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10月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立法會發表2021年施政報告。
10月5日上午,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施政報告》將會聚焦未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維護國家安全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國安法在去年6月30日頒布實施以來,由她擔任主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相關執行部門,在中央指派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指導和中央駐港國家安全公署配合下,履職盡責,依法防范、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
香港特區政府未來將繼續積極推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本地立法工作,保安局局長正參考過往的研究和資料、香港國安法的執行經驗及法庭相關裁決,根據香港實際情況,制訂有效和務實的方案和條文,并擬備有效的宣傳計劃,不讓反中亂港分子有機可乘,蠱惑人心。
香港特區政府將檢視或激活現有法例,確保在全面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上,執行部門有法可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立法會已完成審議的《2021年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其他須正視的議題包括打擊假新聞、保障網絡安全等,政務司司長會統籌有關工作。
特區政府還會加強防范恐怖活動和對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涉及國家安全事宜,積極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的措施。其中,教育局局長已要求學校擬訂并盡快落實維護國家安全教育的計劃。
最后,進一步落實香港國安法第六條和經修訂的本地法例對公職人員的宣誓要求,包括剛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委員。
重組政府架構
報告總結了施政經驗和立法會及業界的意見后提出的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她初步認為重組可采納以下的方向:
設立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將目前分散于民政事務局的文化事務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創意產業和旅游統整起來,推進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分拆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讓這兩大政策范疇可獲得更專注的高層領導,特別是令新設的運輸局可專注處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運輸基建、公共交通服務和交通管理事宜,同時更促進物流業發展,并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研究分拆后的房屋局和負責土地發展和工務的發展局有否理順的空間,以加快房屋用地供應;
擴大創新及科技局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改變香港“工業式微”的觀感,并凸顯由創科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的發展;
重組民政事務局為青年及地區事務局,加強以地區為本的方法解決市民日常關心的地區問題,為促進及支持青年發展提供一站式平臺。
林鄭月娥表示,重組政府決策局,切合施政重點和社會期望,有其必要性。她建議現屆政府在未來數月,咨詢各界和持份者,準備一份詳細的重組方案,供下屆政府考慮執行。
擬建香港北部都會區
2021年施政報告中包括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都會區,并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土地。
6日香港特區政府也會同步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發展策略》),詳細介紹都會區的規劃背景、總體原則、目標和行動綱領,讓社會各界進行討論,并發表意見。
林鄭月娥指出,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的都會區,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將盡享港深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紅利,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并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并存”的獨特都會景觀,而支撐著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維港都會區亦會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愿景”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這兩個地處香港南北的都會區將可提供大量土地,完善香港的空間布局,并駕齊驅、互相輝映,推動香港未來發展。
林鄭月娥表示,前海擴區方案以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為目標,將為香港專業服務帶來大量機遇?!栋l展策略》建議可借此契機提升洪水橋╱廈村為新界北現代服務業中心,并在與前海隔灣呼應的流浮山建設具規模、地標性的創科設施,為北部都會區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為達到職住平衡,《發展策略》建議制訂明確政策及行政指引,盡量把“無地域限制、帶動就業機會”的特區政府設施及寫字樓遷往北部都會區。
《發展策略》還提出善用落馬洲管制站遷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后騰出的土地和毗鄰的部分魚塘和鄉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內原有用地規劃,將增加合共約150公頃土地作創科用途,以構建新田科技城,發揮更具規模效益的科技產業群聚效應。
林鄭月娥表示,要有效落實《發展策略》,建設北部都會區,香港特區政府須提升高層督導,強化跨局跨部門協作,制訂成效指標方便監察,并與深圳市政府緊密聯系,共同推進相關項目。
增加房屋供給
對于普通民眾最為關注的住房問題,《施政報告》也再度給出回應。
未來十年(即2022-2023至2031-2032年度),香港特區政府已準備好約350公頃土地,預計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私營房屋方面,特區政府爭取未來十年準備好約170公頃土地,通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為市場提供可興建約10萬個單位的用地。
同時,特區政府將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包括推進多個新界新發展區項目、東涌東填海工程、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個發展區的相關研究。
林鄭月娥表示,持續推進的大型項目及策劃中的項目可望于中、長期提供約40萬至50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加上北部都會區新拓土地可供興建16.5萬至18.6萬個房屋單位,預計2031-32年后的下一個十至十五年的房屋供應量可高達56.5萬至68.6萬個。
林鄭月娥表示,在多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下,香港特區政府同步推進多個新界新發展區項目以及東涌東填海工程。過去兩年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已收回90公頃新界土地用于發展,預計政府未來幾年收回的土地將高達700公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