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互聯網產業近年來的崛起不僅在國內極大地改變了社會運行形態,在全球層面也引發了諸多關注并甚至開始導致部分沖突。圍繞數據流動、網絡主權、信息安全、數字監控等議題的爭論頻發,而互聯網本身的基礎性和寬泛性又使得上述問題容易被簡單化為不同政治主體的利益沖突。但事實上,作為公地資源的互聯網不僅是早期技術人員的美好理念,更是落實在具體行動上的重要原則,中國接入互聯網的早期歷史便是例證。
【文/ 王東賓】
美國政府主導研發的ARPANET,早在1968年已經建成。中國建設互聯網的努力則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中國面臨著諸多封鎖和技術進口限制,發展互聯網并非一件易事。所幸的是,在國際科研機構和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終促使中國成功地接入世界互聯網。本文主要對中國進入互聯網的那段歷史做一簡要回顧。
1. 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美國對中國禁售計算機與中德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
80年代初期,中國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并且得到很多國際科研機構的幫助。2007年9月,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胡啟恒在德國參加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20周年紀念會議,在演講中首先著重指出這些建立中國互聯網的早期努力。
1980年3月,在中國信息產業相關的11部委的努力下,在香港建成一個國際在線信息檢索終端,隨后向國內科研機構提供服務。1982年12月,計算機應用信息研究所在北京通過傳真線設立一個國際在線檢索終端。通過租用的衛星線路,這條線鏈接到TYMNET或TELENET,并最終與美國的ARPANET相連,最終進入到DIALOG數據庫系統。
1983年10月,前信息研究所(現科技信息研究所)通過國際商業衛星連接到歐洲航天局的信息檢索系統,并通過意大利的PDN連接到美國的公共數據網絡(Public Data Network)。后來信息研究所成功地與不同國家的十二個主要公共信息服務系統建立起連接。據不完全統計,到1985年末,中國已經建立超過50個國際在線信息檢索終端。
CERN園區
中國互聯網的成功建立得益于科學界的國際合作。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西歐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立ALEPH項目組。CERN在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上極為重要。
1989年,該中心的蒂姆•伯納-李(Tim Berners-Lee)發明了萬維網(worldwide-web,簡稱WWW),并且逐步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可,成為最主要的互聯網服務器應用模式,并且促成了互聯網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在蒂姆•李的游說(歷時18個月)下,CERN于1994年4月30日宣布,根據修正的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公開www的協議和源代碼,任何人都可以永遠免費利用它編寫服務器或瀏覽器程序,可以用于商業目的或者繼續公開,并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這是一份關鍵性的聲明,使得互聯網的基礎應用架構成為開源性質,此舉最大地遏制了互聯網技術開發陷入知識產權糾紛,使互聯網免于分裂。高能所與CERN的學術聯系,也讓他們后來能夠得天獨厚地開發中國第一個WWW瀏覽器。
當時,項目合作要求雙方能夠進行快速有效的溝通聯系,因此在兩家機構的電腦之間建立連接就迫在眉睫。1984年7月1日,高能物理研究所利用微波使其分時終端機(TST)連接到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的M-160,從而使其分時終端機成為那臺M-160的遠程終端。這樣做主要是由于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電腦不具備大規模撥號的能力。1987年3月27日,高能物理研究所的M-160遠程終端移交給信息控制研究所,并成功地建立與CERN的遠程連接。
1994年,高能物理所正式進入互聯網,并建立中國第一個WWW服務器,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國際互聯網的計算機網絡。1986年8月25日,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的一臺IBM電腦,通過TELEPAC網絡登錄到CERN的中心服務器上,并給ALEPH項目組組長Stemberg教授發送一封電子郵件。這封電子郵件就是時任高能物理所ALEPH組組長的吳為民發出的。20年后,吳為民在《科學時報》上發表《究竟是誰發出的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2006年2月20日),回憶了這段往事。
后來出現了關于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的爭論。現在,CNNIC官方發布的互聯網大事記中,以1987年9月20日成功發往德國卡爾斯魯大學以及美國、愛爾蘭的電子郵件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的第一封電子郵件。(現在有些報道采用的是9月14日,并認為第一封郵件在網絡上跑了7天,這不正確、不符合現實。郵件的確是9月14日寫成并發送,但當時由于存在小漏洞,無法成功發出,9月20日修復漏洞后成功發出。)
2月22日,中國社科院閔大洪注意到吳為民的文章,并于博客上發表文章《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是何人發出的?》,專門探討這段爭論。當時在德國波茨坦大學的李南君,是維納•措恩(Zorn)教授的博士生,他注意到這個爭論,并與閔大洪取得聯系。其撰文提到吳為民等人的工作,“這種遠程終端模式在當時也被其他單位采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的吳為民先生于1986年8月25日,在北京710所的IBM-PC機上遠程登錄到西歐核子研究中心,并收發了郵件,時間比ICA遠程登錄到卡爾斯魯大學還早一天”。因此,之前所有的電子郵件聯系,均是使用遠程登錄,通過國外郵件服務器所實現的。1987年9月20日的電子郵件,這是真正意義上從中國所設立的郵件服務器上發出的第一封郵件。
實際上,無論是誰發出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不容忽視的是,中國進入國際互聯網得益于很多人的努力。胡啟恒2007年在德國的會議發言中,在強調措恩教授和王運豐教授的工作與貢獻時,同樣強調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貢獻。這一點在Steven Wolff的認可信中,也得到了證實。美國科學基金會Steven Wolff給中國的認可信,包括了對CSNET和BITNET的接入,而中國與BITNET的連接,正是通過高能物理研究所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完成的。
20世紀80年代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還很惡劣,計算機在美國對華貿易的禁售名單內,西歐也受巴黎統籌委員會(“巴統”)限制,很多器材和高端設備不能出口中國,但西門子計算機不在此列。因此,世界銀行從“中國大學發展計劃II”(Chinese University Development Project II)中劃撥1.45億美元,幫助中國進口19臺西門子BS2000大型計算機。
1983年,措恩教授出席了在北京的第一屆CASCO會議(西門子計算機用戶研討會),在會上與王運豐教授相識。對計算機問題都很感興趣,雙方建立了學術聯系。王運豐教授,1938年留學德國,1952年回國參加建設,1978年后致力于中德科技交流,1987年被德國總統授予“聯邦大十字勛章”。同樣是出于促進雙方更有效的交流,兩人開始探討建立計算機網絡聯系的可能性,為此,王運豐教授提議成立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ICA)。
需要注意的是,1984年德國才與美國CSNET(美國計算機科學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建立的,后來互聯網的主干之一)建立連接。1983年,措恩教授給CSNET的創始人之一Lawrence Landweber表示,希望德國能夠與CSNET建立連接。20世紀90年代,Lawrence Landweber擔任了2年國際互聯網協會主席職務,其前任是TCP/IP協議發明人之一Vincent Cerf。1984年,Landweber向TCP/IP協議另一發明人BobKahn申請向其他國家開放CSNET(包括DARPAnet)的許可,并獲批準。
隨后,德國措恩領導科研小組建立西德與CSNET的一個連接、并發送德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這個連接點就是卡爾斯魯大學。1986年或1987年前后,Landweber不斷收到來自德國國家網絡(DFN)的信息,要求CSNET斷開與卡爾斯魯大學的連接,轉而直接與DFN建立連接。但CSNET采用的是TCP/IP架構,而DFN全力支持開放系統互聯,兩者之間存在標準之爭。一方面措恩支持TCP/IP架構,另一方面更是出于對措恩教授的完全信任,Landweber拒絕了德國國家網絡的要求。Landweber的堅持意義重大,這在實質意義上使卡爾斯魯大學成為CSNET在德國的中樞。理解了這個背景,更有助于我們體會到1987年中國發往卡爾斯魯大學電子郵件的關鍵意義,理解“越過長城,走向世界”的真正內涵。
隨后,措恩教授從德國為項目申請到專項經費,加速了項目進程。王運豐教授與措恩教授聯手合作,尤其是在雙方項目組的共同努力下,1987年9月準備基本完成。9月14日,雙方共同起草一封由英、德雙語寫成的電子郵件,“This is the First Electronic Mail from China to Germany”(這是第一封中國到德國的電子郵件),郵件內容是:“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我們可以到達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也就是后來知名的“越過長城,走向世界”的郵件。在該郵件上署名的除了王運豐、措恩教授,還有11個中德雙方參與工作的人員,包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李澄炯所長。但由于系統小漏洞,存在一個死循環,沒有發送成功。6天后,問題修復,9月20日,第一封電子郵件成功發出,這封郵件除了到達德國卡爾斯魯大學外,隨后到了美國和愛爾蘭。
1987年9月20日,中國向世界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中國互聯網時代的大門開啟。1987年9月25日,英文版的中國日報刊登了這一消息:“中國與世界10000個大學、研究所和計算機廠家建立了計算機連接。這個連接通過北京與卡爾斯魯的兩臺西門子計算機實現。王運豐教授(中國國家科委電子信息與技術顧問)把這一成果描述為中國大學和研究所與世界計算機網絡一體化的技術突破,在卡爾斯魯大學教授維納•措恩指導下完成,技術團體由來自北京計算機應用研究所、卡爾斯魯大學、西門子公司和美國的科學家們組成”。
2. CN的誕生:白宮的阻攔和科學家共同的斗爭
1987年11月,中國代表團應邀參加在普林斯頓舉行的第六屆國際網絡工作組會議。會議期間,11月8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主任斯特芬•沃爾夫(Stephen Wolff)表達了對中國接入國際計算機網絡的歡迎,并將Stephen Wolff博士簽署的認可信,轉交給了中方代表楊楚泉先生。這是一份正式的、對中國加入CSNET和BITNET(美國大學網)的“政治性的”認可。
隨后,王運豐教授與措恩教授著手讓中國實現全功能接入互聯網。1990年10月,王運豐教授在卡爾斯魯大學與措恩教授商討了中國網絡的應用,尤其是中國計算機科技網(CANET)和中國申請國際域名的問題。王運豐教授提出用申請“.CN”作為中國的國家域名。由于當時中國獨立申請域名和管理域名服務器的難度很大,基于對措恩教授的充分信任,王運豐提出讓措恩教授代理注冊中國國家域名,并由卡爾斯魯大學負責維護“.CN”域名服務器的維護。
維納•措恩 (德國互聯網先驅者)
此時,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指派錢天白工程師負責具體事宜。10月19日,措恩教授向國際互聯網信息中心(Internet'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InterNIC)發出“.CN”的預約,詢問是否有空缺。11月26日,措恩正式在國際互聯網信息中心為CANET申請“.CN”頂級域名。他在“管理聯系”一目中填上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的地址和錢天白的名字,而“技術聯系”一目中填寫的是卡爾斯魯大學計算機系。
12月2日,措恩教授把申請信和相關附件轉發給錢天白。12月3日,措恩教授收到通知,“.CN”域名申請得到批準,并且在Karlsrushe大學建立.cn域名服務器。1991年1月3日,措恩教授派出三人專家小組去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專家組中的米歇爾•羅特(Michael Rotert)建立地區域名解析服務器(local DNS)并更新CSNET/PMDF的相關軟件;另一名成員蘭肯(Nikolaus von derLancken)幫助中國建立局域網。1994年,中國國家域名“.CN”服務器由卡爾斯魯大學移交到中國,中國隨后實現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
2009年9月14日,在中國首屆網民文化節上,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胡啟恒代表中國互聯網社區授予措恩教授“中國榮譽網民”稱號,以表達對措恩為中國進入世界互聯網所做貢獻的敬意。
實際上,除了關于吳為民與王運豐誰是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發送者的爭論外,在海外還有另外一則爭論。這則爭論最終重新發現了措恩教授和王運豐當年所做的大量工作和貢獻。中國早期的互聯網發展,主要是基于科研合作與交流的需要,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后來互聯網對社會和人類生活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因此早期的很多檔案資料在中國并沒有保存下來。因此,在中國,長期以來關于措恩教授與王運豐教授的合作,一直鮮為人知,各方面的報道也忽視他們的獻。
2004年,《計算機業余愛好者》(The AmateurComputerist )兩位編輯注意到在中國的公開資料中,很少提及措恩教授與王運豐教授的工作。在當時的CNNIC網站上公布的互聯網大事記中,關于第一封電子郵件的很多工作歸功于錢天白工程師。但實際上,錢天白并不在第一封電子郵件中的13位署名的名單中,這令他們很驚訝。為此,他們特地采訪措恩教授。所幸,措恩教授保留了所有的中英德資料,包括第一封電子郵件原件和技術資料,這些資料對于了解中國早期互聯網歷史極為珍貴。后來,他們運用這些檔案資料,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對措恩教授與王運豐教授的工作做了可信的發掘和評價。
2005年11月,措恩教授應邀參加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高峰論壇的分論壇。在論壇上,措恩教授講述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的故事。當時,互聯網協會主席胡啟恒正好在場,她表示回國后將調查中國版本為什么與措恩教授所講述的不同。18個月后,中國CNNIC官方公布的互聯網大事記對此事的表述做了修改,肯定了措恩和王運豐教授所做的工作與貢獻。
因此,在2007年9月18日和19日,在措恩教授和胡啟恒的召集下,在德國舉行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20周年的紀念會。當時所涉及到的德國、美國、愛爾蘭等國的人員大部分到場,還有當時參與其中的中國老人,包括當時提供設備、技術支持的人,這些親歷者又講述了很多背后的故事。
其中最重要的是關于1987年第一封電子郵件連接的許可問題。在中國,眾所周知的是第一封電子郵件發送時,CSNET僅僅是非正式接受(“OK”),而不是正式同意(Permission),換言之,這個連接是臨時性的,沒有任何保證。但幾乎沒有人知道的是,當時白宮否決了這個許可。1987年,Steven Wolff的確給了LawrenceLandweber許可,允許給中國開放電子郵件連接。但第二天,他們就得到白宮通知,宣布這個許可無效。
這時,Steven Wolff的處世哲學起了關鍵作用,“不是事前申請許可,而是事后請求諒解”,這類似于中國的“先斬后奏”。因此,Wolff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而Lawrence Landweber等人也堅信,對方是白宮,他們是科學共同體,政治歸政治,學術歸學術。在關鍵時刻,科學家們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堅持互聯網應該排除政治因素的影響,堅持互聯網應該是開放的,從而將中國納入到國際互聯網共同體。
這些人的努力一定意義上也保證了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建立的網絡后來能夠發展成為互聯網,促成了國際互網的形成與統一。這種合作哲學賦予了互聯網公共事物(Commons)的特性。
steven Wolff的默許造成中國進入互聯網的既成事實,從而為后來美國政府的讓步打下基礎。1992年6月,中國科學院錢華林教授在日本參加INET’92會議,專門造訪美國負責互聯網接入的人員,初步探討中國的全功能接入問題。在1993年INET會議上,錢華林教授再次重申這一請求。科學界大部分對此持支持態度,但政治因素使得阻礙仍然很大。1994年,錢華林等人告訴胡啟恒(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功能接入的測試非常成功。
左一為錢華林教授
因此,1994年4月,胡啟恒專門訪問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與Neal Lane博士會面。后者當即決定安排胡啟恒與Wolff會談。Wolff答應這一請求。幾天后,中國實現全功能接入。2007年德國會議中,Wolff回憶到,如果沒有當年中德之間成功的電子郵件連接,1994年美國政府對中國全功能介入的許可將有可能被推遲很多年,就像他們對北朝鮮所做的那樣。當時,沒有人敢試圖將互聯網接入那些國家。
青年時期的胡啟恒
中國成功接入世界互聯網,來自國際共同體的努力。這種國際合作與共同努力,超越民族與國家邊界,超越意識形態,超越政治因素的干擾,促使互聯網的形成與統一,并最終形成一種人類自主創造的公共事物(Commons)。今日的互聯網,注入了更多的商業因素,更多的國家利益,更多的意識形態,與早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不可否認的是,唯有以公共事物看待互聯網,互聯網才成其為真正意義的互聯網。因此,思考今日互聯網治理的問題,承認和尊重歷史事實,超越網絡霸權和戰爭思維,共同推進全球合作治理互聯網這一人類最大的公共事物,才具有現實意義。
【本文轉載自“經略網刊”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