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毛澤東是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的創立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到底是什么的問題,還得到毛澤東那里尋尋覓覓、里外翻找。
毛澤東在他的名著《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明確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問題似乎是在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創立那一天,就塵埃落定了。
二
但似乎又沒有解決。
一是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有過多種表述。他說:“中國革命在全國勝利,并且解決了土地問題以后,中國還存在兩種基本的矛盾,第一種是國內的,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第二種是國外的,即中國和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報告》)“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是我們國內的基本矛盾。”(《農業合作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
二是毛澤東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他說:“當著馬克思把資本主義社會這一切矛盾的特殊性解剖出來之后,同時也就更進一步地、更充分地、更完全地把一般階級社會中這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的普遍性闡發出來了。”(《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318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辯證法科學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生產關系以及在這種關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筑,都有它的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舊的生產關系基本上不再同它相適應;經濟基礎發展到一定階段,舊的上層建筑基本上不再同它相適應。在這樣的時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質的變革。誰要抵抗這種變革,誰就會被歷史所拋棄。這一規律,以不同的形態適用于一切社會,這就是說也適用于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和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
三是毛澤東認為某一獨立社會形態的基本矛盾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現。他說:“馬克思把這一法則(事物矛盾法則)應用到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的研究的時候,他看出這一社會的基本矛盾在于生產的社會性和占有制的私人性之間的矛盾。”(《毛澤東選集》 第一卷 第318頁)
因此,社會主義社會作為相對獨立的社會形態的社會,不論是從形式邏輯還是從事實邏輯看,都應有自己特殊的基本矛盾。因為資本主義社會有自己特殊的基本矛盾,推而廣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也必然都有自己特殊的基本矛盾。
因此,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三
毛澤東的晚年,十分執著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問題的探討和解決。
1、毛澤東洞察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制度中計劃和生產的矛盾。他說:“斯大林說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的法則,是作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法則的對立物而產生的,它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化的基礎上產生的,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的法則,使我們的計劃機關有可能去正確地計劃社會生產。但是,不能把可能同現實混為一談,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要把這種可能變為現實,就必須研究這個法則,必須掌握它,必須學會熟練地運用它,必須制定出能完全反映這個法則的要求的計劃,這段話說得很好。”但“斯大林在這里說,‘必須制定出能完全反映這個法則的要求的計劃’,就是說主觀計劃要力求適合客觀原則,但他只提出了問題,沒有展開論述,可能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我們的計劃工作是否研究了、掌握了、熟練地運用了客觀規律的要求呢?我們搞過計劃,也有經驗教訓,我們過去一段時間內,曾經是一個風潮糖多了,一個風潮鹽多了,又一個風潮鋼鐵多了,過不了多久又都說少了。上月說多了,下月說少,心中煩悶不知如何是好。看來,這很難說我們過去是完全正確地計劃生產的,不能說我們過去的計劃完全反映了客觀規律的要求,不能說我們的計劃工作過去已經認真研究了,充分掌握了,熟練運用了客觀規律”。(《毛澤東讀蘇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批注及談話》)
2、毛澤東洞察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制度中計劃和市場之間的矛盾。他說:“斯大林說,‘資本主義生產是商品生產的最高形式,不能把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混為一談,’這個說法對。現在我們有些同志怕商品生產,無非是怕資本主義。怕商品干什么?不要怕。那么,商品生產有沒有消極作用呢?有,就限制它,否定它。過去的資本主義的鬼已經吃掉了,將來要出現資本主義的鬼,就再吃掉它。我們發展商品生產,不是為了利潤,而是為了滿足社會需要……在這方面,商品生產還是一個有利的工具……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這個工具。”“要發展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共產主義越多越好,共產主義要有步驟。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產,要看他與什么經濟相聯系。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相聯系,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商品生產和社會主義相聯系,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同上)
3、毛澤東洞察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制度中兩種所有制之間的矛盾。他說:“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提到兩種基本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這兩種形式,這個界限必須分清,不能混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又是一個界限,必須分清,不能混淆。有的同志急于要宣布人民公社為全民所有。不知道什么道理,我們的哲學家、經濟學家忽然把這些問題忘記了,在公社內由隊的小集體所有制到社的大集體所有制,需要一個過程。公社應當實行權力下放,三級管理、三級核算,并且以隊的核算為基礎(1961年根據毛主席的提議,中央決定基本核定單位和生產單位是生產隊)。人民公社如果沒有完成公社工業化、農業工廠化,也就不能實現從集體所有制的過渡。人民公社由基本隊有轉變到基本社有的時候,是隊共社的產,而不是社共隊的產,全民所有制本身也有變化、變革的過程。中央和地方都要注意發揮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積極性,一切企業專門由條條來管,會產生很大的片面性。兩種所有制的長期共存也會有妨礙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因此,必須首先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過渡到社會主義全民制,然后是單一的社會主義人民所有制過渡到單一的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同上)
4、毛澤東洞察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制度中所有制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毛澤東認為,先解決所有制問題,再發展生產力是一般規律。“從世界的歷史來看,資產階級工業革命不是在資產階級建立自己的國家以前,而是在這以后;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的大發展,也不是在上層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這以后。都是先把上層建筑轉變了,生產關系搞好了,上了軌道了,才為生產力的大發展開辟了道路,為物質基礎的增強準備了條件。當然生產關系的革命是生產力的一定發展所引起的,但是生產力的大發展總是在生產關系改變以后。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雖然不能在資本主義制度中孕育,但是這個一般規律,對無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都是適用的,基本是一致的。”(同上)
5、毛澤東不滿意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制度。他說:“搞供給制,共產主義生活是馬列主義作風,與資產階級作風對立”,“二十二年戰爭都打勝了,為什么建設共產主義就不成了呢?為什么要搞工資制?這是向資產階級讓步”。“要破除資產階級的法權思想。例如爭地位、爭級別,要加班費,智力勞動者工資高,體力勞動者工資少等等,都是資產階級思想的殘余。”“各取所值,是法律規定的,這也是資產階級的東西。”(一九六七年五月,聶榮臻同志的傳達)但是,毛澤東畢竟是一位清醒的馬克思主義的現實主義者,他認為,我們建設的是“列寧說的沒有資本家的資產階級的國家。”“總而言之,中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解放前跟資本主義差不多,現在還實行八級工資制,按勞分配,貨幣交換,這些跟舊社會沒有多少差別。所不同的是所有制變更了。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只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轉引一九七五年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報》)“我們現在正是列寧所說的沒有資本家的資產階級國家,這個國家是為了保護資產階級法權。工資不相等,在平等口號的掩護下,實行不平等的制度”。
6、毛澤東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制度愛恨交加。第一,毛澤東認為,商品生產和商品制度仍然是認識和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的關鍵。而中國社會主義改造雖然基本上解決了所有制問題,但“分等級,有八級工資,按勞分配,等價交換等這些東西就其性質講跟舊社會差不多,仍是資本主義的性質,是建設沒有資本家的資產階級國家”,但是由于“所有制變更了,總而言之,中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商品生產和商品制度仍然具有兩重性。商品生產和商品制度固然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但在社會主義社會里,仍然有產生新的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土壤和條件。他重申列寧的教導:“列寧說,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工人階級一部分,黨員一部分,也有這種情況。無產階級中,機關工作人員中,都有發生資產階級生活作風的。”這實際是說,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既然商品生產和商品制度還存在,那么,它的負作用就必然在社會生活中要表現出來。毛澤東稱之為“鬼”,問題是這個鬼不僅危害到中國社會,而且侵蝕到中共黨內。因此,人們必須認識和防止這個“鬼”的危害。第三,毛澤東認為,限制本身就是對資產階級的專政。毛澤東一再強調列寧關于我們是建設一個“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這一觀點表明:社會主義國家,沒有資本家參與,必然是人民群眾參與;而參與這些活動,又帶有資產階級性質。這就必然要求人民群眾不但要有參與意識,而且要有限制意識,而且更要有自覺決裂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對資本家的專政,才能反修防修,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第四,毛澤東認為,商品經濟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兩種前途。毛澤東通過對商品生產和商品制度的分析,看到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長期性。這種必然性、長期性,是因為是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影響、支配和規定,它不因人們的主觀意志所轉移。社會主義社會的商品經濟制度的兩重性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面臨的兩種前途,一種是繼續前進,建成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另一種是倒退回去,復辟資本主義。但是,他堅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社會主義一定奔向勝利的前方。
四
根據毛澤東說的和做的,我們可以將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概括為:社會主義公有制與生產的社會化之間的矛盾,也就是社會主義商品制度的矛盾。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人們不僅感覺到了,而且認識到了,只不過被一種良好的愿望遮蔽住了——被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制度的光環遮蔽住了。首先,認為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與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有著本質區別。社會主義商品生產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生產,它反映著全民與集體、集體與集體、全民與全民之間的勞動者聯合的生產關系,是共同締造社會主義生產力的互助協作的關系,因而它不會發生競爭、掠奪和彼此吞并的行為,同時,也不會產生少數人富裕多數人貧困的資本主義;其次,認為這種商品生產是沒有資本家參加的商品生產。它的生產目的不是為著榨取剩余價值,而是直接為著加速社會主義建設和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再次,認為這種商品生產與價值規律共同發生作用的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從而這種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的作用不會導致社會生產的混亂和通漲,即不會引發社會經濟危機。但是,通往天國的大道不是良好的愿望筑城的。這樣的認識本身就是否認矛盾,否認矛盾就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就是唯心先驗的認識。正是因為人們認識的偏頗,才使我國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亦即毛澤東概括的生產斗爭——跌了跤子,受到了損失。
五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問題,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個根本性的理論問題。
因為社會基本矛盾是貫穿社會發展過程始終,規定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性質和基本趨勢并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根本的推動作用的矛盾。
因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貫穿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過程始終,規定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性質和基本趨勢并對社會主義社會歷史發展起根本的推動作用的矛盾。
因為社會主義社會社會的基本矛盾決定、規定和支配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其它矛盾。社會主義社會有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均是由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決定、規定和支配的,包括階級矛盾和生產與需要的矛盾。其實,這個問題,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中就做了深刻的揭示,他說:“在我國現在的條件下,所謂人民內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階級內部的矛盾,農民階級內部的矛盾,知識分子內部的矛盾,工農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之間的矛盾,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民族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等等。”“例如,在客觀上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就需要人們時常經過國家計劃去調節。”
因為社會主要矛盾在階級社會里不過是社會基本矛盾的階級表現。毛澤東曾經明確指出:“馬克思把這一法則(矛盾法則)應用到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的研究的時候,他看出這一社會的基本矛盾在于生產的社會性和占有制的私人性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表現于在個別企業中的生產的有組織性和在全社會中的生產的無組織性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階級表現則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毛澤東選集》 第一卷 第293頁)
因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也不過是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階級表現。有人說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資產階級作為剝削階級已逐步被消滅了,哪里還有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啊?——可以說,中國社會主義的理論問題長期以來是非混淆、爭論不清,全部的癥結就在這里!在毛澤東看來,在資產階級作為階級被消滅之前,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自然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只不過這個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與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的位置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在資產階級作為階級被消滅后,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就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矛盾的特殊表現: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
責任編輯:瀟湘農夫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