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1959年4月,朱德在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這是朱德、周恩來等在投票。
1957年4月30日,毛主席第一次向黨外人士公布了他不準備擔任下一任國家主席的想法,并拱手拜托在座的諸位在各自的范圍內透露這個消息,幫他“刮點小風”。
1959年4月2日,中共八屆七中全會在北京舉行。這次全會實際上是中共中央為即將召開的全國二屆人大定調子的,其中一項重要的議程就是向二屆人大推舉國家領導人的人選名單,新的國家主席人選當然也包括在內。
在當時的中共高層領導中,可以作國家主席的人選應該說有好幾位。經過中央書記處的初步醞釀,最后集中到朱德和劉少奇兩個人身上。
按照慣常的做法,毛主席不連任,由上屆國家副主席朱德繼任是順理成章的事。事實上,中共高層領導和黨外民主人士也普遍持這種觀點。
還在半年前,為準備召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央組織部和統戰部受中央書記處委托,草擬了一份第二屆人大常務委員會國家領導人候選人名單,發給中央一些主要負責人征求意見。
在這份名單上,仍把劉少奇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人選,而沒有提國家主席候選人人選,這就透露了一個明顯的信息:劉少奇仍將留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既然如此,國家主席候選人顯然就是朱德了。為此,朱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回想起和毛主席的一些往事。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進程中,朱德的名字與毛主席的名字密切聯系在一起。
自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后,在毛主席、朱德的率領下,經過長期革命戰爭的錘煉,我軍逐步發展成為一支與人民血肉相連、堅不可摧的隊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保衛社會主義建設,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一個漫長的征途上,“朱毛”的旗幟為革命者所共同高舉。朱德和毛主席本人也把“朱毛”作為一種團結的象征。
1935年1月,長征途中,在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上,朱德堅決支持毛主席的正確主張,批判“左”傾軍事冒險主義的錯誤。
1935年6月,朱德和毛主席率領紅一方面軍與張國燾率領的紅四方面軍在長征途中會師,共同北上。當紅軍行進到川甘邊界時,張國燾借口無法過河,企圖使部隊回轉南下,并且要求與紅四方面軍一起行軍的朱德發表聲明,反對毛主席的所謂“右傾逃跑路線”。朱德面對張國燾的威脅和利誘,毫不退讓,明確地表示:“朱毛,朱毛,人家都把朱毛當作一個人,朱怎么能反對毛呢?你們可以把我劈成兩半,但是割不斷我與毛澤東的關系。”事后,毛主席得知此事,深受感動,稱贊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毛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國家主席。新中國設立國家主席一職也是他的首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祖國大陸還沒有完全解放,處于戰爭狀態,因此作為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象征的國家元首——國家主席一直空缺。1954年9月27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撤銷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同時決定設立國家主席。毛主席以其在黨內外、國內外獨一無二的歷史地位和無人可比的崇高威望,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主席,而德高望重的朱德,則當選為副主席。
幾年后,毛主席多次對朱德等人說:“去掉國家主席職務,專做黨的主席,可以節省許多時間做一些黨所要求我做的事情。這樣對于我的身體狀況也比較適宜。”朱德長期同毛主席朝夕相處,深知他的脾氣稟性。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和鄧小平等人,也十分理解毛主席的苦衷。他們在黨內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說服和解釋工作,終于使黨內在毛主席不連任國家主席的問題上取得了共識。
1958年12月10日,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中共中央根據毛主席的意愿,在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上作出了《同意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關于他不作下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候選人的建議的決定》。
誰是第二任國家主席的人選,毛主席沒推薦提名,只是說“讓別人干”。朱德看了中央書記處送來的第二屆人大常務委員會國家領導人候選人名單后,明白了中央的意圖。1958年12月29日,朱德提筆給中央書記處總書記鄧小平寫了一封信,言辭懇切地要“小平同志轉書記處同志們:我提議劉少奇同志作為國家主席候選人更為適當......至于我的工作,歷來聽黨的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無顧慮。”以后在一系列公開和私下場合,他還多次說過自己比毛主席年長七歲,由他接替毛主席任國家主席不符合情理,更不利于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并再三堅持舉薦劉少奇。中共中央接受了朱德的提議。于是,中央全會一致同意劉少奇為中共中央向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國家主席候選人,而朱德為委員長候選人。
1959年4月5日,鄧小平在八屆七中全會上代表政治局作了關于國家機構人事配備方案的報告。對于決定提名劉少奇為國家主席候選人,他作了這樣的說明:“國家主席有好幾位同志可作,如朱德同志,如黨內幾位老同志,都可以作,但是大家考慮的結果,以劉少奇同志擔任這個職務,比較更為適當些。國家主席不單是一個很高的榮譽職務,而是有一些相當具體麻煩的事要做。例如出國、會談、接待等等。所以,以劉少奇同志的能力和資望,以他現在在黨內所負的責任,出面兼任國家主席職務,是比較好的。”
鄧小平在會上特別講到朱德的功績。他說,抗日戰爭爆發后,朱德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八路軍總指揮(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在日本侵略軍向華北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局十分危急的時刻,朱德率領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到1940年為止,八路軍、新四軍由4萬人發展到50萬人,敵后解放區戰場逐漸發展成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1940年5月,朱德由前方回到延安,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國各解放區戰場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朱德親自籌劃和指導進行石家莊戰役,首開攻克敵人堅固設防城市的先例,并向全軍推廣了石家莊攻堅戰的經驗。在戰略決戰階段,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他協助毛澤東組織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4月,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新中國成立后,朱德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歷任黨、國家和軍隊的主要領導職務,1955年榮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毛主席在緊接著召開的第十六次最高國務會議上說:“朱德同志是很有威望的,少奇同志也是很有威望的,為什么是這個,而不是那個?因為我們共產黨內主持工作的,我算一個,但我是不管日常事務的,有時候管一點,有時候不管。經常管的是誰呢?是少奇同志。我一離開北京,都是他代理我的工作,從延安開始就是如此,現在到北京又已經10年了。以他擔任國家主席比較適合,同時朱德同志極力推薦少奇同志。”毛主席還特別提到了“我們的朱老總”,一再贊揚他“肚量大如海”,號召黨內外人士都要向朱德學習。
1959年4月27日,在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上,劉少奇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來源:人民網本文原載于《世紀風采》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