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臺海論壇 > 閱讀信息
王在希:當前臺灣局勢與祖國統一(系列視頻-上)
點擊:  作者:王在希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2-08-14 09:11:55


最近幾年,臺灣問題越來越引起大家共同的關注。因為近幾年,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發展強大,頻繁地打“臺灣牌”,搞“以臺制華”。蔡英文當局積極主動地配合美國,想“倚美謀獨”。在美臺加緊勾連的情況下,臺海的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復雜。從國內來看,大陸的民眾對 “臺獨”分裂勢力的猖狂活動,都表示非常憤慨,要求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甚至要求武力統一的聲浪大幅升高。

今天,我主要講兩個問題,一是當前臺海的形勢,二是我對實現祖國統一的幾點看法。

第一部分
當前的臺海形勢(包括“美臺關系”)

【在希觀察】系列視頻1:

 

一、蔡英文在2020年競選連任以后,兩岸關系的發展變化

蔡英文從2020年1月勝選連任,到現在兩年了。蔡英文在兩岸的政策上,一直堅持“依靠美國、對抗大陸、拒絕統一、謀求獨立”這樣一條路線。一步一步地推動以“去中國化”作為主要內容的 “臺獨”分裂的活動,在分裂的道路上現在越走越遠了。她的具體做法,我認為有四個方面:

(一) 重新啟動了法理“臺獨”的程序

蔡英文競選連任之后,她立即在臺灣的“立法院”,成立了一個“修憲委員會”。為在“適當的時候”搞“臺獨”,預作準備。法理“臺獨”,最早是陳水扁提出來的。他當時設計了三種路徑,第一是通過“立法院”修憲;第二想通過公民投票;第三通過大法官實現。

當時陳水扁法理“臺獨”的圖謀沒有成功,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大陸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對“臺獨”分裂,形成巨大的震懾;第二,當時國民黨在“立法院”有2/3的席位,他想在“立法院”搞動作,比較困難;第三,當時美國的小布什總統,把反恐作為美國的當務之急。那時候他需要中國跟它合作,基本上形成中美聯手的局面,共同遏制陳水扁的“臺獨”。所以最后陳水扁搞法理“臺獨”失敗了。

蔡英文重新啟動法理“臺獨”的程序,鼓勵“臺獨”分子在“立法院”提出各種各樣的“臺獨”分裂的議案。因為現在“立法院”的情況和陳水扁的時候,已經有很大的區別了,現在是倒過來了,民進黨在“立法院”控制了2/3的席位。這樣一來, “臺獨”分裂的危險性,搞法理“臺獨”的可行性,明顯比陳水扁那時候大多了。

當年的“臺獨”主張,是先推翻“中華民國”的政權,然后宣布成立“臺灣共和國”,然后公開地正式地搞“臺獨”。但是后來他們發現這條路走不通,一下子實現不了。怎么辦呢?就搞“借殼上市”——暫時還是打著“中華民國”這個旗幟,一步一步地用“切香腸”的方式,慢慢地來推進“臺獨”。

(二) 搞“去中國化”

蔡英文上臺以后,在陳水扁的基礎上繼續修改教科書;修改機關、企業、道路的名稱稱謂;當然最重要的是制造“臺獨”的輿論,來影響年輕的一代。她的基本步驟,就是慢慢地不知不覺地用“臺灣”兩個字的稱謂,來取代“中華民國”這個政治符號。今年元旦,蔡英文在講話里面,基本上她沒有一處再提“中華民國”,而是用“臺灣”,或者說“這個國家”來代替。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島內的主流民意,就出現了不利于統一的變化。接受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的人,多起來了;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且希望兩岸能夠統一的人,慢慢地就減少了。

(三) 利用疫情防控,限制兩岸的民間交流

蔡英文上來以后,使海峽兩岸大交流的局面,基本上不復存在了,現在幾乎回到兩岸隔絕的狀態。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后,民進黨當局就開始切斷了兩岸所有民間交流的渠道。后來又通過了“國安五法”,凡是主張改善兩岸關系的,主張兩岸交流的,它就給你“抹紅”,戴上“紅帽子”,進行迫害。在這樣一種白色恐怖下,現在兩岸之間的一些交流,只能通過網絡平臺線上進行。而且公開地組織兩岸的交流活動,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講到疫情,順便介紹一下,近來臺灣疫情防御明顯失敗,我認為主要有這么幾個原因∶

第一,它是盲目地跟風。它看到美國、歐洲,包括亞洲的東南亞,新加坡一些國家,現在都搞“群體免疫”,基本上放開了。它也想模仿,也想試一把。結果產生一個巨大的風險,疫情迅速地擴散。

第二,它在放開之前,并沒有像它宣傳地“做了超前的部署”,而是事后很被動地應對。所以疫情爆發以后,它在處置上是不力的。

第三,臺灣的疫苗接種率不高。臺灣自身沒有研發疫苗的能力,大陸本來曾經表示過,如果臺灣同胞有需求,我們可以支持幫助。但是蔡英文從意識形態出發,拒絕大陸對臺灣的疫情防控支持。這樣它只能從國外市場采購一些疫苗。尤其是兒童、老人的疫苗,都面臨一些問題。所以現在,臺灣因為疫情死亡的人里面,老人、兒童的比例在世界上是比較大的,差不多占1/10。

第四,在防疫的過程當中,臺灣的高層和地方縣市協調溝通不力。臺灣的縣市,有國民黨執政的,有民進黨執政的。像“行政院長”蘇貞昌,包括蔡英文,對國民黨執政這些縣市,他更加不關心。新北市長侯友宜大聲疾呼,希望蔡英文能不能到基層來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實情。

(四) 臺灣今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的情況

臺灣每四年一次的地方縣市長選舉,包括鄉鎮長、縣市議員等等,稱為“九合一”選舉。這個選舉,關系到兩年以后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成敗。所以歷來,幾個大黨都高度重視。這一次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他想在新北、臺中兩個執政縣市的基礎上,盡量把臺北市、桃園市拿下來。這樣他這個主席就有面子了,2024年如果他要選舉也有資本了。

因為臺北是臺灣的政治中心,是過去“泛藍”的大本營。但是上一次選舉,連勝文最后失敗了,現在的市長是柯文哲。所以朱立倫這一次他搶先宣布,由蔣萬安來參選臺北市長。大家知道,蔣萬安是蔣經國的孫子,是蔣介石的曾孫。也許大家在電視上都看到過,長得很年輕也很帥氣。

但是蔣萬安有兩個問題,一是他的歷史包袱。他是蔣家的后代,民進黨肯定會炒作兩蔣在歷史上的這些問題,然后把這個問題都扣在蔣萬安身上;第二,因為蔣萬安在此之前,沒有擔任過基層的“公務員”,所以對城市的管理、建設,行政工作的經驗比較缺乏。這是他的兩個短板。當然也有有利的一方面,臺北,泛藍的人數比較多。他是蔣家的后代,那么有很多人還是想扶持一把的。希望國民黨在臺北市重新執政。當然了,最后主要是看蔣萬安本身在競選的過程當中他的表現了。

從他目前來看,還是有一些問題。

一個就是如何客觀的、如實的、來面對他的歷史包袱。民進黨一直想把臺北的中正紀念堂改掉,蔣萬安宣布競選以后,他自己主動提出來,把中正紀念堂改成“臺灣建設紀念館”。民進黨還沒有出手,你就開始退了。如果你不能夠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那將來會很被動的。

第二,蔣萬安在發展兩岸關系,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他的立場也有一點偏差??挛恼墚斶x臺北市長后,他搞了一個臺北市、上海市 “雙城論壇”,每年舉辦一次。在兩岸交流受阻的情況下,這個雙城論壇算是一個亮點??墒鞘Y萬安現在臺北市長還沒有當上,他就提出來,舉辦雙城論壇要有個前提,要共軍的飛機艦艇,不準來“擾臺”。我們解放軍的飛機艦艇到臺灣的周邊巡航,主要是針對“臺獨”分裂勢力,不是針對臺灣同胞,怎么叫“擾臺”呢?所以,蔣萬安將來在競選過程當中,他的麻煩會很多。

新北市長侯友宜是國民黨籍的,準備連任。目前從臺灣的民調來看,侯友宜的支持度是最高的。新北市是臺灣人口最多的城市,將近300萬人口,他的勝算還算比較大的。

桃園市朱立倫很關注,因為朱立倫當年當過兩任桃園縣長,國民黨的前主席吳伯雄祖孫三代在桃園當過縣長,所以應該說國民黨在桃園是有基礎的??墒巧弦淮芜x舉失敗了,民進黨鄭文燦當選了。這一次朱立倫決定,讓馬英九時候的“行政院長”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這個人選中央定當然也沒有問題,關鍵是他沒有和桃園的其他候選人進行協商。馬英九時候的副秘書長羅智強,他堅持要參選桃園市長,鬧成一個風波,也影響張善政未來參選桃園市長的發揮。

臺中市,國民黨盧秀燕在執政。民進黨準備讓“立法院”的副院長蔡其昌去競選。大家估計這一次臺中市的競選,國民黨可能有一點危險。

臺南和高雄這兩個院轄市,都是民進黨的大本營。臺南現在是民進黨的黃偉哲當市長,國民黨想提名臺南市的黨部書記謝龍介,但是臺南市歷史上一直是民進黨執政,國民黨要扳回來,估計難度比較大。

最后是高雄市。大家記得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的時候,韓國瑜在高雄市創造了一個奇跡。他是單槍匹馬從臺北空降到高雄,最后擊敗民進黨的大將陳其邁,高票當選高雄市長。但是這一次,國民黨再派什么人去,恐怕就不一定能創造這樣的奇跡了。而且在人選問題上意見也不一致。高雄本地原來有一個副市長李四川,當時韓國瑜的副手,國民黨中央不同意,想空降。臺灣22個縣市,上一次選舉,由于韓國瑜的帶動,“韓流”的影響,有2/3的縣市是國民黨執政的,按理說這個形勢、基礎是不錯的。但是朱立倫上來以后,“四項公投”全部失敗,現在他的聲望很低。再加上黨內意見不一致,所以這一次選舉,能不能夠過半,現在有待觀察。

【在希觀察】系列視頻2:

 

二、國民黨的情況

2021年9月25號,國民黨舉行主席換屆選舉,最后朱立倫勝選了。但是他的得票率還不到一半,他是以百分之四十五點幾低票當選的。只有85,000票,不過半當選了,這在國民黨主席選舉的歷史上是沒有過的。因為國民黨現在有投票權的一共37萬人,比五年前減少了9萬。而且這一次主席選舉的投票率也不高,勉強剛好過50%,所以有效。說明廣大的國民黨員,對這個黨主席選舉不關心,有將近一半的黨員不去參加投票。

朱立倫在國民黨內,本來是有相對的優勢的。因為他有四個方面有優勢。

一是他年富力強,1961年生人,才61歲,屬于中生代。在國民黨里面老的老小的小,中間的就屬他了。

第二,他的從政的資歷非常的完備。他當過兩任桃園縣長,當過“行政院”副院長,當過國民黨秘書長、副主席、主席,履歷非常完備。

第三,他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朱立倫的父親過去是國民黨的軍官,他的岳父高育仁,大家比較熟悉,當過臺灣省議長,國民黨的中央常委。臺灣地方很有影響很有實力的,現在還健在。

第四,朱立倫的行政能力,大家公認還是比較強的,他擅長演講,口才也是一流。而且他的選舉經驗也比較豐富,思維也比較敏捷。

但是朱立倫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過于的算計,缺乏雄才大略,缺乏擔當和勇氣。

其次他“親美”的色彩太濃。上次競選國民黨主席的時候,臺灣孫文學會的校長張亞中,公開地要他說清楚,是不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線人,他回避了。不久前6月2-11號到美國去訪問,朱立倫就充分地暴露了“親美”的立場。他這一次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在演講完了以后,記者有提問,他在回答提問的時候,發表了很多驚人的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

他強調了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他講國民黨建黨以來,一直是一個“親美”的政黨,不要被錯誤地認為,是“親中反美”;去年他反對民進黨進口美國的萊豬,他講“我們不是反美”,“我們是反對民進黨”;國民黨也不是一個不愛臺灣的政黨;并且他講“堅持反共”,反對共產主義。

朱立倫這個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

國民黨從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算起,已經有128年的歷史了。后來孫中山改組同盟會,改組國民黨,孫中山有句名言,要“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他講“求民族獨立、民族自主,要民族平等”,怎么會“親美”呢?孫中山從來不講要“親美”。在二戰的時候,中國和美國是同盟國的關系,共同一條戰線,反對法西斯,也不存在“親美”“親蘇”的問題。

兩蔣到臺灣以后,我認為,也不能簡單說“親美”。老蔣有兩句名言,“反共不反華”,“反毛不反中”,我覺得他講得非常精準啊。他“反共”是一回事,但是我是中國人我不反對中國。而且蔣介石在行動上,對美國從來是“一靠二防”,既依靠又防范,不是簡單一個“親”字能夠解釋。1958年前后,美國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已經穩固了,要求蔣介石“放棄金馬、劃峽而治”,搞“兩個中國”。后來蔣介石堅決不同意,這是個原則問題,把它頂了回去。
所以朱立倫講,國民黨歷史上100多年是個“親美”政黨,這樣的結論不準確。

第二個很重要,朱立倫講“九二共識”是一個沒有共識的共識,和美國的“一中政策”一樣,它的特點就是“創造性模糊”。

這個問題就大了,因為“九二共識”,是國共兩黨過去30年來,最重要的一個共識。今年還是“九二共識”形成30周年。在這樣一個情況下,講這樣的話,這是一個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是一個國民黨自身定位的問題,是將來怎么處理兩岸關系的問題。作為我們來講,過去、現在、將來,“九二共識”都是我們發展兩岸關系的一個基礎和前提。國民黨從連戰主席、吳伯雄主席到馬英九,都堅持“九二共識”。到去年以前,少壯派江啟臣當選國民黨主席以后,他只是提出來“九二共識”已經完成歷史使命了。到現在朱立倫公開講“九二共識”是一個“沒有共識的共識”,這等于否認了“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是一個沒有共識的共識,這句話是誰講的?是陳水扁講的。我記得非常清楚,2004年馬英九和陳水扁進行政治辯論的時候,重點就是辯論“九二共識”。陳水扁就講根本沒有共識,這個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這個話是陳水扁發明的。18年以后,竟然從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口里冒出來了!陳水扁當年對國民黨領導人講過,“你們啊不要拿香跟著拜”,就是你們不要跟著我走。今天,朱立倫他這樣一種言論,對將來國民黨處理和大陸的關系,兩黨今后的合作,他自己為自己設置了障礙。

第三,他強調,國民黨要永遠捍衛“中華民國”,絕不會改變。而且把反對“臺獨”和反對“一國兩制”并列起來。

你反對“臺獨”、反對民進黨這是一回事,這是你國民黨和民進黨的黨際關系。“一國兩制”和“和平統一”,這是大陸對臺的一個基本的方針。他的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要把中華民國這一面旗幟啊,永遠地把它扛下去。言外之聲是什么呢?就是不談“統一”的問題,就是搞“偏安”。就是打著“中華民國”的旗幟,謀求事實上的一種獨立狀態。和民進黨的表述不太一樣,本質上就是不想再追求“統一”了。

第四,他還特別強調,臺灣要積極地備戰,強化對美軍購。而且他還要因應支持,美國提出來的臺海的“不對稱的戰爭”。

甚至還說被解放軍控制的臺灣,可能對美國安全是個危險。朱立倫如此低三下四地討好美國,我覺得有一點語無倫次,荒腔走板。

朱立倫在美國的言論,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就是最近幾年啊,美國利用臺灣問題做文章,蔡英文也搞“倚美謀獨”,使得美臺之間的關系,從原來的民間慢慢地走向半官方的狀態。這一點啊,朱立倫他比較著急,比較焦慮,他認為處理美臺關系,不能夠成為民進黨的專利,國民黨比民進黨應該更有資格。所以他上來首先打“親美牌”,這是他一個考慮。

第二,因為再過兩年啊,臺灣要舉行地區領導人的選舉。雖然朱立倫現在沒有表態,他應該還是有想法的。歷史上任何一個想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政治人物,都必須爭取美國的支持。那么這次朱立倫,應該說他還是想2024年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爭取美國對他的支持。

朱立倫在國民黨未來發展方向這個大問題上,我認為他現在已經陷入一個誤區。

他在和民進黨比爛,你“親美”我要比你更“親美”。要和民進黨比誰更“愛臺灣”,誰更加“反共”,誰更加的“拒統”。我認為他這種做法,既不能獲得美國的信任,也不可能獲得民進黨之間的妥協。對黨內而言,他這種做法不可能凝聚黨內的共識,反而會導致黨內的分裂。再往大一點說,他這樣子也不可能爭取到臺灣中間選民對國民黨的支持。所以我說了一句“雞飛蛋打”。

朱立倫現在這么一搞,我認為啊,他在黨內外面臨的挑戰更嚴峻了,他的處境也更加困難了,他面對的難題也更多了。他現在回到臺灣,怎么和黨內解釋、交代他這個“親美”“反中”的立場。國民黨內部肯定是意見是不一致的,特別是地方勢力和國民黨中央離心離德。包括侯友宜、盧秀燕,原來顏家的勢力,包括高雄白派、王金平……所以朱立倫,一個是黨內怎么來團結來凝聚共識?怎么樣子把地方勢力,最后能夠整合起來?這個難度是相當大的。那就看朱立倫的智慧了。

國民黨現在處在一個很關鍵的十字路口,弄得不好,中國國民黨有可能成為“臺灣國民黨”,“本土化”,甚至于更遠一點“民進黨化”。就是將來國民黨和民進黨在重大的內外政策上,基本上就沒有分歧了,就一致了。只是一些臺灣具體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其它問題方面,有些差異。如果國民黨真的 “臺灣化”、“民進黨化”,真的不堅持“一中”了,放棄“統一”這個目標了,甚至連“九二共識”也放棄了。那我敢肯定國民黨絕對是沒有出路了。

因為兩岸的問題是臺灣任何一個政黨團體,都必須如實面對,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就是民進黨想搞“臺獨”,你能回避兩岸關系嗎?你必須要面對。所以如果國民黨在兩岸的問題上沒有一個正確的、前瞻性的、大家各方都能接受的一個共識,國民黨你還有前途還有出路嗎?你國民黨還有自己的特色嗎?還有優勢嗎?所以,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國民黨的性質,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中。隨著臺灣老一輩像連戰、吳伯雄,吳敦義、郝龍斌,老的這一代下去以后,年輕的一代起來,如果朱立倫在這個轉型的關鍵時刻,不能夠很好地確立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那么國民黨基本上就不可挽回了,更談不上將來重返執政。

【在希觀察】系列視頻3:

 

三、拜登上臺以后的“美臺關系”

臺灣問題,始終是一個影響中美關系核心的問題。

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它基本上有個底線。

第一,是大陸不能對臺使用武力。

第二,它也不能接受臺灣公開地宣布獨立。

過去陳水扁想公開地搞獨立,美國就不接受。前一段時間,大家注意到美國國務院網站把“不支持臺獨”,它把這句話給撤掉了,過了十幾天以后它又把它補上去了。你就能看出問題。

第三點很重要的,美國反對海峽兩岸雙方,任何一方,做“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舉動。

說白了,就是“不能統一”,也“不能獨立”。美國就是要讓臺灣海峽地區永遠地保持一種分裂的狀態,這樣美國才有可能打“臺灣牌”,才有可能把臺灣作為它對付中國的一個籌碼,才有可能讓臺灣成為真正的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為美國所利用。

美國過去在臺灣問題上,它是堅持住兩條。一條就是臺海地區,不能亂,不能影響美國的全球戰略。第二,臺灣海峽兩岸,不能往統一的方向走。其實我的觀察,馬英九盡管小心翼翼地處理和大陸的關系,但是在美國看來,馬英九已經和大陸走得越來越近了。你只要兩岸關系太熱絡了,有一點往統一的方向走了,它美國就出來反對。所以說來說去,美國它是要把臺灣作為永遠握在它手里的一個政治籌碼,利用臺灣問題,干擾、影響、阻撓中國的和平崛起。

這一點,美國無論是民主黨、共和黨,哪個黨執政,它都不會改變。所以特朗普下去了,拜登上來了,他們執政的風格不一樣,內部政策也不一樣,但是,在遏制中國、打“臺灣牌”的問題上,他們是一致的。

我的觀察,當前值得注意的,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在搞“三化”:
第一,臺灣問題國際化;
第二,“一中政策”空心化;
第三,美臺關系趨向官方化。

第一,臺灣問題國際化。


大家看得很清楚,拜登上臺以后,他聯合歐洲、北約盟國,干預臺灣問題。甚至他把中國的發展,說成是對世界安全的一個威脅。前不久,拜登到東亞的韓國、日本來訪問,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框架”,召集印度日本澳大利亞,舉行“四方會談”,籌組“亞洲的北約”,共同來干預(包括軍事干預)臺灣問題,來阻撓中國解決臺灣問題。這是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一個最大區別。特朗普他是搞單打獨斗,拜登他是聯合世界上所有的,他能夠聯合到的一些盟友,共同來遏制中國,干預臺灣問題。

第二,就是“一個中國政策”的空心化。

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我們平時外交交涉,經常講“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建交三個公報的有關規定。但是美國歷屆政府,它只講美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它的“一個中國政策”和我們“一中原則”,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講“一個中國原則”,主要是三句話:
1.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2. 臺灣和大陸同屬于一個中國;
3. 中國的主權領土完整不能分割。

美國呢,它是把中美建交三個公報,和《與臺灣關系法》,和里根的“對臺六點承諾”,還有《八一七公報》,把它把揉合在一起。而且美國堅持國內法大于國際法。這樣一搞以后,實際上它的“一個中國政策”就虛化了。因為《與臺灣關系法》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說盡管美國和臺灣斷絕外交關系了,但是美國將繼續承擔“協防臺灣的義務”。這樣一搞,等于沒有協防條約的協防。

中國和世界上其它任何國家建交的時候,關于“一個中國”,后面要跟上“對方國家承認中國政府上述的立場”。中美建交公報里面,只有《上海公報》提到這個問題。而且提的時候,基辛格博士有個發明,臺灣問題上的表述和其它國家公報不一樣。它是“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對上述立場不持異議”。它只是講到認知,它沒有講承認?,F在好了,美國它說我講的是“海峽兩岸,都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我不持異議”。但是如果臺灣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如果臺灣認為自己不屬于中國,它說這個不關我的事。所以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關鍵點“臺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問題上,它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它在虛化“一個中國政策”,它認為“臺灣地位未定”。

第三,就是我講的美臺關系在逐步地趨向“官方化”。

中美建交公報明確的規定,美國只能和臺灣保持經濟、文化、貿易、體育、科技等民間的往來,現在美國這幾個方面它都在推動。但是近幾年大家都看到了,美國不斷地派部長級官員訪臺,大量地售臺武器,美臺恢復軍事合作。甚至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特朗普還親自打電話表示祝賀。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到美國過境,停留訪問。按照“一個中國原則”,美臺不準有官方往來,部級以上的官員不能互訪,對臺軍售也是不允許的。美臺之間的軍事合作,也是不能允許的。盡管我們一再對美國進行交涉,希望它回到“一個中國政策”框架上來。但是美國裝聾作啞,它還是打“臺灣牌”,給我們制造麻煩。

所以這個“三化”,是最近一兩年,最能夠體現美國處理臺灣問題的立場。

第一,美國已經把對華進行戰略遏制,作為美國一項基本的國策。

美國認為,現在再不對中國進行遏制,未來它就遏制不住了。所以必須在最近的五六年,想盡各種辦法,不讓中國順利地發展強大起來。這是美國一個基本的立場。這一點,美國不僅兩黨有共識,美國的學者專家基本上也有這個共識,而且有一定的民意基礎。

第二,我認為中美關系,很難再回到從前。

為什么呢?因為美國它現在的目標,是要打亂中華民族復興的進程。我們已經很明確了,兩個百年,第一個百年我們已經實現了。第二個百年,中國就要走向“四個現代化”。所以美國它認為,不能讓中國繼續發展,到綜合實力接近,或者超越美國的時候,它就來不及了。

第三,美國未來,還是會繼續打“臺灣牌”,臺灣問題,將來依然是中美斗爭的焦點問題。

因為美國打“臺灣牌”,幾乎沒有什么成本,而且效果很明顯。蔡英文上臺以后,徹底地倒向了美國,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的“代理人”。我注意到特朗普上臺以后這四年,通過一個法律,在臺灣問題上,白紙黑字給你定下來。利用國會,通過一個《臺灣交往法》,這個交往法就是說美臺之間,什么部長以上的官員,美國的議長啊什么,包括總統在內,都可以互訪,還有就是《臺灣保證法》、《國防授權法》是每年都簽的。這些法律,在臺灣問題上,基本上已經走了很遠了。為將來軍事干預介入臺灣問題,從法律上做好了準備。

所以我的看法,今后美臺官方往來可能層級會越來越高,售臺武器將有增無減,美臺之間的軍事合作,會慢慢地常態化公開化。所以打“臺灣牌”,利用臺灣問題給中國制造麻煩,未來只會越來越嚴重,不會停止的。

(未完待續;作者系前國臺辦副主任、前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在希觀察”,修訂發布)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