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導讀】在全面評價抗日戰爭歷史時,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法,在肯定國民黨抗戰作用的同時,必須指出其實質是代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的利益。實事求是指出國民黨抗戰中反共和消極抗戰的事實,指明中國共產黨抗戰中中流砥柱作用和抗戰后解放戰爭正義性的客觀事實,導正年輕一代的歷史觀。
資料圖:平型關戰役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媒體上一些稱為“國粉”的人,站在國民黨立場,不滿大陸對抗戰歷史的敘寫,抱怨大陸對國民黨抗戰宣傳不夠,喜歡列舉一些所謂被忽略的歷史事實,用以贊賞國民黨軍隊抗戰中的種種英勇和犧牲表現。同時,這些人重復70多年前國民黨的老調,認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游而不擊”,乘機“坐大”。因此,這里有在抗戰研究中堅持階級分析法的必要。
階級分析法是一種基本的分析法。在分析歷史問題時,馬克思主義者不應離開分析階級關系的正確立場,“首先了解哪一個階級的運動是在這個具體環境里可能出現進步的主要動力。” 階級分析法是分析階級社會現象的有效鑰匙,沒有這個方法,就會得出一些膚淺的結論。
當年英國出版的《中國季刊》上刊載的一篇文章,認為蔣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采用各種手段甚至恐怖手段,逼迫資本家提供軍需,得出蔣介石不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的結論。著名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劉大年就該文評論指出:“《季刊》所述事實不假,然而它的結論卻是完全錯誤的。” “《季刊》作者眼光短淺,見不及此,得出蔣介石‘反資產階級’的結論的根本原因在于拒絕對中國近代復雜的歷史事變作基本的階級分析,否認階級分析。”
近年來,階級分析、階級斗爭成為諱莫言深的概念,更談不上在歷史研究中運用,結果造成了一些人放大國民黨的民族立場,諱言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政權的階級本質,把抗戰中國共之爭說成是權力之爭,混淆國共之爭的是非真相。
國民黨頑固派為什么在抗日戰爭中屢次制造摩擦,多次屠殺堅持抗戰的共產黨人,攻擊共產黨在抗戰中是擴充權力、爭奪地盤?這些問題用階級分析去分析,很容易得出正確結論。那就是國民黨雖然堅持了民族立場,但是始終不愿放棄其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階級本質,害怕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展壯大。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之所以能夠堅持長期抗戰并取得最后勝利,主要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的八年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軍民對敵作戰共達125165次,殲滅日偽軍171萬人,其中日軍527000多人。正是這些看似規模比較小的游擊戰爭,使日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被大量消耗、長期牽制。
原日本大本營參謀山崎重三郎認為:“世界上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游擊戰爭,但只有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共產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進行的游擊戰,堪稱歷史上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的游擊戰。他的游擊戰和運動戰相結合,在中國打敗了日本人。” 一些人否認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的作用,散布所謂八路軍“游而不擊”,制造所謂中共利用抗戰“坐大論”的奇談怪論是別有用心的。
歷史事實是:八路軍、新四軍是在敵人的后方抗擊日軍、建立抗日根據地。如果不戰斗,不苦斗,在強敵包圍之中,就是一天也“游”不下去,也“坐”不住的。中國共產黨為人民爭奪地盤、從日本占領下收復失地,這有什么不對?正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始終代表人民最根本利益,與國民黨進步將士一道,團結帶領廣大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并在抗戰勝利后短短數年內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因此,在全面評價抗日戰爭歷史時,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法,在肯定國民黨抗戰作用的同時,必須指出其實質是代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的利益。實事求是指出國民黨抗戰中反共和消極抗戰的事實,指明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解放戰爭的正義性的客觀事實,導正年輕一代的歷史觀。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