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寫的《從根本上否定計劃經濟,就是從根本上否定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公眾號文章發出之后,有不少網友留言。其中有一則留言是這樣寫的:你是要回到票證時代嗎?確實,在計劃經濟時期,也確實是票證實施的時期。這里就需要厘清計劃經濟與票證政策的關系。這其中是不是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也是需要特別弄清楚的。
準確地說,在所謂票證時期,并不都是在計劃經濟實行時期才開始的。在國家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前的1951年和1952年,國家糧食生產是增產的。然而在這個時期,國家征購糧食的數量增加得較多,超過了農業生產糧食增長的幅度。對于這樣的問題,必須要加以解決。怎么解決?不少人提出了不少的方案。1953年7月,中央財經委員會最終選定了統購統銷的方案。這個方案當時也有很多人不贊成。在那一年的國慶節,中央財經委員會負責人陳云在天安門城樓上對毛主席說,“不搞這個,我們沒有出路。”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糧食的計劃收購與計劃供應的決議》,政務院發布了相關命令和辦法,所有收購量和供應量,收購標準和供應標準,收購價格和供應價格等,中央統一規定或經中央批準。這就是說,糧食統購統銷,是解決城市糧食問題的手段。而且也是先有的糧食統購統銷,然后才有計劃經濟的實行。
原來的糧食市場是自由市場,國家對于糧食的購銷無法準確掌控。如果遇到糧食緊缺狀態,糧食商人很可能囤積居奇,抬高價格,這會嚴懲影響民生。而中國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如果在糧食供應方面出現嚴重的問題,那對國家就是一場重大的災難。在這樣的情況下,糧食統購統銷是必然要選擇的政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由于西方對中國的封鎖,中國停止了糧食進口。原來能夠通過糧食進口來彌補的糧食缺口,現在這條路斷了,所有的問題只能由我們自己來解決了。所以,糧食統購統銷問題不得不提到日程上來。
國家在其他供應領域里大規模使用票證政策,主要是在六十年代經濟困難時期。在那段時期,市場商品量嚴重不足,如果不使用票證,很多物資供應無法保證。這也是當時的一種無奈之舉。因為自然災難,農副產品嚴重減產,而且因為要償還所欠下的蘇聯的債務,所以我們不得不用大量農副產品來償還債務。這樣一來,國內農副產品的供應就更顯得緊張。豬肉、水產品、禽蛋產品、煙草、酒水、白糖等各種副食品都需要通過票證,才能保證城市居民最基本的供應。
我們都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沒有人喜歡過這種需要票證的生活。但在當時那個情況下,國家確實很窮,也很難,但仍然要堅持發展經濟,發展工業化。我們這一代人,以及我們的上一代人,甚至上兩代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當時,國家也是為了讓國家盡快發展起來,提高了積累率,壓住了消費率,有意識勒緊人民的褲腰帶。這就是人們所說,吃盡了兩三代人的苦,創造了別的國家兩三代人才能創造出來的成就。再強調一下,沒人愿意過苦日子,但是如果國家需要、人民需要,對苦日子大家都是能夠忍受過來的。
設想,如果我們不搞工業化,沒有計劃經濟,或許在輕工業的生產上,在農副產品的供應上,我們的日子可能會好過那么一些。但是國家沒有工業實力,沒有強大的軍工產業,國家安全就沒有保障。我們只能過著雖然生活在物質上好過一點,但頭頂上卻始終懸著一把別人的刀子。這樣的日子是不踏實的日子,更沒有人愿意過這樣的生活。
計劃經濟與社會主義公有制,就是讓國家在保障安全的過程中,必須選擇的道路。在那個時候,不做這樣的選擇,就等于任人宰割。中國人民不愿意任人宰割,所以寧可自己多過幾年苦日子,也要把頭頂上懸著的這把利劍給拿掉。這樣做有什么不對嗎?
1992年,黨的十四大決定,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主要是針對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我們那時所存在的缺陷所做出的新的改革。但是,這并不是如有些人說得那樣是什么自由經濟。嚴格說來,所謂自由經濟,即使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也是不存在的。美國的波音、洛馬、雷神等軍工公司,無一不受到美國政府的插手和干預。現在,美國的高技術網絡公司,美國政府也強迫他們必須提供許多商業機密。所謂純粹的自由經濟何在?蒙人騙人而已。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說在很多領域里,是由市場來進行資源配置的。現在比起70年前,我們可以通過市場進行調配的資源要豐富得多了。輕工業與農業領域里的生產以及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現有的市場機制確實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然而,對于我們涉及的高技術領域,涉及到國防科技領域,例如在航天領域,其中的研制、生產、開發、應用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恐怕不是能夠依靠市場機制就能解決的。所以,除了每五年所必要安排的國民經濟五年規劃之外,在某些具體領域中的一定程度計劃性依然是不能缺少的。
現在糧食的統購統銷方面,所謂統銷應該不存在了。但是,在糧食征購方面,國家的政策力度還是有的,有的時候這種力度還是很大的。因為這涉及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糧食戰略問題,絕對不可以忽視。
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家不得不使用票證來緩解供應不足的問題。這不是計劃經濟的必然,也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必然。只是貧窮和物資的短缺才造成了這樣的可能性。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供應不足的問題遲早能夠得到解決,所以票證的使用也必然會走到盡頭。
社會主義的主要優越性就是能夠最大程度地解放生產力。生產力得到發展了,任何短缺和貧困都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老百姓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這是最基本的道理。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北航老胡之閑話”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