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王傳利:世界社會主義歷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
點擊:  作者:王傳利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0-08-11 08:11:19

 

1.webp (12).jpg

【摘 要】列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這沒有改變列寧提出的垂死的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根本性質和總主題。列寧對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遇到的歷史難題的解答,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列寧的黨建學說沒有過時,在中國共產黨進入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時代,重溫列寧的建黨學說更能體會其真理性光輝。馬克思主義依然面臨許多新的嚴重的挑戰,當代馬克思主義者應從列寧捍衛、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勇氣和信念里獲得精神力量,從列寧的著述中獲得捍衛、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


列寧在悼念一位優秀的無產階級職業革命家時說過:“歷史早已證明,偉大的革命在其斗爭過程中會造就偉大的人物。”[1] 列寧發自肺腑頌揚親密戰友的這句話,同樣適合紀念列寧本人。列寧是繼馬克思恩格斯后的世界上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全面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地球1/6的土地上首先變成活生生的現實,開辟了人類社會的新紀元。從列寧誕生到現在150年過去了,時代面貌發生了驚人的巨大變化,對當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尤其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來說,列寧的一系列觀點是否依然具有科學指導意義?在有些人看來,既然列寧親手締造的蘇聯共產黨已經被趕下執政舞臺,列寧親自締造的威震世界的蘇聯已經發生劇變,列寧的思想和事業理所當然被淡化、遺忘、擯棄。然而,這不符合當今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事實,也不符合當代中國人民對列寧主義的需求愿望。列寧的思想極其豐富,我們很難做出全面的完整的概括,現選擇四個方面加以分析,用以說明列寧主義在我們這個時代并沒有過時,依然如豐碑一樣矗立于世界無產階級奮斗的歷程中。

 

一、垂死的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觀依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芒


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們有個顯著特點,那就是能夠密切注意時代的變化,在歷史發展的緊要關頭做出符合客觀實際的關于時代性質的總體判斷,然后根據時代變化的特點制定科學的方針政策,指導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恩格斯給朋友的信中說:“我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像馬克思那樣高瞻遠矚。”[2] 繼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寧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歷史階段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他準確把握人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和人類所處的歷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3] ;“從自由競爭中生長起來的壟斷,是從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向更高級的結構的過渡”[4] ,這是“從資本主義到更高級的社會經濟結構的過渡時代的特點已經全面形成和暴露出來的時候”;“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資本主義,因為從資本主義中成長起來的壟斷已經是資本主義的垂死狀態,是它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5] 列寧認為,十月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人類開始進入社會主義革命的時代,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進入一個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時代。

從列寧提出垂死的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觀至今百余年過去了。有人認為,我們已經處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競爭共處”的“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列寧關于帝國主義基本特征的許多觀點,如不平衡規律必然導致戰爭,關于‘腐朽’和‘垂死’的論點等,都已過時”。[6] 我們認為,時代具有鮮明的階級內容,“哪一個階級是這個或那個時代的中心,決定著時代的主要內容、時代發展的主要方向、時代的歷史背景的主要特點等等”。[7] 在時代根本性質沒有發生改變前,階段性的時代主題可以出現新變化,但列寧提出的時代觀反映了當今時代的根本性質、階級內容、歷史任務和歷史發展方向,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至今依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芒。

首先看看世界生產領域的發展態勢。在唯物史觀看來,從歸根到底的意義上說,決定社會歷史發展態勢和階級結構的最關鍵的因素是社會生產狀況。之所以說當今世界依然是列寧提出的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了使自己必然走向滅亡的物質條件。列寧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因勞動社會化而必然轉變為社會主義制度”[8] ,“日益壯大的、由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的機制所訓練、聯合和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反抗也不斷增長。資本成了和它一起并在它羽翼下繁盛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生產資料的積聚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9] 列寧的論斷被現代社會所證實。在我們所處的時代,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導致社會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迅猛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國際貿易、跨國公司和國際金融迅猛發展,突破了一個地區或單個國家的范圍。資金、勞動力、技術、原料、市場等生產要素,早已經產生了突破資本主義私有制外殼的要求。社會化大生產凸顯一個問題:世界經濟全球化應造福于世界一切民族和國家、形成和諧友善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還是為少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獨享、造成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擴大?世界科技進步的成果應服務于資本盈利的邏輯、為資本主義國家少數資本集團所享有,還是為世界人民所掌握使之更好地發揮改造世界的作用、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國際壟斷資本主導全球化體系,必然形成西方國家加劇剝削他國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將其他國家邊緣化貧困化,加深世界范圍內的貧困積累和財富積累兩種矛盾的對立。猛烈增長的生產力,使得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在世界范圍以更激烈對抗的方式呈現著,一刻也沒有停止向資本主義制度強烈提出生產社會化和把生產力當作社會生產力看待的要求,分分秒秒地證明著列寧提出的世界仍然處于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代的論斷。

再觀察一下當今資本主義的發展態勢。列寧的時代觀是關于社會發展的本質的、動態的研究結論。他系統研究了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五大特征,做出帝國主義的寄生性腐朽性的基本判斷。與列寧生活的年代相比,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基本矛盾已發生驚人變化。早已嚴重破損的資產階級統治的陳舊大廈似乎沒有快速坍垮掉,反而借助各種修補漏洞的材料得到加固。資本主義繼續占據世界金融、軍事和文化統治的制高點,西方國家具有制定規則并肆意懲罰任何挑戰者的力量。有人據此否定列寧提出的時代觀。其實,這種境況并不能說明資本主義制度的“腐而不朽”,而是反映了一個行將就木的、腐朽的社會制度,借助科技革命和在資本主義許可的制度框架內的社會改良政策,打上了一針強心劑所呈現的回光返照的暫時性現象。當代資本主義歷史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不斷激化——調整——再激化的歷史,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系、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系的歷史”。[10] 蘇東劇變后,資產階級的辯護士曾得意洋洋地宣布歷史將終結于資本主義,話音未落,資本主義世界接連發生金融危機、金融海嘯。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衰退的是資本主義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衰敗,世界資本主義政壇烏煙瘴氣,政客們勾心斗角,演出一幕幕滑稽可笑的政治鬧劇。盡管冷戰結束了,但驕橫不可一世的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發動的戰爭并沒有減少,引發俄國的劍拔弩張、中東北非的戰火、東北亞和中國周邊局勢的緊張。資本主義在廣大發展中國家日益失去魅力,西方國家向世界推銷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其美妙諾言在那些信奉了西方這套鬼把戲的國家化為經濟衰退、社會混亂、政局動蕩的諷刺畫。冷酷的現實促使廣大發展中國家擺脫國際資本枷鎖的民族覺醒。美國發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戰,這不是說明美帝國主義的強大,而是說明資本循環的加速化和生產社會化的深化,使得資本固有的矛盾在資本主義一國范圍內無法解決,而在世界范圍展開并引發資本對抗和資本危機。如果說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矛盾尚且可以通過對外擴張轉移而得到減緩,那么資本主義將國內矛盾引向世界體系就到達了解決矛盾的空間極限,進一步證明著帝國主義的腐朽性垂死性,資本主義發展已經達到最高的階段,表現出必然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時代特征。

與資本主義社會全面衰敗的境況相觀照,社會主義愈來愈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列寧提出腐朽的垂死的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論斷時,要么是社會主義制度還沒有誕生,要么是世界上的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處于國際資本主義勢力的合力圍剿之中。百余年過去了,科學社會主義已由理想變為現實。現在,連敵視社會主義中國的勢力也不得不承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來越發出耀眼的光芒,“風景這邊獨好”。在經歷改革開放以來連續4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呈現出讓世界許多國家羨慕不已的中高速度的增長,近年來為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0%,2019年以百萬億的GDP規模穩居世界第二,一年的GDP增量等于一個澳大利亞的經濟體量,并以兩倍于美國的增長速度逐漸逼近美國的經濟規模總量,引發美國反華勢力的驚恐。當美國的國土安全部、情報機關、司法機構、國務院、總統府聯合起來對付中國南方一個街道辦民營企業時,當美國參與用流氓下三濫綁架手段對待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女高管時,并不表明美國資本主義的強大,而只能證明中國共產黨帶領一個神奇而古老的東方大國的十幾億人民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證明列寧關于帝國主義“在經濟上也就有可能人為地阻礙技術進步”[11] 的腐朽性。

 

有人認為,世界已經進入和平發展的時代,列寧的時代觀過時了,這是不對的。列寧提出的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揭示了時代的根本性質和時代的總任務,而“和平發展的時代”揭示了現時代的具體特征和主題。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這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代的總主題。當今世界,日漸衰亡但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的資本主義與正處于幼弱期但代表歷史發展趨勢的逐漸強大的社會主義之間必然發生激烈斗爭。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每代人都將面臨現實的具體的任務。一個又一個現實的具體的時代,匯聚成為列寧提出的“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社會主義終將取代資本主義的根本性的總時代,包含了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下提出的“戰爭與革命”的時代,也包括中國現代化建設環境下明確提出的“和平發展”時代,更包括當下中國所處的具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還有人以資本主義“垂而不死”否定列寧的時代觀,這更是不對的。人的生命僅以幾十年為單位,而人類社會形態轉變的腳步往往以多少個世紀為單位。列寧講的這個時代,是一個以若干世紀為時間單位的漫長時代。帝國主義由“垂死”到徹底被社會主義替代,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人類社會仍然處于并將長期處于列寧提出的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社會主義埋葬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尚未完成,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過程還沒有完結,列寧所說的時代就沒有結束。

二、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歷史性難題的解答具有重大價值


盡管列寧在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僅生活了短短的6年,但留給我們關于糧食稅、商品流通和商業政策、勞動競賽、青年婦女和工會工作、電氣化計劃、按國家計劃安排生產、新經濟政策、國家資本主義、租讓制、對外貿易、合作制、文化建設、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政權建設、民族政策等極其豐富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我國與列寧時代的俄國有很多不同,不可照搬那時的經驗,但二者也存在許多相同或相似的方面。列寧領導俄國社會主義建設與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一樣,都無法從前一個社會形態繼承豐富的雄厚的物質基礎,都是在小生產如汪洋大海般的社會背景中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的艱難歷程。要利用資本繁榮經濟,又要警惕并防止具有瘋狂貪婪邏輯的資本對社會主義的侵害;既要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服務,又要警惕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封建遺毒對社會主義事業的侵襲,這是兩個大國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必然遇到的歷史性難題。列寧對這兩個歷史難題的解答,對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價值。

先說列寧關于學習資本主義使用的經濟手段、又要保持對資本主義政治警覺的辯證觀點

俄國沒有經過發達的資本主義階段,而是有過漫長的沙皇軍事封建制度統治的歷史。如何改變生產落后的面貌,在與資本主義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這個難題困擾著列寧。在俄國蘇維埃政權鞏固后,列寧意識到發展生產是壯大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是鞏固蘇維埃政權的根本任務,“大機器工業、為千百萬人服務的大企業,才是社會主義的基礎”。[12] 要變小生產為社會主義大生產,變落后生產力為先進生產力,列寧為此提出許多主張,重要的有三個辦法。

第一,要以先進技術改造落后的產業。列寧要把俄國經濟,“包括農業在內,轉到新的技術基礎上,轉到現代大生產的技術基礎上”。在當時,電氣化是先進技術的代表。列寧認為:“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只有當國家實現了電氣化,為工業、農業和運輸業打下了現代大工業的技術基礎的時候,我們才能得到最后的勝利。”[13] 列寧發展新技術的觀點對于中國有重要意義。當中國努力實現工業化時,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不得不承擔雙重使命,一是實現傳統工業化,二是實現以新科技革命——包括信息化、生物化學工程、新材料等為標志的更高級的現代化。我國經濟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列寧用先進技術裝備產業的觀點,對于我國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制訂符合俄國實際情況的經濟政策,學習資本主義使用的經濟手段。列寧的一生是與帝國主義及其辯護士做堅決斗爭的一生,對帝國主義做出了最深刻最徹底的揭露和批判。盡管帝國主義對俄國革命實施了大規模的殘酷的武裝干涉,俄國與之進行了殊死的搏殺,但在戰爭結束、開始國家建設時,列寧研究了由于戰爭對俄國經濟的破壞和生產力條件的惡化所造成的嚴重的經濟危機,尤其是研究了農民經濟面臨的空前危機,及時地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變為新經濟政策,推行租讓制,將余糧征集制改為糧食稅,允許自由貿易,允許個體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并存。農民階級在俄國階級結構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列寧的新經濟政策讓農民經濟能夠給新政權提供糧食和燃料,加強了農民經濟,克服農業危機,以便恢復戰爭毀壞嚴重的大工業,恢復國民經濟的生機。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也是著眼于解決人民吃飯的危機。加強農業投入,搞活農村經濟,農村呈現出希望的田野,然后,改革擴展到其他行業,整個國家出現了穩定發展的局面。中國農村改革驗證了列寧幫助農民發展農民經濟以繁榮經濟的做法。列寧還提出向擁有先進技術、成熟的管理經驗的德國學習:“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學習德國人的國家資本主義,全力仿效這種國家資本主義”[14],要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到達社會主義的“前階”,通過國家資本主義走進社會主義大門。他還提出要善于同資本主義國家貿易往來。當1922年歐洲的20多個國家在熱那亞召開國際經濟和貿易會議時,列寧派代表以商人身份參加會議、擴大貿易,為最廣泛最順利地發展貿易創造條件。列寧說:“我們要做生意,他們也要做生意。”[15] 就中國而言,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表示:愿意同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抵制西方的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風,“這并不妨礙我們去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學的方面”。[16] 

第三,保持政治清醒,警惕資本主義的侵襲。如何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占據世界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在與資本主義打交道過程中,既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吸收外國的管理經驗、科學技術和資金,又要防止西方敵對勢力的侵襲,堅決抵制和粉碎西方敵對勢力搞滲透、顛覆、和平演變的政治圖謀,這的確是列寧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面對的一個高難度的歷史課題。列寧提出學習資本主義發展經濟的手段,絕不是放棄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立場、向資本主義投降,而是按照俄國生產力不發達的實際國情,為了打破資本主義經濟貿易封鎖,在保持政治清醒前提下的經濟政策的退卻。列寧提出,蘇維埃政權“不得不采用舊的資產階級的方式,同意對資產階級最大的專家的‘服務’付給高額報酬”。[17] 這從巴黎公社低薪原則后退了一步,但這不是向資產階級的政治讓步,而是為了改變新政權在組織、計算和監督方面的落后局面不得不向經濟管理規律的讓步。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列寧要利用資本主義的經濟管理方式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的俄國,而不是要資本主義瓦解社會主義俄國。他警惕著資產階級對工農政權的進攻,曾就俄國代表團參加熱那亞會議對記者說:“那些打算在熱那亞向俄國代表團提出屈辱性條件的人是大錯而特錯了。俄國不允許別人像對待戰敗國那樣對待自己。如果各國資產階級政府試圖用這種調子對待俄國,那它們就是在干一件極大的蠢事。”[18] 戈爾巴喬夫時代的蘇聯改革違背了列寧對待資本主義的辯證觀點,放松了對資本主義顛覆陰謀的警惕,結果亡黨亡國。中國領導人在執行對外開放政策時,沒有放松對資本主義的警惕。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說:“我們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擴大對外交流。同時,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決抵制外來腐朽思想的侵蝕,決不允許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在我國泛濫。”[19] 鄧小平的此番言論與列寧關于學習資本主義又要堅持自己原則立場的主張不謀而合。

再說列寧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辯證思想

中俄兩國的社會主義是在物質文化水平相當低下、資本主義沒來得及充分發展甚至還有不少封建主義遺毒的背景下產生的。封建遺毒不會在一個早晨被清理干凈。列寧說過,舊社會滅亡的時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裝入棺材、埋入墳墓的,它在我們中間腐爛發臭并且毒害我們。列寧在領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過程中,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本理論。他從徹底民主革命的立場出發,與封建專制主義做堅決的不妥協的斗爭,甚至不惜與資產階級民主派合作反對沙皇的封建軍事專制。但是,列寧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并不是全盤否定舊文化,而是對舊文化采取辯證的態度。就本質而言,共產主義文化與剝削階級統治時期的舊文化是根本不相同的文化,共產主義文化需要與舊傳統舊文化實現徹底的決裂,但并不意味著二者是絕對的斷裂關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以往的舊文化之間存在辯證否定的關系。所謂辯證否定,就是指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繼承和發揚其優秀的內容。

針對無產階級文化協會否定以往文化遺產的意義、憑空創造純粹的無產階級文化的觀點,列寧論證了無產階級文化的性質與來源。他認為:共產主義的先進文化是人類在舊社會創造的全部知識合乎規律的發展,“只有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無產階級文化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那些自命為無產階級文化專家的人杜撰出來的。如果硬說是這樣,那完全是一派胡言。無產階級文化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合乎規律的發展”。他論述了無產階級建設先進文化的任務和途徑,認為“只有確切地了解人類全部發展過程所創造的文化,只有對這種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設無產階級的文化”。[20] 在他看來,蘇俄無產階級只有堅持這樣的方法、按照這樣的方向,才能發展無產階級的先進文化。列寧主張用蘇維埃政權的力量推動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改變有產階級掌握傳播文化知識的手段如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文學藝術、新聞輿論工具等的局面,讓廣大勞動人民獲得文化教育權和領導權。為此,列寧堅持削減其他部門的經費,把削減下來的款項轉用于教育事業的投資,大力扶持發展教育事業。

 

與列寧時代的俄國一樣,中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出現了奇特的景象:一方面清理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鏟除封建專制的遺毒,十分小心地警惕資產階級思想和封建主義文化的侵蝕;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將歷史上的優秀文化一概當作垃圾文化加以全盤否定的做法和傾向。毛澤東提出:“一切奴化的、封建主義的和法西斯主義的文化和教育,應當采取適當的堅決的步驟,加以掃除。”[21] 同時,要繼承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毛澤東指出,繼承傳統文化不是照單全收,而是“應當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22] ,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批判地吸收外國進步文化,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展了列寧的文化觀,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5千多年文明歷史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列寧的文化觀以中國共產黨文化觀為載體獲得了生命力。

三、列寧的黨建學說不過時

 

在建立俄國共產黨的過程中,列寧與民粹派、經濟派、孟什維克、第二國際的機會主義、“合法馬克思主義”等非馬克思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的建黨主張進行了頑強的不妥協的斗爭,寫下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黨建著作,為創立新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奠定了思想基礎、組織基礎、策略基礎和理論基礎,形成了完整的黨建學說。列寧黨建學說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方面。1.黨是由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組成的先鋒隊。列寧認為,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不是超階級的全民的改良性質的黨,不能把黨同階級混同起來。2.共產黨的世界觀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的,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列寧認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堅強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3.共產黨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嚴密地組織起來的隊伍。列寧反對工團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建黨原則,提出必須建立由秘密的、精干的、堅強的革命家組織的集中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強調黨的組織性紀律性。黨要為實現工人階級的理想而進行勝利的斗爭,必須組織起來。黨“應該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起來的”[23] ,必須實行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必須實行極嚴格的紀律,必須反對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保持黨的團結統一。4.共產黨是領導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奪取和鞏固政權、建設社會主義的戰斗司令部。列寧認為,黨必須堅持在無產階級專政國家一切領域中的領導權,“他們的蘇維埃應當掌握全部政權,他們的先鋒隊,革命無產階級的政黨應當領導斗爭”。[24] 列寧的黨建學說十分豐富,還包括維護黨的領袖威望、堅持黨的團結和統一、堅持階級斗爭原則是無產階級政黨全部學說和全部策略的基礎、堅持把革命膽略和求實精神結合起來、堅持群眾路線、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鍛造高質量的黨員和黨組織等等,全面地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建黨學說。正因為列寧建立了那么一個優秀的共產黨,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正是按照列寧的建黨學說建立的。毛澤東指出:“中國共產黨就是依照蘇聯共產黨的榜樣建立起來和發展起來的一個黨。”[25] 盡管列寧創建的這個優秀的政黨后來變質了,但列寧的建黨學說依然是中國共產黨珍貴的精神財富。

當我們看到一些黨員干部不讀書不看報,根本不知道共產主義為何物,或者認為共產主義是虛無縹緲、難以企及的幻想,理想信念動搖或者喪失,失去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有的黨員百無聊賴、精神萎靡,從封建迷信或資產階級享樂生活方式里尋找精神寄托,不信馬列信鬼神,熱衷于算命看相,在家里設佛龕,丑態百出地跪拜“神漢”和風水“大仙”的時候,再重溫一下列寧關于黨的思想建設的論述:“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26] ;“沒有革命理論,就不會有堅強的社會黨,因為革命理論能使一切社會黨人團結起來,他們從革命理論中能取得一切信念。”[27] 真是讓人熱血澎湃、浮想聯翩,列寧與當代中國之間絲毫沒有時代的隔膜感。我們覺得列寧不是生活在百年前,而是生活在當代中國,熟悉中共黨內的思想狀況,給當代共產黨人指明了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當我們看到有些黨員干部將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維護中央權威當作空洞的口號,在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時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甚至對中央大政方針、重大決策部署陽奉陰違、擅作主張,該請示匯報的不請示匯報,越權辦事、先斬后奏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有的黨員干部毫無顧忌地專挑黨已經明確規定的政治原則說事,在敵對勢力熱捧時飄飄然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有的黨員干部無視黨的規矩和組織原則,凌駕于黨章和黨組織之上,為了自己升遷而任人唯親、排除異己、造謠生事、拉動選票、封官許愿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有的領導干部拉幫結派、搞團團伙伙,懷揣未來相互提攜、互通款曲的政治目的,隔三差五以老鄉會、同學會的名義聚會,成為一根繩上的螞蚱的時候,再重溫列寧關于黨的政治建設和組織建設的論述:“沒有組織就不可能有統一”[28] ;“無產階級實現無條件的集中和極嚴格的紀律,是戰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29] ,就能領會列寧關于黨的政治建設和組織建設的學說是那樣富有哲理和深刻的洞察力。

 

當我們看到有的黨員干部高高在上,不去基層了解群眾疾苦、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走馬觀花式下基層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有的黨員干部夸夸其談,對工作不講實效,不解決實際存在的矛盾和難題,推諉扯皮,編織虛假材料、數字,粉飾太平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有的領導干部對上級領導吹牛拍馬、阿諛奉承,對下屬和群眾吆五喝六、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有的領導干部官架子十足、獨斷專行,狂妄地在自己工作的地區和部門搞獨立王國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有的領導干部熱衷于追名逐利和低級趣味,沉湎于花天酒地,陶醉于聲色犬馬的時候,再來重溫列寧關于黨的作風建設的論述:“我們需要的是能夠經常同群眾保持真正的聯系的黨,善于領導這些群眾的黨”[30] ;“少唱些政治高調,多注意些極平凡的但是生動的、來自生活并經過生活檢驗的共產主義建設方面的事情”[31];“用美好的詞句掩飾令人不快的真相,對無產階級事業來說,對勞動群眾的事業來說,是最有害最危險的事情”[32];“吹牛撒謊是道義上的滅亡,也勢必引向政治上的滅亡”[33],當代中國犯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錯誤的黨政干部,讀了列寧這些關于作風建設的論述,捫心自問,難道靈魂沒有一點觸動、沒有感到一絲慚愧嗎?列寧好像穿越了百年的時間長河,非常熟悉當代中國共產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良現象,怒斥那些官僚主義者、形式主義者、享樂主義者,讓他們無地自容。

四、學習列寧捍衛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勇氣和方法


在中國學術或宣傳的話語系統里,將馬克思和列寧的學說統稱為“馬列主義”,這表明列寧是馬克思恩格斯學說最優秀的繼承人,是繼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力挽第二國際背叛和修正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性狂瀾,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過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攻擊馬克思主義的資產階級思潮開展理論斗爭,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堅持、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巴黎公社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時復興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給當代馬克思主義者樹立了堅持、捍衛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榜樣。目前,馬克思主義依然面臨許多新的嚴重的挑戰,當代馬克思主義者可以從列寧捍衛、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勇氣和信念中獲得精神力量,從列寧的著述中獲得捍衛、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

恩格斯去世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面臨黨內外的嚴重挑戰。一方面,資產階級的辯護士們從固有的階級立場出發攻擊馬克思主義,小資產階級以市儈式庸俗的觀點歪曲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第二國際的首領們借口社會政治經濟的新變化,與資產階級政府合作,修正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為改良的馬克思主義。列寧寫出大量的戰斗性論著,與形形色色的歪曲和攻擊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做了頑強的斗爭。

比如,19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當已經拋棄老一代民粹派的革命性而走向與沙皇妥協合作道路的自由主義民粹派攻擊馬克思主義時,年僅24歲的列寧已能夠嫻熟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批駁標榜為“人民之友”的自由主義民粹派思想領袖米海洛夫斯基攻擊馬克思主義的言論。米海洛夫斯基抽掉了馬克思學說的實質性內容,說科學社會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僅因為“是側重于未來的遠景所確定的日常生活實踐方面”。[34] 列寧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其實從未描繪過任何未來的遠景,它僅限于分析現代資產階級制度,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組織的發展趨勢,如此而已”;“《資本論》這部敘述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的和基本的著作,對于未來只是提出一些最一般的暗示,它考察的只是未來的制度所由以長成的那些現有的因素。”[35] 列寧闡發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形態運動的規律,論證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和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的發展動力原理,揭露了自由民粹派對馬克思主義的閹割和曲解,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

又比如,針對國際機會主義的變種俄國經濟派貶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功能,列寧寫出《怎么辦》一書,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工人爭取自由解放運動的指導意義,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針對第二國際首領們提出一大套新論據修正馬克思主義的思潮,針對工人運動中出現的對所謂“舊的、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和“黨的僵化”要自由地批評的口號,列寧一針見血地指出:“‘批評自由’就是機會主義派在社會民主黨內的自由,就是把社會民主黨變為主張改良的民主政黨的自由,就是把資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因素灌輸到社會主義運動中來的自由。”[36] 列寧提出了工人階級單靠自己的力量只能產生工聯主義意識,科學社會主義只能從外部灌輸進去;工人階級不能局限于經濟斗爭,黨要領導爭取實現社會主義的斗爭等。

十月革命前,列寧捍衛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環境十分險惡,長期處于秘密的地下工作狀態,很長時間處于被警察監視、被捕入獄、被流放和流亡國外的狀態,撰寫了大量捍衛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列寧捍衛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國家與革命》一書,就是在十月革命前夕秘密轉移到俄國與芬蘭交界的邊境地區拉茲里夫湖畔的一個草棚里寫成的。列寧捍衛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立場和斗爭精神,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捍衛馬克思主義,批判形形色色的歪曲詆毀馬克思主義思潮,提供了極好的榜樣。當代中國,長期存在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失靈論、意識形態說教論等模糊觀點或錯誤認識。在某些人設計的改革方案中,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中,馬克思主義在一些學科中“失語”,在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盡管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者不必像列寧在沙皇的白色恐怖時代信仰馬克思主義要冒坐牢殺頭的危險,但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也需要列寧那樣鋼鐵般的原則立場、黑云壓城時逆風而行的理論勇氣,在學術理論上敢于對錯誤思潮做斗爭。我們從鄧小平身上看到了列寧堅持真理的大無畏精神。當蘇東劇變如晴天霹靂一樣震驚整個世界時,資產階級的思想家和政客們彈冠相慶,而有的馬克思主義者憂心如焚。此時,鄧小平勇敢地站出來,堅定地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他充滿信心地說:“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37] 在社會主義處于低谷的特殊時期,鄧小平說這番話可謂石破天驚,體現了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的遠見卓識,再現了列寧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形象。

捍衛和堅持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主義地對待它,不是拘泥于他們個別的論斷,而是要結合現實情況的變化發展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推向新的高度。列寧的社會主義革命的“薄弱環節論”,就是對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繼承與發展。由于生活在壟斷資本主義還沒有充分發育的年代,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性沒有充分暴露出來,馬克思恩格斯做出了符合那個時代情況的一個論斷:社會主義革命不可能單獨在一國發生并取得勝利,“共產主義只有作為占統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時發生的行動,在經驗上才是可能的”。[38]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到,無產階級的“聯合的行動,至少是各文明國家的聯合的行動,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39] 自1850年提出歐洲舉行社會革命以后,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再提無產階級革命同時發生的設想。列寧研究了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走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發現資本主義的平穩進化已經被帝國主義跳躍式的、劇變式的不平衡發展所替代,先進和落后國家的競爭加劇,為世界大規模軍事沖突和無產階級突破資本統治創造了前提。革命究竟從哪里開始?社會主義革命究竟能否首先從一個國家或少數國家取得勝利?列寧認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不一定在工業發達國家首先開始,“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40] 這個結論指出了人類社會由資本主義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道路,深化了科學社會主義和唯物史觀。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提供了契機,十月革命的成功證明了列寧的社會主義革命“薄弱環節論”的真理性。列寧晚年認為,俄國革命有別于以前西歐各國革命,東方國家又會產生某些局部的新東西,“在東方那些人口無比眾多、社會情況無比復雜的國家里,今后的革命無疑會比俄國革命帶有更多的特殊性”。[41] 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證明了列寧這個觀點的正確性。

哲人已去英魂在,不曾離去的是列寧的思想,是列寧留給當代世界的共產主義方向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列寧生前關心人類的解放,特別關心東方被壓迫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解放。如果列寧看到中國人民成為他的學說和事業的優秀繼承人,正努力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高舉著列寧主義的偉大旗幟,從他的豐富的思想里獲取智慧,不斷地取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看到他用生命澆灌的社會主義事業在中國日益繁榮昌盛,一定頗感欣慰。

注 釋:
[1]《列寧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2~73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72頁。
[3]《列寧專題文集·論資本主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頁。
[4]《列寧專題文集·論資本主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頁。
[5]《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0、706頁。
[6]《閻明復回憶錄》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14頁。
[7]《列寧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頁。
[8]《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頁。
[9]《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頁。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6頁。
[11]《列寧專題文集·論資本主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頁。
[12]《列寧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0頁。
[13]《列寧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頁。
[14]《列寧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0頁。
[15]《列寧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頁。
[16]《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238頁。
[17]《列寧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頁。
[18]《列寧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頁。
[19]《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頁。
[20]《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頁。
[21]《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8頁。
[22]《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2頁。
[23]《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2頁。
[24]《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8頁。
[25]《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頁。
[26]《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頁。
[27]《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4頁。
[28]《列寧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5頁。
[29]《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頁。
[30]《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5頁。
[31]《列寧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頁。
[32]《列寧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頁。
[33]《列寧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1頁。
[34]《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0頁。
[35]《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頁。
[36]《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7頁。
[37]《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383頁。
[3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6頁。
[3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頁。
[40]《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頁。
[41]《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9~360頁。

 

(作者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原刊于《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0年第4期)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