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眼看著多少人,把故事講成了事故。
好歹這一年快過去了,結果小崔又炮轟最高法,質疑千億礦權案背后真相,開啟了歲末年初的輿論大戲。這比年中炮轟范冰冰,引發了更加猛烈的高潮。
小崔這個真正的老炮,一開炮就是精準射擊。炮兵方陣迅速跟上,頓時輿論地動山搖,《員外郎王林清》等文章全方位火力覆蓋,多篇10萬+爆文燃遍朋友圈,也觸動了群眾心中深處的陰霾,“世上還有沒有包青天”?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浩大聲勢下,最高法只好低下高傲的頭顱,政法委聯合調查組也是迅速入駐。
我們作為吃瓜群眾,既為小崔的勇氣叫好,又為王林清的命運擔心,既為即將有高官受到問責而歡呼,又為這個社會的公平正義而疑慮。只是經過了最初的輿論狂歡,我們內心慢慢變得有些尷尬。隨著新信息的不斷批露,搞不好這真是一場尬戲。戲里戲外很多人,都顯得那么尷尬。
1
辦案法官尷尬了。
我覺得,不僅是王林清,包括參與過這個案子的所有法官,從陜西地方法院,到最高法院,這些法官的內心都是尷尬的。因為他們在這12年里,必須在2個竊取國有資產大盜者之間,二選一,維護誰?放棄誰?
“港商”劉女,有官商勾結的嫌疑,不太像是好人。“農民”趙男,有英雄小崔的加持,就一定是好人?
陜西地勘院,先與趙男簽訂合同,后又與劉女簽訂合同,一女二嫁。從表象看,劉女后簽的合同不成立,但關鍵是趙男簽的合同日期是假,為躲避陜西省政府新規,趙男與地勘院共謀,把合同日期故意提前了半年,實際合作及合同時間,在陜西政府出臺新規后。
所以說無論是趙男和劉女,都是與地勘院領導勾結,盜取國有資產。在趙和劉的爭斗中,地勘院相關領導也被法律懲辦。官商勾結致使國有資產流失事實清楚,兩個合同都應判無效。
但包括王林清在內的各級辦案法官,連續12年里都在糾結糾纏于,趙劉二人誰的合同有效,誰的合同無效?
大家看一看,這種斷案的思維,是不是有點類似下面兩個真實判案?
一個男人,在實施qj女孩過程中,爬在女孩身上,突犯心臟病死亡,法官判女孩有罪入獄,理由是男子因qj女孩而猝死,女孩沒救助男子。
盜賊行竊,爬窗跌落損傷,法官判被竊家主人有罪,要賠償承擔盜竊者身體受傷損失責任。
在生硬的法律邏輯里,法官貌似只能二選一:qj犯爬在女孩身上死亡,盜竊犯攀爬窗戶受傷。 qj犯不去實施qj,就不會死亡。盜竊犯不去實施偷盜行為,就不會攀爬跌落損傷。所以作出了這種合法不合理的判決,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實際上都是真實案例。
陜西千億國有資產流失案,趙男和劉女兩個大盜,為爭奪礦權,打官司糾纏12年,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反復在支持趙大盜或劉大盜之間作選擇。
現在看來,這就是一出鬧劇。錯在最初勘測局允許私人贊助,導致勘測局成了開礦權轉包人。初步勘測和最終勘測的藏量巨大偏差,直接導致這丑陋鬧劇。本來以為是小礦,要幾百萬贊助以后給開礦權。哪知是巨礦,這幾百萬就太少了,自然想耍賴,別人當然也不會答應。然后鬧劇就上演了。
而明眼一看就是鬧劇,這些法官還得無比認真地去判決,或者是去配合演出。不知道這些辦案法官,內心是不是尷尬的?反正我作為一個局外看客,總是會犯尷尬癥。
2
法院領導尷尬了。
這次輿論炮轟事件,已經直指最高法領導,暗示其“利用職權,干擾辦案”“先有判決書,然后再開庭”“對卷宗丟失不慌不忙,甚至有別的嫌疑”……
被廣大群眾萬炮齊轟,想必領導內心也是尷尬的。估計不止是最高法領導,其他各級法院領導的內心,應該都是尷尬的。
地球人都知道,俺們這疙瘩辦案,“大案看政治,中案看影響,小案看關系”。對于這句話,無論是從正面上去理解,還是從反面上去理解,都好像是一種現實。但這種現實不是這70年才有,而是幾千年以來就一直如此。中國幾千年來就是一個人治社會,人們習慣于用權力、金錢、人情處理社會問題,幾乎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若問權大法大?中國從秦漢之后,就維持著超穩定的大一統國家形態,沒有哪種政治力量能與皇權相抗衡。法律從一開始,就只是一種國家暴力工具,只是用于統治臣民的手段。法自君出、權大于法,就是中國法律傳統。
若問錢大法大?自古以來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改革開放更是帶來了財富的巨額增長,也刺激了國人對金錢的欲望。在很多人心目中,金錢是萬能的,有錢什么都不在話下,一切法律法規在金錢面前都敗下陣來,一出出因錢產生的鬧劇此起彼伏。
若問情大法大?古代有兩個著名典故,“竊父而逃”“親親互隱”。在“竊父而逃”中,虞舜的行為與幫助殺人犯越獄并無不同;在“親親互隱”中,父子相隱行為與包庇盜竊犯也并無不同。在兩千年多的儒家教化下,“情大于法”的道德教條已根植于眾多國人的基因之中。
試著處身設地想一下,假如你就是最高法領導,在千億礦權案中,即使沒有更大的領導給你打招呼,即使你自己沒有卷入背后的利益糾紛,僅僅就陜西省政府官方發函,并派人來協調,告訴你“劉女代表國有資產利益,趙男妄圖盜取國有資產”,你會怎么做?
站在道德的立場上批判別人,那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我們自己是利益相關方,恐怕第一時間就想著怎么把關系擺平。別說遇到什么案子,就是在孩子上幼兒園、小區停車的小事上,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去找關系。
對權力的崇拜,對人情的依賴,在每個國人心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前幾年網絡上流傳一個表弟的段子:表弟看著處長遠去的背影罵道,“這個卑鄙無恥陰險毒辣虛偽狡詐腦滿腸肥道貌岸然無惡不作惹草拈花俗不可耐斯文掃地巧言如簧巧言偏辭隨風轉舵揮金如土恃強凌弱橫行霸道的官員………他要是咱親戚多好!”這體現了許多人對權力和人情的看法。有的人看似十分痛恨權力,更多是痛恨自己手中沒有權力。
在這種人情社會土壤中,指望最高法領導,超然置身事外,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領導也像王林清一樣“呆”,恐怕一天都呆不下去。
有怎么樣的人民,就有怎么樣的政府,就有怎么樣的官員。有人認為高官的道德,必須比普通人要高尚,這恐怕只是一廂情愿。能爬到那個位置,得經歷多少官場傾軋,得經歷多少爾虞我詐,能保持普通人的道德,已經是非常難得。不是說“這一屆人民不太行”,而是幾千年來人民都太行了。指望70年里完全改變幾千年的東西,好像有點不太現實。
這件事中,又有許多人發出了“這國怎”“定體問”的感嘆,覺得假如搞“司法獨立”就好了。如果這么想,恐怕還是有點圖樣圖森破。適合美國人的,不一定適合中國人。如果真的司法獨立了,連政法委調查組都不會有了。
現在有很多法律人,整天嚷嚷著要司法獨立。他們都是為了公平正義?恐怕大多數都是為了自己利益。因為一旦獨立了,法律就成了他們的獨立王國。為什么有些律師被說成“訟棍”?有些法官被稱為“吃了原告吃被告”?因為他們手中有法、心中無法,只是將法律當作工具和手段。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方流芳曾經發表文章《法律人為什么容易學壞?》,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深諳法律弊端,法律人易生輕侮法律之心”。
假設你自己,就是最高大法官,總統都制約不了你,你會怎么辦?你能像王林清那么正直?估計99.9%的人,都是“位高權重責任輕,數錢數到手抽筋”。人生四大幸福,先占兩個再說。
3
吃瓜群眾尷尬了。
這次小崔一點炮,也點燃了億萬群眾的心火。
小崔已經以一己之力,把整個娛樂圈拉下馬。不管他動機如何,他確實是一個英雄。我也很敬佩他,衷心希望他長命百歲,繼續擔當反腐利劍。
這一次小崔,炮轟最高法。由于光環在身,天然代表著正義,一下子使億萬群眾站在了他這一邊,連“農民”趙男也跟著沾了光。
結果隨著劇情的深入發展,我們才知道,“農民”當好了,沒準也能一夜之間,掙下幾千億身家。這讓幾億農民,情何以堪?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多么尷尬?
當然,即使是英雄,也會犯錯誤。我們得允許英雄犯錯誤,不能將英雄給神化了。否則,又是另一種極端了,很容易走向“一句頂一百句”。
從目前透露的情況看,不管王林清判案是否正確,但他至少應該是一位清官,我們也希望他真是清官,也希望他好人有好報。
現在很多人都說,“保護王林清,就是保護曾經的我們”。這話說得很對,恐怕這個社會上,王林清這樣的人,已經比大熊貓還稀缺了,也只能是“曾經的我們”了。
我們捫心自問,現在絕大多數人,已經不可能做王林清了。當王林清只是一個遙遠的符號時,我們都會呼吁保護他。當王林清是我們身邊的同事時,很多人恐怕也會鄙視他“書讀多了,不懂人情世故”。當王林清是我們的下屬時,很多人恐怕也會給他穿小鞋。這是好人的尷尬,也是社會的尷尬。
當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過去總說,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事實上,群眾是最容易被誤導的。岳飛被殺后,舉國上下一片歡騰,人們涌上街頭,敲鑼打鼓慶賀朝廷為國除奸,臨安百姓更是組織縉紳團到朝堂向高宗敬獻匾額,“慧眼如炬,明辨忠奸”。袁崇煥被殺后,群眾爭著搶著吃他的肉來解恨。譚嗣同菜市口被殺,群眾往他身上吐口水扔菜葉子。這些吃瓜群眾們,不知道后來有沒有尷尬過?但我們這些后來人,卻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總替他們感到尷尬。
因為我們吃瓜群眾,掌握的信息總是有限。所以現在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廣大熱血群眾就群情激奮。作為中國人,當然要有血性。但有時候由于信息不對稱,很容易成為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
也許等我們都過了50歲,經歷過了很多事情,才會明白: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白與黑,這個社會本來就很難完全區分正與邪。
看過電影《繡春刀》的人,都會有非常透徹的領悟:侯門一入深似海,官場就是修羅場。無論是王林清們,還是庭長院長們,想要把握自己命運,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小人物不過是螻蟻,大人物也不過是棋子。
很多事情,恐怕要經過幾次反轉,甚至要經過很多年,才能慢慢接近真相。而我們吃瓜群眾,往往都是兩眼一摸黑,就是跟著起哄架秧子,看看別人不開心的事,讓我們自己開心一下。這件事讓我們high上一陣,過幾天又會有新的熱點再讓我們high一陣。
最終,我們還得回到現實,繼續面對苦逼人生,想想怎么保住飯碗?怎么養家糊口?怎么賺錢買房?要不然,在“穩中有憂”的2019年,我們就真的就會尷尬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