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葛叔平作為我軍的通信測控專家,被中央軍委指定為首次核試驗委員會委員,負責遙控遙測裝備研制,擔任系統總設計師,是核試驗現場的技術副指揮,開創了我國遙控遙測工程。因為家里窮,他很小就被送去當學徒,受壓迫受剝削,靠自己的努力半工半讀大學肄業,抗日戰爭時期在黨的引領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母親趙柳蔭14歲喪母,16歲喪父,靠著親友們的接濟帶著弟妹在生存線上掙扎。他們閱盡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疾苦,感受到了新中國勞動人民翻身做主人的豪情。所以他們總是站在基層勞動人民的角度用言行對我們進行教育。 一 1953年我們家從華東軍區調到總參通信兵部新建的研究所后,組織上就決定由我母親籌建研究所幼兒園,并送她去學習蘇聯的幼兒教育,回來后擔任了幼兒園教導主任。她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孩子從小就學會分辨是非,進行“養成教育”。我上三年級時,通信兵部的基建工程完工,放學時我和小朋友們路過已經撤走的施工隊臨時木工房,發現不少“下腳料”可以刻手槍、鏇陀螺、釘小板凳,大家都挑了一些拿回家。我和大弟弟也拿了幾塊,回家后放到了廚房的角落。母親下班后發現了,詢問這些木塊哪里來的,我如實回答了。母親臉色一沉,嚴肅地對我們說:“怎么能把公家的東西拿回家?”母親不聽我們的辯解,堅持要我和弟弟立即把木塊送回營房科。我們倆摸黑送到了營房科交給了值班員,并且做了檢討。此事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公家的東西不能據為己有”。 上世紀60年代初,因為父親工作需要,部隊給我們家派了一個年輕戰士當公務員,母親硬是把他退回了部隊。并且告誡我們,你們的父親是你們的父親,你們是你們。你們今后的路要自己走,這個小戰士和你們年齡差不多大,他能干的事,你們都能干,不能從小就養成要人伺候的習慣。并且多次對我們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守著父母,依靠父母的孩子是不會有出息的。”60年代中期,部隊滑冰場出租的“跑刀”少,大弟弟因為經常租不到,就和母親鬧著要買一雙“跑刀”冰鞋。母親當即就批評他,工人家的孩子能夠想要什么就能買什么嗎?我們家的條件已經很好了,不要不知足,生活上要和工人家的孩子比。 二 母親看到有的工人家庭孩子多、糧食不夠吃,就把我們家結余的糧票送給他們。父親的助手婚后要生孩子了,母親就給他們講育兒知識,親自給未出生的嬰兒縫制衣服。 在母親的影響下,我在農村插隊時,主動幫助缺少勞動力的人家,分柴,分糧,干一些體力活??吹睫r村的孩子無處理發,就從家里帶了一把理發推子給全村的男孩子免費理發。每次探家都幫助鄉親們買東西。在大學擔任學生會主席時,犧牲自己休息時間,幫助同學們解決伙食問題,考試過于頻繁問題,女生宿舍安全問題……擔任設計室主任時,一個中專畢業不久的女孩子被發現有“寄生胎”術后需要增加營養進行休養,而她家境貧困,于是號召設計室全體同志并帶頭給她捐款, 幫她恢復身體。 三 90年代,我過年回上海探家??吹綇N房外地上有雞鴨等農產品,澡缸里有兩條一米多長的大青魚。早就退休的母親告訴我,是小弟弟當“星期六工程師”的鄉鎮企業送的。讓他們拿走,硬是不拿走。緊接著問我:“你小弟弟會不會犯錯誤?” 我估計是小弟弟給人家幫忙,沒要錢,過年了,人家過意不去送的。小弟弟回來一問果然如此。母親對他說“幫助群眾解決問題是應該的,毛主席早就規定‘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你按照市場價格折算成錢,退給人家”。 父親75歲才告別工作崗位,我和大弟弟帶了不少當地的土特產分別從太原和石家莊坐同一趟列車到上??赐?。出發前就打電話告訴父親,要他按照離休干部用車規定,派車到火車站接我們。但當我們費勁地把攜帶的東西搬到出站口時,只見父親一個人站在那里。我問他:“車呢?”他回答:“私事,用什么公家的車?打車!” 四 1966年我高三畢業,1968年學校分配我到農村插隊,母親怕我想不通,就對我說:“社會上各項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組織上讓你去農村,就說明哪里有工作需要你去做。”“后勤有很多從農村來的戰士,和你年齡差不多,你到農村去就是壯勞力。農村孩子能夠干的活,你都要能夠干,不要叫苦。”1972年我因病回家治療,從部隊農場回來的父親詳細詢問了我在農村的情況,深有感觸地說:“你們這些孩子都是在蜜糖里泡大的,就應該到農村去吃吃苦,知道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 我知道他們不僅在舊社會吃了很多苦,而且1957年母親響應毛主席“干部參加勞動”的號召,主動要求去了部隊農場。我看到過她在又臟又臭的豬圈里喂豬,起圈,而毫無怨言。“十·一”放假還把一起下放勞動的阿姨們請到家里來包餃子過節。父親在首次核試驗時在戈壁灘上喝苦咸水,住帳篷,沒有蔬菜吃,經常遭遇沙塵暴,1964年11月下旬回來時又黑又瘦,整個人都“脫形”了,開門的瞬間連我小弟弟都不認得他了。但父親從來沒有抱怨過在基地艱苦的生活,而是用革命樂觀主義的態度給我們講在戈壁灘上遇到的新鮮事。 所以我在7年插隊期間,從不叫苦叫累,和農民打成一片,學會了所有農活,成為了每天能掙10分的壯勞力。 五 父親在我們耳邊說得最多的是:“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求我們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他自己不抽煙,不喝酒,也沒有其他嗜好,業余時間除了讀書看報,就是到資料室、圖書館查資料。 在父親行動的影響下,我中學期間給自己定了放學后每小時的學習計劃,使自己能夠在初高中6年內連續獲得北京市教育局頒發的“學習成績優良獎狀”。插隊期間能夠在勞動之余讀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資本論》等一系列馬列著作,堅定了自己共產主義信仰。 我們小時候父親就特別注意培養我們各方面的知識。小學五、六年級時,父親從部隊圖書館為我借回《紅旗飄飄》《星火燎原》叢書讓我看,了解革命歷史,牢記革命先輩。北京天文館剛落成,他就帶我們去參觀,給我們講天文知識,啟發我們對科學的興趣。 理論聯系實際是父親的一個特點。研制首次核試驗遙控設備時,沒有任何資料可參考,他在主持確定方案的民主討論會上強調,要以“可靠,可行”為前提,要結合我國目前元器件生產狀況,把系統能保證可靠運行放在第一位。 一個冬季的晚上,父親帶我們去洗澡,走到被大雪覆蓋的大操場時,他讓我走斜線,他和大弟弟走操場的直角邊,用事實告訴我們“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高三時看到外國有資源衛星,問父親:“衛星在那么高的高空,怎么就能夠探測到地底下的資源呢?”父親雖然給我講解了原理,但批評我說“你在高中化學、物理里都學到了這些知識,自己就應該能夠解釋。你的各科學習成績不錯,但是一定要學會綜合利用各種已經學過的知識來研究和思考問題,否則考試成績再好也沒有用。” 他實際上告訴了我:理論必須聯系實際,否則將一事無成。 插隊擔任民辦教師時自己用農村孩子親歷過的雪地拉車要裝防滑鏈,拉車上陡坡要比緩坡費力,講摩擦力與省力不省功;根據我們村的淺水井鹽堿含量高,當地農民會釀柿子醋的情況,把井水,柿子醋分別煮沸(使鹽堿度酸度提高),后用PH試紙試驗井水和柿子醋,使學生們懂得了“酸里紅,堿里藍”的化學原理;以道路兩側必須平行,和不規則地塊的面積計算,講平面幾何。使學生的成績大幅提高,自己也被評為全縣優秀教師。 擔任大隊革委會副主任期間,用平面幾何的知識證明一個三角形與一個梯形面積相等的辦法,解決了兩個生產隊長期存在的地界糾紛。帶領農民平田整地時,用自己初中學到的土壤知識,采取“生土回填,陽土上翻”方法,保留了能夠保存水、肥的表層土;根據鹽堿地,水澆地,旱地的不同情況確定了不同小麥品種的種植;發現我們村同品種小麥的產量低時,結合植物學中講的果實需要磷肥,而平時使用的都是保證枝葉生長的氮肥,鉀肥時,就帶領農民一起到25公里外的山里拉含磷的腐殖酸。在廣大農民的支持下,把小麥畝產從歷史最高的273斤,提高到412斤。小麥總產量從我到村里時的128萬斤,提高到263萬斤。被評為全縣的知青模范。 在后來的科技工作中,自己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解決了不少問題,懂得了“學習的目的全在于應用”。 六 首次核試驗成功后父親立功受獎,不少同志前來祝賀,但父親總是說,一次核試驗要花多少錢啊,沒有工人,農民創造的物質財富是不可能進行的,要說功勞首先是全國人民的功勞,我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 他常要求我們“多做實事,少圖虛名”。他自己就是這么做的。研究所的悼詞說,父親一生參加了一百多項重大尖端軍事工程的研制工作,獲得了26項科研成果,填補了不少軍事科研的空白。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四次、三等功一次,總部通令嘉獎一次,并獲得兩個“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但他從來不炫耀自己,甘愿默默無聞。 在他2007年8月去世前幾個月,護理他的護士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因為高干病房緊張,他的單人病房內臨時安排了一個57年被錯劃為“右派”的《文匯報》編輯。一次這個編輯的老伴來看望他。兩個人一直在謾罵毛主席,賭咒共產黨。突然聽到父親聲嘶力竭地怒吼道:“沒有毛主席,共產黨,中國能有今天嗎!”護士說自己嚇了一跳,她完全沒有想到這是從一個身體極度虛弱,長久不說話,以為喪失了語言功能的老人嘴里發出的聲音。護士認為父親是竭盡全力才喊出來的。那個編輯也被立即移出了病房。此后父親的身體狀況急劇下降,直到去世。“沒有毛主席,共產黨,中國能有今天嗎!”這是父親用一生的經歷,憑借著僅存的生命之火留在人世間最后的一句話! 我們一直認為他只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干部,但當我們在他的遺物中看到他學習馬列主義毛主席著作時,書中做的大量批注,使我們明白了,對馬列主義的學習要落實在行動上。 父親一生忠于黨,忠于毛主席,在科研工作中嚴謹,認真,一絲不茍,處處為國家著想,不圖名利的思想作風,永遠是我們的榜樣,永遠激勵我們前進! 七 父母一直要求我們把自己定位在普通工人、農民上。我當了7年農民3年工人,大弟弟當了18年工人,小弟弟當了4年工人后又都通過平等競爭,考試進入大學學習。我是高級工程師,全國注冊的監理工程師和全國注冊的電氣工程師;大弟弟是經濟師、處長;小弟弟也是高級工程師,他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三個人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父母親的根本在于舊社會他們是受壓迫剝削的勞動人民,是在毛主席和黨的培養、教育下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們兄弟的根本是在父母親的言傳身教下與工農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一定永不忘本,并且要我們的子孫后代也不能忘本,永遠和廣大的勞動人民站在一起,讓老一輩打下的紅色江山世世代代永不變色! 【作者簡介】葛元仁,男,1947年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 其父葛叔平是我人民解放軍通信測控專家,是中央軍委指定的首次核試驗委員會委員,控制委員會主任,核試驗現場技術副指揮。 葛元仁1966年高中畢業于北京師院附中(現首都師大附中)。他在初高中六年連續獲得北京市教育局頒發的學習成績優良獎狀,是國家少年級運動員。 1968年12月到山西運城地區夏縣禹王公社西其里大隊插隊。在農村的7年間他利用勞動之余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主席著作,讀完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資本論》,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積極參加農村的“三大革命斗爭”,在工作組和群眾的支持下清除了混入革命隊伍的叛徒,厘清了八路軍情報員被迫害致死一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把自己融入農民之中,虛心向農民學習,學會了所有農活;擔任民辦教師,因為教學質量高,被評為全縣的優秀教師;擔任大隊革委會副主任3年中通過調整小麥品種,平田整地,解決土壤中缺失的磷肥,堅持不懈地推廣科學種田,把小麥畝產從歷史最高的273斤,提高到412斤。小麥總產量從他到村里時的128萬斤,提高到263萬斤。被評為全縣的知青模范。 1975年他被招工到太原鐵路分局,當過工人、政工干事、團委書記(以工代干),連年被評為工務段和分局的“先進工作者”。 1977年他通過高考被山西礦業學院機電系錄取,面對“提干”擔任黨委委員,正式擔任團委書記和上大學,他選擇了后者。入學后,經過學生代表大會選舉,大學黨委批準,擔任了大學學生會主席。多次被被評為“三好學生”“模范學生干部”,出席了全國學聯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并在山西省學聯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省學聯委員。 1982年大學畢業獲工學士學位,被分配到山西煤炭規劃設計院工作。擔任過設計室主任,聯合黨支部書記。他從助理工程師開始,通過中級職稱外語考試,高級職稱外語考試,經由地市級專家組成的“中級職稱評定委員會”,省部級專家組成的“高級職稱評定委員會”對提交的論文進行審查,答辯通過,升為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他簽發了上千張設計圖紙,無一差錯,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83年在《山西煤炭》雜志第四期發表了專業技術論文“采區供電系統中電導系數取值的探討”,1989年被評為山西省煤炭廳優秀黨員。1993年按照政策調回北京。 2001年他通過了國家組織的通過率在15%左右的監理工程師考試,成為全國注冊的監理工程師。2005年他通過了國家組織的通過率在12%左右的電氣工程師考試,成為全國注冊的電氣工程師,獲得了國家人事部和建設部同時蓋章頒發的不同證書和有自己姓名,編號的執業印章。可以代表國家按照設計規范對設計圖紙進行技術審查。 2009年經過商務部考核,他獲得了海外工程監理工程師資格。擔任了安哥拉首都羅安達電網及水電站改造項目的國內電氣總工程師。 他從2010年到2018年連續被北京市聘為評標專家庫的專家。 作為技術專家,他審查、設計、監理了航站樓、醫院、工廠、學校、寫字樓、居民小區等上百個工程項目,其中一些獲得了表彰和嘉獎。 他應邀參加了國家組織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行業標準》,北京市《圖像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及其實施指南。受國家委托審查了《套接緊定式鋼導管電線管路施工及驗收規程》,北京市《LED室外廣告屏應用技術規范》。 退休后,他被聘為中國城市建筑設計院綠色設計中心的電氣總工程師。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暗物質工程項目的技術顧問。 他雖然是科技工作者,但在完成和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拿出不少時間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習與研究。他不僅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科技/科普專家,而且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的特邀研究員,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華僑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會文化青年委員會委員,“兩彈一星”歷史研究會顧問,黑河知青博物館名譽館長。 2011年他出版了自己知青經歷的傳記作品《我的知青之路》(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在年輕人特別是當年知青隊伍中引起極大反響。2017年在《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第2期發表了《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需要》重要文章。2018年他整理和編輯出全方位、立體式地反映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那個激情燃燒歲月中知青的艱辛而充實的日常生活和戰斗事跡,以及當年知青上山下鄉所在地的當地政府和農民朋友對當年知青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的90萬字的《奉獻者的足跡——歷史回響》一書。他的文章被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抹不去的記憶——老三屆新三級》收錄,國家核心理論刊物《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和一級理論刊物《中華魂》多次刊登他的文章。 他始終認為,自己這一代知青是在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針培養下“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 。“有社會主義覺悟”是他們的政治方向;“有文化”是他們的基礎和重點;“勞動者”是他們的本質屬性。 近幾年他又不斷深入農村、工廠進行調研,在工廠、農村、部隊、大專院校、社區、企業以及網上講課,把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紛紜的社會現象進行的分析和思考,作為自己的歷史責任。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