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研究員王在希同志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提綱的原稿全文。現經作者授權發表,以供參考。
1. 近來美臺勾結挑釁動作越來越密集,包括美方高層訪臺,推出一攬子對臺軍售。中方采取應對,解放軍東部戰區開始在臺海組織實戰化演練。在您看來,軍演是威懾戰略還是戰爭前奏?
答: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期在臺海附近進行的實戰化演練,是針對當前臺海地區形勢。這次演練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實戰化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其目的也非常清楚,就是對民進黨當局發出的嚴正警告,是震懾“臺獨”分裂勢力,如果他們誤判形勢,以為有美國的支持和保護就可以為所欲為,膽敢在“臺獨”分裂的道路上“邁出關鍵性一步”,對臺灣同胞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將迫使大陸方面不得不動用武力手段來解決臺灣問題。另外也是警示美國,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絕不容許外國干涉。美國這次派出具有官方要職的副國務卿專程去參加“臺獨”頭子李登輝葬禮,居心極其險惡,不僅有意拉抬美臺之間官方關系,而且明顯是在給“臺獨”勢力壯膽。我記得15年前溫家寶總理在訪美時就曾向國際社會宣示,如果臺灣出現“臺獨”分裂的重大事變,中國政府和人民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涉及到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我們沒有任何妥協的余地。希望民進黨當局好自為之,千萬不要低估大陸14億人民在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問題上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至于是不是戰爭的前奏,關鍵要看民進黨當局下一步怎么走。
2. 據報道未來美方還計劃派高官訪臺,是否意味著特朗普政府支持“臺獨”的政策逐漸清晰化?
答:是的,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最近采取的一系列舉動,已經越來越離譜。特朗普無視中國的警告,接連批準售臺先進武器裝備包括進攻性武器,派衛生部長、副國務卿訪臺,制造各種借口讓美軍機艦抵靠臺灣,使得美臺關系突破了民間的框架,改變了美臺關系的民間性質。對華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是中美建交后美國歷屆總統都堅持的基本立場。特朗普上臺后,為了遏制打壓中國,對臺戰略和對臺政策都有明顯調整,第一,從原來“不支持臺獨”到現在公然鼓勵和支持 “臺獨”分裂行為,第二,由原來主張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到現在明目張膽地蓄意制造臺海局勢緊張。中國真誠地希望中美關系能正常健康發展,希望臺灣問題能夠和平解決。美國的對華對臺政策現在越來越偏離軌道,從近期看,可能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產生某些障礙;但從長遠來看,中國的發展趨勢即使會有曲折,也不可能阻擋。
3. 您如何評價特朗普對臺政策,是經濟驅動還是政治利益驅動?
答:特朗普的對臺政策主要是政治利益驅動,經濟上也順便撈取實惠。因為對美國來講,打臺灣牌幾乎沒有什么成本,但對中國所造成的影響和傷害是很大的。美國對華打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外交戰,是互有損傷,派幾個官員訪臺、說幾句支持臺灣的話、售臺庫存的武器裝備,美國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打臺灣牌性價比是最高的。此外,美國經濟上還可從臺灣撈到好處,例如軍售,這是最賺錢的買賣,而且是一口價,近年來美國已經售臺135億美元的武器準備,臺灣當局連討價還價的機會都沒有。再比如美國派衛生部長去臺灣走一下,馬上要求臺灣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的豬肉和美牛。蔡英文怕得罪美國,不顧臺灣大多數民眾的反對,準備冒險開放美豬美牛進口。特朗普是商人,他打臺灣牌是政治、經濟利益兼收,關鍵是蔡英文心甘情愿地做冤大頭。
4. 如何預測未來美臺關系走向?美國大選后,美臺軍事合作的走勢將是繼續升級,維持現狀,還是降低級別?在什么情況下,美臺會停止升級關系?
答:從去年特朗普開始對華打貿易戰后,美臺之間互動日益頻繁,勾結也日趨緊密,顯然美國是把臺灣牌作為對付中國最有效的一張王牌,反復不停地使用。客觀上美國和臺灣在對付中國(大陸)這一點上有共同需求,戰略利益高度一致。美國要遏制中國和平崛起,遲滯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就一定會千方百計地利用臺灣問題向我發難,給我制造各種麻煩。而民進黨當局深知依靠臺灣自身力量已經無法和大陸抗衡,它必須依靠美國保護,在國際社會更要依靠美國才有可能拓展空間。所以蔡英文是心甘情愿地、主動地向美國投懷送抱,迎合、配合美國刺激大陸。從某種程度上說臺灣現在已經被美國深度控制,被美國綁架。所以我認為未來中美關系如果持續惡化,美臺關系就會就會更加緊密,兩岸關系就會持續緊張,即使美國大選結束之后也會如此。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美國會明里暗里在推動美臺軍事領域合作,故意給“臺獨”勢力壯膽,縱容臺獨分裂勢力鬧事,希望兩岸打起來,他們可以坐山觀虎斗,收漁翁之利,達到不可告人目的。如果蔡英文當局真的以為搞“臺獨”美國會保護他們,將會鑄成歷史性大錯和災難性后果。從根本上講,美臺關系好壞取決于中美關系,只有中美關系改善了,美臺關系才會降溫。
5. 21日,外交部發言人稱,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引發臺灣方面強烈反響,有臺灣網友表示,“海峽中線”從來都不是兩岸默契,而是臺灣與美國兩方默契,甚至稱這是大陸方面的“攤牌”,您如何解讀海峽中線和臺灣反應?
答:海峽中線在歷史上只是臺灣空軍單方面劃定的、作為海峽雙方空軍活動的一條緩沖分界線。因為到目前為止兩岸軍事敵對狀態沒有結束,還沒有建立一個軍事互信機制,所以這條海峽中線臺軍從來沒有與大陸軍方協商并獲得認可。從領土疆域來說,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陸空軍有權在自己的領空飛行訓練和巡邏,不存在飛越海峽中線是否越界的問題。當然,我認為兩岸雙方為了確保臺海地區和平安全,在一個中國前提下,兩岸軍方或者有關部門可以坐下來就此進行商談。這個問題純屬兩岸中國人之間內部的問題,與美國無關,美國無權介入。
6. 有學者認為,雖然有人對國民黨已經完全失望,認為它已經日薄西山,不值得被寄予希望,但仍然是臺灣島內最大的“在野黨”。兩岸和平發展仍要爭取國民黨,您如何看待?
答:國民黨在“兩蔣”時期,盡管兩岸政治上對立,軍事上對抗,但在堅持一個中國、謀求國家統一這個原則問題上,立場完全一致。到了馬英九時代,盡管不再謀求統一,但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愿意推動兩岸合作交流,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今年初國民黨選舉失敗、江啟臣接替吳伯雄出任國民黨主席后,要求國民黨對敗選進行總結、對這個百年老黨進行徹底改革的呼聲很高。遺憾的是,國民黨不少人錯誤地把敗選原因歸結為九二共識,害怕被民進黨進一步抹紅,企圖拉開與大陸的距離,擱置九二共識,與民進黨拼誰更親美、誰更愛臺,這顯然進入岐途。拿香跟著拜,支持者會越來越少。但國民黨畢竟是一個具有126歷史的老黨,在臺灣作為一股政治勢力不會很快消失,黨內也不乏有識之士,包括前主席連戰、吳伯雄、馬英九、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在內,他們堅持反對“臺獨”、認同九二共識、主張與大陸交流合作。在目前嚴峻復雜的兩岸形勢下,對國民黨我們可以批評,但要包容,不能寄予厚望,也不能就此失望,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尤其要理解廣大臺灣朋友在長期特殊的歷史環境下形成的復雜心態,要善于團結大多數。即使是臺灣年輕一代,他們受“臺獨”教科書影響、受民進黨當局誤導,在統獨立場上失之偏頗是暫時現象。民意如流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我注意到去年底臺灣有一個比較權威民調,有53%的臺灣民眾認為未來兩岸會統一,說明他們還是看到臺灣未來發展趨勢,所以我們對臺灣同胞還是要有信心和耐心。(作者系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