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臺海論壇 > 閱讀信息
司馬南|破解臺灣問題之法
點擊:3329  作者:司馬南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4-08-26 18:10:37

 

1.jpg 

 

很多人多次提到“一國兩制”,長時間以來“一國兩制”一直作為和平問題的一個重要方案。今天我看戴先生寫了一篇文章,標題很有意思:《解決臺灣問題,應該把一國制度作為重要選項》。
 
這是羅若莉和戴為群兩個人合作寫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我看了以后,非常贊成其觀點。我認為這一篇文章點醒了一些人,什么叫“一國兩制”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是小平同志82年為解決臺灣問題,恢復香港、澳門行使主權,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提出來的國家戰略決策和構想。核心內容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而香港、澳門、臺灣,可以繼續搞資本主義,也可以長期不變。
 
羅若莉與戴為群都有這種認識,他們認為堅持實事求是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路線和領導方法。

從一國兩制的提出再到今天,40多年過去了,即使從97年算起,現在也有27年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世界地緣政治的大格局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臺海局勢也因為民進黨政權長期、頑固推行的政策發生了一些改變。

這個頭型、打扮有一點像日本人的男人是臺灣人賴清德,目前他是中國臺灣地區第16任領導人,他比蔡英文走得更遠呀。

 

2.jpg

 

在國家已經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被視為國策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從實際出發,從面臨國際全新的巨大的挑戰出發,從統一之后國家的長治久安出發,重新審視和考慮,把必要情況下實行一國的制度作為問題的重要選項。
 
戴為群先生認為,和平問題就是和平統一,這是一國兩制的充分條件和大前提。如果40多年前大陸能夠以武力解放臺灣,那么我們就可以相信根本沒有必要提出“一國兩制”。但是現在實現這個大前提的可能性又是什么?首先,當我們談論和平統一的時候,另一個海岸的執政集團,過去國民黨的偽政權,他們有沒有“統一”想法?

民進黨有嗎,國民黨有嗎?國民黨當中的某些人其實在骨子里和民進黨是一脈相承,一丘之貉。賴清德以及他身后跟著的民進黨執政集團不但從來都沒有表現出愿意在統一議題上進行談判的想法,而且就兩岸堅持一中原則,努力尋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都不愿意承認。

至于一直和民進黨爭高下、想要獲得執政地位的國民黨也聲稱“九二共識是創造性模糊”,這只是“沒有共識的共識”。這是國民黨的說法,從這些話里我們能看到他心里的誠意嗎?

不只是如此,民進黨“政府”這些年還花費了不少錢從美國購買了大量的軍事武器與裝備。買武器干嘛呢?他們想武力拒統。

就連國民黨魁首朱立倫也公開地宣稱,臺灣需要立即從美國得到可以使用的國防武器,想要以此來抵擋“外部威脅”。

大家看看,是不是整個臺灣政壇都沒有想和大陸進行“和談”的想法,“和平統一”是不是離我們又遙遠了一些呢?
 
過去我們常常說寄希望于臺灣人民,我們說獨立分子只是一小撮,我們說大陸發展武力是針對某些分子,不是針對臺灣人民。這些話聽多了,現在大家想一個問題,臺灣主流民意是擁護統一的嗎?可以說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臺灣執政集團上臺都是基于臺灣地區的選舉制度和所謂的主流民意。如今經過幾十年,“臺獨”或者偽政府的宣傳和教科書一般的洗腦,許多臺灣人,特別是很多臺灣青年人已經數典忘祖,他們已經認為自己是臺灣人,而不是中國人。
 
這種情況已經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民意調查證實了,蔡正元先生的一句話說得很好,“臺獨化已經成為臺灣的主流民意。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也是現在臺灣的主流民意。” 

如今想要討好“選民”的意愿、在這樣的“民意基礎”上選出來的執政者,他們會擁護“統一”嗎?祖國的統一已經等了70多年,在今后十年可能會涉及到三次臺灣的“大選”,有可能看到一個真心愿意進行“統一和談”的政黨上臺執政嗎?如果沒有,我們應該怎么做?

中國大陸或者說中央政府可以說為了最大限度地爭取兩岸和平統一,已經仁至義盡,付出了最大的誠意。但是收效到底怎樣?從2006年5月1日開始,就是在陳水扁在臺灣執政的時候,向臺灣出臺了15個大項、若干小項的惠臺政策。

為什么我以前講過多次說到惠臺政策,心里就有一股氣啊?你去幫助他,但他卻拿刀砍你的手,天下有這樣的事兒嗎?
 
中國大陸惠臺政策出臺了這么多年,給臺灣提供了這么多的物質利益,看得見的、實際的、重大的物質利益,一年有1000多億,而臺灣是怎么做的?是怎么回應的?

而到了2018年,惠臺政策就已經有了31個大項,其中包括財稅、用地、金融、貿易、產業、就業、教育、文化、旅游、醫療等等領域。

大陸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了和統,我們愿意吃虧。即使在2021年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順差達到了1716億美元,相比去年又增加311億美元,我們也這樣做了。

但是大陸方對臺方這樣的誠意、這樣的努力收獲了什么?臺方是和大陸親近了,還是和美國更親了?一國兩制可能性是越來越大了,還是越來越小了呀?
 
羅若莉和戴為群兩個人的文章談到這個問題時,問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在不得不武統的情況下,請問一國兩制的前提還存在嗎?倘若將“和平統一”理解為通過小規模的軍事斗爭實現統一,那也是可以的。

不過靠我們的想象,這樣的“和平統一”,或許只有在兵臨城下、或者降維軍事打擊下去實現,這個本質其實是逼降,投降的一方只能提出保障生存的基本條件,但如果降方還要求受降方賦予行政管理權、立法權、自治權、司法權、外事權再或者是擁有軍隊的權利,請問我們應該答應嗎?所以和平統一是有前提的。所以我們必須看清眼前的事實,真實地看到在臺灣發生的事情、在臺海發生的事情。
 
戴先生、羅女士分析這種現象,他們認為一國兩制現在實際上是很難操作,同時又蘊含著很大的風險的。即使實現和平談判,在臺灣怎么實現一國兩制啊?

 

3.jpg


就用香港做個比較,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行27年了,我們取得了一定成就,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經驗和參照。
 
臺灣與香港之間,一個引人注目的差異體現在它們的面積大小及與祖國大陸本土的地理關聯上。香港的面積僅約為1106平方公里,不足廣東省面積的百分之一,為大陸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反觀臺灣島,面積高達35,882平方公里,是香港地域的32倍有余,同時臺灣島與大陸之間隔著一道天然屏障——臺灣海峽。海峽南北長300公里,最窄的也有100多公里,最寬為400多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
 
香港因為面積小,和大陸緊密接壤,包括水源供應、農產品消費、以及住宅和商業用電的絕大部分脫離大陸的支持,香港的自立生存將面臨嚴峻挑戰。

相較之下,臺灣因擁有廣闊的地域,其經濟體系具備較強的自我維持能力,不完全依賴于大陸。加之臺灣海峽作為天然屏障,為其提供了軍事上的戰略縱深,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臺灣在中國歷史中經歷多次政權更迭仍能保持獨立地位的原因。

人口方面,香港居民約為700萬,而臺灣的人口基數遠超于此,是其三倍有余。更要命的是,臺灣青年長期受“臺獨”及“獨臺”思潮的影響,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了,不愿意統一,不愿意回歸。此外,香港27年的“一國兩制”實踐揭示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特別是在立法、司法、執法、教育及宣傳等關鍵領域,這些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凸顯。
 
香港之所以在兩年前發生了的嚴重騷亂——佩洛西說,美麗的風景線波及全球,這主要原因就是20多年的時間,我們沒有把香港的立法權、司法權抓在國家手里,一度放松了。而且也沒有把愛國主義貫穿到教育宣傳當中,沒有進行去殖民化的徹底的行動。直到幾年前公安法系列制度落地才力挽狂瀾。用毛主席的話說,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

當年乾隆派兵遠征新疆,好不容易鎮壓了阿睦爾撒納的叛亂,消滅了蒙古準格爾部落。后來他為了彰顯自己皇浩蕩、寬宏大量于是不派軍隊、不遣官員任其自治,他讓已經歸順朝廷的大小部落分別統治南疆和伊犁,這也算是一國兩制的操作。結果這兩個部落本就有異心,大權在手,很快反叛。
 
乾隆沒辦法,只好勞民傷財,再動員軍隊打仗,持續了兩年多最后才重新維持了國家統一。這些話的意思很簡單,大家想想此前的新疆,再想一想現在的臺灣。如果將來允許臺灣在制度上另行其事,搞一國兩制,那我們怎么避免這個問題?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本文根據司馬南老師視頻節目整理,內容有刪改,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