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毒株德爾塔造成的疫情反彈,讓人們再次警惕起來。
8月9號,本地確診病例超過了100例,這是近期當日確診人數最高的一天。
事實上,自7月20日南京通報9例德爾塔毒株陽性樣本以來,短短三周時間,德爾塔毒株在國內已擴散至17個省31個城市,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增至234個。
德爾塔毒株到底有多危險?
著名流行病學專家曾光近期向鳳凰網財經《封面》表示,應該把德爾塔當成一個全新的、空前強大的敵人,不能用傳統的對待新冠病毒的眼光去看待。
曾光認為,德爾塔的“新”首先體現在傳播速度快。相比于新冠主要依靠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德爾塔是通過氣溶膠傳播,“甚至戴口罩都可能被感染”。
其次,德爾塔病毒感染的潛伏期會變短,“比如說原來,一個星期也就一代到兩代傳播,現在可能三代到四代了,它在社會傳播的太快了”。
另外,德爾塔還存在“免疫逃逸”,意味著疫苗接種者也有被感染的風險,“這是過去我們跟原始株打交道的時候不常見的現象”。
這個空前強大的“敵人”加重了大眾對于疫苗的焦慮。
——疫苗是不是沒用了?現在打疫苗還來的及嗎?第三針該不該打?是不是要等新疫苗出來再打?
對此,曾光斬釘截鐵地表示,只要接種了第三針,就可以大大加強免疫效果,所以機會來了不要猶豫,也沒時間猶豫。
曾光指出,中國其實有很多備選疫苗,應加快各類疫苗審批上市。
是否應該堅持“清零”,國際上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當清零紅利不在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清零了,不要拿著現在的政策來衡量以后的中國,敵變我變”。
曾光認為,待時機成熟,中國自然會解封。
“不過在打開國門這件事上,我認為沒必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以下視頻來源于
鳳凰網財經
以下為部分采訪實錄:
一、要把德爾塔病毒當作一個全新的敵人
《封面》:您如何看待德爾塔病毒?這撥疫情最危險的時候到了嗎?
曾光:我們應該把它當成一個新的敵人。不要拿傳統的眼光看它。
《封面》:這個傳統是指的新冠?
曾光:就是新冠的,不要跟它的原始毒株比。
可以說是有很多過去做疫情做得比較好的國家和地區這次都陷落了,在中國周圍沒有一個國家不是高風險的。說明這個敵人不是一般的敵人,過去原始株突不破的防線它能突破。
《封面》:它新在哪兒呢?在您看來它核心的新,在什么地方?
曾光:傳播速度快,體現在氣溶膠傳播方式上。
因為過去主要是飛沫傳播為主,還有接觸傳播,現在如果是氣溶膠傳播,那性質完全變了,防護也必須變了,按照過去的防護手冊就不行了。可能人和人非常短的接觸,甚至戴口罩都可能被感染,因為氣溶膠它是懸浮在空中的,飛沫是十秒鐘落地的,這兩者不一樣。
另外是感染的潛伏期會變短,比如說原來,一個星期也就一代到兩代(傳播),現在可能三代到四代了,它在社會傳播的太快了,防控難度就要大的多了。
二、免疫逃逸不等于疫苗無效
曾光:另外疫苗方面,(對德爾塔)也經常出現“免疫逃逸”。不論國外的mRNA疫苗,還是滅活疫苗,都有這樣的現象。
當然這不代表疫苗不生效,如果沒有這個疫苗,那么危重病人會大量出現。疫苗對預防危重病例的效果比較好,但是在預防一般感染、一般傳播上,免疫逃逸現象還是明顯存在的。這是過去我們跟原始株打交道的時候不常見的現象。
《封面》:那我們原來的防控手冊是哪一些關鍵措施不能用,現在要更新什么?
曾光:過去說人與人要間隔1米距離,現在變成2米距離了;過去出門戴外科口罩,現在就要強調戴雙層口罩、N95口罩;工作人員以前戴外科口罩就可以,現在要加上眼罩,甚至機場工作人員穿上猴服了。
另外預防注射方面,接種要向年輕人蔓延了。現在發現在美國的德爾塔變異株,年輕人發病在增高,年輕人在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所以它是整個一套以變應變的。
三、德爾塔能力還沒有完全暴露,有可能更兇
《封面》:根據您的經驗,還看不到什么時候能全清零?
曾光:我向來不做這樣的預測,因為這個敵人有多強大,還能鉆哪些空子,它的能力還在不斷地暴露,不斷地試探。
《封面》:您覺得德爾塔還會更兇?
曾光:那完全有可能。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德爾塔容易傳到高危人群。可能我們稍微慢一點,它就從我們跟病毒接觸最多的人群傳到了高危人群。
現在很慶幸的是,危重病人很少。可能也就是兩位數,在國際上來看,有些國家一個社區,甚至一個小鎮、一個單位、一個養老院出現危重病人都比這個多。我覺得現在沒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當然,社會不能松懈。真的不能松懈。
《封面》:可是大家真的疲了、累了。
曾光:思想疲了、累了就是隱患,松懈了就是我們敵人。
現在你不警惕起來不行,我們首先要疫苗接種,沒接種的人迅速接種上,要加快接種。
四、接種疫苗要毫不猶豫,打第三針可以避免重癥
《封面》:但是現在好多人在討論說,現在確診的這些人有些人接種過一劑,有些接種過兩劑,那是不是接種疫苗的意義不大?
曾光:從現在我們揚州的治療就說明了,重號病人基本都是沒接種的,我覺得不要再兜圈子了,再有疑問了,疑問的話會誤事的,你現在還在對國產疫苗觀望、討論,現在沒有討論的時間。
要接種,毫不猶豫地接種。
《封面》:目前的確診病例中打了一針的人是多少,打了兩針的人是多少,這個數據您看到了嗎?
曾光:我沒看到這些數字。
《封面》:這些數字應不應該向公眾公布?
曾光:我覺得應該公布,但是這數字也不簡單,數字得分析。
現在可以告訴你的,就是疫苗是有效的,但我們不能滿足于現在的疫苗。
因為現在的疫苗還是針對原始株的,應該把抗原換一換,也讓它針對第二代株,那效果可能就好的多。
另外,原來接種兩針的人,現在需要打加強針了,第三針也能使抗體大幅度增長。
《封面》:但第三針好像不是針對德爾塔的?
曾光:不是對德爾塔,但是它比不接種要強得多。
《封面》:打了第三針,即使感染德爾塔也不會重癥?
曾光:對。
《封面》:那現在就去打,還是干脆等針對德爾塔的新的疫苗出來再打更好?
曾光:當然現在打了。
你打仗,敵人來了,你手里有什么武器上什么武器,就跟日本侵略中國似的,端起來土槍洋槍,拿起大刀長矛,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你還都等著武器全都上來?都等著更新呢?現在敵人就在跟前,有疫苗而且都是好疫苗,只不過我們希望有更好的疫苗,更好的策略。
五、應加快各類疫苗審批上市
曾光:我們中國有很多的備選的疫苗,我們疫苗庫的工具太少了。
《封面》:我們現在能選的不多是嗎?
曾光:不是,我們已經批準的,應急上市的很少,就那么幾種,現在大量候選的都上來了,包括跟國外合作的mRNA疫苗,也有中國自己研發的,這樣的廠家就在四五家,還有中國專利的蛋白結合疫苗等。
另外我們要研發一些霧化吸入的疫苗,可以產生黏膜免疫的,那么病毒載量再大,來了你不容易侵犯我的免疫系統,這些思路都是新的。
中國現在這些疫苗都在抓緊往前沖,我覺得就是不要猶豫,不要因為有了滅活疫苗在這墊底了,批別的疫苗就放松了。
《封面》:您的意思是應該對它們加速審批上市?
曾光:對。
六、這一仗必須按“清零”打,紅利還沒收割完
《封面》:很多人現在也提出了“清零”對病毒零容忍和”與病毒共存”這兩方的不同的爭論,您怎么看?
曾光:我覺得不該爭論,這倆不矛盾。
中國過去為什么一次一次清零,因為中國有條件清零,因為清零有很大的好處,可以獲得促使社會安定、工業發展的豐厚紅利。
現在我們清零的成本在增加,但是我覺得仍然是處于紅利期。
我覺得這仗必須要打,按照清零打,因為中國清零的紅利還沒收割完呢。
《封面》:但是我們花的錢也太多。
曾光:太多?你跟GDP比的話,你這點錢算什么,你算過這個賬嗎?
武漢的時候,千萬人核酸檢測,有人說浪費,對不對?你只知道花了九億人民幣,查出來400個核酸陽性的,最后證實沒有一個活病毒。按照衛生經濟學的觀點,不就是得零分嗎?
但是要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它是得滿分,為什么?武漢人撲滅了疫情以后還是人心不穩,怕疫情隨時反彈,特別外界人來看武漢,把武漢出去的人還單隔離14天。
都清零了之后,武漢人就安心了,向全國全世界都宣布了,我們這清零都清得非常徹底。
《封面》:小區也封了,人也不能出門,工廠也不能正常開工了,這些損失呢?
曾光:清零了你就可以大解封了。
武漢做核酸檢測花的錢,九億,只相當于是武漢一天五六小時的GDP。那(清零)對它是多大的促進,它賺大了。
你們光看核酸檢測,一例幾十塊錢,查了多少人,算這個賬,大的國民經濟的賬你不去算。中國的國民經濟GDP產值是多少,你多增長1%是多少,你算算這個賬。
我覺得很多人都算小賬不算大賬,就算自己錢包里這點錢,或者說只看自己城市的這點事情。
每一次清零都是為全國服務的。你只看了局部小的損失,你不知道全國收獲了什么。
七、中國不會一直采取“清零”政策,敵變我變
《封面》:現在如果全球只有中國努力清零,別的地方做不到的話,難道我們一直不打開國門?
曾光:這是個傻問題,中國清零是有利,不是有弊,中國是站在世界上的一個高地來看這問題的,怎么進入洼地了呢?
我們現在為什么要清零?
因為世界周圍不穩,因為我們現在疫苗接種的還不夠,疫苗更新換代還沒完成,所以我們現在才需要清零。以后隨著形勢的變化,國際形勢變,中國肯定會變的,我們是真正的優等生,站在高地上來看他們的,他們現在沒有資格清零,沒有能力清零。
《封面》:可是他們現在提共存。
曾光:他提共存我們也提倡要提共存,這共存不僅僅是他提的。因為共存是人類和病毒斗爭的一個結局,最后的結果不是把病毒消滅了,而是和病毒共存,這是長遠的。
《封面》:那我們一直清零,怎么共存呢?
曾光:我國不會一直清零,當清零的紅利不再存在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清零了,這是隨著戰局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不要拿著現在的政策來衡量以后的中國,敵變我變,環境變,我們是要變的。
但是我不主張中國率先打開國門,我主張中國先看他們。
比如英國,你打開就打開吧,你現在就想吃這個螃蟹,那你吃吧,我觀察你現在把國門都打開,以后你會怎么辦,你有什么教訓,經驗是我們要學的,教訓是要避免的,不能墨守成規。
所以我覺得現在就爭論中國采取什么措施,這是爭論錯了,我既主張清零,我更主張長遠的(與病毒共存)。
八、中國何時能打開國門?
曾光:具備了條件之后,我們肯定要放開,不會再封城和做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但是現在不具備這個條件。
《封面》:怎樣算具備條件?
曾光:就是我們能夠容忍它(的存在)了。
首先患者病程很輕,不給醫院造成壓力,另外就是死亡很少,比如跟流感相比,跟其他傳染病相比,它不再那么突出了。
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在清零對中國不劃算了的時候,我們就要逐漸放開。
逐漸放開還有策略,怎么樣把中國人民健康放在前頭,另外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環境也是務必要考慮的。
我們現在是站在高處來看世界,不是站在洼地來看這個世界。
九、防疫漏洞可能還有好多,做到疏而不漏很難
《封面》:但是我們也看到確實很多國家,他們現在防控思路是防重癥,可是我們還在防感染?
曾光:他們防感染?因為那些國家做不到清零,他做夢都做不到的。
《封面》:我們既然做得那么好,為什么還會出現這次的防疫漏洞?
曾光:那當然有可能了,現在可能還有好多漏洞。
那就是不斷亡羊補牢吧,現在確實是這樣,我們希望我們的籬笆扎得是很細,但是氣溶膠傳播確實無孔不入,過去的籬笆恐怕擋不住它。
任何在我們的預案中沒有考慮的問題,可能都會出現漏洞。
過去比如說我們沒有想到冷凍廠的問題、生鮮食品的問題,北京新發地給我們上了一課;沒有考慮到外頭貨運來的問題,大連、營口、青島就發現這個問題了;還有我們邊境的問題等等。
各地都有自己的問題,有的是因為打麻將,有的是因為清潔工,我覺得蕓蕓眾生,這大千世界,想做到疏而不漏是不容易的。
但是總而言之,我們防線還是很強大的,出現了點漏洞,必然會擴散一陣子,但是我覺得擴散不了太大。
十、北京冬奧會防疫應該參考東京奧運會
《封面》:180天之后就要舉辦冬奧會了,能清零嗎?
曾光:冬奧會,我們肯定是要向國際共識跨出一大步,要參考東京奧運會的防疫策略。
因為我們中國是對自己偏嚴的,但是對外國來的人都那么嚴嗎?一來了中國以后先隔離14+7天,那你冬奧會還開不開了?
所以我希望采取類似東京奧運會的方式,你出發以前核酸檢測兩次陰性,到了東京以后機場檢測一次陰性,沒有這增加的7天隔離,隔離14天之后就告訴你還要觀察三天,實際上他們在操作過程中這三天是沒有的,運動員該訓練都訓練了,但是它有一個防疫泡泡,閉環管理,讓運動員跟外界不接觸。
所以你看東京雖然每天發生幾千病例,但相關病例90%不是運動員發生的。
十一、“疫苗護照”互不承認,是雙方的損失
《封面》:比如所謂的疫苗護照,他們根本就不承認咱們的疫苗。
曾光:他不承認我,我們也不承認他,是相互的。
《封面》:那我們不就與世隔絕了嗎?
曾光:我們隔絕了?你以為那幾個國家就是世界,那是個小圈圈。
你怎么能怕發達國家,要怕這個什么事都辦不成了。你不要怕他,中國有求于他們,他們也有求于中國,互相不開放是雙方的損失。
《封面》:所以總會有一天會解決這個問題。
曾光:我覺得不會時間太長。
十二、不要讓輿論壓倒“揚州老太太”
《封面》:從南京去揚州的老太太,她確實制造了大麻煩,但現在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我們該怎么去看?
曾光:我覺得給她減減壓吧,讓她接受教訓就行了,那是好人犯錯誤,老太太的話,別把她壓垮了。
我覺得應該更多的老太太從她身上汲取一些教訓,老太太我們該安慰還得安慰她,但是這個損失也確實不是她能夠想象到的。
來源|微信號“鳳凰網財經” 《封面》 文/武辰 轉自觀察者網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曾光:我們是真正的優等生,站在高地上來看他們的,他們現在沒有資格清零,沒有能力清零
2021-08-1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