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編者按】
曹征路老師是一位敏感而富有正義感的優秀作家。
是在這樣一個惡俗而趨炎附勢的時代里特立獨行,敢于反抗的作家,也是一位使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緊緊貼近工人階級的心跳和呼吸的作家。
他創作了被稱為“工人階級傷痕文學”開山之作的《那兒》,記錄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國企改制的過程中,工人階級的不幸與困惑,感動了無數人,也堪稱時代記錄。
《重訪革命史,解讀現代性》是曹征路老師重新思考近代以來革命與現代性的系列之作,將在本公眾號陸續刊出。
延續了32天的庚子起義
——重訪革命史,解讀現代性(一)
“三洲田起義”的舊址如今是深圳東部華僑城的一處景點,一座小屋里幾個蠟像,似乎在密謀著什么。
他們在談論什么呢?
此時歷史剛剛進入20世紀,這個古老帝國面臨的問題比故宮城門上的銅釘還要多。只有一點是明確的,他們要組織一次暴動,推翻這個王朝。
為首的人叫鄭士良,也是剛剛被孫中山任命為司令。參加密謀的有當地綠林、三合會,以及廣州洪門的首領。
至于這次暴動能不能成功,將產生什么影響,他們都還來不及考慮。據孫中山發來的電報說,他們將向廈門發展,在那里會有來自臺灣的軍火支援。
當革命史被用來消費的時候,當門票收入不能囊括這個景點的時候,大概只能告訴人們這么多。連同后來被水庫淹沒的“庚子革命首義中山紀念學校”一樣,這些蠟像永遠陷入了沉默。
其實,我更愿意相信,他們談論的是失敗。這個垂死的王朝太需要流血、犧牲、乃至失敗來警醒世人了。
其實,失敗的陰影已經向他們迫近,談論的話題也更加具體一些:這間小屋的主人要攆他們走。這里本來就是個賣雜貨的“義合小鋪”,做生意人氣旺不怕,高談闊論也可以,可你真的要把這里當做起義指揮部人家就不干了,你玩真的啊?廖氏家族的耆老們都不干了,要革命可以,在廖家的祠堂里革命不可以。
另外,有情報說廣東水師提督已經嗅到氣味了,清軍已經進駐沙灣一帶。還有,孫中山第二次由香港登陸受阻,他已經隨船開向了日本。孫中山的意思是:“如機密已泄,應暫行解散以避敵鋒。”然而鄭士良深知敵情,舉事已箭在弦上,此時更不能遽離山寨,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怎么辦?干!
于是,真正的首義地點轉移到了離三洲田十多公里的羅生大屋,這里也是另一位興中會會員的祖屋。羅生大屋前的廣場有半個足球場那么大,站了600名參加燒豬祭旗的勇士們。他們有300條槍,每槍配子彈30發,陣容也還可以。
興中會的唐夢堯先行揭禮:“眾位兄弟,百打百勝,到來就位!”
眾人高呼:“劍起滅匈奴,同申九世仇,漢人連處立,即日復神州!”“跟孫中山要跟到底!”等口號,宣告了起義開始。
然后,互相剪辮子,纏紅頭巾紅腰帶,卷起褲腳,大口喝雞血酒。這一腳高一腳低的褲腳日后就成為紅頭軍的特有軍容,而興中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合眾國”的口號也正式成為他們的行動綱領。
于是,1900年10月6日,農歷農歷閏八月十三日,這個金風秋月乾坤朗朗的晚上,中國跨入了另一個時代。為什么如此粗俗的儀式,如此狹隘的口號,會被后人重視?
孫中山這樣說:“經此次(指三洲田起義)失敗而后,回顧中國之人心,已覺與前有別矣。當初次(指乙未廣州起義)之失敗也,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于耳。吾人足跡所到,凡認識者,幾視為毒蛇猛獸,而莫敢與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敗之后,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較,差若天淵。吾人睹此情形,中心快慰,不可言狀。知國人之迷夢已有漸醒之兆。”
前后天淵之別。只因有了明確的革命目標,有了藍圖,人家知道你要干什么要到哪里去。
在此前,廣州起義的口號是“除暴安良”,在這同時及以后北方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扶清滅洋”,都帶著舊時代的印記,都讓人覺得你們不過是想造反,造反成功你自己當皇帝,如果不成功你就是流寇盜賊,所以同情的人并不多。
那時的孫中山一心想推翻滿清政府。為達到目的他甚至跟日本人合作過,跟英國人合作過,還要跟李鴻章合作,對于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并不清楚。經過那些失敗,他的革命理想才逐漸清晰。這個時期大大小小的起義有很多次,也失敗了很多次,只有這一次失敗特別有價值。因為明確了要建立一個合眾國,他要推翻的是一種制度,他要建設的是一種新型國家,國家的主人是老百姓自己。
孫中山感慨道“有志之士多起救國之思,革命風潮自此萌芽。”
這其中有兩個細節值得特別關注:剪辮子和卷褲腳。
我們知道滿清王朝對中國實現統治有一個三降三不降的承諾,即所謂“官降民不降,武降文不降,男降女不降”,而男人投降的標志就是剃頭蓄發留辮子,所謂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魯迅小說《風波》即是對剪去辮子后國民心理的精彩描繪。
所以殺豬祭旗的勇士們剪去辮子,則意味著對清王朝的徹底決裂。再一個是卷褲腳,這些勇士們不以整齊劃一為美,反而故意把褲腿弄得一腳高一腳低,所為何來?
細細品味,乃知正是造反者的美學訴求,莊稼漢泥腿子犯上作亂,蔑視舊秩序是也。往日衣冠楚楚克己復禮君君臣臣統統不算什么,老子才夠威夠猛!
這才是“現代性”的真義。現代性是指區別于古代國家的發展變化著的那些要素特征。它不僅是時間的,預示著歷史的動向,引領著潮流浩浩蕩蕩;它更是空間的,意味著歷史的多種可能性,人民有權選擇不一樣的活法。
庚子起義只延續了32天,但它打響了民主革命的發令槍,自此中國人民登上了歷史舞臺,演出了近百年威武雄壯的活劇,三洲田和羅生大屋也成為中國跨入現代留下的第一只腳印。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衛鴻:到俄羅斯去感受十月革命的脈動——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自費訪問團訪俄紀實
2017-11-2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