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周新城:馬克思主義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紀念馬克思誕生200周年
點擊:  作者:周新城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18-08-01 10:48:40

 

 1.webp (2).jpg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是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的。他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有利于從源頭上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和運用。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就談不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他還說:“鄧小平同志說,讀馬列要精,這個‘精’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導師們的經典著作”。他強調“老祖宗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


  一、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是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勝利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誕生了。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博覽群書,從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營養,同時滿腔熱情地積極參加工人運動,為人民的解放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斗爭。馬克思給我們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的創立,“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全世界無產階級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進行了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整個世界的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中國人民要特別感謝馬克思。正是馬克思主義深刻地改變了中國。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人民苦難深重。這時中國的能人志士紛紛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當時都是向西方學習,想通過資本主義道路來挽救中國。然而處處碰壁。正在大家迷茫、彷徨,找不到出路的時候,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人們認識到還有另一條道路可以走,即勞動人民當家作主、消滅剝削和壓迫的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一經傳入中國,中國的面貌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中國革命不是一帆風順的,也經歷過許多挫折。我們黨總結了建黨以來22年的經驗教訓,在延安整風時得出一個重要原則,即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這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根本保證。這個原則表明,第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因為這些基本原理是科學的,反映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一般規律,是普遍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必須遵循馬克思主義揭示的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忽視、放棄甚至反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然滑向修正主義,第二,必須聯系中國的實際情況,探索中國自己的革命和建設的具體道路,也就是說,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具體實現形式上必須具有中國的民族特點,不能照搬外國的做法,不聯系中國的實際,必然滑向教條主義。無論是修正主義還是教條主義,都會使得中國的革命和建設遭到失敗。

 

  正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起來,我們黨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我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建立了人民政權,在中國這樣的東方大國里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這是具有世界意義的一件大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webp (3).jpg

 

  全國解放以后,我們黨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時地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我國完成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項巨大的社會改造工程。我們黨用這一偉大實踐,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場所,也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制度基礎、提供了政治前提。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一開始我們絲毫沒有經驗,不得不向搞了幾十年社會主義建設的蘇聯學習。但很快毛澤東就發現,蘇聯的經驗,有的是正確的,我們可以學習;有的只適合于蘇聯的條件,不符合中國的具體國情,有的則是錯誤的,決不能照搬。他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具體道路,必須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結合中國的國情進行探索,走自己的路。《論十大關系》就是這種探索的結晶。從毛澤東開始,我們黨就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從中國具體國情出發,探索走自己的、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開始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從這兒開始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于毛”的含義。至于作為一個完整理論體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在鄧小平時候形成的,這就叫做“成于鄧”。

 

  毛澤東在批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的時候,闡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共同規律與民族特點相結合”。他在討論《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的政治局會議上指出:

 

  一、十月革命道路(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各國革命的共同道路,它不是個別民族現象,而是具有時代特征的國際現象。十月革命道路是人類社會發展一個特定階段的共同規律,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都必須遵循,它具有普遍意義。否定十月革命的道路,就是否定馬克思列寧主義。

 

  二、各國有不同的具體情況,因此各國要用不同的辦法解決各自的問題。正如每個人的面目不同一樣,每棵樹長得也不一樣。要講個性,不講個性此路不通。各國革命都有具體的民族特點,沒有民族特點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但是,所有道路都有它們的共性,條條道路通莫斯科。這就是十月革命的基本經驗,各國革命黨人的任務是把體現在十月革命道路中的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本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制定本國革命的路線、方針、政策。[2]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把共同規律與民族特點相結合,才能取得勝利。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是遵循了共同規律與民族特點相結合的原則,這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根本途徑。1956年毛澤東提出的共同規律與民族特點相結合,實際上沿續了延安整風時提出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兩者思路是完全一致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定我國正處在、并在相當長歷史時期內仍將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鄧小平在十二大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國情相結合,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怎么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有一個明確的論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和時代特點賦予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說,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上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它是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提出來的。在本質層次上,它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共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不是科學社會主義之外的一個社會主義流派。國外經常有人說我們搞的是“中國特色資本主義”。這是錯誤的,至少是一種誤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這就給社會主義提出了一個“標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就是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我們始終把四項基本原則作為立國之本。所以它是社會主義,而不是什么“中國特色資本主義”;

 

  第二,在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具體實現形式的層次上,我們結合中國具體國情和時代特點,進行探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實現形式層次上才具有“中國特色”。概括起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前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結晶。毛澤東指出的原則:一方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聯系中國的具體實際,兩者相結合,社會主義事業才能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體現了這一原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子”和“源頭”,離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離開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也就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提。決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一棵樹,刨掉了根子,就活不成,一條河,堵塞了源頭,就會干枯。我們在宣傳、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候,一定要強調它來源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源于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這正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意義。

 

  自黨的十二大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來,已經過去了35年了。這是我國迅速發展的35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黨和國家的事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并不斷開辟發展的新境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產力得到巨大發展,一躍而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擺脫了貧窮落后的面貌。生產社會化程度大大提高,十三大指出的“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所必需的生產社會化程度還很低”的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任何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同整個社會密切聯系在一起了。原來農業基本上是原始的手工勞動,現在也擺脫了這種狀況,平原地區已經基本上依靠機械工具進行勞動,機械化程度已相當高了。全國城鎮化水平大大提高,八億人口搞飯吃的局面已經改變了。溫飽問題已經解決,全面小康也很快實現。文化教育、科學技術領域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文盲基本上掃除,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普及,大學生在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全社會文化水平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經過30多年的的發展,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世界前列,許多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隨著開發大西北戰略的推進,西部地區發展大大加快,地區發展不平衡面貌得到很大扭轉。誰也不能否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誰也不能否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

 

  當然,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仍沒有改變。但與30多年前相比較,也就是剛剛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候相比較,確實是向前進了一大步,正如十九大報告指出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3]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了一個新的時代。

 

  與此相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溫飽問題解決以后,人們不再是為吃飽飯而奔忙,人的需要發生了質的變化,精神生活的需求大大提高,物質生活更加注重質量,人們追求的不再是溫飽和小康了,而是美好的生活,更多地追求公平正義、民主法治,這一需求日益增長。另一方面,生產力已經大大發展,不能簡單地說落后了,但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還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十九大規劃了未來我國發展的前景。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實現強起來。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來,我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又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這些足以載入史冊的輝煌成就,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取得的,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的,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勝利。一部中國人民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取得勝利的歷史。中國的偉大成就,顯示出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一經掌握群眾,就變成強大的物質力量,這是一切成就的源泉。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條件下,我們應該一如既往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九個方面的任務)

 

  我們應該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堅信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我們應該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始終把人民的立場作為根本的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團結和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

 

  我們應該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思想,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覺通過調整生產關系,激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活力,自覺通過完善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的要求,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符合規律地向前發展;

 

  我們應該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發展道路,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中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更加切實、更加有效地實施人民民主;

 

  我們應該學習和實踐馬克思關于文化建設的思想,立足中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不斷鑄就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我們應該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建設的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我們應該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的思想,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我們應該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歷史的思想,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審視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和面臨的重大問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的外交政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依附別人,更不掠奪別人,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應該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實思想,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進行。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來的近100年時間里,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一深刻變化的歷史經驗證明,只要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一個強大的革命遠景就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引領時代,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用豐富的當代中國的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我們一定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共產主義的理想一定能夠實現。

 

  二、需要警惕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歪曲、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

 

  馬克思主義的勝利,迫使敵對勢力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來歪曲、反對馬克思主義。這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是屢見不鮮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也出現了這種現象。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引下,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領域都取得巨大成就,這都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的,在事實面前,公開反對馬克思主義的人不多了,但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來歪曲、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情況卻多了起來。這一招比較靈,缺乏馬克思主義修養的人往往被迷惑住了,分辨不清楚了。

 

  不是自稱為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真的就是馬克思主義

 

  有一位博士生撰寫有關有機馬克思主義問題的學位論文,在開題報告會上,大家議論一個問題:有機馬克思主義是不是馬克思主義?有人主張,有機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它運用馬克思主義密切結合當前生態平衡問題進行研究,有許多看法值得我們借鑒。有人認為,有機馬克思主義反對歷史唯物主義,不是馬克思主義,而是一股非馬克思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這個討論是具有原則意義的,它涉及一個問題:究竟什么叫馬克思主義?是不是凡是自稱是馬克思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馬克思主義有沒有個“準”?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由一系列基本原理組成的科學的理論體系。正如列寧指出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4]不是自己說是馬克思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這里有一個判斷標準:贊成這些基本原理組成的理論體系,才能稱之為馬克思主義;不贊成甚至反對這些基本原理組成的理論體系,就不是馬克思主義,就是非馬克思主義或者反馬克思主義。盡管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把馬克思主義喊得震天響,也不是馬克思主義。是不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就是能不能稱為馬克思主義的標準。有機馬克思主義既然不贊成歷史唯物主義,也就不贊成馬克思主義了,所以不能說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

 

  馬克思主義是有不同“流派”的,不是像某些人批評的那樣,只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一條線,此外就沒有馬克思主義了。但是,所謂馬克思主義的“不同流派”,指的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分析具體問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指的是運用基本原理得出的不同的具體結論。“不同流派”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即都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好比一棵大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樹根,“不同流派”是在同一個樹根上長出的枝葉,根子是一個。否定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可能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有人提出,伯恩斯坦雖然不贊成馬克思的一些基本觀點,但不失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這聽起來就感到邏輯不通。修正主義是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不能因為它口頭上還講馬克思主義的某些詞句,就說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

 

  至于說有機馬克思主義的某些觀點,我們可以借鑒和吸收,這是另外一回事。可以借鑒和吸收的東西,不等于就是馬克思主義。儒家學說,有許多東西我們可以繼承和借鑒,但能由此就說它是馬克思主義嗎?顯然不能。

 

  必須把一個事物的本質同它的作用分開來分析。馬克思主義作為一門科學的學說,是有它自身的質的規定性的。具備這種質的規定性,才能叫馬克思主義。不是自己說是馬克思主義,而且某些觀點對我們有用,它就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了。關鍵問題是要看它是否具備作為馬克思主義的質的規定性。

 

  舉一個類似的例子。我們黨在批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時,涉及一個問題;怎么看待社會黨?當時我們黨強調,要把社會黨的性質與我們對它的政策分開,指出:“社會黨不是社會主義政黨。除了個別的左翼以外,它們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為資本主義服務的政黨,是資產階級政黨的一種變形。……不能模糊這種界限。模糊這種界限,有利于社會黨領袖欺騙群眾,不利于我們爭取社會黨影響下的群眾。但毫無疑問,加強對社會黨的工作,爭取同社會黨的左派和中間派建立統一戰線,是很重要的。”[5]

 

  我們對各式各樣的西方馬克思主義都應該做這樣的分析。首先看一看它是不是同意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確定它的性質,即確定它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然后看它哪些具體觀點是正確的,我們可以借鑒。不要籠統地說,西方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實際上,西方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大雜燴,其中大量的是非馬克思主義的,甚至是反馬克思主義的。不要一聽到自稱是什么什么馬克思主義,就相信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就是馬克思主義大家庭的一員了。不要在“盡可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的口號下,模糊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有的學派雖然不是馬克思主義的,但在反對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大前提下,是可以團結的,但不能因此就認為它的性質是馬克思主義的了。

 

  要正確理解發展馬克思主義

 

  改革開放以來,理論界出現一種傾向:打著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旗號,否定馬克思主義某些基本原理,仿佛“發展”、“創新”就是挑馬克思的錯,挑毛澤東的錯。這當然是錯誤的,然而卻盛行于一時。所以要搞清楚什么叫發展馬克思主義。。

 

  談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在方法論上,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它在具體條件下的運用得出的具體結論區分開來。馬克思恩格斯自己就做了這樣的區分。他們在《共產黨宣言》發表25年的時候給德文版寫了個序言,序言指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6

 

  顯然,馬克思恩格斯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這些原理的具體運用分開來看待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不會過時的,但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得出的具體結論,則會隨著條件的變化而過時,需要修改,需要根據新的情況得出新的結論,也就是說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具體結論上,需要發展。這段話表明,不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會過時,或者它有對有錯,需要改變或廢除某些基本原理,才能創新,而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具體問題得出的結論,需要不斷發展、創新。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反映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一般規律,它是工人階級觀察世界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因而它是普遍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正確的、科學的,不是有對有錯的,它具有普遍意義,既不會由于國情不同而不適用,也不會由于歷史條件的變化而過時。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領域我們都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能有絲毫動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領域都不能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同時還要看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各個基本觀點之間有著密切的有機聯系,它們是一個系統,而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間沒有聯系的各種論斷的匯集。如果拋棄、否定了其中一個論斷,其他論斷就會隨之被否定,整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體系也就瓦解了。形象地說,它們不是一個一個的土豆,扔掉一個,其他還在;它們是一個系統、一個整體,否定了其中一個基本原理,按照理論邏輯推論下去,其他原理也就站不住了,整個馬克思主義就會被否定。

 

  舉一個例子。本世紀初,在討論勞動價值論時,有人提出不僅勞動創造價值,其他生產要素也參與創造價值,主張要素價值論。好像否定勞動價值論,對整個馬克思主義沒有多大關系似的。殊不知勞動價值論是整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邏輯起點,否定了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學說就沒有了依據,而沒有剩余價值學說,就解釋不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就看不到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科學社會主義就失去了根據。這樣,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就瓦解了。回過頭來看,那場圍繞勞動價值論的爭論,有著原則的意義,決不是孤立的某個學術觀點的爭論。堅持勞動價值論,我們才有可能堅持馬克思主義,從而也才有可能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不能隨意地說,馬克思主義某個基本原理是錯誤的,更不能把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某個原理當作是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十分危險的,那會毀滅整個馬克思主義的。

 

  但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不是僵化的、停滯的教條,而是不斷發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斗爭的行動指南,它必須同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才能解決革命斗爭、社會主義建設面臨的問題。離開具體國情,離開革命斗爭的實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只是空洞的原則,一點用處也沒有。它好比一把好箭,但老拿在手上把玩,不向“的”射出去,豈不是毫無用處了嗎?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革命斗爭所處的條件不一樣,因此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得出的具體結論必然也是不一樣的,在英國與在法國不一樣,在法國與在德國不一樣,在德國又與俄國不一樣,照搬別國模式必然是要失敗的。我們講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說要挑馬克思的錯,否定某些基本原理,而是說要結合本國國情,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新的情況、新的形勢,得出新的結論。

 

  毛澤東就是這樣看待馬克思主義的。他說,“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至今未變”,“至于馬克思、列寧關于個別問題的結論做得不合適,這種情況是可能的,因為受當時條件的限制”。“馬克思活著的時候,不能將后來所有的問題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時把所有的問題都加以解決。俄國的問題只能由列寧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由中國人解決。”[7]

 

  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發展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著。20世紀初,列寧根據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特點,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俄國實際情況,領導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列寧主義。在我們中國,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在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的鄧小平等幾屆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但不管怎么發展,有一條是不變的:始終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是根子,無論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這個根子上生長出來的枝葉。離開這個根子,就活不了了。否定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是馬克思主義,怎么還談得上發展馬克思主義呢!

 

  必須擺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關系

 

  我們一些理論家往往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用批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辦法來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

 

  最常見的是,有人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些具體政策來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例如,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允許并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私有制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有人就由此得出結論:《共產黨宣言》里說的消滅私有制是空想,私有制符合人的自私的本性,是消滅不了的,消滅私有制是“舊共產黨”的主張,維護私有制才是與時俱進的“新共產黨”的主張,誰強調共產黨最終要消滅私有制,那就是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唱反調;我國允許資本主義性質的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存在和發展,而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產生剝削,有人為了論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鼓勵、支持資本主義性質經濟發展,就反對社會主義要求消滅剝削的理論,認為資本帶來的收入不是剝削,甚至否定剝削這個概念,主張使用“財產性收入”取代“剝削”這一概念;為了論證“財產性收入”的合理性,主張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不僅勞動創造價值,而且資本也參與創造價值,主張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有人主張私營企業主與工人、農民一樣,都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因而反對階級這一概念,主張用“新階層”這個概念取而代之。


  他們炮制一系列新概念來取代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概念,認為這才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結果把人們的思想搞糊涂了。

 

  其實,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些具體政策,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它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出發制定出來的。我國是從半封建、半殖民地進入社會主義的,生產力落后,發展又不平衡,需要化很長一段時期來完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實現了的工業化、社會化。我們的社會主義還將長期處在初級階段。公有制所需要的具有社會性質的生產力,在許多地區、部門還不具備。按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我們不能實行單一公有制,還需要允許并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私有制的存在是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許多地方和部門的生產力還不具備社會的性質。公有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點。這是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得出的結論,并不違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不是因為私有制符合人的自私本性(說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這本身就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也不是因為私有制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而是因為生產力落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社會化程度的提高,我們最終是要消滅私有制的。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允許并鼓勵、支持私有制的發展,是利用私有制發展經濟,為將來徹底消滅私有制創造物質條件。這同《共產黨宣言》里宣布的消滅私有制的理論,是完全一致的。正因為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存在,必然產生剝削,必然存在階級和階級矛盾,這也是無可回避的。我們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來觀察、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實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炮制一些模糊的、模棱兩可的“新概念”來掩蓋它。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才能從根本上解釋清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存在的問題,拋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什么也說不清楚了。

 

  還有人直接了當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科學社會主義對立起來。

 

  例如,有一位著名的科社專家說,當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特點是社會主義多樣化,除了科學社會主義之外,有影響的社會主義流派有:民主社會主義、生態社會主義、民族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言外之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無關,它是科學社會主義之外的一個社會主義流派。

 

  然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丟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就不是社會主義,連社會主義也不是了,哪兒還有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在中國當前條件下的具體實現,它本質上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只是在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具體現實形式的層次上才有中國特色。拋棄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就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有一位著名理論家提出,為了從學理上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必須明確,之所以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所以要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無法完全解決中國的問題。

 

  你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無法解決中國問題,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解決中國問題,這是典型的為了抬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貶低、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言論。這段話邏輯就不通:既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無法解決中國問題,那么你怎么把它中國化,也不能解決中國問題。實際上他是隱含著要更換指導思想:不應該把馬克思主義定為指導思想,不能解決問題的理論,怎么能作為指導思想呢!

 

  從理論上講,他把兩個不同的問題混淆在一起了;一個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能不能解決中國問題,另一個是怎么才能解決中國問題。對前一個問題,我們必須斬釘截鐵地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能夠解決中國問題,因為它反映了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是普遍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中國問題必須按照社會發展規律來解決,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才能解決;后一個問題,則需要明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聯系中國實際,才能解決中國問題,不聯系中國具體實際,不結合中國實際進行探索,那就不僅“無法完全解決中國問題”,恐怕連一個問題也解決不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際上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無法解決中國問題,這不是“從學理上加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解”,而是從根本上否定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

 

  《光明日報》上曾經刊載一篇文章,提出我們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為“中國特是社會主義”,意味著不再滿足于有中國特色了,而是要建立一個“獨立形態的社會主義”,而與以往任何社會主義都不一樣了。“不滿足于中國特色”、“獨立形態社會主義”,是什么意思呢?是想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無關,它不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在中國具體條件下的實現形式有中國特色,而是“獨立于”科學社會主義之外的一種社會主義形態。

 

  然而丟掉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就不是社會主義,哪兒會有科學社會主義之外的社會主義形態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在當前中國的具體實現形式,而不是什么“獨立形態社會主義”。

 

  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閉幕會上講,應該把中國的理論和實踐看作是馬克思主義的“分店”,我們的理論和實踐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提出來的。目前,還是像毛澤東說的那樣,我們比較缺乏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要老老實實地請教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請他們來,不是作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應該恭恭敬敬地向這些老師學。不要憑著我們取得一些成就,就吹我們比馬、恩、列、斯高明,就忘乎所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聳立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的,沒有這些基本原理,沒有了這個根基,這個大廈是要垮塌旳。

 

  三、當務之急是認真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總結我們幾十年奮斗的歷史,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延安整風確定的根本原則: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起來。一方面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必須緊密結合中國實際,不能脫離中國國情。兩者缺一不可。

 

  應該看到,在不同歷史時期,妨礙貫徹這一原則的主要錯誤傾向是不一樣的。如果說在上世紀30、40年代,主要的錯誤傾向是教條主義,照搬外國做法,脫離中國實際的話,那么,改革開放以來,主要的錯誤傾向則是否定、拋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了。且不說那些赤裸裸地反對馬克思主義的言論,諸如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歷史虛無主義等等泛濫成災,西方資產階級學說在一些領域占據主流地位,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這種嚴重情況,即使在標榜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隊伍里,也往往有人打著理論創新的旗號,或隱或顯地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我們舉幾個例子吧。

 

  有一些理論家提出,有兩個馬克思主義,一個是傳統馬克思主義,那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的思想,那是“原生態”或“次生態”的東西,不能回答當前中國面臨的問題,不管用了;另一個是現代馬克思主義,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是“現生態”的,它才能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才管用。


  他們把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立起來,用后者否定前者,不承認貫徹始終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統一的、正確的。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兩個不同的馬克思主義,不同的只是隨著條件的變化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得出的具體結論。

 

  還有一種常見的說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對有錯,我們要堅持它的對的內容,揚棄它的錯誤的內容。

 

  按照他們的說法,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主要的問題是存在“空想”成分,這不僅《哥達綱領批判》里有,《共產黨宣言》、《資本論》里也有,甚至認為克服這些“空想成分”需要極大的理論勇氣。

 

  他們說,我們不能迷信馬克思主義,要對馬克思主義要進行分析,這樣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

 

  他們把發展馬克思主義解釋為糾正馬克思主義中的錯誤東西,實際上是不贊成(至少是不完全贊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其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是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是普遍真理,絕不是有對有錯的。至于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某些具體結論、具體措施,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踐進行研究,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是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的。他指出: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有利于從源頭上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和運用。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就談不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他還說:

 

  “鄧小平同志說,讀馬列要精,這個‘精’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導師們的經典著作”。他強調“老祖宗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8]

 

  當務之急是要認真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只有這樣,才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大會上強調:

 

  “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9]

 

  我們應該切實落實總書記的指示,一生都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一生都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把這一點當作生活習慣。

 

注 釋:

[1] 習近平:《在記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5月5日。

[2] 吳冷西:《十年論戰》(上),第66—67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3] 《人民日報》2017年10月19日。

[4] 《列寧選集》,第2卷,第41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關于和平過渡問題的意見提綱》,《人民日報》1963年9月6日。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5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 《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2、3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 習近平:《做好新形勢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學習時報》2010年10月25日。

[9] 《人民日報》2018年5月5日。

 

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若干理論問題

作者:周新城 著

當當廣告
購買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