡命之徒,肝腎受傷你砍我腦袋都無所謂,老子今天跟你拼命的,我這身體的所有東西都是戰斗的武器,那么誰投入的物質多?不要命的投入的戰斗物質比那個膽大的要多的多!這就是他勝利的原因。
我們知道美軍裝備很好,坦克、機槍連發武器都是配備齊備,每一個軍每一個師。都有上千門火炮,還有空軍支持,坦克裝甲等等,他們這些武器如果用他們的物質價格來算,沒錯,可能是多少多少數量,這個價值是大的,但是美軍士兵以及美軍所帶領的其他17國聯軍,這些士兵他們都是雇傭軍,他們當兵是為了錢,要錢的前提條件是有命,活著這個錢對他有用,丟了命這個錢對他就沒有用,所以他們覺得這個命是決不能投入到戰斗中來的。
而且手和腳是寶貝疙瘩,這些也都不是他們投入戰斗的物質,在這方面他們的投入是非常之少,而我們英勇的志愿軍戰士,他們的武器如何論價值的確不高,但是在戰場上他們有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有付出自己生命為國家為人民而獻身的精神準備,他們覺得負傷不是問題,只要能取得戰斗的勝利,付出生命也毫不猶豫,所以黃繼光看到敵人的機槍眼在冒出烈火的時候,手中已經沒有武器的時候,他義無反顧的用胸口去擋住敵人的槍口。
在中國人民志愿軍中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愿意獻出生命的解放軍戰士和志愿軍戰士是有千千萬萬的!如果我們俗氣一點,用美國人來衡量所謂物質的價格來估算,我們現在今天論人一個肝臟多少錢?一個腎臟多少錢?心臟多少錢?其他器官多少錢?如果用這種換算的話,事實上人民軍隊能投入到戰斗中的物質比是美國的17國聯軍要多的多!當然不怕犧牲,不怕獻出生命,有這種犧牲精神是不是意味著一定會犧牲呢?也不是。像劉光子他活捉了63名英軍王牌部隊的團長和大兵,他并沒有犧牲。正是因為他這種精神,他這種無畏的精神使著這些侵略者他們嚇破了膽,他們不敢與他同歸于盡,紛紛放下武器當了俘虜。
那么物質和精神。他們的轉變的哲學關系是什么?其實每個人他的物質是一定的等量的,或者說是沒有多大差別的。精神只是使得他勇于投入到戰斗的物質在不斷地增加,這與我們馬克思主義與唯物論并不矛盾。
在中國人民志愿軍中,毛主席所領導和指揮的這支軍隊為什么會具備這樣的精神?
追溯到人民軍隊的歷史,那就是三灣改編和古田會議。毛主席在三灣改編軍隊把黨組織建立在連上,從而確立了“黨指揮槍”的原則;連隊建立士兵委員會的民主制度,實行官兵平等,經濟公平,一整套嶄新的治軍方略使得在舊軍隊中被軍官欺壓的士兵,在人民軍隊是有人格尊嚴的革命戰士。古田會議決議案明確規定了紅軍的性質,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這個規定,從根本上劃清了新型人民軍隊同一切舊式軍隊的界限。他給人民軍隊注入了思想靈魂,給每個戰士注入了信仰,革命戰士是為了勞動人民翻身解放而戰斗,也是為了自己的父母親人不再受欺壓而戰斗,為人民而戰斗就是犧牲生命也是值得的,光榮的。解決了一個每個戰士為誰戰斗的思想問題,理想信仰問題,從而使得毛主席創建的人民軍隊煥發出了無盡的戰斗力。人民的軍隊不是靠人海。而是靠每一個解放軍志愿軍戰士的鋼鐵力量,這也就是美國為什么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的原因。
我們大家看到抗美援朝戰爭獲得的利益好像只是打服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將美帝17國聯軍隊趕到了三八線以南,這個利益已經是極大了,回到我們前面說的,毛主席所講的“參戰利益極大”,符不符合?毫無疑問是獲得了極大利益。但是,如果說這就是抗美援朝勝利的全部成果,那就大大的低估了抗美援朝勝利,因為抗美援朝的勝利不僅是把資本主義世界的侵略勢力被趕到了朝鮮半島的三八線以南,同時也把在中國東北的蘇聯軍事勢力送回到了西伯利亞平原,當時中國東北長春鐵路控制在蘇聯軍隊手中,1945年日本二戰戰敗,蘇聯紅軍接管了滿洲里經哈爾濱到長春、大連的中長鐵路,在蔣介石這個賣國政權認可了主權的喪失,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居然還有外國軍事實力控制中國東北的鐵路。雖然是蔣介石手里喪失的國家利益,毛主席看來這是有極大的職責要拿回來,所以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專程訪問蘇聯,就是要跟蘇聯重新簽訂一份條約拿回中國的利益,當然斯大林似乎不太樂意,1950年美軍如果占領朝鮮陳兵鴨綠江邊,或許可以為蘇聯紅軍要求繼續留在中國東北提供某些的理由,但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所取得的偉大勝利,讓蘇聯認識到在中國東北還保留軍事勢力,既無必要也無可能。如期把中長鐵路交還給中國。而中國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采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為中國獲得156個大型工業援建項目,其中1952年,工業項目50個。主要分布在東北,專業領域涵蓋了電力、鋼鐵、煤炭、制鋁、機械、化學、造紙等。1953年又新增了91個援建項目,涉及領域包括鋼鐵、有色冶金、煤礦、煉油、重型機械、動力和電力機器、化肥、火力發電、醫藥等。1954年再次增加了15個工業項目,這156個蘇聯援建項目包括煤炭25項,電力25項,鋼鐵7項,煉油2項,化工7項,有色金屬11項,機械24項,輕工1項,醫藥2項,軍工52項。
這156個大型項目中國只是使用蘇聯的貸款,中國擁有項目的全部所有權和技術,還清貸款,項目企業的所有利潤都是中國人民獲得;相比某些“精英”鼓吹的“引進外資”把產業的部分所有權割讓給外國“投資商”,外國人可憑“股權”源源不斷地抽取中國產業的企業血液,毛主席為中國建設拿到的156個項目是真正的引進技術,生產資料擁有獨立的自主權,完整完全的企業利益屬于中國所有。極大地加快了中國建成完整工業體系的步伐。
此時,我們再來重溫毛主席“參戰利益極大”這句話,不得不贊嘆,毛主席的戰略眼光!
抗美援朝的勝利為中國打出了和平的建設環境,并迎來了工業建設,科技發展的巨變時代,新中國改天換地。
因此,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抗美援朝的偉大決策!
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沒有毛主席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
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的和平環境!
沒有毛主席就沒有社會主義建設的日新月異!
作者:鋼筋水泥;來源:人民節倡議者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