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前不久,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審議和通過的“臺灣政策法”,嚴重損害了中美國家關系,世人普遍希望美國能夠從地區和世界和平出發,妥善處理中美關系,避免兩國發生嚴重的對抗或發生大規模戰爭,保持世界和地區和平。不過,可以肯定的說,未來,中美關系將更加嚴峻。
美參議院外委會審議“臺灣政策法”的企圖
2022年9月14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準備審議所謂的“臺灣政策法”,其中,包含了多個有關臺灣的敏感問題。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外界的高度關注,有島內的政客分析稱,這是美國想讓兩岸打起來的舉動。對于此事,中方早就有言在先,若是美方通過所謂的“臺灣政策法”,那中美雙方關系將會瓦解。
世人看到,此前,美國參議院議議長佩洛西竄臺,引起中國大陸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這一風波尚未過去,現在,美國又在臺灣問題上試圖有新的動作。
據美媒報道,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審議的所謂“臺灣政策法”一事,早在今年8月準備出寵時,中國政府就發出堪稱嚴厲的警告。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表示,若是美國敢讓“臺灣政策法”過關,那中美關系將會直接面臨瓦解。也就是說,這份草案會直接導致中美關系走向破裂。
據悉,“臺灣政策法”是由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和預算委員會首席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共同提出的。有分析認為,中國大陸方面之所以會如此嚴肅地對待這一件件,是因為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這份法案,所涉及的內容十分惡劣。
這份草案提出,今后,美國不僅會為臺灣地區提供45億美元的“安全援助”,還將把臺灣地區視為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友”,甚至,美方將把“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直接更改為“臺灣代表處”,同時,美國在臺北的辦事處的處長也將改成“代表”。
世人看到,美國參議院的上述企圖和打算,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的政策。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這份“臺灣政策法”,不僅企圖強化美國與“臺獨分子”的關系,還將公開對臺灣地區進行軍事、政治等層面的“支持”。一句話,這份法案最關鍵是強調臺灣地區的“國際地位”。
可以說,美國有人提出這樣做,等于迫使美國在公開支持“臺灣獨立”。對于此事,做為當事者的臺灣,許多政治人士看得十分清楚,其中,包括臺灣島內的眾多綠營人士。
有媒體報道說,臺灣的前“駐外辦事處主任”介文汲表示,美國想通過“臺灣政策法”讓兩岸打起來。因為,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草案中提到的東西美方本可以私下進行,不需要通過“立法”的手段來完成。現在,美方非要通過“立法”這個動作,擺明了就是想要以此來刺激兩岸關系。并且,事先有了佩洛西竄臺來推動,大陸在軍事上的動作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所以,美國很可能想要進一步激化兩岸矛盾。
人們知道,美方肯定知道一旦在參議院通過“臺灣政策法”,那么,中國大陸絕對會采取更強硬的反制措施,其中,不排除有“動武”的可能性。這樣一來,美方就達到了刺激大陸從中漁利的目的。
臺灣島內的一些政治清醒人士直接抨擊民進黨,警告他們不要再刺激中國大陸,否則,如果發生戰爭,臺灣地區將有可能被打回“石器時代”。
有分析人士認為,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這份草案,按照原來的計劃,本想在今年7月中旬審議。但是,由于中途遇到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問題,以及共和黨希望重新考慮其中的內容,一直被擱置至今。據悉,連拜登政府對此草案感到很猶豫,據透露,早在今年8月初,佩洛西準備竄訪臺灣之時,拜登政府就曾私下游說民主黨議員,讓他們在“臺灣政策法”上“踩剎車”。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美國政府還是對此事有諸多考慮。因為,他們清楚,一旦參議院通過了這一法案,便意味中美關系將被破壞被顛覆,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中美間有可能直接爆發戰爭,對這一后果不但美國和中國難以承受,全世界也無法承受。
美國對中國未來發展越發焦慮不安
眾所周知,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據悉,兩國的國民經濟產值已占到全球的四成。據統計,作為世界的貨幣,中美兩國總計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籃子儲備貨幣特別提款權比重為全球的55.66%。
不可否認,美國現在仍是世界最大的經濟、科技、網絡、軍事強國。清醒的政治家們無不看到,倘若美國能夠妥善處理好大國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中美之間的關系,美國不但能夠很好地解決其國內矛盾和問題,而且,可給地區和世界帶來和平與繁榮。
長期以來,中國作為具有14億人口的大國,在辦好自己國家事情的同時,一直堅持以和平發展方式和更寬廣胸襟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展現了不同于歷史上任何一個霸權國家的發展路徑,中國的這一立場和原則,理應得到各國特別是美國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多年來,作為世界霸權國家的美國卻一直對中國持懷疑、恫嚇、遏制立場。
近幾年來,美國越來越把中國視為最大的戰略對手,特別是在利用俄烏沖突,拉攏歐洲和孤立俄羅斯方面,自認為取得成效之際,美國對中國發展和成功的焦慮越演越烈,在許多美國政客看來,無論過去和將來,中國都是美國最大最有力量的戰略競爭對手。
有分析人士說,美國拜登政府不僅繼承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的政治負資產,而且,迅速延伸到科技、供應鏈、意識形態等,更深度地干預中國內政,力圖挑起中國內部裂隙,挑起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矛盾沖突。美國重構全球盟友體系,重構基于意識形態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推出印太經濟框架,矛頭都直接指向中國。
有分析人士警告說,為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美國不惜推動其他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的進行經濟割裂,如果美國的設想一旦變為現實,必然撕裂高度關聯的地區和世界,世界真的形成兩套體系、陣營,不僅中美兩國兩敗俱傷,而且,有可能毀掉全球二戰后70多年形成的格局,經濟全球化將因中美國對抗和對峙最終遭到肢解。
有分析人士說,中美都是偉大的國家,兩國在世界的地位與影響力都是對方難以撼動、替代和戰勝的。雙方合作產生的結果是“乘數效應”;若對抗,結果則必然是“除數效應”。中美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核大國,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中美關系已超過了雙邊意義,具全球性的溢出效應。中美關系的處理與走勢,對世界格局演化是最大的變量。
假如美國非繼續沿著錯誤道路,逼迫盟友和其他國家選邊,同時,用盡一切辦法挑戰底線、刺激中國,甚至不惜引發戰爭,結果將不僅是簡單地再現“西貢時刻”、“阿富汗時刻”。美國可以決定以什么方式開始,但是,卻決定不了以什么方式、在何時結束。這或將成為美國真正走向自我毀滅的最危險選擇。
中國尋求和平發展的道路已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接受,中國為本國和世界絕大多數人民服務,使人民脫離貧困的道路是正確的道路,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為更多的國家和人民大眾尋求和創造發展機遇正在成為現實。
對此,美國理應改弦更張,重新認識正在和平崛起,并且,給全球帶來和平與發展希望的中國。美國的政治家們應該看到,企圖摧毀和破壞一個有幾千年歷史文化深厚積淀的東方大國,是美國和任何國家不可能實現的意愿。相反,美國與一個具包容性和博大胸懷的中國處理好關系,對兩國及世界無能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
世人希望美國具有正確和明智的戰略,只有這樣,才能延緩美國走向衰退的進程,使其重新成為受人尊敬的偉大國家。兩國應珍視中美建交后數十年的經濟聯系與民間往來,共同建設更和平美好的世界。
不應忘記中美關系發展的歷史經驗
近年來,中美之間的正常國家關系接連受到損害,現今,已經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中國一直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希望與美國能夠和平相處,尤其,不希望中美國之間發生任何的戰事。然而,近來,美國卻有人屢次越過中國的戰略底線,頻頻向中國發出挑戰。可以說,中美關系發展現在愈發嚴峻。
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中國實力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即使在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情況下,受到一定損害的的中國經濟也在復蘇,相比之下,美國不但經濟一直在下滑,而且,新冠疫情持續嚴重,已經成為全球感染新冠疫情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美國為維持自己在世界的霸主地位,轉移國內和國際社會的視線,對中國實施嚴厲的壓制和打擊手段,嚴重破壞了中美關系的穩定。
以往的歷史事實已經證明,中美關系合則兩利,斗則兩傷,在當今世界全球化不可完全逆轉的情況下,使中美關系脫鉤和切割是沒有任何出路的,不僅沒有未來,也沒有任何的希望。無論現在,還是未來,中美和諧發展共存,仍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不可更改。
最近一個時期,美國聯合盟友遏制中國的計劃、倡議等亦層出不窮。當然,這與美國以前的做法有相似之處,在早前的七國集團峰會上,美國便提出了“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項目,意在抗衡和對沖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西班牙召開的北約馬德里峰會上通過的“戰略概念文件”,美國公開聲稱,中國對北約構成“系統性挑戰”,要求北約成員國必須共同應對。
做為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們,他們所忽略的嚴峻事實是——如果任憑中美兩國關系不斷惡化,對于兩國以及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中美只能以智慧、理智、快速緩和正在形成的所謂敵對關系,美國這樣做,對世界和平安全及發展繁榮都有意義。
應該看到,中國與美國建交幾十年,兩國經濟已深度交織和相互嵌套,早就形成了緊密的聯系。目前,就單一國家來說,美國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去年,雙邊貿易達到7500多億美元,在華美資企業已達7萬家之多,年銷售額達8000多億美元,美企需要中國的產業配套能力、超大規模市場和豐裕的人力資本。
根據中國美國商會和普華永道發布的《2022年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證實,現在,約60%美國在華企業2021年在中國實現盈利,有近三分之二的公司把中國列為世界第一或前三名的投資目的地。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和中國不但生活在共同的星球上,而且,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大國,雙方都具備了毀滅對方和毀滅世界的力量。處理中美關系的底線是無論競爭多么激烈、敵意如何發酵,但是,如果任憑敵對形勢發展下去,最終結局是扼殺對方就等于殺死自己。
有分析人士說,美國和中國要實現自身國家利益,哪怕迫不得已,都要向對方尋求共存之道,絕不可真的走向戰爭。長期以來,這已是中美關系必須面對的現狀和底線,決定中美只能是競爭關系,絕不能走向險惡的冷戰。冷戰不僅是一道經濟“鐵幕”,同時,也是一道推動世界走向分裂的“鐵幕”。
歷史的經驗證明,美中若能緩和敵對關系,對整體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性。美中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在一些問題上,具有分岐和爭論,甚至出現矛盾均是正常的。但是,任何的分岐和矛盾,都不能形成軍事對抗和沖突,更不能發生戰爭。如果中美兩國走向軍事對抗,將出現比一戰和二戰更加嚴重的人類大災難。
然而,人們看到,多年來,從美國特朗普時期發生的中美貿易戰,到現在美國拜登政府一系列圍堵中國政策,除了個別國家,絕大多數國家都表示非常明確的共同傾向,不愿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其中,較為典型的代表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他多次公開表示,如果大國之間的矛盾,導致世界局勢不確定或不穩定,小國愈被迫選邊站,這種局面愈令人十分擔憂和無法面對的。
可以說,這種認識和看法代表了全球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認識,即:在大國競爭博弈愈來愈激烈的情況下,不選邊站隊的大多數國家已經形成了中間和制衡力量,從大局上說,當今世界難以形成冷戰時期完全對立和敵對的兩個陣營和兩大體系。
當今,大國之間進行的冷戰和對立,均出于期間國際關系的根本矛盾,然而當今世界早已經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全球性的經濟結構。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近來,經濟全球化盡管遭遇到了逆流和挫折,但是,難以發生根本性的逆轉和倒退。制止戰爭、和平發展,是人類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當今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作者系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轉編自“華語智庫”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