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宗河|新中國是怎樣在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領導下打好抗疫戰的?
點擊:3905  作者:宗河    來源:“紅色文化網”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2-05-03 20:56:19

 

直到1960年3月16日,毛主席還在他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于衛生工作的指示中指出:“把衛生工作看作一項孤立的工作是不對的。衛生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利于生產,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學習,有利于改造我國人民低弱的體質,使身體康強,環境清潔,與生產大躍進、文化和技術大革命,相互結合起來。”這具有“移風易俗、改造世界的意義”。

 

圖片

 

早在1929年,毛主席就提出了“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衛生工作宗旨。新中國成立后,在毛主席領導下,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不僅注重疾病醫療,更重視衛生防疫,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普遍開展群眾性的衛生防疫運動,在很短的時期內就迅速改善了中國人民生活生產的衛生狀況,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

 

舊中國留下的疫情慘狀

 

眾所周知,蔣介石集團給新政權在經濟方面留下了“一窮二白”的爛攤子,不僅如此,他還在民眾健康方面留下了“東亞病夫”的形象。

 

新中國成立起,我們黨的衛生工作面臨的是一個人民疫病叢生、缺醫少藥的嚴重局面。

 

當時,威脅人民生命與健康的最主要的疫病是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其中鼠疫是傳染性極強、病死率極高、對社會危害性極大的烈性傳染病。

 

2.jpg

舊中國人民的慘淡處境

 

在內蒙古地區,鼠疫等疫病流行多年,嚴重損害了人民健康,造成人口持續下降,威脅到了蒙古民族的生存。日本人曾預言,“再有50多年,蒙古民族將自行滅亡。”東北、福建和江西等地鼠疫也時有發生。

 

新疆的天花患者竟占全區人口的70%到90%。此外,血吸蟲病、瘧疾、絲蟲病、鉤蟲病和黑熱病都是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在我國流行最廣、危害性最大的五種寄生蟲病。

 

根據全國大陸不完全的調查,當時血吸蟲病流行在我國南方的12個省、市的324個縣(市),尤以浙江、江蘇等省最為嚴重,估計患此病者近1000萬人,約有1億多人口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瘧疾流行在我國25個省、市、區的1829個縣……

 

這些疫病的流行,嚴重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使無數的人喪失了勞動力,甚至失去了生命,嚴重地影響了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改善,使疫區出現了人口減少、生產下降的現象。使黨和國家的衛生防疫工作面臨著嚴重的考驗。

 

3.jpg

 

毛主席強調:防疫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毛主席熟讀中國歷史,熟悉中國國情。他切身感受過舊中國疫病叢生給人民生命安全和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和危害。在他心目中,衛生防疫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不僅僅是群眾關切、生命攸關的事情,更是決定人心向背、體現黨的性質宗旨、事關執政安危的全局性的大事。

 

因此,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對疫情防治十分重視。他絕對不允許對疫情視而不見、聞而不報,麻痹大意、玩忽職守的現象出現。

 

1951年9月7日,衛生部副部長賀誠向中央報告說:“不少省縣以下的黨、政領導干部,只把不餓死人認為是政府的責任,對因不衛生而病死人則重視不夠,認為是難以避免的‘天災’。”

 

這個苗頭性問題立刻引起了毛主席的警覺。他看到報告后,馬上以中央名義作出指示,嚴厲指出:“中央認為各級黨委對于衛生、防疫和一般醫療工作的缺乏注意是黨的工作中的一項重大缺點,必須加以改正。”

 

為引起各級領導足夠重視,他列舉分析了每年全國因為缺乏衛生知識和衛生工作引起疾病和死亡的損失數量,認為這可能超過了水、旱、風、蟲等各項災荒所造成的損失,強調“要將衛生工作和救災防災工作同等看待,而決不應該輕視衛生工作”。

 

正是在這個指示中,毛主席作出“必須把衛生、防疫和一般醫療工作看作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的論斷,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闡明了衛生防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其后,毛主席對華北疫病防治情況、北京衛生防疫工作情況、反細菌戰工作情況、防治血吸蟲病工作情況以及除四害進衛生工作情況等均作出過重要批示。

 

直到1960年3月16日,毛主席還在他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于衛生工作的指示中指出:“把衛生工作看作一項孤立的工作是不對的。衛生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利于生產,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學習,有利于改造我國人民低弱的體質,使身體康強,環境清潔,與生產大躍進、文化和技術大革命,相互結合起來。”這具有“移風易俗、改造世界的意義”。

 

黨的其他領導人也對建國初期的疫病防治給予高度重視,周恩來總理兼任建國初期成立的中央防疫委員會主任,董必武同志兼任冀熱察防疫委員會主任,直接領導了建國初期內蒙古地區的鼠疫防治工作。

 

4.jpg

農村赤腳醫生出診

 

歷史與實踐證明,實行防疫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方針是卓有成效的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中央政府分別于1950年8月、1952年12月、1953年12月召開了三次全國衛生會議,制定了新中國“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

 

其核心是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發動群眾,教育群眾,依靠群眾,最大限度地組織群眾參與到疫病防治工作中來。

 

1950年3月,中央衛生部便成立了中央防疫總隊,下設6個大隊,共438名工作人員。經過短期的政治學習和技術學習后,防疫總隊即前往全國主要疫區開展工作。

 

他們一邊進行疫情檢測防治和幫助建立基層醫療機構,一邊開展積極有效的衛生防疫宣傳。他們著力宣傳黨和政府對各族人民健康的關懷和新中國衛生工作的宗旨,宣傳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宣傳唯物主義思想,幫助群眾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相信科學。

 

根據中宣部的指示,各地方政府也積極行動起來,采取了一系列宣傳措施。

 

北京市政府在1951年春季大掃除運動前夕,由各區的衛生委員會組織宣教隊,向群眾介紹清潔大掃除運動的意義,并以各報社、電臺、電教隊、文化館等為媒介分別進行宣傳。

 

1952年北京市更進一步地深入衛生防疫宣傳工作,每20個老百姓,發給衛生常識一本,很受歡迎。

 

東北人民政府衛生部1950年先后成立了東北電化教育所和東北醫學圖書出版社,積極向群眾播放衛生宣傳電影,印刷衛生宣傳書報,提高人民的衛生常識水準。

 

山東省的衛生宣教人員還建立了宣教網,推廣幻燈放映,所辦衛生展覽會也由城市深入到農村。

 

蘇州市衛生防疫站1951年-1956年共作了565次衛生宣傳,大連醫學院的教授進行通俗演講70多次,并編寫出版了兩種通俗醫學知識讀物共計6萬余冊。

 

所有這些,都能夠把黨和政府在保護人民健康方面的政策與各種措施傳達給群眾,并普及群眾的衛生防疫知識,提高衛生科學知識水平,養成衛生習慣,減少疫病侵襲,更健康地生活。

 

“黨組織,科學家,人民群眾,三者結合起來”,很快見效。至1951年10月,全國85%的縣份建立了衛生院,共計1865所,并以民辦公助的形式建立了1498個區衛生所。少數民族地區如青海、內蒙古、新疆三地已有衛生院92所,醫院24所。

 

中央還計劃在以后五六年內在全國每個縣、區、每個廠礦都建立起基層衛生組織。這對制止傳染病的流行,無疑是一個有力的保障。

 

5.jpg

毛主席視察防治血吸蟲病規劃情況

 

全國一盤棋,堅決執行中央制定的防疫措施

 

在中央人民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中央衛生部在全國推行幾項與時俱進的防疫措施。在全國各地,特別是疫情地區的黨組織的不打折扣的、實實在在的貫徹下,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是實行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預防接種和預防注射,提高免疫率。

 

建國初期疫病流行造成的死亡率很高,在當時鼠疫、天花等急慢性疫病的治療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預防接種和預防注射是最佳的選擇。

 

中央規定,對于危害最大而預防簡單的疫病如天花要加強預防接種,對其他疫病如傷寒、鼠疫、霍亂等則要加強預防注射。

 

到1951年10月,全國已有2億人普種牛痘,北京、旅大、廣州等地自1950年5月便再未發生天花流行。東北、內蒙、浙江、福建、云南等鼠疫流行區,上海等霍亂流行區,進行預防注射后,基本上達到了遏制疫病流行的目的。

 

順便補充一點,關于天花,到1954年,我國的天花疫苗接種率達到了90%以上。1961年6月,隨著我國最后一位天花患者胡小發出院,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病毒在中國徹底被消滅。而在世界范圍內,則是到1980年5月8日,第三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召開時,才正式宣布:“世界各國人民贏得了勝利,根除了天花。”

 

天花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并不亞于現如今的新冠病毒。在天花被消滅后,按照國際協議,全球僅兩個特殊的實驗室還有少量天花病毒樣本存放,分別是位于亞特蘭大的美國疾控中心實驗室和位于西伯利亞的俄羅斯國家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2021年11月15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公司實驗室內發現15個小瓶,其中5個瓶身標注了“天花”字樣,另外10個標注了“牛痘”字樣。事發后,美國疾控中心迅速接收保管了這些可疑小瓶,并展開調查。2021年11月18日,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核查,這15個小瓶中并不含天花病毒。至今在醫學界對這僅存的“天花病毒是否應該徹底銷毀”,還一直沒有達成共識。

 

二是建立疫情報告制度。

 

其目的在于及早報告,及早治療,及早隔離,防止傳染和蔓延。

 

1950年11月25日,北京市率先頒布了《傳染病預防及處理暫行辦法》,規定霍亂、鼠疫、天花,發現后應立即報告,至遲不超過12個小時。對其他的傳染病發現后的報告時間也作了具體規定。華東地區也有類似傳染病報告暫行條例,并且還詳細規定了關于疫情報告的獎懲辦法。

 

1955年7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衛生部頒布《傳染病管理辦法》,在全國實行。這對及時發現疫情,制止疫情蔓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實施快速有效的疫區處理。

 

對于突發性的急性傳染病如鼠疫、霍亂等,快速有效的疫區處理是防止疫病擴散和蔓延流行的關鍵。

 

建國初期在處理鼠疫流行的過程中,東北衛生部所屬鼠疫防治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在疫區處理上的重要守則是:防疫人員接到疫情報告后,2小時內必須出發,到達現場;迅速建立小隔離圈(以發生患者之庭院為單位)、大隔離圈(農村以屯為單位,城鎮以組或街為單位)、封鎖圈(由各疫屯為中心,在5公里半徑內之地區),分別嚴格隔離患者或封鎖疫區9天、12天、18天。防疫人員到達疫區后一般三天內完成各項群眾性預防工作,而后挖好防鼠溝,進行預防注射的工作,并及時將初發疫屯之感染情況上報上級衛生防疫機構。

 

建國初期直至1955年,內蒙古在45處鼠疫疫區處理問題上基本參照此程序進行,都迅速撲滅了疫情。

 

東北地區的防疫資料表明,廣大基層組織的干部們在生產防疫并重的號召下,既完成了生產任務,又沒有放松防疫工作。許多村屯干部在緊張的生產運動中,不眠不休地早晚挨戶巡視,發現患者,報告疫情,準備隔離所,站崗放哨,為患者及健康隔離者解決衣食問題,代耕代種代收等等,為衛生防疫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

 

到1956年,內蒙古自治區的鼠疫完全得到了控制。昔日的“疫發天無色,田荒斷炊煙,荊棘伴白骨,鬧市無明燈”的慘象,終于永遠成為了歷史。

 

1960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由烏蘭夫任組長。領導小組設在呼和浩特。所謂的防治北方地方病,主要還是防治鼠疫。

 

內蒙古撲滅鼠疫的成功經驗,在其它北方地區得到了迅速推廣。后來內蒙古很多牧民把毛主席和烏蘭夫的像供在神龕內,顯示了他們虔誠的感恩之心。難怪乎人民群眾不由發出共產黨和毛主席是他們的大救星。

 

四是加強疫病的科學研究。

 

對各種急慢性疫病,除了進行積極的防治之外,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和各地方衛生機構還進行了許多實地調查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并相繼發表了關于新中國血吸蟲病、鉤蟲病、絲蟲病、瘧疾和黑熱病等幾種疫病的調查研究的綜述,對這幾種疫病的預防與治療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醫學科學研究工作上,中央人民政府還制定了全國醫學科學研究的遠景規劃,調動了廣大醫學工作者的研究熱情。各地醫學院校,醫療、預防、婦幼衛生機構和生物制品等單位的科學家不辭辛苦深入現場,指導防治疫病的實際工作,并在防治血吸蟲病等,抗生素研究,以及預防、基礎、臨床醫學等的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就為防止疫病的流行創造了非常有利條件。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全國的疫病防治取得了重大成就。

 

以危害最大的鼠疫、天花、霍亂為例,1953年發病數與1950年相比,鼠疫降低了90%,天花降低了95%;自1820年由海外傳入我國后歷年流行的霍亂,建國5年來根本沒有發生。到1956年底,鼠疫已經基本控制;在我國內蒙古、吉林、福建、浙江、江西等幾個鼠疫頻發的地區,也先后停止發生。

 

天花在全國除少數邊疆地區個別發生外,已近絕跡。此外其他一些傳染病的發病率皆有顯著下降。如斑疹傷寒發病率,1956年比1951年下降了89%,回歸熱下降了91%。

 

從解放以來到1956年止,全國已治療血吸蟲病患者76萬人,黑熱病患者50余萬人,鉤蟲病患者400萬人。

 

江西省余江縣是全國血吸蟲病流行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在毛主席的親自關注下,余江縣人民響應毛主席“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下定決心“半年準備、一年戰斗、半年掃尾”,掀起了一場消滅血吸蟲病的群眾運動。

 

1958年5月10日,《江西日報》發表余江縣委書記李俊九的《我們是怎樣根除血吸蟲病的?》一文。

 

1958年6月1日《根除血吸蟲病鑒定書》在《江西日報》刊發,宣告余江在全國率先消滅了血吸蟲病,創造了世界血吸蟲病防治史上的奇跡。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當晚,毛主席在讀罷這則通訊后,心潮起伏,興奮不已。1958年7月1日清晨,他激情賦詩:《七律二首·送瘟神》。

 

在所有毛澤東詩詞作品中,《七律二首·送瘟神》是純粹以民生問題為主題,具體又以防治血吸蟲病疫情為題材的詩詞作品。作品既有理想,又有現實;既有科學,又有神話;既有對舊中國人民苦難生活的嘆息,又有為新中國人民壯舉的喝彩。兩首詩渾然一體,以始終如一的愛民思想和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給后人以戰勝瘟神、戰勝邪惡、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無窮力量。

 

(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紅色文化網”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