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9日-星期三
從馬克思主義全球化理論的立場來看,中美矛盾決非當今國際社會基本矛盾,而是由基本矛盾決定的全球國際關系上的某個方面的特殊矛盾。
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想,立足于當代高度全球化的生產力和錯綜復雜的當代國際局勢,把馬克思全球化思想推向了新歷史高峰,成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全球化思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深刻領會習近平的這一偉大構想,是對歷史偉人馬克思的最好紀念。
當代世界國際形勢波譎云詭,一些人斷言中美矛盾是當今國際基本矛盾,并將其定位為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爭奪霸權的斗爭,預言世界將重復“修昔底德陷阱”的故事。這是囿于霸權主義思維定勢的錯誤判斷。中美矛盾的確存在,而且有時表現得很激烈,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也十分巨大。但是,從馬克思主義全球化理論的立場來看,中美矛盾決非當今國際社會基本矛盾,而是由基本矛盾決定的全球國際關系上的某個方面的特殊矛盾。當今國際基本矛盾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在全球化進程中所產生。
地理大發現掀起了歐洲人大規模海外殖民與跨海貿易的浪潮,人類歷史由此進入新階段。馬克思恩格斯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歷史浪潮的深層本質,那就是資本必須不斷尋找新的擴張空間,以使其占有的由勞動者創造的新增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這就驅使資本必須進行國際擴張,從而開展了全球資本化的歷史進程。資本的全球擴張,一方面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使生產力的社會化水平不斷提高,在國際關系上逐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生產力。而在另一方面,資本推行全球化的目的卻只是為了實現自身的積累,生產力全球化只是其達到這一目的之手段,由此必然產生重重矛盾。全球化進程中當代國際基本矛盾表現為:各國人民追求自身福祉所要建立的全球化生產力與國際壟斷資本支配的霸權主義世界格局之間的矛盾。這一基本矛盾發展到今天,維護這種國際秩序所要消耗的巨額成本已經使霸權國家難以為繼,從而不得不在部分領域退出,這就是所謂“逆全球化”。這是霸權主義的自我否定,人類必須提出能夠解決全球化進程的這一基本矛盾的新的全球治理方案。
正是在這歷史的關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共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想,這是解決上述國際基本矛盾的中國方案,是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當代偉大發展成果。它將建立國際關系新時代的世界秩序:
——它的根本動力不是國際資本霸權,而是各當事國的人民為自身福祉而發展全球化生產力的客觀需要;
——它的經濟基礎不是支配產業鏈與金融鏈的國際經濟霸權,而是各國人民共同通過“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建立的新的國際產業鏈、金融鏈;互聯網、物聯網等生產力全球化的積極成果將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物質文化紐帶。
——它的政治軍事基礎,不是發達國家的軍事霸權,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機制;
——它的價值基礎,不是強加于世界各國的“普世價值”,而是各國人民在共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不斷發展的“共同價值”。
正因為“共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解決當代國際基本矛盾的唯一正確的方案,所以一經問世,就展示出不可阻擋的偉大力量。它的偉力來自世界各國人民對自身福祉的追求,來自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歷史規律,來自人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在共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全球化生產力以及人與人的全球普遍聯系,必將為人類社會的光輝燦爛的明天創造前提。
(作者:魯品越,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程恩富 侯為民:西方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激化
2018-04-17程恩富 侯為民:西方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激化
2018-04-10張文木:論“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兼談認識世界基本矛盾的方法
2018-02-07學術快訊:《太平洋學報》發表張文木文章:《論“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兼談認識世界基本矛盾的方法》
2018-02-0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