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關系,好是好不起來了。但是不排除在某一個階段,某一個時候,又會相對有一些緩和。過去這幾年,一方面,美國不停地打“臺灣牌”, 挑釁中國大陸的底線,采取對中國的遏制措施,中美關系持續地升溫緊張。不斷地把“臺灣問題國際化”;把“一個中國政策空心化”;不斷提升“美臺關系半官方化”。但是,另一方面,過一段時候,美國又搞個“習拜會”,拜登又向習主席說什么“四不一無”;還主動提出要取消中國對美出口的關稅;愿意跟我們就一些重要的雙邊問題進行磋商。大家感覺好像中美關系又沒有太大的問題。我們外交部經常講一句話,“希望中美雙方,能夠很好地落實中美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所以,很多人搞不清美國到底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到底未來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會是什么樣?我曾經講過,中美關系就像坐過山車,有時候會高度緊張,甚至好像要飛出去了,要脫鉤了,要對抗了,等有時候緊張過后,繞一圈又回到原點。

我比較注意一個動向,就是美國國會的立法。你不要在乎美國的總統他說什么,他說什么到時候都不算數。但是美國國會的立法會對美國政府后面的行動,有很大的約束、規范作用。實際上,美國推動“一個中國政策”空心化,不是最近幾年開始的。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三個月以后,美國國會就通過一個《與臺灣關系法》。《中美建交公報》表示要廢除《協防條約》,但是《與臺灣關系法》又規定美國“將繼續承擔協防臺灣的義務”。美國把國內法要高于國際法。這樣一來,《中美建交公報》的含金量就降低了。現在美國在公開講到“一個中國政策”的時候,它講要在《與臺灣關系法》、《中美三個公報》、“對臺六點承諾”的基礎上,這就使“一個中國政策”已經完全虛化了。特朗普上任以后,他把“六點承諾”和《與臺灣關系法》合并,在美國國會通過一個《與臺灣交往法》,鼓勵美臺雙方進行高層互訪。它里面講到,包括總統在內的美臺所有的人員都可以互訪。當時大家以為說說而已,你看現在美國第三號人物,她就過去了。將來哪一天,會不會美國派個副總統去竄臺,不好說,它法律是擺在那里。2019年,特朗普又搞出一個《臺灣保證法》。它強調美臺軍事合作要常態化,要化暗為明。中美建交時規定,美國要從臺灣撤走所有的軍事人員。現在,媒體時有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和其他什么人員,到臺灣去指導臺軍訓練;還有美邀請臺軍參加環太平洋軍演;還有《臺北法案》等等。美國表示要“協助臺灣拓展國際空間”,“幫助臺灣擴大對外貿易”。最近,美國的國會又在審議一個很重要的《2022臺灣政策法案》,這個法案要是真的通過了,它對中美關系造成的沖擊,可能比佩洛西竄臺還要嚴重。這個法案原來是要8月3號在國會上通過的,后來因為佩洛西正要竄臺,中美關系很緊張,拜登要求推遲推到9月或10月。但是這個法案通過的概率是很高的。當然,有可能拜登會從中美關系的全局考慮,到時候會要求國會對這個法案的部分條款做一些修改。一是美國在未來四年,將向臺灣提供45億美元的安全撥款,來提升臺灣的“自主防衛能力”。當然,這是一個配套資金,實際上就是讓臺灣更多地購買美國的武器。第二,非常重要,它將正式地把臺灣定位成“非北約主要盟友”。也就是說把臺灣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都是一個待遇了,成為美國在亞太的“盟友”了。這樣子的話,美國“協防”臺灣,它就有了法律上的義務和責任。《與臺灣關系法》里面“將繼續承擔,協防臺灣的義務”,是比較籠統的。這個法案通過以后,它就落到實處了。將來我們如果對臺灣動用武力的時候,美國對臺進行軍事干預,它有了法律依據。第三,它要支持臺灣把原來的“臺北駐美國經濟文化代表處”改成“臺灣駐美辦事處”。就是立陶宛那個模式。我原來說美臺之間是趨向“官方化”“半官方化”。如果是正式建立“臺灣辦事處”的話,那就是一個“臺獨”政權駐美國的辦事機構,不僅是從“半官方”關系上往前走了一大步,更重要的,等于是承認“臺獨”分裂勢力這些主張。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這個法案,如果不加修改,在國會正式通過,那中美關系又會來一場暴風雨。所以我們現在必須通過各種渠道,正告美國拜登政府,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制造中美之間的摩擦。中國人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搞多了搞過頭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欺人太甚了。老百姓也不答應。走到那一步,中美之間,將來就很難避免,最后走向沖突。當然我剛才講,美國在遏制中國的問題上,它玩弄了兩手。經常來一點硬的挑釁一下,打“臺灣牌”讓你難受一下,到時候拜登又出來,做點口頭承諾、保證,來緩和一下,到時候它往前進一步。既制造緊張,同時它有時候又伸出橄欖枝。但是,中美關系要全面地改善,比較困難。從根本上來講,美國對華采取強硬的遏制戰略,它不會改變。
(作者系前國臺辦副主任、前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在希觀察”,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