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決勝脫貧攻堅戰役剛剛結束,鄉村振興戰役又打響。新征程呼喚新作品,作家王宏甲的長篇報告文學新作《走向鄉村振興》恰逢其時。
作品抓住貴州省畢節市和山東省煙臺市的決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建設的基本經驗,通過講述故事展開描寫,不僅傳遞出新時代發展變化的新信息,而且以作家獨有的一以貫之的思想,直面“三農”問題最尖銳最根本的矛盾沖突所在,深入思考新時代鄉村振興深層次的問題,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
王宏甲的每一部作品都體現出作家思考的特點,都閃耀著作家勇于思想勇于探索的光芒。然而,他的思想是“深入生活”得來的,從老百姓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用作家的話,就是說,用腳走出來的。
貴州是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作家深入生活的主基地。作家在這片貧困的土地上感受著人民生活的貧困,思考著“三農”問題的嚴峻性;也在這片貧困的土地上感受著人民“擺脫貧困”,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和奮斗精神。
2015年王宏甲走進了安順市的塘約村,這個曾經貧困的小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為農民們高興,也為自己高興。困擾他多年的“三農”問題的思考,在塘約村找到了答案。他認為,能讓塘約村脫貧,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最根本的一條,那就是在黨的領導下把農民們重新組織起來,改變了以往一家一戶的單打獨斗的生產狀態和生產格局。這一改變,打開了脫貧致富的大空間。
于是,他急切以這個發現為思想之魂,寫出了一部報告文學《塘約道路》。這部作品篇幅不大,社會影響卻空前。“重新組織起來”這個通俗淺白的說法,說到問題的點上,引發了許許多多農村基層一線干部的強烈共鳴,塘約的脫貧模式也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走向鄉村振興》的主題思想與《塘約道路》一脈相承。作家把“組織起來”的思想繼續深化,延伸到整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而當年曾經堅定支持塘約村解放思想,大膽改革的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則成了這部作品的一個重要的主人公。
周建琨在貴州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決勝時刻擔任牽動貴州脫貧攻堅全局的畢節市委書記。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周建琨把畢節擺脫貧困斗爭的經驗和干部們的智慧集中在一起加以歸納,提出了“大黨建統領大扶貧、大安全、大發展”的思路,升華了“塘約模式”,豐富了“塘約經驗”,開辟了畢節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而在作家另一個深入生活的基地,處于經濟發達地區的山東省煙臺市,一個深受《塘約道路》一書深刻啟發的組織部長于濤,認識到把人組織起來就好辦的道理,提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思路。
周建琨和于濤的思路里,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字:“黨”。組織起來,重在黨建,黨的領導,才能破解難題,才能使農民真正“組織起來”。
來自實踐一線的思想引導和充實了作家的思考。
用作品的話說,最偉大的資源就是組織起來的人民,最遼闊的資源是集中起來的土地,黨組織把二者組織起來共同致富,就是創造奇跡的根本。
而這些支部書記的故事,解開了一個常常令人不解之謎,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
這個黨走過了艱難曲折的一百年,就是永葆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從不謀取私利,從來不是利益集團。
大道至簡,但非常深刻,就是永遠以人民為中心,永遠敬畏人民,才能尊重人民的創造精神,才能組織起人民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奮斗。
(作者系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來源:黨建網;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陵|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讀王宏甲長篇報告文學新作《走向鄉村振興》
2021-03-05龔偉亮:中國鄉村振興的未來就在這里 ——評“齊魯樣板”“煙臺路徑”的啟示意義
2020-11-1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