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吳慶軍 王振中:中國共產黨百年目標全面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
點擊:  作者:吳慶軍 王振中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2-01-07 10:27:36

 

1.webp (4).jpg

【提 要】中國的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設定:“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說明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的世界坐標就是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么中國共產黨百年目標實現時,中國的全面小康社會在世界處于什么樣的相對位置?到目前為止學術界沒有給予很好地準確回答。本文深入細致研究而得出:中國共產黨百年目標實現時中國全面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是基本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本文以此為基礎構造了小康社會達標率,此指標不僅可用于縱向測度歷年中國小康建設的動態歷史進程,還可以動態測量世界廣大發展中國家是否達到小康水平并進行國際比較。確立全面小康社會的國際標準為世界平均水平的意義在于可以把小康社會由中國獨有概念推廣為全球共同認可的概念,由中國標準上升為國際標準將極大地增強中國的軟實力、制度自信和理論自信。中國共產黨百年時全面小康社會對世界的偉大意義就是中國從世界上最落后、最貧窮的低收入國家用了幾十年時間快速躍升為世界平均水平,社會經濟進步速度之快,至今沒有哪個世界大國能企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事實充分彰顯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中國道路的正確性。

 

一、引言及文獻綜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1] 這說明中國共產黨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2021年正式宣布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重要里程碑和現代化進程的階段性目標。
 
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有幾個重要關鍵節點:基本解決溫飽、總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1992年中國基本解決溫飽,按世界銀行標準中國剛達到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這實際上是中國基本解決溫飽時的世界坐標。2000年中國實現總體小康,按照世界銀行標準中國剛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這實際上是中國實現總體小康時的世界坐標。中國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 這表明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的世界坐標就是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么中國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中國的世界坐標是什么?到目前為止社會各界沒有明確的認識。對此,學術界、理論界需要研究并給出明確判斷和定位。

目前學術界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研究主要集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和作用、概念內涵、目標演進、發展歷程、建成原因、成就概括和經驗總結。

時任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2002)提出2020年人均GDP3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3]但是事實上2020年實際的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不僅超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還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遠遠超過預期目標,所以不能作為真實標準。付衛紅(2015)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了統計監測研究。[4]不過由于2015年還未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以其測量結果只是具有階段性意義。清華大學胡鞍鋼教授(2021)認為:“全面小康社會重要標志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入中等收入范圍,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收入最低門檻”。[5] 任志江,劉雨薇,鄧惠(2021)認為:“全面小康社會是中國式現代化階段目標表述”。[6] 查少剛(2013)認為:“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兩個層次目標,一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期目標,一個是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遠目標”。[7] 任仕暄(2021)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8] 任曉偉(2021)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基礎”。[9] 吳曉倩,李成恩,施建華(2021):選取22項指標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綜合指數法對福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綜合評價分析。[10] 雖然有綜合得分,但是綜合得分是個抽象綜合概念,沒有對應具體的可見指標。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為10410美元,而2019年世界銀行高收入最低門檻人均國民收入12375美元,中國距離此標準還有較大的差距,林毅夫(2018)認為:“中國將在2025年左右成為高收入國家”。[11]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指出中國2025年才有可能成為高收入國家[12]。所以,世界銀行的中等偏上收入(2010年已經達到)和高收入最低門檻(預計2025年才達到)不能用于定位中國共產黨百年時全面小康社會的國際坐標,需要尋找新的標準來準確定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的世界坐標。現有研究對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測量主要集中在國內坐標,缺乏國際坐標的度量和國際比較。由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對于準確認清中國的國際相對地位非常重要,本文先從小康社會概念形成及內涵演化著手進行研究分析。

二、小康社會概念內涵的歷史演化


小康的概念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詩經·大雅》:“民亦勞止,汔可小康”。[4] 小康在此處表達的是百姓太勞苦,期望安康,反映的是百姓對生活安定的向往。對小康較早定義見于《禮記》:“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足謂小康。” [5]  此處小康的大體意思是百姓富足安康,是古代華夏民族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宋代洪邁《夷堅志》:“久困于窮,冀以小康”。[6] 此處表達百姓渴望擺脫貧窮,寄希望過上小康的理想生活狀態。清代康有為的《春秋董氏學》:“亂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漸有文教,小康也。”[7] 因此,小康是中國普通百姓對豐衣足食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然而中國幾千年來,這一理想的社會愿望始終沒有實現。

 “小康”概念進入新中國國家決策層面,最早出現于鄧小平對小康的表述。鄧小平將小康的傳統文化意蘊與時代意蘊相結合,并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融為一體,賦予了“小康”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階段目標。使用“小康”來確定中國發展目標,既符合發展實際,也易為民眾理解及支持。1978年鄧小平說:“到20世紀末,中國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此時是一個小康的狀態”。[7] 鄧小平的小康標準是百姓“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對衣食無憂的生活狀態。1981年鄧小平說:“20世紀末,中國達到小康社會”。1982黨的十二大報告首次在中央文件使用“小康”概念。1984年鄧小平提出小康社會標準:“20世紀末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800美元,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8] 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明確了20世紀末要實現“小康水平”。1990年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指出“:小康水平,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1997年十五大報告作為中央文件正式明確“小康社會”概念。2000年中國宣布實現“總體小康”,同時強調這種小康還只是不全面的小康。2002年黨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由此,從“總體小康”上升到“全面小康”。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第一個一百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7 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規劃。[9]

從小康社會的提出,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幾千年來中國老百姓的社會理想終于變為客觀的現實。同時小康社會的內涵不斷豐富,從單純追求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到多方面全面發展。應該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國內內涵極其豐富,但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明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即此時中國在世界的國際定位以便國際間比較。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缺少世界坐標和國際比較,世界各國人民對于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認知比較模糊,不利于在國際上宣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不利于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因此,學術界和理論界很有必要確定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的世界坐標。一國的世界坐標可以用一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或者一國人均國民收入在世界的相對位置來反映。接下來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的世界坐標如何確立。

三、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測度


2019年中國人均GDP為10262美元和人均GNI為10410美元均超過一萬美元,而2019年世界人均GDP為11428美元,世界人均GNI為11570美元,就是說2019年中國人均GDP和人均CNI還沒有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國2000年就已經成為“中等收入國家”。那么為何十九年后2019年還未到達“世界平均水平”?接下來本文剖析世界銀行的國家劃分標準及其適用條件。

(一)世界銀行國家類型劃分標準由來及其用于發展階段劃分的適用性分析

1978年世界銀行發布了第1期《世界發展報告》,把世界各國分為三大類: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國家、資金富裕的石油出口國家。其中發展中國家包括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工業化國家主要是OECD成員國。1989年世界銀行進行修正,按照人均年國民總收入分組,把世界各國家劃分為三大類,即: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其中中等收入國家又細分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這樣實際上分成了四類國家類型:低收入國家、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但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本質上都屬于中等收入國家。需要說明的是世界銀行所稱呼的“中等”是指世界的中位數(即中間位置)而非世界的平均值,“中等收入”確切是指世界排名處于中間位置的國家收入水平而非全世界的平均中等水平。由于世界各國收入貧富差距極其懸殊,從而使得處于世界中間位置(即中位數)的國家收入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2010年中國發展水平達到了Upper Middle Income,在中國國家統計局規范翻譯名稱為:中等偏上收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只意味著從世界排名上看,處于中間偏上的位置,但是由于世界各國收入貧富嚴重不均等,世界各國的收入分布呈現嚴重的偏態分布,致使雖然排名處于中等偏上位置,但是實際人均國民收入還遠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中等偏上收入仍然屬于中等收入的范疇。世界銀行劃分國家類型初衷是作為世界銀行確定相關類型國家貸款的標準。人均收入低的國家或地區可以享受優惠利率的貸款,而對于高收入國家或地區不再享受世界銀行的貸款利率優惠。那么世界銀行高收入國家最低門檻標準是否可用來作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呢?本文分析認為不適合,理由是2025年中國才有可能到達高收入最低門檻標準。中國2035年才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所以中等發達國家標準也不適合作為衡量全面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

1.webp (5).jpg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世界銀行的國家類型劃分是不等距分組,不同組之間的差距非常懸殊:低收入組組距為一千美元,中等偏下收入組組距為三千美元,中等偏上收入組組距為八千美元,高收入組組距為七萬美元。2019年瑞士人均CNI為85500美元,美國人均CNI為65760 美元,羅馬尼亞人均CNI為12630美元,毛里求斯(非洲島國)人均CNI為1274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高收入最低門檻標準(人均GNI為12375美元)四國都被列入高收入經濟體,最高與最低差距相距七萬多美元。如此差距懸殊的不同國家被分為同一組,說明高收入組分組范圍太寬泛,很難用如此寬泛區間范圍去精確定位一國在世界的發展階段。由于世界銀行劃分國家類型最終目的是確立一國是否享受世界銀行的優惠貸款,不同國家類別的臨界值如何確定,世界銀行相關部門解釋并不十分清晰,因此導致了誤解和誤用。其中中等收入與高收入的分界點,最初來自于1987年價格水平的6000美元,而此后更加特別提款權平減指數(SDR指數)進行折算。也就是說世界銀行沿用至今的中等收入與高收入的臨界值,仍然是三十年前區分值。不過每年依據SDR進行調整,但之后世界銀行所采用的SDR折算指數僅考慮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因素,忽略其他國家的通貨膨脹因素,從而造成許多國家過早地推進到高收入國家的行列(Fantom and Serajuddin,2016)。[10] 世界銀行高收入的最低門檻值僅僅只是世界銀行用于是否給相關國家發放優惠貸款的分界值而已,高收入不是中等發達國家標準,更不是發達國家標準,況且中國只有到2025年才有可能達到這個標準。故此,世界銀行高收入最低門檻值不能用于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的標準衡量。

綜上所述,如果用世界銀行分類標準來度量中國現代化進程,只有“低收入平均值”和“中等收入”標準適合使用。即1992年中國基本解決溫飽,中國達到低收入國家平均水準;2000年中國實現總體小康時,中國跨入中等國家,這兩個標準可用作基本溫飽和總體小康時的世界坐標。而“高收入”標準不適合用作度量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標準(因為預計2025年才可能達到其最低值)。評價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需要另外尋找合適的評價標準。

(二)一國在世界的排名和位次是否可以用作衡量其在世界坐標?

從理論上講一個國家在世界上排名和位次應該可以作為度量其在國際上的世界坐標。然而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發現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由于不斷產生新的國家,比如前蘇聯解體后由一國分裂為十幾個國家,前南斯拉夫解體也分裂為若干國家,另外還有不斷新獨立國家,而且不同年份不是所有國家都把本國的完整統計數據上報國際組織,從而造成國際組織在不同年份所獲得的統計數據的國家數量不等。故此,在實踐過程中,用世界排名和位次來度量一國的世界坐標實際上不準確。但可以使用百分位數來修補國家排名和位次的缺陷。本文測算了中國重要年份中國在世界排名的分位數列表如下:

1.webp (6).jpg

1992年中國基本解決溫飽,對應中國在世界各國位置的大約為五分之四分位數;

2000年中國實現總體小康,對應中國在世界各國位置的大約為三分之二分位數;

中國全面實現小康時,預測中國在世界各國位置應該大約在前三分之一分位數;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從基本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中國在世界的排名及分位數都有明顯實質性上升,這是中國取得偉大成就的具體表現。不過雖然可以計算出各個階段中國在世界各國的位置分位數,但是由于分位數概念過于專業化不易為普通百姓理解。所以,應該尋找更容易被世界人民所理解的認知標準。

(三)衡量中國全面實現小康時的國際標準:世界平均水平

雖然世界銀行的中高收入和高收入標準不適合定位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但是,世界銀行數據庫里還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那就是世界歷年平均的人均GDP和人均CNI。這個標準是否適合用作定位中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呢?接下來本文分析世界人均GDP和人均CNI是否可以作為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

1.世界人均CNI與中國人均CNI演化趨勢分析

從世界銀行數據庫可采集1978年-2019年的歷年中國人均CNI和世界人均CNI數據,其中人均CNI是人均國民總收入,作圖如下:

1.webp (7).jpg

【 圖1:中國人均CNI及世界人均CNI的歷年演變圖】


圖1上方實線是世界人均CNI實際數據,上方虛線是其趨勢發展線。

下方實線是中國人均CNI實際歷史數據,上方虛線是其趨勢發展線。

從趨勢發展預測看,到2020年中國人均CNI與世界人均CNI非常接近,而到2021年中國人均CNI就基本達到世界人均CNI平均水平。2021年中國共產黨百年目標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實現,此時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基本達到世界平均收入水平,因此,世界人均CNI可以作為衡量是否達到全面小康社會標準。

2世界人均GDP與中國人均GDP演變趨勢分析

從世界銀行數據庫采集1978年-2019年歷年中國人均GDP和世界人均GDP數據,作圖如下:
 
1.webp (8).jpg

【圖2:中國人均GDP及世界人均GDP的歷年演變圖】

 

圖2上方實線是世界人均GDP的實際數據,上方虛線是其趨勢發展線。

下方實線是中國人均GDP歷史實際數據,上方虛線是中國人均GDP趨勢發展線。

從圖2可以看出,1978年中國人均GDP與世界人均GDP的相對差距為98%,經過四十二年快速追趕,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與世界人均GDP非常接近,而到2021年中國人均GDP就基本達到世界人均GDP。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百年目標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實現時,此時中國人均GDP基本達到世界人均GDP水平,因此,世界人均GDP可以用作為衡量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

圖1和圖2可以看出無論是人均GDP還是人均CNI,按照原有發展趨勢預測,到2020年中國與世界平均水平都更加非接近,到2021年中國與世界的平均水平基本重合。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經濟遭受重大打擊而下滑,但是中國經濟全球表現最佳。在世界各大經濟體GDP普遍下滑的情形下,中國的GDP逆勢強勁增長,韌性十足。2020年世界經濟萎縮了3.5%,而中國經濟卻實際增長2.3%,且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10]  2020年中國實際經濟增速比世界實際經濟增速多出5.8%,由此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與世界經濟平均發展水平的差距就大大地加速縮小了。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將2021中國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6.0%以上,世界銀行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的經濟增速為8.5%,全球經濟增長5.6%,中國經濟增速會高于世界平均經濟增速,這時中國的人均GDP和人均CNI與世界平均水平就會幾乎相等。因此,中國全面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就是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比較準確地作為全面小康社會的國際標準,也與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吻合。

四、全面小康社會國際標準的深化:小康社會達標率


通常大部分人關注現價的人均GDP或者人均CNI來考察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或者人民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受到通貨膨脹和匯率不斷變動的影響,從長期看,不同年份的現價代表的價值不同。于是采用不變價價格來反映真實的價值。不變價格雖然能反映真實情況,但是當年不變價的絕對值直觀意義不容易解釋。可以看出,無論采用是不變價格絕對值還是現價絕對值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若采用相對測量,即對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進行相對測量,則會消除這類缺陷。從國際參照物角度看,可以把世界人均GDP和人均CNI看作全面小康社會的國際標準值。進而,把國家人均GDP與世界人均GDP的比值,或者國家人均CNI與世界人均CNI的比值稱作為小康社會達標率,作為構建度量小康社會建設完成程度的核心指標。

(一)全面小康社會達標率可以縱向動態度量中國歷年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

收集相關數據,按照要求計算中國小康社會達標率得到下表:

1.webp (9).jpg

小康社會達標率可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國際參照經濟指標。作圖如下:

1.webp (10).jpg
 【圖3:中國小康社會達標率演化圖】

由圖3 可以清楚看出,在中國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1992年是一個拐點,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黨的十四大正式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同時此時中國剛基本解決溫飽問題。自此以后中國的小康建設進程明顯加快,到2000年實現總體小康后,中國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呈現加速上升勢頭,到2021年全面小康達標率基本達到100%,從而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用小康達標率這個概念可以容易考察,中國各個階段邁向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速度和實現程度。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小康社會,后續提出許多具體要求,重要指標是人均GDP。曾提出人均GDP高于3000美元就算建成全面小康,然而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一萬美元,此時中國仍然沒有建成全面小康。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均GDP的絕對值作為衡量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存在缺陷。這種缺陷首先表現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絕對值受到通貨膨脹和匯率波動的影響,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人均GDP的國際標準會發生變動。因此,在世界國際坐標參照系下,運用全面小康的國際標準(世界平均水平)來構建小康社會達標率的指標。此指標可從相對測量的角度來度量中國每年人均GDP相對于當年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從而測量中國不同年份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世界相對位置。

(二)國際標準的建立有助于小康社會概念從中國概念推廣到世界范圍

從國際參照物角度看,世界平均水平實際上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國際標準值。而這個國際標準確立,可使得全面小康社會由中國概念擴展為世界概念,從而可以使得中國制定的現代化發展階段劃分標準推廣到全世界成為全球標準,進而使得中國理論走向全世界,有助于增強中國的國家軟實力和影響力。世界銀行標準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有120多個以上,基本上都可以用小康社會達標率來度量廣大發展中國家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程度。

收集相關數據,示范計算出部分國家的小康社會達標率,并進行對比研究。

1.webp (11).jpg


由上表數據可以挖掘出許多由價值的信息。比如1990年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三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比例實際上相差無幾,甚至印度、巴基斯坦的起點要比中國稍微高一些,然而后續發展可以看出明顯差異,中國由1990年的7.8%上升到2019年的90%,提升了82.2%;而印度由1990年的9%上升到2019年的18.4%,上升了9.4%;巴基斯坦由1990的10%上升到2019年的13.2%,僅上升了3.2%。從小康社會達標率這個指標可以明顯看出中國進步上升步伐速度明顯快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印度的上升步伐速度快于巴基斯坦。

越南和老撾起點更低,二十多年年也取得比較大的進步,但目前與中國水平差距較大。印尼、菲律賓、埃及、秘魯、泰國起點都比中國高,也有進步,但與中國的進步速度和程度來比較,就遜色多了,目前水平大幅度落后于中國。蒙古、烏克蘭、南非三國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烏干達、埃塞俄比亞、布隆迪、蘇丹非洲四國幾十年始終在低位徘徊,甚至部分國家經過二十多年后還出現相對倒退。

由此可以看出,通過使用小康社會達標率對世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水平進行測量,可以得到許多非常有用的結論。用世界平均水平作為全面小康社會的國際標準,進而推演出的小康社會達標率概念,有助于中國提出的小康社會概念推廣到全世界,從而使得小康社會的中國獨特概念成為全球共同認可的概念。中國標準上升為全球標準將極大地增強中國的軟實力、制度自信和理論自信。

五、結  論

中國實現現代化目標以及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有幾個重要關鍵節點:基本解決溫飽、總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本文度量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幾個關鍵節點中國所處的世界坐標和國際定位,如下表所示。

1.webp (12).jpg

本文研究發現:用世界平均水平基本可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在確定全面小康社會國際標準基礎上,本文提出小康社會達標率指標。小康社會達標率不僅可以縱向度量中國歷年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而且還有助于小康社會由中國概念擴展為全球概念,全面小康社會的中國標準上升為世界標準,有助于中國現代化發展階段理論走向全世界,這將增強中國的制度自信和理論自信。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戰略作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處于關鍵環節。中國共產黨百年時全面小康社會對世界的偉大意義就是中國從世界最落后、最貧窮的低收入國家用了幾十年時間快速躍升為世界平均水平,社會經濟進步速度之快,沒有其他世界大國能企及,這充分彰顯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中國道路的正確性。明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界坐標和國際定位不僅對中國增強國家軟實力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引領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和平的跨越性發展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曾培炎.新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N].人民日報,2002年12月6日. 
[4]付衛紅.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統計監測研究[D].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15.
[5]胡鞍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評價[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21(09).
[6]任志江,劉雨薇,鄧惠.中國共產黨探索現代化道路的百年歷程與經驗啟示[J].財經科學,2021(07). 
[7]查少剛.十八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更加成熟[J].財經科學,2013(01). 
[8]任仕暄.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歷史意義[N].云南日報,2021年7月14日.
[9]任曉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意義[N].西安日報,2021年7月12日. 
[10]吳曉倩,李成恩,施建華.福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評價分析_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綜合指數法[J].統計理論與實踐,2021(05).
[11]林毅夫.中國將在2025年變成發達國家[J].財經界,2018(10).
[12]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N].新聞和報紙摘要,2020年11月4日
[13]孔子[周].詩經 [M].北京:中華書局,2015.
[14]鄭玄[漢].禮記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5]洪邁[宋].夷堅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6]康有為[清].春秋董氏學[M].北京:中華書局,1990.
[17]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9]張桐.西方治理話語中的“發展中國家”概念:基于世界銀行的考察[J].公共管理評論,2020(04).
[20]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5/content_5551399.htm
[21]程恩富. 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若干重點解析[J].當代經濟研究,2021(01).
[22]張文彬,郭琪.中國可持續經濟福利水平測度及區域差異分析[J].管理學刊,2019,32(03).
[23]吳慶軍,王振中.論新常態下中國對美國經濟的追趕與超越[J].當代經濟研究,2018(09).
[24]張躍勝,張永芳,劉曄,郭志偉,楊建宇.新中國七十年幾大經濟理論問題的論述——《管理學刊》創刊十周年研討會觀點綜述[J].管理學刊,2020,33(01).
[25]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9)[M].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
[26]世界銀行.2020年世界發展指標[M].中國財政出版社,2020
[27]Florian Jung;Uwe Sunde.Income, inequal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democracy — Another look at the Lipset hypothesis.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2014(05).
[28]OECD.Long term Global Growth Prospects[R].OECD Economic Policy Papers,No.3,2012.
[29]HSBC.The World in 2050: Quantifying the Shift in the Global Economy[R].2011.
[30]PWC.The Long View How will the Global Economic Order Change by 2050[R].2017.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體系化研究(項目編號:20AJL001)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原刊于《財經科學》CSSCI核心期刊2021年第7期,后被《人大復印資料》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國內兩大文摘全文轉載。】

(作者:吳慶軍,曲阜師范大學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中國政治經濟學會理事,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理事;王振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