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李希光:從瓜達爾看21世紀新秩序
點擊:  作者:李希光    來源:i文化軟實力  發布時間:2017-10-03 09:29:50

 

             落日時分,深入海中的狹長的瓜達爾岬角嬌美地屹立在阿拉伯海中,夕陽下,岬角和港灣泛著溫柔的紅光。我站在停泊在碼頭旁的一條巡邏艇上,看到岸上一個士兵躲在一個掩體里架著機槍瞭望阿拉伯大海。此時,我的腦海里閃現的更多的是歷史上多個文明曾在這里交匯。

一 “一帶一路”的文明樞紐

瓜達爾岬角沿阿拉伯海岸到波斯灣是一個狹長的半沙漠沿海地帶——馬克蘭海岸線。馬克蘭海岸線延續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伊朗的希斯坦—俾路支省和瓜達爾角。“馬克蘭”一詞最早指位于俾路支沿海地區的古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行省,這個古波斯行省包括今天的巴林、卡塔爾、阿聯酋、俾路支和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巴比倫人曾航行到馬克蘭去印度。根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波斯帝國締造者居魯士死后,大流士一世繼任王位,沿著印度河,征服了信德,變信德為波斯帝國的第20個行省。波斯帝國滅亡后,亞歷山大大帝在東征亞洲的途中,途徑馬克蘭沙漠,無數的士兵死在酷熱的沙漠里。另有一說認為馬克蘭源自一種名叫“馬克爾”的海龍,這種海龍專門追殺在北阿拉伯海出沒的座頭鯨和大白鯊。人們后來通用馬克蘭代替馬克爾,這是因為古伊朗語的拜火教誦文里常用“ran”作為復數的結尾。阿契美尼德時代最重要的石刻“戴瓦碑文”記載過“來自馬克蘭的人”。人們相信馬克蘭人最早發明了坎兒井。坎兒井普遍用于伊朗、中亞和新疆的地下水渠,僅新疆就有5000公里長,用于截取地下潛水來灌溉花園、農田和棕櫚林。

玄奘曾從印度河下游的阿點婆翅羅國西行二千里,至俾路支東南部(狼揭羅國)。狼揭羅國氣序風俗同阿點婆翅羅國。居人殷盛,多諸珍寶。臨大海濱,入西女國之路也。據季羨林考證,狼揭羅國為馬克蘭的東部。公元78世紀波斯語史記《查赤征服信德史》中明確指出,馬克蘭的許多地方居住著大量的佛教徒。當信德國王查赤遠征到阿點婆翅羅國,當地的佛教領袖表示效忠查赤國王。阿點婆翅羅國位于卡拉奇去馬克蘭的路上,那里至少有80座尼姑庵,5000名沙門尼。再往西走,玄奘看到了100座寺院和6000名僧人。玄奘在馬克蘭還看到了幾百座濕婆神廟。《大唐西域記》記載,當年唐僧在酷熱的俾路支馬克蘭東部北行七百余里,至薩珊帝國,那是伊斯蘭征服波斯及伊斯蘭教流行之前最后一個伊朗帝國。薩珊帝國東境是霍爾姆斯城(鶴秣城),西北接東羅馬帝國(拂懔國)。薩珊帝國周數萬里,多信拜火教。今天在伊朗的俾路支省還有2萬多拜火教徒,2015年我曾在伊斯法罕買了一塊伊朗俾路支省拜火教徒編織的有黑白條相間-顯示圣火的拜火教的地毯。玄奘在波斯國看到二三處佛教寺廟,僧徒數百,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法。釋伽佛祖的食缽收藏在波斯王宮里。東羅馬國西南有海島,上有西女國,皆是女人,略無男子。關于女兒國的故事,不僅《西游記》中有讀者難忘的章回,摩洛哥的旅行家伊本·巴圖太也曾經去尋訪過。唐僧再向東北行至興都庫什雪山和阿姆河流域翻山渡河,步行2000多里,來到了講普什圖語的波斯的最東端(今阿富汗東部),那里也多信奉拜火教。唐僧繼續往東,來到兩山之間東西長千余里、南北寬四五里的瓦罕走廊。出瓦罕走廊,唐僧翻越寒風凄厲的帕米爾高原,來到羯盤陀國(今中國最西端的縣城塔什庫爾干)2015年夏天,我在這個中國唯一講東伊朗語的塔吉克人居住的縣城的郊區,看到了中國考古學家新近發現的世界上現存最古老和規模最大的拜火教祭壇遺址。

站在瓜達爾港看古老的絲綢之路,從瓜達爾港到白沙瓦、喀布爾,然后東去鐵爾梅茲、布哈拉、撒馬爾罕、喀什、敦煌、西安,或者西去赫拉特、阿什哈巴德、伊斯法罕、德黑蘭、大馬士革、伊斯坦布爾,可以看到公元前300年古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大軍從這里經過;公元7世紀,烏瑪爾哈里發最早從這里傳播伊斯蘭教。

中巴兩國正在勘探和規劃瓜達爾到紅其拉甫的中巴鐵路。中巴從瓜達爾港到雅各布阿巴德(Jacobabad)新建鐵路1048公里,賈考巴巴德到赫韋利楊(Havalian)959公里的舊有鐵路改造升級,赫韋利楊到紅其拉甫新建鐵路682公里,總共2689公里。瓜達爾的鐵路通過奎達、查曼,連接阿富汗公路網,通過阿富汗的馬扎里沙里夫和烏茲別克斯坦的鐵爾梅茲之間的阿姆河大橋,加入中亞鐵路網。瓜達爾的鐵路要加入伊朗的鐵路網,只有通過伊朗的鐵路網,才能打通與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的道路。

瓜達爾港還將成為連通俄羅斯、中亞、西亞、南亞、東非和歐洲的戰略交通樞紐。

俄羅斯和中亞五國不需要通過中巴經濟走廊與中國開展經貿往來,俄羅斯夢寐以求的是一個通向中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的不凍港。而中亞內陸五國更需要通過瓜達爾港以進入南亞、東南亞和非洲的市場。在蘇聯解體之前,蘇聯跟中國新疆直接接壤,跟巴基斯坦之間隔著20公里寬的瓦罕走廊。今天,俄羅斯可以通過其阿爾泰省與新疆阿勒泰州之間的狹窄邊境走廊從西伯利亞進入新疆,從而直接通過中巴經濟走廊與南亞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發生貿易往來。俄羅斯還計劃建立一條經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通向印度的石油管道。上海合作組織更是把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拉到一塊了。俄羅斯公司將建設卡拉奇到拉合爾的天然氣管道,把巴基斯坦、印度與里海的能源管道連接起來。

位于亞丁灣咽喉要道的吉布提扼守中國通往歐洲的海上通道。波斯灣或亞丁灣的任何戰亂都可能讓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透不過氣來。由中國出資70%建設、中國運營的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已經通車。吉布提位于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的國家,東南同索馬里接壤,東北隔著紅海的曼德海峽和也門相望。其東臨紅海進入印度洋的要沖曼德海峽。這條鐵路是中國規劃中的從埃塞俄比亞到肯尼亞、蘇丹、南蘇丹長達5000公里的鐵路網的一部分。這個鐵路網最終將把東非與瓜達爾港連接起來。

中國購買希臘的比雷艾夫斯港以及修建連接中東歐到地中海的巴爾干絲綢之路高速鐵路,表明中國雖然在積極開通建設或規劃多條連接歐洲、西亞的鐵路,但是中國并不認為歐亞路橋可以取代海上絲綢之路。未來,中國仍然期望通過瓜達爾港與歐洲進行貿易往來。

自古以來,克什米爾都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它是連接中亞、喀什、拉達克、拉合爾和德里的外交通道和香客走廊。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和伊朗應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和瓜達爾港成為一個新的區域合作體。在中巴經濟走廊的基礎上,從西藏阿里修建一條通過喀喇昆侖山口,經斯利那加并入中巴經濟走廊的大道。中印和印巴那些有爭議的邊界都是與東方國家在文化上和歷史上沒有任何共通之處的英國帝國主義者野蠻劃分的,應該恢復法顯和唐僧取經時的國與國之間的柔性邊界,變天塹為通途,復興古代這個地區的亞洲文明高地和亞洲文明圈。如果在克什米爾劃有一個柔性邊界,那么,中巴經濟走廊就可以打開克什米爾的大門,以斯里那加作為重要節點之一,使克什米爾成為一個以瓜達爾港為中心的更大的區域交通網絡的一部分。

瓜達爾港往西是伊朗正在建設的恰巴哈爾港。如果這兩個港口建成合作伙伴關系,將把中巴經濟走廊延伸到從俄羅斯、中亞到高加索整個地區。中國和印度是伊朗原油和化工產品的前兩大買家,但是伊朗的能源和石化工業幾乎全部位于波斯灣內,伊朗從2009年開始對恰巴哈爾開展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投入。恰巴哈爾港將允許印度繞過由巴基斯坦主導的陸上路線,直接從海上與伊朗建立商業聯系,在方便獲取來自伊朗的石油供應的同時,印度出口的商品還能夠以伊朗為中轉站,通過陸路銷往阿富汗、中亞甚至俄羅斯等地區。恰巴哈爾和坎德拉(印度西部港口)之間的距離,比德里和孟買之間的距離還要近。印度智庫認為,恰巴哈爾港有利于印度把貨物快捷地運送到伊朗,然后再通過新的鐵路和公路網絡運送到阿富汗和俄羅斯,還將挑戰中國通過投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而獲得的地區貿易方面的“控制地位”。

由于恰巴哈爾直面印度洋,向西可以繞過霍爾木茲海峽出口,伊朗希望在阿拉伯海邊建一個中亞的能源和進出口通道。目前,德國和奧地利的企業也有意在恰巴哈爾擴大投資,建立合資企業,作為進軍中亞市場的基地。事實上,恰巴哈爾港自由區內已經建立了多個中國投資的商品批發和倉儲設施,從自由區向北20公里,是正在建設中的由中國博思石油公司投資的大型煉油廠。中國政府正在考慮伊朗關于投資伊朗—巴基斯坦輸氣管線的建議,如果實現將徹底解決巴基斯坦能源供給嚴重不足的局面,同時,有可能為中國提供新的天然氣進口通道。

從瓜達爾港到阿富汗有666公里,到土庫曼斯坦1800公里。霍爾木茲海峽承載了全球30%的石油運輸,不堪重負。中國從1993年的石油凈出口國,到2014年的石油凈進口國。中國每天從波斯灣進口560萬桶,美國進口500萬桶。海上運輸,波斯灣到上海14000公里,海上航行時間16天。過去美國在乎中東的和平,今天是中國在乎中東的和平。中巴經濟走廊更大的意義在于有瓜達爾港。沒有瓜達爾港,中巴經濟走廊僅僅是喀喇昆侖公路的延伸,沒有國際意義。今天跟瓜達爾港利益相關的國家和地區就有伊朗、海灣國家、中亞、俄羅斯、歐洲、東非和印度。瓜達爾港改變的不僅是北阿拉伯海的地緣政治,還有望成為未來全球的政治中心和文明中心。歷史上,阿拉伯海、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脈和瓜達爾港連接著路與帶。中華文明在歷史上的興衰表明,絲綢之路曾反復多次促進了中華文明的崛起。中國在絲綢之路上的第一次崛起是在漢朝,第二次崛起是在唐朝,第三次崛起是在元朝,第四次崛起是在清朝。每一次的崛起都見證了中國和這個地區發生過的密切互動。

二 “一帶一路”與新世界秩序

自第一個伊斯蘭帝國倭馬亞王朝建立以來,伊斯蘭帝國與中華帝國大體上共存了1000多年。但兩者都在歐洲帝國的手下衰落。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和穆斯林在重大歷史問題上是能相互理解和彼此體諒的。隨著瓜達爾和南亞其他港口的建設,中國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印度洋上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通過增加中亞的連通性,中國再次表現出其作為一個中亞國家的影響力。“一帶一路”倡議的基本原則是融入與包容其他文化和文明。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和平共處原則來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中國文化允許他人擁有自己的信仰,反對使用武力來干涉他人的文化和政治信仰。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堅持自身發展道路的堅定支持者。中國文化是多元文化主義。文化的多樣性同樣也已被許多伊斯蘭領導人宣稱是人類的未來。今天,與伊斯蘭國家的關系好像尚未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重點。中國需要將伊斯蘭世界列入中國外交政策的關鍵領域。中國應該在結束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和敘利亞等絲綢之路上重要國家的危機中發揮積極主動的議程設置作用,而不是僅僅跟隨其他國家的話語處于被動狀態。人們預見中國將在未來崛起為全球領導者。但是,如果缺乏對伊斯蘭世界的全面了解,中國的崛起很難實現。中國曾在歷史上受益于伊斯蘭世界的崛起。例如,中國和莫臥兒帝國從來沒有發生過戰爭。在這個意義上,“一帶一路”將有助于共同實現伊斯蘭夢和中國夢,將天下這些偉大的文明融為一家。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規劃、投入和落實,再次表明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堅定支持者。對于所有伊斯蘭世界國家,包括位于“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中國鼓勵它們遵循本國自身的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進步。這項政策被認為反映了中國的多元文化主義和文化多樣性的觀念,最近被許多伊斯蘭領導人頻繁贊賞,稱之為能夠引領人類未來和諧發展的政策。

中國不是一個西方人定義的民族國家,而是一個胸懷天下的文明國家。她在強大的時期,也從未占領過其他地方,或像歐洲人一樣殖民過其他地方。中國文化注重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與和諧。正在來臨的“一帶一路”意味著重新敘事歷史和文化,中國有可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新的文明圈,共同塑造未來世界新秩序。習近平主席將古人的天下理念表達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意味著“一帶一路”上文化異質國家能與中華文化構成一個文化共同體,一帶一路,天下一家。如孔夫子所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譬如天地之無不持載,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1世紀最為鼓舞人心的故事將會是什么?“一帶一路”的夢想和其帶來的新型世界秩序將成為最大的故事,而瓜達爾則是“一帶一路”上最重要的一個交通樞紐。中國不可能單槍匹馬實現“一帶一路”倡議,更不用說單獨構建一個新型世界秩序。“一帶一路”需要一種跨地區、跨國的視角。“一帶一路”的目標是構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追求與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考慮到“一帶一路”的規模,我們應該著眼于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共享的價值觀,尊重這些國家的文化、宗教、歷史與現實。“一帶一路”必須放在比任何單個國家的視角更大、更廣泛的視野中進行研究和理解。

過去的那個世紀的秩序是威爾遜主義下的美國秩序。美國秩序的核心是美國“優越論”,即美國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美國傳教士認為,美國人民是上帝指定的人,負有拯救他人的神命,即向世界輸出美國價值和美國制度的使命。美國秩序下的價值觀認為,只有民主國家才能成為美國的好伙伴。因此,美國秩序的贊同者認為,美國的干涉主義和擴張主義是正義的,因為那是支持別國搞民主。在別的國家發動民主戰爭,是美國的道義責任。因此,威爾遜甚至狂妄地在國會說,“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夠拒絕別人賦予我們的道德責任,我們是拒絕還是接受世界對我們的信心。”簡單講,威爾遜主義就是“己所欲,施予人”,目的是使全世界美國化。

我們應該努力沿著“一帶一路”構建一個理想的世界秩序,一個不存在敵意,不再把異見當成異端、異教或“他者”而進行消滅的世界秩序。“一帶一路”將建立在一個基于新型世界體系的框架內。伊斯蘭教、佛教、儒學和基督教都可以被看作是世界體系的一種形式。在現代,世界體系則表現為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形式,都試圖建立一個跨越國界的體系。“一帶一路”將構建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體系。孔夫子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意思就是當大道施行的時候,人們在天下享受共同的繁榮。“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構建這樣一條道路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安全和平、相互信任的世界秩序。這一新型世界秩序不需要統一的文化和統一的信仰。走在這條大道上的所有人不會相互沖突或傷害。這一新型世界秩序就像天地一般包容萬物。所有事物互相不懷偏見地共同發展;所有道路平行而不具沖突;各種意識形態與理論體系不相沖突;這是一條所有人共同的道路。簡而言之,孔夫子的意思用今天的話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一帶一路”一家人。這就是我們理想的“一帶一路”的大道,任何企圖破壞這條道路的行為都是自我毀滅,任何針對“一帶一路”的敵對性宣傳都是自我憎恨。“一帶一路”是由全世界共同擁有,且通過共同的道路惠及整個世界。“一帶一路”最終將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產,盡管存在著不同的文化、宗教和社會制度。人們可能懷疑“一帶一路”真的能帶來人類命運共同體或天下大同。孔夫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體現在兩個國家之間、兩個人之間的基本關系中;“仁”體現在兩個國家或兩個人和平共處的藝術之中。盡管中國和巴基斯坦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及生活方式上存在巨大差異,但中巴兩國間的關系非常友好,被中國人稱為“巴鐵”。中巴友好關系為“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在處理國際關系時,樹立了最好的榜樣。

目前在中國,對伊斯蘭世界的認識受西方和夸大其詞的媒體的影響很深。例如在俾路支,作為中巴經濟走廊的關鍵地區,一些媒體在報道時,好像這里的人在反對中巴經濟走廊,制造出了一種遠比現實負面的假象。有些人的現有觀念受到了愛德華·沃第爾·薩義德所批評的“東方主義”的影響,即一種對伊斯蘭世界的偏見。東方主義認為,伊斯蘭文明被全球化邊緣化了,且不適合當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事實上,伊斯蘭世界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更需要新秩序。2002年,伊朗總統呼吁一個新的文明和世界秩序以停止當前各種沖突流血事件。伊斯蘭世界是中國崛起并替代舊秩序的最積極的擁護者。那些受媒體影響懼怕“大胡子”的人需要意識到,那些讀《可蘭經》,遵循伊斯蘭教法的人可能比世界上另一些人更親近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目前包括65個沿線國家,其中33個是伊斯蘭國家,我們需要同這些國家結為兄弟姐妹。如果我們犯“東方主義”的錯誤,“他者化”伊斯蘭,我們就會有面臨敵對的風險。這樣的后果還將損害這一歷史性倡議在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上的潛力。

不能忽視伊斯蘭世界在加強構建新型世界秩序上的重要性,在新形勢下發揮關鍵作用的中國不能重蹈西方的覆轍,絕不可以將伊斯蘭視為他者。把伊斯蘭國家“他者化”將損害以“一帶一路”歷史性倡議的形式來實現亞洲的大團結與經濟潛力的大發展。中國很多人受有偏見的媒體的影響,導致了“伊斯蘭恐懼癥”和對有關恐怖主義的恐懼越來越強烈。這個問題需要通過伊斯蘭國家和中國的學者、研究人員、藝術家和媒體人員之間的密切聯系,為消除彼此的顧慮,特別是有關伊斯蘭教的神話和誤解,及關于襲卷許多伊斯蘭國家的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等方面,定期開展對話。近現代,伊斯蘭國家和中國之間沒有發生過任何利益沖突,也沒有發生過戰爭,相反雙方傳統上都是相互支持與互相受益的。中國歷代王朝中崇尚佛教、道教和儒家,但歷史上,除了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軍跟阿拔斯王朝在中亞交戰、左宗棠征討浩罕入侵者阿古柏匪軍,中國與歷史上奉行伊斯蘭教的伊斯蘭帝國,如帖木兒帝國、莫臥兒帝國、薩法維王朝、奧斯曼帝國等極少發生過戰爭。伊斯蘭國家并不把成吉思汗的西征看成是中國人對他們的討伐。在當今時代,中國更沒有像盎格魯撒克遜國家那樣出兵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在內的伊斯蘭國家。中國歷史上曾受益于伊斯蘭世界的崛起,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延續了相同的精神,將有助于一起實現伊斯蘭夢和中國夢,帶來這兩大歷史和偉大文明間的合作和團結。雖然現在大多數中國人是崇信儒釋道的無神論者,但他們珍視伊斯蘭教所倡導的和平價值觀與和諧精神。因此,這些價值觀和精神是彼此間合作的重要基礎。這些都是必須著重強調的事實。中國已經作為一個全球領導者而崛起,中國在新型世界秩序中正在擔任關鍵角色。因此,中國必須基于對伊斯蘭文化的直接學習與了解來理解伊斯蘭世界,而不是通過西方人的報道、文章和影視作品來看伊斯蘭世界,甚至站在西方視角把伊斯蘭世界視為敵對勢力。

20175月下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北京峰會剛剛召開后沒有幾天,有兩個中國基督教傳教士在中巴經濟走廊核心區遭綁架后來被殺害。這件事情發生后,一個學者在中巴兩國智庫舉行的一次圓桌會上說,“俾路支這場血腥事件本質上是一次神教內部的宗教殺戮,是伊斯蘭極端主義與基督教極端主義的沖突,與國家無關,與中華文化更無關。也許恐怖分子都不一定知道那兩個人是中國人,只知道他倆是基督教傳教士。在伊斯蘭極端主義者的烏瑪里,是沒有國家的,被殺者更多地被視為異教符號,而不是國家符號。中國在巴基斯坦有大量的孔子學院,而且很多大學和機構都爭著要辦孔子學院,除美國等某些西方國家之外,幾乎沒有伊斯蘭國家要關閉孔子學院,更沒有攻擊孔子學院的。表面上是韓國傳教士廉價雇傭13個中國基督徒(38)去中巴經濟走廊傳教,出錢的金主是西方一個非政府組織。這13個中國基督徒打著去巴基斯坦建設中巴經濟走廊的名義,獲取商務簽證。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后,躲避巴方提供的警方保護,藏匿在韓國人在奎達的小黑屋里,秘密傳教。為了維護絕大多數在巴基斯坦中國人的良好聲譽,迄今巴基斯坦政府禁止巴基斯坦媒體披露這兩個基督徒的真實身份,以防引起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人和中巴經濟走廊的嚴重誤解,引發更大的不安全隱患。”另外一個學者亦在圓桌會上指出,“其實這個事件讓我想起我剛看的美國人策劃的講阿富汗故事的《追風箏的人》。這部影片和這部小說在中國國內很暢銷。看完了《追風箏的人》,才明白一種價值觀的巧妙輸出。作者借懷有民族歧視觀點的將軍岳父之口,把寫小說和編故事等同起來,似乎是想為自己正名。但這個故事編織得未免太精彩了——共產主義蘇聯的入侵結束了作者美好的童年,奉行穆斯林固有信仰的神學士們造成了今天的苦難。只有在美國,有所有一切美好的——能夠讀懂阿米爾的溫柔妻子,體面有尊嚴的生活和在海灘放風箏的自由。作者暗中告訴了我們福山的觀點,美國的制度是人類最后的,也是最完美的制度。在友誼、親情和人性救贖的脈脈溫情下,西方文明已然在文明的頂峰上巍巍站立,俯視其他野蠻文明,好不壯觀。”

有鑒于此,中國學者和媒體應該同伊斯蘭國家的學者和記者展開深入討論,了解伊斯蘭文化的深層次問題。伊斯蘭國家的智庫和學者同樣有責任讓中國學者明白,伊斯蘭,本意為和平,意為促進世界和平。“和諧”的核心來源于接受差異并基于差異進行溝通。“一帶一路”的基本原則是融入和包容其他文化與文明,而不是強迫它們變得和自己一樣。和諧是團結和多樣性的結合,而非強求統一性。中國和伊斯蘭世界需要根據這樣的原則,營造一個相互尊重的環境。我們需要通過尋找共同的利益并在此基礎上相互交流,為建立相互間的聯系共同努力。在伊斯蘭世界和“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的特殊背景下,隨著南亞港口的建設,中國已經擴大了在印度洋的影響力;通過加強中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連通性,中國同樣在中亞國家和太平洋地區擴大了其影響力。越來越重要的是,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的發展,各國文化也得到了發展,增強了我們所共同享有的價值觀、文化觀,并賦予人們對自身發展模式的選擇權。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我十多次沿著古絲綢之路考察犍陀羅佛教藝術。犍陀羅藝術對中國的藝術和文化,特別是對東亞的佛教藝術和文化具有巨大的影響。根據歐洲考古學家的研究,犍陀羅藝術是由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2000年前帶到中亞和南亞的。這是西方人最引以為自豪的歐洲故事,東亞最偉大的佛教藝術起源于地中海,證明地中海是名副其實的地球文明的中心和搖籃。“瓜達爾”在俾路支語的意思是“風之門”,而今天瓜達爾港作為通向地中海和歐洲的門戶,將成為“一帶一路”中一股清新的東風,從東向西促進新的文明建設。巴基斯坦穆沙希徳參議員說,如果過去的世界秩序屬于G20,屬于20國集團,未來的秩序將屬于G21,屬于21世紀集團,那是一個屬于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新秩序。

[作者簡介李希光: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領軍人,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巴基斯坦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素養與文明對話教席負責人。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李希光:從瓜達爾看21世紀新秩序

    2017-10-03
  •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