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篇文章,標題為《重識馬克思主義:絕非空想的偉大理論》。文章的立意是一個好的出發(fā)點,力圖讓人們了解到,共產主義理論不是空想,而是扎根于深刻現實分析的理論體系。然而,這篇文章存在一個嚴重的瑕疵,這個瑕疵是作者對共產主義這個概念在認識上存在著片面性。這種片面性導致其對共產主義概念缺乏真正符合實際的理解。整篇文章都是在闡述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如何科學,如何偉大,如何正確。但是文章當中完全沒有提到共產主義理論與共產主義實踐或者這個理論與共產主義運動之間的關系。對馬克思以及馬克思主義者來說,理論與實踐是緊密相聯的。在馬克思與恩格斯那里,共產主義從來就是一個由工人階級領導的,旨在推翻和消滅資本主義制度的群眾革命運動。在《共產黨宣言》發(fā)表之前的1845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他們是這樣來論述共產主義概念的。他們寫道,“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1995,人民出版社,第87頁)請注意,馬克思與恩格斯在這里明確指出,共產主義不是一種所謂應當確立的狀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共產主義不是空想社會主義者用所謂理性來想象出來的應然狀態(tài),也不是用現實向這種由理性所確立的應然狀態(tài)相符合、相貼近與相適應的只存在于人們觀念中的理想。馬克思與恩格斯在這里特別強調指出的是,共產主義是消滅資本主義現存狀態(tài)的,而且是由工人階級領導,由千百萬群眾參與的消滅資本主義不合理制度的現實的運動。所謂現實的運動就是表示是一種代表新興力量的新生事物,是有著其內在合理性與必然性的群眾性物質運動。而這個運動的現實性還在于,它存在的條件完全是由于現存的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與不合理性的前提所決定的。除此之外,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的多篇序言中還反復強調了他們的這個思想。在1888年的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寫道,“在1847年,社會主義是中等階級的運動,而共產主義則是工人階級的運動。當時,社會主義,至少在大陸上,是上流社會的,而共產主義卻恰恰相反。既然我們自始就認定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那么在這兩個名稱中間我們應當選擇哪一個,就是毫無疑義的了。而且后來我們也從沒有想到要反這個名稱拋棄。”(同上,第257頁)在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再度重復強調了上述的基本觀點。這個工人階級解放運動的名稱就是共產主義。如果從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共產主義作為工人階級參與的偉大斗爭運動是一個完整的具體過程。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任何世界上的具體事物都是由一個又一個過程所組成。恩格斯說,整個世界不是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參見《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共產主義當然不能例外。從《共產黨宣言》正式出版的那天起,這個共產主義運動就已經正式地創(chuàng)立起來了。后來經歷了這一百多年來的長期而漫長的斗爭,其間歷盡艱難險阻,其中既有其處于高潮的階段,也有處于其低谷的階段,但共產主義運動從來就沒有消亡過,也沒有被消滅過。盡管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到很大的挫折,但中國還在,中國共產黨還在,中國高舉的這面共產主義旗幟從來就沒有倒下。今天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煌領導下,所進行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與發(fā)展,就是這個偉大的共產主義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這個偉大運動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這個偉大運動中的一個階段。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偉大倡議、中國所提出的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樣也是也是針對國際壟斷資產階級所進行的偉大斗爭中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偉大的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帶領全球南方國家對帝國主義霸權的斗爭,同樣也是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個重要的斗爭環(huán)節(jié)。或許,在這個世界上,實現最終完全推翻資本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但是這個世界在朝向共產主義的方向在前進,這個趨勢是無法阻擋的。西方帝國主義陣營正處在衰敗的趨勢之中,他們在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都遇到了難以遏止的巨大壓力。他們也看到了自身前途的危機,而且為此惶惶不可終日。雖然今天的中國,并沒有高調在宣揚我們進行的事業(yè)就是共產主義事業(yè),但是我們確實在向著那個偉大目標奮勇前進。另外,對于如何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這里就有一個關鍵問題。如果不能把共產主義理解一個現實的運動或者現實的過程,那么人們就不太可能真正樹立起對共產主義堅定的理想信念。如果你總把共產主義理解為所謂未來的理想,理解為很遙遠的事情,這樣的認識是不可能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來的。如果把共產主義只理解為一種對未來的理想,你無法說服自己,也無法說服群眾,更無法動員群眾來參與這場偉大的斗爭。這種對共產主義在認識上的片面性,就有可能讓某些人在理想信念方面產生動搖。在民主革命時期,無數革命先輩,還有那些犧牲的革命先烈,都把共產主義理解為一場偉大的現實的革命運動。他們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就是他們對共產主義革命的理想信念。他們的理想信念之所以堅定,是因為他們對共產主義革命的理想信念非常堅定。為此,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不怕英勇犧牲。正因為如此,他們那種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們在革命斗爭中堅持著英勇與頑強的偉大精神。偉大的共產主義運動在最終消滅資本主義制度之后,可能還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渡階段,而后才能建立起共產主義社會。直到真正建立了共產主義社會,這個偉大的共產主義運動,或者共產主義事業(yè)就算是最終完成了這個偉大的斗爭過程。共產主義社會的建立,是共產主義運動的最后階段。當然,在共產主義運動完成這個偉大過程之后,人類社會還要怎樣發(fā)展,今天的我們是無法預料得到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人類社會絕對不會停滯不前。共產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運動的最后階段,但人類并不會只停留在我們所認知的這個共產主義社會。在共產主義社會實現了之后,人類社會還需要不斷發(fā)展,還需要不斷地前行。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我們還要不斷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科技在生產力中的含量和偉大作用。人類要向陸地上的荒漠進軍,要向深海進軍,要向高山峻嶺進軍,要向大洋的海底進軍,還要向地殼的深層進軍。這些領域都是我們要發(fā)展生產力的重要區(qū)域和戰(zhàn)場。在這些偉大進軍中,人類社會中先進與落后、正確與錯誤的思想和觀念上的斗爭是不會停息的。這就是說,在共產主義社會建立起來之后,人類社會中存在的矛盾運動依然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偉大動力。將來,我們還要向宇宙進軍。我們會走上月球,會走上火星,會走上木星以及它周圍的衛(wèi)星,那里有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所需要的巨大資源。在更遙遠的未來,人類還可能走出太陽系,去探索其他適合于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些偉大的斗爭同樣是非常艱苦的,是需要克服許多重大困難的,也是需要人類勇敢迎接挑戰(zhàn),同時也要準備付出巨大犧牲的。這就是人類的宿命。沒有斗爭,沒有矛盾運動,人類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fā)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