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8月24日是著名作家魏巍的祭日,他已經離開我們十四個春秋。不久前,詩人蔡詩華提供了這樣一封信件,信中,魏巍表述了對2005年《狼牙山五壯士》被移出課本的震驚與氣憤,此時距《誰是最可愛的人》被移出課本已經過去了4年。信中,巍巍深刻分析了革命題材的課文紛紛被移出課本的原因,今天讀來,依然覺得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讓新一代忘掉反侵略斗爭的歷史嗎?
——給詩人蔡詩華的回信
詩華同志:
你好
你來信及所附詩二首《中國教育界又一大悲哀(外一首)——寫在《狼牙山五壯士》退出語文課本之際》、《2005年,我的丁香花兒沒有開放——寫在日本篡改侵略史與謀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際》,我都收到了。
你問我是否關注近期發生的這兩件事,當此全世界億萬華人義憤填膺憤怒聲討日本修改教材,抹煞其侵略罪惡之際,我作為一個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怎么能無動于衷呢?
1942年易縣嶺東
關于上海市二期課改將《狼牙山五壯士》刪除一事,我是從《中國藝術報》疏星同志的文章知道的。隨后我又收到狼牙山下新一代的青年趙克多《憤怒的譴責》一文。這兩篇文章都引證了列寧的話:“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你的詩是我接連讀到的。我感到詩寫得太好了,太及時了,它顯示了詩人的義憤、敏銳和清醒,擊中了某些問題的要害,表達了億萬中國人民大眾的正義呼聲。
上圖為2005年5月18日魏巍給蔡叔華的親筆回信
老實說,當我聽到《狼牙山五壯士》從課本中被刪除,我是很震驚很心痛的。尤其它與日本修改侵略歷史的課本發生在同時,更使人感到奇怪。這兩件事怎么這么巧地碰在一起了呢?這種歷史的巧合又有一種什么含義?其中,未必沒有一種深刻的諷刺意味吧?
日本修改課本,決不是一件小事。它是包藏著禍心的。它的直接目的,當然是為了抹煞其可恥的侵略罪惡;而抹煞其罪惡,拒不認罪的目的,則是為了重新武裝,再次欺騙其人民和新的一代,重燃侵略戰爭之火,重溫“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夢。事實上,自日本投降之后,其右翼反動勢力并沒有真正放棄其侵略的野心,它一直死不認罪,拒不道歉的原因,就在這里。因此,他在中、韓、朝等東方各國的強烈反對下,仍堅持祭拜供有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是不難理解的。
1943年抗日戰爭中在晉察冀根據地慰問日寇大掃蕩后的受難群眾,其中嬰兒被日本鬼子用刺刀刺傷
1944在冀中與戰友平陵(左)合影
說到中國,也發生了修改課本、刪掉《狼牙山五壯士》這樣優秀的傳統篇目,就令人難以理解了。人所共知,在我國歷史上,抗日戰爭是我中華民族起死回生的偉大的正義的戰爭,而“狼牙山五壯士”又是代表我們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偉大范例,對我國新一代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1986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塔落成,見北婁山房東
1986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塔落成典禮,一排左至右張杰夫人張榮志,張杰、陳正湘,夫人康捷,二排1張帆、3藺柳杞、4姚遠方、魏巍、蕭應棠、9萬一
這樣難得的課文為什么要刪掉呢?據教材編寫負責人的解釋,是為了“現代社會的需要”,“與時代接軌”。意思很明顯,是說像“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的題材已經過時了,不時髦了,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的需要”了,已經不能與“時代接軌”了。這真是奇怪的看法。試問,現在是什么社會?難道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已經消失了嗎?難道現在的中國已經最后擺脫了帝國主義侵略的威脅了嗎?已經再沒有外敵入侵的危險了嗎?現在美國戰略重點東移是對付誰的?美日聯盟是對付誰的?日本加緊修改憲法重新武裝是對付誰的?為什么這一切一切在教材編寫者的視野里都忽然之間消失了呢?難怪只剩下用編“時裝雜志”的眼光編教材了。
1954年看望擁軍模范劉大媽
1964年5月狼牙山(北婁山)遇狼牙山五壯士連七連長劉福山,眼瞎。左一高級步校政委陳亞夫
1986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塔落成。右三葛振林、右四魏巍、右六劉秋華、右七林柳杞
以上兩件事都是修改課本的問題。相同之處是兩者都要求他們的新一代忘記過去。不過內容和精神就大大不同了。日本修改課本,是要他們的新一代忘掉那一段侵略別人的罪惡歷史,而我們的某些編寫者卻是要我們的新一代忘掉光榮的反侵略斗爭的偉大歷史。正如蔡詩華說的是“讓革命與英雄永遠埋葬”。
這正是今天特別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也許這就是他們說的“接軌”吧?
言不盡意,敬祝
創作豐收
魏巍
2005.5.18
來源:張十二mqka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