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趙磊:評姚洋的“按要素分配”
點擊:  作者:趙磊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2-07-29 09:43:20

 

1.jpg

引  言

最近看了北大國發院對姚洋先生的專訪:《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本質和關鍵點》。

在專訪中,姚先生對資本的積極作用做了樂觀的分析和展望。

就激活中特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思考而言,姚先生的分析和展望是有積極意義的。

但是,姚先生對“按要素分配”的理解,我認為是值得商榷的。

姚先生說:
——“以前我們講按勞分配時沒有講按要素分配,這其實是對按勞分配的片面理解。按勞分配其實是按要素分配的一部分,因為勞動也只是生產活動的要素投入之一,只是勞動不是一般的要素。其實資本也是過去勞動積累的產物,所以當資本再參與勞動并創造價值時就應該獲得報酬。”

姚先生的觀點,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什么是“按要素分配”?

姚洋說:“以前我們講按勞分配時沒有講按要素分配”。

那么,什么是“按要素分配”呢?

所謂“按要素分配”,是一種解釋“分配關系”的理論。按照通行的解釋,“按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的使用者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的貢獻大小,按照一定比例,對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支付相應的報酬的一種分配方式。”

其中有哪些生產要素呢?過去的說法是“三要素”(土地、資本、勞動),現在的說法是“N要素”,除了“三要素”之外,還有“按技術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等等。

姚洋斷言“以前我們講按勞分配時沒有講按要素分配”,我覺得這個說法有些主觀。

如果姚先生的“沒有講”是指過去實踐中“沒有實行”的話,那么姚先生的指責就有些“強人所難”了。生產方式決定分配方式,在公有制計劃經濟的生產方式下,怎么可能去踐行“按要素分配”呢?

如果姚先生的“沒有講”是指過去理論上“沒有宣講”的話,那么姚先生的指責未必客觀。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在過去計劃經濟時期,雖然分配原則遵循的是“按勞分配”而非“按要素分配”,但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關“分配方式”的教學和宣傳中,恰恰是把“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對比起來進行的。

二、“按要素分配”有沒有實證依據?


公允地講,對于缺乏馬政經知識訓練的人來說,“按要素分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不信你可以去做一個“民調”,我估計,90%以上的人會認可“按要素分配”理論。

從實證的角度看,“按要素分配”也不是胡編亂造出來的,它非常符合人們的經驗觀察。

問題是,但凡符合人們經驗觀察的理論,它就一定是正確的嗎?未必!

我舉一個例子,在近代科學沒有產生之前,人類對地球的認知是“天圓地方”,即“大地是平的”。“天圓地方”非常符合人們的經驗觀察。

甚至進入20世紀之后,中國的老太太依然會質疑:“你說大地是圓的,那住在我們腳下那一頭的人為啥不掉下去呢?”

所以,不能因為“按要素分配”理論符合人們的經驗觀察,有當下的實證檢驗作為依據,它就一定是科學理論。

三、“按要素分配”的理論源頭在哪里?


“按要素分配”理論,可以追溯到法國庸俗經濟學家薩伊的“生產三要素理論”,即: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資本和土地這三個生產要素共協同創造的。

以“生產三要素論”為基礎,薩伊提出了“三位一體”的分配公式。

薩伊說,既然生產三要素都是創造價值的源泉,那么各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根據各自提供的貢獻,理所當然地取得各自的收入:
——工人得到工資;
——資本家得到利息(薩伊認為利潤分解成兩部分:資本的利息和企業家本人的工資);
——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對于薩依的要素分配理論,馬克思早就做過深刻的批判,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常識,不贅述。

四、“按勞分配”能否成為“按要素分配”的馬仔?

 

姚洋說:“按勞分配其實是按要素分配的一部分”。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是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其理論和實踐的基本含義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條件下,企業或單位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之后,根據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

請大家對比一下“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這兩種不同的分配方式,二者之間的關系能是“從屬關系”或“包含關系”嗎?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是兩種不同的分配理論,二者所依據的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制度基礎完全不同,怎么能混為一談呢?

姚洋把二者混為一談,就類似于將牛頓的經典力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混為一談。大家想一想,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與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觀,它們能混為一談嗎?

習近平同志指出:
必須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恕我直言,姚洋主張“按勞分配其實是按要素分配的一部分”,與習近平同志“把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邏輯,是完全背離的:
——習近平同志的“把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確認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是結合的制度基礎,其發展方向是必須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
——姚洋的“按勞分配其實是按要素分配的一部分”,則是確認了“私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將成為“其實是”的制度基礎,其發展方向是讓“按勞分配”成為“按要素分配”的馬仔,最終為“資本再參與勞動并創造價值”平反昭雪。

五、“片面理解”的人是誰?

姚洋說:以前對“按勞分配”存在“片面理解”。

所謂“片面理解”的意思是說,過去沒有將“按勞分配”納入“按要素分配”的旗下,或者說,以前的“按勞分配”沒有尊奉“按要素分配”為龍頭老大。

那么,是誰在過去“片面理解”了呢?

雖然姚先生并沒有把話挑明,我還是比較佩服他的直言不諱。

凡是了解“按勞分配”理論的人都明白,姚洋先生所說的“片面理解”的源頭,就是馬克思。

馬克思在批判“按要素分配”理論的基礎上,發現并提出了“按勞分配”理論。在馬克思看來,“片面理解”分配關系的,并不是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理論,而恰恰是資本主義的“按要素分配”理論。

對于姚先生直言不諱地質疑“按勞分配”為什么沒有成為“按要素分配”的跟班,我并不以為然。因為,姚先生的直言不諱就如同質疑“地球是圓的”那位老太太一樣,都是在現象上兜圈子罷了:
——老太太在二維空間上兜圈子,所以看見地球是平的;姚先生在分配表像上兜圈子,所以認定“按要素分配”的依據不是“要素所有權”,而是“要素貢獻”。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么“按要素分配”理論就像一只皮球上的螞蟻,無休止地兜著圈子而從不自覺呢?

六、“按要素分配”的錯誤究竟何在?


如果從“實然”的角度來看,“按要素分配”其實也并沒有胡編亂造——難道市場經濟的分配現實,不就是按照“生產要素”來分配的嗎?

須知,“按要素分配”理論的錯誤,并不在于它對分配關系的現象描述是錯誤的,而是在于它對分配關系的內在聯系的把握是錯誤的。

要發現“按要素分配”的錯誤所在,僅僅依靠個人對現象層面的經驗觀察不行,僅僅依靠西方經濟學的數學模型和計量分析也不行。

要發現并揭示“按要素分配”的錯誤究竟何在,就必須借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顯微鏡和望遠鏡,這樣你才能“看”到隱藏在分配現象背后的真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顯微鏡和望遠鏡主要有兩個:
1)勞動價值論——它能讓你看見“是誰創造了價值”。
2)剩余價值論——它能讓你看見分配依據到底是“要素貢獻”,還是“要素所有權”。

七、為什么?

最后,我提出幾個“為什么”:

(1)既然價值創造的原理是“勞動創造價值”,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價值分配的原則也一定是“按勞分配”呢?為什么?

(2)在“按要素分配”的現實中,“勞動要素”獲得的報酬究竟是“勞動”的報酬呢,還是“勞動力”的報酬?為什么?

(3)市場經濟“按要素分配”的依據究竟是“要素貢獻”,還是“要素所有權”?

(4)如果說“要素所有權”才是“按要素分配”的真正依據,那么“要素所有權”又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

這幾個“為什么“,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已經作出了科學的回答。

(作者系西南財經大學教授;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