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雷頂》作者劉海棲,曾任山東少兒出版社主編、山東作家協會副主席。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海棲在陪伴父親的閑暇中,向父親提議:“講講你們當兒童團的事情吧!”
父親劉進璋隨手在茶幾的藥盒里抽出一張藥品說明書,一筆一劃地寫出了當年流行膠東抗日根據地的《抗日兒童團歌》。
這正是我母親于恒嘉1941年創作兒童劇《兒童團捉漢奸》里的主題歌(詳見于恒嘉《我與〈兒童團歌〉》,《人民日報》2005年7月20日)。于是,海棲根據父親的口述史撰寫的兒童讀物《風雷頂》(四川少兒出版社2021年5月版)剛面世,我便有幸先睹為快。
風雷頂,是山東省海陽縣土堆村南面最高的山頭,又稱風涼頂。它不僅是作者父親、現年93歲老黨員劉進璋的童年樂園,也是見證日寇踐踏國土的地標,更是見證根據地軍民抗日御辱的熱土。
劉進璋老前輩的記性真好,《風雷頂》幾乎是一部膠東山野、田園、百草、民俗、童趣的百科全書。
風雷頂上,梨花、杏花、桃花層層疊疊,迎春、連翹鋪在山坡,能解饞的小葉李子、杜梨、櫻桃、軟棗、柿子,都有。
“柿子有三種”“杏分兩種”,帶出了鄉里頑童偷杏、偷瓜的頑皮,以及被抓后惹來“老頭看瓜”的趣聞,即腦袋被塞進緬襠褲里。
“知了分三種”,帶出了“捉知了”的快樂和“吃豆蟲”的美味。
柏樹做棺材,楸木做房梁,香椿葉芽炒雞蛋,柞樹養蠶,槐樹花做發糕,棉槐編糞筐,九條編糞簍,蠟條做練武的棍子,野菊花做枕頭,赤草鋪屋頂,梨絲編遮風擋雨的蓑衣……
百韭治頭痛,連連趾治腳縫發炎,還有接骨草。現在又說開黃花的“貓眼睛”可以治癌。說到“偏方治大病”,又帶出一樁樁趣聞……
能度饑荒的野菜就更多了——春天有薺菜、苦菜、婆婆丁(蒲公英)、包袱菜、灰菜(背面發紅的可以吃,發白的,吃了臉腫);夏天有野茄子、野瓜蔞,可以涼拌螞蚱菜(馬齒莧);還有麥蒿、渣渣花、板凳腿、鷹爪、地衣類的雀菜……
記憶中的民俗,有趕山會,唱大戲,蓋土地廟,敬灶王爺,供祖宗牌位,貼春聯,守歲過大年,拜祠堂,跑驢;還有秧歌隊里的主要角色——貨郎和翠花,錮漏和王大娘,丑婆和傻小……
游戲——男孩子玩打喪門神,打尜,娃娃響,漂坑;女孩子玩搬姑姑,跳方;還有吊在大樹上蕩秋千……
老人家說:這種日子,窮是窮點,苦是苦點,可大體平平安安,不用提心吊膽。
然而,老人家正上小學,日本鬼子來了,就不太平了。
軍閥韓復榘帶著軍隊和省政府逃離山東之后,膠東地區前前后后冒出28個打著國民黨政府旗號的“司令”。這些土霸王,多數打鬼子不行,搜刮老百姓,稱霸一方卻在行。每逢他們到來,村長都要組織“接官”——派糧派飯,好言好語好吃好喝伺候著,免得他們稍不隨意就打罵村民。
最初,日本鬼子進村,老百姓也“接官”,以為能應付過去,沒想到鬼子遇到抗日武裝的襲擊后,立刻實施血腥報復,在“接官”的村子里屠殺了63名男女老幼鄉親,并焚燒了村里的房屋。
從那以后,堅壁清野進山“跑鬼子”,就成了村民生活的常態。
不久,八路軍來了,趕走了禍害老百姓的土霸王,建立了抗日根據地。
八路軍不僅說話和氣,買賣公平,還特別重視老百姓的利益,把全村老百姓都組織起來了,讓家鄉面貌一新。
老人家的哥哥參加了“青年抗日先鋒隊”,就是民兵,拿起武器,保衛家鄉。他還成為八路軍傳遞秘密情報的交通員。
老人家的父親參加了“農救會”,因為養蠶,還加入了絲業公會,紇絲戶聯合起來與主家談加工費。
共產黨八路軍最大的惠民工作,就是“二五減租”和“分半減息”——那年月,農民種地靠天吃飯,交給地主的地租又高,遇到災年所剩無幾。找地主借錢,那就是高利貸,一旦還不上,就得傾家蕩產,買兒賣女。實行減租減息后,原有的地租額一律減去百分之二十五;借的錢,最高只能一個月計收一分半的利息。
農民的負擔輕了,生產積極性高漲。
老人家那時是個孩子,參加兒童團的工作,多體現在《抗日兒童團歌》里:
月兒彎彎,星光閃閃,
我們都是兒童團,
站崗放哨,又當偵探,
盤查行人,捉漢奸。
鬼子來了,我們就跑,
找到八路去報告,
領著八路,拿起槍刀,
打退鬼子,把家鄉保。
兒童團的工作,還有歌詞里沒講到的,連我都是第一次聽說——反封建。
比如,發現村里某一“落后”人家秉持宗法禮教“婆婆虐待媳婦”,就組織兒童團員天天到他家門口喊口號。
發現村里某戶人家給五六歲的小女孩“裹小腳”,痛得小女孩哇哇直哭,也組織兒童團員到他家門口喊口號。
老人家說:喊口號管用,那么多的孩子站在家門口喊,誰臉上也掛不住,就不犯了。
根據地的新人新事太多了——取締大煙館,公審殺漢奸,破除迷信“捉鬼”……
最讓老人家難忘的,是1942年日酋岡村寧次指揮的拉網大掃蕩。
老人家說,日寇掃蕩一周前,村里根據膠東區委的指示,把糧食和值錢的東西藏到山上,堅壁清野。
解放后,海棲的奶奶告訴孫子:那時家里窮,只能供一個孩子讀書。你爸上學就得讓你伯伯休學回家干活。所以,你爸讀書非常認真,學習成績也好,特別愛惜書本。那年鬼子拉網大掃蕩前,你爸把課本埋到南崗的一顆楸樹下,被鬼子發現后,起出來撕了。你爸心痛得哭啊哭啊。我趕緊打了糨糊,把鬼子撕碎的書一頁一頁粘好。
這一次“跑鬼子”,除了老人家的哥哥在民兵隊集中活動,一家人全跑散了,好在都跑出了鬼子的包圍圈。
鬼子這次對我膠東根據地的拉網大掃蕩,出動日軍一萬五千人,偽軍五千人,歷時40天,在離土堆村東南20來里的馬石山收網。僅此一地,就有503人遭敵寇屠殺。
本來,鬼子的包圍圈里已經圍住了幾千老百姓,是多支不同建制的八路軍分隊一次又一次突入敵軍重圍,將手無寸鐵又驚慌失措的父老鄉親帶出包圍圈。其中最突出的是八路軍五旅十三團三營七連六班十名戰士。電影《馬石山十勇士》就是講述他們的事跡。
如今,“馬石山十勇士紀念館”巍然屹立在馬石山的陽坡上。
1945年春,海棲的父親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區委書記談話時告知:如果回村,就找你自己的父親接續組織關系。
老人家告訴兒子海棲:以前經常見你爺爺晚上找一些人來家里說悄悄話,還讀書讀材料,到這個時候才知道,你爺爺是黨員。
1950年代劉進璋夫婦和兒子劉海棲
不久,老人家進抗日軍政大學,學習譯電。再后,隨部隊參加解放戰爭,參加抗美援朝。
劉進璋夫婦
劉進璋老前輩的一生,伴著《抗日兒童團歌》融入了民族解放事業的歷史大潮。耄耋之年,《抗日兒童團歌》依舊是他永恒的摯愛。
劉進璋夫婦的兒子、《風雷頂》作者劉海棲
作者:高戈里 來源:紅色文化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高戈里:膠東抗日根據地的兒童生活——九旬老黨員劉進璋口述《風雷頂》
2024-06-07?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