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  站內(nèi)搜索:
尹帥軍丨中學語文的失敗:選了自殺詩人海子,卻不告訴學生如何不迷惘
點擊:4358  作者:尹帥軍    來源:昆侖策網(wǎng)【原創(chuàng)】  發(fā)布時間:2022-08-14 08:58:10

 

 

詩人海子

 


二十多年前,詩人西川寫下這段文字:
“詩人海子的死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之一。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將越來越清楚的看到,1989326日黃昏,我們失去了一位多么珍貴的朋友。

時間過去了這么多年,我們發(fā)現(xiàn)海子的確成了一個神話。如果讓我們列舉最近30年最著名的幾位詩人,毫無疑問,海子名列其中。

當我們看到他的詩,便想到他本人。他的詩和他本人合為一體,不可分割。他追求一種夢幻般的、純凈的、正在消逝的事物,他想要將這一切定格為永恒,最后只得以生命捍衛(wèi)自己的詩歌。

他在世時名氣很小,但是在他死后,傳記、紀念文集接連出版,網(wǎng)絡上關于他的文章接連不斷,他的詩甚至被編進了中學語文課本。他被稱為圣潔的人,有一顆赤子之心。

與此同時,還有一點值得注意,自從海子那一代詩人之后,詩人們似乎是約定好了,他們集體退出了歷史舞臺,不再站在社會生活的前臺。或者換一個說法,自從詩人海子自殺之后,詩歌也跟著死了。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樣的詩歌、這樣的詩人是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即使出現(xiàn),也會被湮沒,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發(fā)生巨變。

海子生前,巨變其實已經(jīng)開始,只是因為他太過專注于自己的詩歌,所以視而不見。在他死后,這場巨變突飛猛進。東歐劇變,海灣戰(zhàn)爭,南斯拉夫分裂,伊拉克戰(zhàn)爭,美國一超獨大,中國加入全球化分工體系,改革開放大步邁進,國企改制,市場經(jīng)濟取代計劃經(jīng)濟,2億多農(nóng)民工,6000多萬留守兒童,教育醫(yī)療房地產(chǎn)改革,兩極分化,腐敗問題,理想主義消亡,道德滑坡,物質欲望娛樂文化繁榮昌盛......

整個社會充滿喧嘩與騷動,卻難以找到安穩(wěn)、永恒的東西,人們失去了信仰。

共產(chǎn)主義——人類大同的理想已經(jīng)淡漠。宏大的理想沒有了,而個人的小小幸福也越來越難以把握。感情、婚姻越來越不可靠,媒體輪播著欺騙、傷害和痛苦,校園也不再是凈土,“純”已經(jīng)被嘲笑為“蠢”。

在如此巨變的時代,若是想過一番安穩(wěn)日子,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和自由,追求真善美,不委曲求全,那真是不容易。

而當我們回首時,卻發(fā)現(xiàn)海子已定格為一幅純真的畫像,白璧無瑕。他與麥地、草原、花朵、清晨、夜晚、湖水、天堂、大海永遠在一起。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太陽強烈

水波溫柔

一層層白云覆蓋著

我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徹底干凈的黑土塊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泥土高濺

撲打面頰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

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這樣的生活多么純凈,多么美好。難怪那些厭倦了現(xiàn)代浮華、混亂生活的人們喜歡海子。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個特點,有點猶豫,有點脆弱,對于這個世界無所適從。

喜歡他的人毫無保留的贊美他,認為他是世間最純真的靈魂。

《海子傳》里說:
“詩人是世界之光。這光芒射自天堂,它映照一切事物的本質和核心。世界上缺少了詩人,我們的精神暗淡,大地垂首默默無言。”

“在詩人短暫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顆圣潔的心。”

“他是中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浪漫主義的詩人。”

“海子對中國詩歌有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他把生活中的“苦”置之度外,沉溺于詩歌的求索之中,造就了一個神圣的詩歌神話帝國,他在自然的潛意識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生存方式。他一生都在向太陽求證生命的真理道路,他的詩歌足可以沖擊人類智慧的光芒。”

詩人謝冕說:
“這顆彗星的隕落給人以震撼;他的隕落時間以及他的隕落方式、他的一生似乎只是為了發(fā)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濃縮了,讓他在一個短暫的時間內(nèi),顯示生命的全部輝煌。

一位網(wǎng)友說:
“再也不會有這樣干凈的年代,再也不會有這樣純凈的詩歌,再也不會有這樣一群人純真的夢想。 

可是,是否應該把海子的詩歌編進中學語文課本呢?在這個物欲橫流、喧嘩騷動的時代,青年們、孩子們的內(nèi)心不可避免的有許多困惑和迷惘,此時最該賦予他們清澈的理性、勇氣,讓他們認識真實的世界,認識真實的人性,給予他們信心、力量和方向,而不該是一個純真、迷惘、自殺了的詩人。

海子為何自殺

 

他們喜歡海子,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認真地想一想、問一問,海子為什么會自殺?

海子自殺了,他為什么要親手了斷自己的生命?

他有沒有可能不自殺?難道他在童年時就想到自殺?他是怎么走上自殺道路的?

為了追求一個詩意的境界,為了一個詩歌的夢想,他自殺了。一個逼迫人親手了斷自己生命的的詩歌道路難道不值得認真反思嗎?

偉大的詩人們會緊扣時代脈搏,他們立于時代潮頭,敢于挺身而出。他們是行動者,積極參與到社會變革當中。

而在海子的詩歌中,我們看不到這樣的訴求,為什么?

海子歌唱自然,麥地、太陽、草原、花朵、清晨、夜晚、湖水、天堂、大海,他所描畫的自然和其他詩人的自然有什么不一樣?他的詩歌理想是什么?

再進一步,人們是為了寫詩而生活,為藝術而藝術,還是像中國古人所說的“詩言志”,“文以載道”,為了表達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而寫詩?

是在這個世界上體驗了、感受了、思考了、戰(zhàn)斗了、生活了,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還是像許多藝術家所宣稱的那樣,“為藝術而藝術”,而后便像梵高、川端康成、海子那樣不得不自殺?海子一生熱愛梵高,他也像梵高一樣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海子帶著四本書自殺了,《圣經(jīng)》、梭羅的《瓦爾登湖》、海涯達爾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的《康拉德小說選》。毫無疑問,他喜歡這四本書。可是這四本書有哪一本是教導人自殺的?

《圣經(jīng)》禁止人自殺。

梭羅一個人與森林、湖水為伴,種豆、釣魚,做隱士。他有爽朗的性情,他說:
“黎明帶回來英雄時代。”“每一個早晨都是一個愉快的邀請,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樣地簡單,也許我可以說,同樣地純潔無我向曙光頂禮,忠誠如同希臘人。我起身很早,在湖中洗澡。

他熱愛自然,絕沒有海子的絕望和迷惘。

海雅達爾是人類學家。通過研究調查他得出結論: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亞群島的第一批居民,是公元5世紀從拉丁美洲漂洋過海過去的。一些學者認為他在講笑話,因為人類不可能乘木筏橫渡太平洋。

海雅達爾堅信自己的觀點。并和5位同伴籌措資金,按照古代印第安人木筏的式樣,造了一只木筏。1947年4月,他們從秘魯漂洋西去,經(jīng)歷了千難萬險,歷時3個多月,橫渡4000多海里,終于到達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一個荒島上。這樣勇敢、執(zhí)著的人怎么可能去自殺?


康拉德是位乘風破浪的船長,雖有《陰影線》,但也富于斗志,敢于迎戰(zhàn)《臺風》,富于《青春》氣息。

《陰影線》、《臺風》、《青春》是他的三部小說。這里面沒有一個人想要自殺。海子到底是否讀懂了這幾本書和作者。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海子也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有選擇自己詩歌理想的權利。但是權利和自由,并不能成為自殺的辯護詞。

如果因為一種固執(zhí)的選擇造成悲劇性的結果,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如果我們不能從中吸取任何經(jīng)驗和教訓,那么這個詩人實在是白死了。他的死將毫無意義。喜歡他的讀者只能與他產(chǎn)生共鳴,與他一起迷惘和痛苦,卻不能獲取新的力量戰(zhàn)勝絕境,直面生活,勇往直前。

歸根到底,真正好的思想文化必須能夠解釋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必須能讓人面對生活的各種困苦,能夠有勇氣和信心,能夠過得幸福。

脫離現(xiàn)實的、虛幻的詩人


海子獻身于寫作,但在寫作之外,他一無所有。

西川回憶:
“在他的房間里,你找不到電視機、錄音機、甚至收音機。海子在貧窮、單調與孤獨之中寫作,他既不會跳舞、游泳,也不會騎自行車。在離開北京大學以后的這些年里,他只看過一次電影——那是1986年夏天,我去昌平看他,我拉他去看了根據(jù)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改編的蘇聯(lián)電影《白癡》,除了兩次西藏之行和給學生們上課,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是這樣的:每天晚上寫作直至第二天早上7點,整個上午睡覺,整個下午讀書,間或吃點東西,晚上7點以后繼續(xù)開始工作。

《海子傳》中記述:
“但是,終使母親擔心的還是的人際交往,她認為自己的兒子社會經(jīng)驗欠缺,又有一點兒自命清高,這樣的性格一定不能處理好同領導、同事們之間的關系。有一次,海子帶母親去政法大學的操場上散步,遇到一位政治系的領導,這位領導看到海子領著一位中年婦女散步,估計她是海子的媽媽,就主動向海子先打招呼,海子只是輕聲‘嗯’了一聲,并沒有過多地搭理領導的問候。等那位領導走遠后,媽媽責怪他說,要虛心地和領導處理好關系,不要目中無人!海子的回答是:那個人雖然是領導,實際上肚子里的‘墨水’并不多,沒有必要去和他多講話。
 
他不僅不屑于與“沒有墨水”的人交往。甚至除了詩歌之外,其他事物都不重要。詩歌就是他的一日三餐,就是他的精神食糧。他說:
“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不想成為一個抒情詩人或一位戲劇詩人,甚至不想成為一名史詩詩人,我只想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的結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

多么偉大的志向啊!

可是他卻不關注中國,也不關注人類,更不關注現(xiàn)實世界。

他不關注“沒有墨水”的學校領導,也不關注普通老百姓的命運。他心地善良,應該會對一個陌生人、普通人微笑,可是誰又能否認他的自命清高、自以為是呢?

他絕對不會成為毛澤東所說的“知識分子接受貧下中農(nóng)教育”的代表人物。

他的詩歌不是來自現(xiàn)實生活,追求的真理也是不來自現(xiàn)實生活。偉大的詩人、作家,無一例外都要與現(xiàn)實發(fā)生關系,他們在現(xiàn)實中愛與恨,在現(xiàn)實中斗爭。

而海子的詩歌卻取消現(xiàn)實,無視現(xiàn)實,逃避現(xiàn)實。

詩人西川】

西川在《死亡后記》一文中寫道:
“海子的死使我對人的生活方式頗多感想,或許任何一個人都需要被一張網(wǎng)罩住,而這張網(wǎng)就是社會關系之網(wǎng)。一般說來,這張網(wǎng)會剝奪我們生活的純潔性,使我們疲于奔跑,心緒難定,使我們覺得生命徒耗在聊天、辦事上,真如行尸走肉。但另一方面,這張網(wǎng)恐怕也是我們生存的保障,我們不能否認它也有可靠的一面。無論是血緣關系,還是婚姻關系,還是社會關系,都會像一只只手緊緊抓住你的肩膀;你即使想離開也不太容易,因為這些手會把你牢牢按住。但海子自殺時顯然沒有按住他肩膀的有力的手。

按照西川的說法,按照海子和許多詩人的說法,世俗生活會毀掉他們生活的純潔性,毀壞詩歌的純潔性、靈性。對于他們來說,這無疑是對的。

一位讀者這樣寫道:
“后來的后來,海子死了,駱一禾死了,接著是方向,戈麥,更有名氣的顧城、謝燁......一大群不妥協(xié)卻迷惘,不斷追逐不斷信仰而后又被信仰所拋棄的詩人們,一個一個都選擇了死亡。詩人的死亡成了一種集體現(xiàn)象,有人冠之于:詩人的死,是一種永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但西川還活著,他也有痛苦的拷問自己:‘為什么海子死了,我還活著?’”

“為什么你死了,西川還活著?因為西川在這條路上不再迷茫,尋求到了詩歌的本真?不,否則他不會如此詰問,否則他不會沉寂這么多年,寫出散發(fā)著油煙味道的詩歌,再無當年的神性與靈氣。我想是因為生活,它的力量過于龐大,如果沒有勇氣與它一刀兩斷,就得慢慢被它鍛造。”

古語說“小隱于野,大隱于市。”他們只能在逃避現(xiàn)實時找到靈性。

西川還活著,但是當80年代過去,當知識分子的優(yōu)越感喪失之后,當物質主義、欲望文化、消費文化開始主導我們的社會,西川就失語了,他也失去了靈性。

而那些偉大的詩人在做什么?

普希金不停地戰(zhàn)斗;

歌德一遍遍地教育青年作家,要寫出純真、爽朗、宏偉、崇高、妥帖、健康、有力的作品,以優(yōu)秀的文化教育人民;

拜倫與流俗的英國社會戰(zhàn)斗,最后獻身于希臘民族解放斗爭;

切•格瓦拉領導起古巴革命;


聶魯達歌唱著戰(zhàn)斗和愛情,加入共產(chǎn)黨,反對右翼政府,參與到拉丁美洲的變革之中,他說:
“我的敵人是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在侵略越南的人”。

所有偉大的詩人都是參與到社會巨變當中。他們在社會巨變中展現(xiàn)自己的人生和詩歌。

而我們的詩人卻逃避現(xiàn)實,不敢直面人生。他們要塑造一個完全獨立的詩歌王國,一個純美的境界,并以此為人生目的。

同時,他們還有著知識分子的優(yōu)越感。

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

和物質的短暫情人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萬人都要將火熄滅 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


他認為自己在做著崇高、偉大的工作,萬人都要將火熄滅,而他卻獨自一人將火炬高高舉起。他陶醉在虛幻的、崇高的、偉大的壯舉之中聊以自慰。

這種自戀的心態(tài),在知識分子圈可以說是普遍現(xiàn)象。許多所謂的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詩人、作家都很自戀,他們自視甚高,瞧不起老百姓。他們以為自己手中握著真理,自己品德最高尚,可其實他們并沒有為人民做出什么貢獻。

反而是那些真正為人民做出大貢獻的人,最贊美人民,他們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海子陶醉在詩意中,陶醉在虛幻、純粹、美好的感受中。時間越久,越會覺得只有這樣詩意美好的感受才值得追求,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夠美。

氣球吹得越來越大,最后只需要一根針輕輕一扎就會爆裂。他的詩意和美好沒有根基,因此他的內(nèi)心也就沒有信心和平靜。一接觸到現(xiàn)實,必定痛苦。

他在《日出》中寫道:

我是一個完全幸福的人

我再也不會否認

我是一個完全的人我是一個無比幸福的人


另一首詩中他又寫到:

我無限的熱愛著新的一日

今天的太陽 今天的馬 今天的花楸樹

使我健康 富足 擁有一生

從黎明到黃昏

陽光充足

勝過一切過去的詩

幸福找到我

幸福說:“瞧 這個詩人

他比我本人還要幸福”


可是,他一點也不幸福。他的情緒變幻不定,太易受外界的影響,一會兒幸福無比,一會兒又失魂落魄。

這個黃昏無限痛苦

無限漫長 令人痛不欲生

……

再不提起過去

痛苦與幸福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唯黃昏華美而無上。


他又是如此痛苦,如此固執(zhí)、自視甚高。

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
我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太陽

他相信天才短命,他不屑于世俗生活,他對生存和社會事務一竅不通。而要在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編織出超凡脫俗的詩歌生活,談何容易?社會現(xiàn)實沖擊而來時,如何保持那脆弱的靈性?

所以最后,他覺得這個世界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留戀,他寧可選擇最殘酷的方式去追求他的美好。

藝術和科學的責任

 

他熱愛詩人荷爾德林和畫家梵高。荷爾德林最終發(fā)瘋,梵高最終自殺。

荷爾德林在給他的兄弟的信中寫到:“我們生活的時代不是詩人的氛圍。”

在給另一個朋友的信中他寫到:
“我給予自己的唯一樂趣在于,偶爾在紙上寫下發(fā)自一個熱情的靈魂的幾行字;但你知道,這種樂趣是轉瞬即逝的。

海子在《我所熱愛的詩人——荷爾德林》中寫到:
“另一類詩人,雖然只熱愛風景,熱愛景色,熱愛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他所熱愛的是景色中的靈魂,是風景中大生命的呼吸。凡高和荷爾德林就是后一類詩人。他們流著淚迎接朝霞。他們光著腦袋畫天空和石頭,讓太陽做洗禮。這是一些把宇宙當廟堂的詩人......她(詩歌)只是一個安靜的本質,不需要那些俗人來擾亂她。她是單純的,有自己的領土和王座。

他想要將瞬間變成永恒。一切看起來很美,但只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而已。他們主觀性太強,缺少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客觀態(tài)度。

我們來看看真正的大詩人的觀點。歌德不僅是世界聞名的大詩人、小說家、戲劇家、思想家,還是個科學研究者,在動植物形態(tài)學、解剖學、顏色學、光學、礦物學、地質學等領域都有重要成果和發(fā)現(xiàn)。同時歌德也是個畫家,并參與政治,還曾在卡爾·奧古斯特的政府(德意志邦國之一)中任職。

歌德說:
“就詩人來說,也是如此。如果他只能表達他自己的那一點主觀情緒,他還算不上什么;但是一旦能掌握住世界而且能把它表達出來,他就是一個詩人了。
“我和整個時代是背道而馳的,因為我們的時代全在主觀傾向籠罩之下,而我努力接近的卻是客觀世界。
“一切倒退和衰亡的時代都是主觀的,與此相反,一切前進上升的時代都有一種客觀的傾向。


歌德要的是直面現(xiàn)實。只有以認真、客觀的態(tài)度研究現(xiàn)實,才可能解決現(xiàn)實問題。如此,時代才可以進步。

為了抵御同時代德國文壇浪漫主義的頹廢作風,他教育青年作家要研究客觀世界,要寫純真、爽朗、宏偉、崇高、優(yōu)美、妥帖、健康、有力的作品。

歌德贊賞純真?zhèn)ゴ蟮木瘛Kf:“只有偉大的人格,才有偉大的風格”。

只有具備雄偉的人格、勇氣、力量,才有勇氣認識嚴酷的現(xiàn)實,才可能在現(xiàn)實世界中保有純真。像海子那樣嬰兒般的純真,只會被現(xiàn)實扼殺在搖籃中。

歌德在談論自然世界時說到:
“在研究自然時,我們所要探求的是無限的、永恒的真理,一個人如果在觀察和處理題材時不抱著老實認真的態(tài)度,他就會被真理拋棄掉。

歌德反對基督教的神創(chuàng)造了人的說法,也反對人是宇宙造物的目的的說法。
“人有一種想法是很自然的,就是把自己看成造物的目的,把其它一切事物都聯(lián)系到人來看,看成只是為人服務和由人利用的。

他反對這種想法。顯然,歌德和海子的人生態(tài)度大不相同。

我們再來看科學家關于人生、自然和藝術的觀點。


愛因斯坦不僅是偉大的科學家,也是偉大的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對戰(zhàn)爭、和平、個人、社會、國家、教育、哲學、文學、倫理、宗教、法西斯主義、麥卡錫主義、黑人問題等發(fā)表過自己的意見。他多次提到自己的世界觀,
“自然界里和思維世界里所顯示出來的崇高莊嚴和不可思議的秩序”。

他將其視為宇宙宗教情感。這并不是有神論的世界觀,因為其中并沒有“神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任何含義。他說:
 “我從來不賦予大自然一個目的或目標,或任何能被理解為擬人的東西。我眼中的大自然是一個我們只能非常不完美地理解的宏偉的結構,而這必使一個沉思者充滿了‘謙卑’的感覺。這是一種與神秘主義毫不相干的真實的宗教感覺。
“我自己只求滿足于生命永恒的神秘,滿足于覺察現(xiàn)存世界的神奇的結構,窺見它的一鱗半爪,并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其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他認為人類的活動也有一種偉大的秩序在里面。他說:
“科學研究是基于這個觀念,即每一樣事情的發(fā)生都為自然規(guī)律所決定,人類的活動也是如此。

愛因斯坦的觀點和中國古人的觀點非常相近,老子說過:“天地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并不認為世界上有神,或者神創(chuàng)造了世界。他不認為自然界、宇宙有一個目的,宇宙和自然的美并不是為了人類而存在,但是這也并不妨礙他贊嘆自然界和宇宙,“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宇宙萬物之間有一種偉大的秩序、規(guī)律,這種秩序和規(guī)律令人贊嘆。人的內(nèi)心也有這樣的大道和秩序。人應該遵循大道而生活。

愛因斯坦認為,正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將這種宇宙宗教感情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從一代人傳到另一代人。他說:
“按照我的看法,在能夠接受這種宇宙宗教感情的人中間,把這種感情激發(fā)起來,并且使它保持蓬勃的生,這正是藝術和科學的最重要的功能。

偉大的詩人從來也不缺乏情感,但是在偉大的激情背后,還應該有著對世界的理性認識,對自然世界、人類社會、人性的理性認識;內(nèi)心有偉大的信念和勇氣,能夠在面對艱難困苦時候保持內(nèi)心的平和;同時更應是參與社會變革的人、行動的人。

海子有沒有可能不自殺


西川認為,也許一張社會關系的網(wǎng)能夠把海子籠絡住,讓他留下來。也許婚姻可以把他留下來。雖然這張網(wǎng)會毀掉他的純潔性、詩性與靈性;雖然這張網(wǎng)不過是一張狗皮膏藥,治標不治本;說不準哪一天,他就會忍受不了這張網(wǎng)。

也有人認為,如果海子生前有機會出版自己的詩集,獲得名聲與追捧,他也有可能活下去,在自己的小圈子自娛自樂。如果海子有這樣的機會,他是否可以在自己的小圈子內(nèi)自娛自樂呢?是否可以編織起自己的詩歌帝國和神話呢?

也許可以吧。


宮崎駿,聞名世界的動畫導演,他的作品也富有幻想,且非常關注社會生活,常有環(huán)保、夢想、行動、斗爭這樣的主題。他的作品的基調是幻想的,活潑的,色彩光明的。

宮崎駿成長于二戰(zhàn)后,當時日本文藝界左傾明顯,共產(chǎn)黨運動也紅紅火火,宮崎駿還曾任過工會書記長。雖然他本人并不信仰共產(chǎn)主義,但是對于現(xiàn)實問題的關注卻是自始至終的。他批判日本社會,
“我們用毒品、體育競技或宗教等逃避對現(xiàn)實的關注”。

他以動畫片來作為自己參與社會變革的一種手段。

而海子缺乏的正是這種態(tài)度。沒有與假惡丑的斗爭,真善美如何有容身之地?

所以要讓海子活下去,要治療他的絕望,根本的辦法還是改變他的世界觀,讓他重新思考,重新認識世界和人生。

喜歡海子的朋友,你們應該懂得,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無處可逃,逃避只有死路一條。

【本文選自尹帥軍著《錯的不是我們,是世界》,南海出版公司。文章原標題《海子,不想長大的孩子》。】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wǎng)【原創(chuàng)】,作者授權發(fā)布)
【本公眾號所編發(fā)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chuàng)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chuàng)作者、來源網(wǎng)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jīng)濟論壇
  • 光明網(wǎng)
  • 宣講家網(wǎng)
  • 三沙新聞網(wǎng)
  • 西征網(wǎng)
  • 四月網(wǎng)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guī)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
  • 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 新華網(wǎng)
  • 央視網(wǎng)
  • 中國政府網(wǎng)
  • 中國新聞網(wǎng)
  • 全國政協(xié)網(wǎng)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wǎng)
  • 中國軍網(wǎng)
  • 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wǎng)
  • 人民網(wǎng)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