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一段時期來,宣揚“人性自私論”的言論甚囂塵上。一時間,“共產黨人也是人”成了一句口頭禪。由此,共產黨員爭名利,就不再為恥;相反,弘揚大公無私的雷鋒精神,反倒遭人譏笑。
在“人性自私論”的荼毒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又成了天經地義;在“人性自私論”的荼毒下,追求財富又成了人生奮斗的唯一目標;在“人性自私論”的荼毒下,不擇手段致富的,又成了“能人”、“成功人士”;在“人性自私論”的荼毒下,原先清廉的干部隊伍,出現了一批又一批“前腐后繼”的貪腐分子!
“人性自私論”,硬把“自私”惡行與“人性”扯在一起,說“自私”是人天生的本性。把動物的本能,諸如吃喝拉撒睡性——包括所有缺乏理性的行為,都視為人的本質屬性。這無疑就是把人當作是沒有理性的“畜生”,是十足的謬論!
何謂“人性”?“人性”即人的本質屬性。它應該是人類所特有的、而不為其他物種所共有的屬性。
人類是地球的附屬物,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大千世界萬物中的一族。科學已告訴我們:大自然是由生物(有生命)和非生物(無生命)的物質組成;生物又可分為植物與動物;動物又可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中又可分為畜生與人類。
人類是大自然中生物體由低級向高級發展過程中的高端生物,故“人”才被稱為“萬物之靈”。如今,“人性自私論”竟把人類混同為畜類,把“獸性”的貪婪、殘忍,當作早已脫離了動物界的人的本質屬性——“人性”,實屬是可悲的反動!無疑是對人類文明最無恥的褻瀆!
怎樣認識人性?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對此,古人早有不同見解,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出現以前,莫衷一是:
“人之初,性本善”,此為孟子的“性善”說;“人之初,性本惡”,此為荀子的“性惡”說;還有“性無善惡之分”說,此為告子的觀點。
究竟應該怎樣認識“人性”與善惡?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社會的人,不是脫離具體社會抽象的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共產黨宣言》)
存在決定意識。人,天生是一個個的個體,自然就會有個體利益,或稱“私利”;人同時又是集體的、社會的,因為個體離開了集體就不可能生存,這就必須維護集體利益,即所謂“公利”。人的這種個體性與集體性的對立統一,決定了人既存在個體“私利”性一面,同時,必然還存在著“公利”性一面。
個體“私利”的存在,當以不損害集體“公利”為原則,超越了這一原則,就成了“自私”,“私”就成了罪惡。反之,集體“公利”又是以維護個體“私利”為目的,個體的“利他”、維護“公利”的行為,就是“善”。
“公”是善,“私”是惡。人的這種兩重性,反映在人性上就表現為:“善”與“惡”的兩面性,這也被人們俗稱為“半是天使半是魔鬼”。
人性的兩重性,從根本上否定了人性的善惡說。可見,世上根本不存在天生的“善”,也不存在天生的“惡”。說白了,人來到世間,究竟是從善、還是從惡?全是客觀環境影響與主觀選擇的結果。或者說,有怎樣的“社會存在”,就會有怎樣的“人性”;有怎樣的“社會關系”,就會有怎樣的善惡觀。
人類在地球上的出現,已有兩、三百萬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原始社會階段,人們共同勞動、共同消費。公社成員的個體利益(“私利”)因有“群”、“氏族公社”的存在而得到保障(比如能公平地分配到食物,分享到集體勞動的成果,獲得生命的安全等);反之,“群”與“氏族公社”的集體利益(“公利”)又因成員個體的付出與犧牲,得以保障,社會才得以正常運行與發展。客觀上存在生產資料(土地、自然資源)的公有制,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們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公正的。其時,人們形成的是公有觀念、集體主義思想與“利他”精神。
只是到了五千年前,人類進入文明(文字出現)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生產方式發生了改變——生產個體化已不再需要人們的共同勞動。如掌握了弓箭的獵人,可以單獨行獵;原始農業生產也已不需要氏族成員共同勞動。公社的土地定期分配到家庭,家庭已成了社會經濟單位,勞動產品開始歸屬各家私有。
私有制的產生,導致貧富分化。占人口少數的掌權的氏族貴族和富有的氏族公社成員,構成為奴隸主階級;占人口多數的貧困的氏族公社成員和戰俘,則淪落為奴隸階級。奴隸主階級占有社會生產資料,利用手中掌握的政治、經濟資源,組織了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暴力機構,對奴隸階級的反抗進行殘酷鎮壓與統治,形成了奴隸制國家。就這樣,公有制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的奴隸社會所取代。
恩格斯說:“文明時代的基礎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剝削”。從此,剝削階級“卑劣的貪欲”成了私有剝削制度發展的“動力”(《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奴隸社會以后,雖然又經歷了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但私有剝削制度的階級社會本質,始終沒有改變。歸根到底,“人性自私論”就是五千年私有剝削制度的產物。
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由感性向理性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由野蠻走向文明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由低級演變為高級的發展過程。在歷經了五千年歷史的發展后,人們終于認識到:
私有剝削制度的階級社會,是萬惡之源。任何社會制度,無非都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只能適應其特定階段的歷史。這就像人類在蒙昧時期經歷了兩、三百萬年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卻不是永衡的道理一樣。如今,在經歷了五千年私有剝削制的階級社會后,也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罪惡的私有剝削制度的階級社會必須改變,否則,私有制的罪惡,必將導致人類的毀滅!君不見,由于私有制下不同人們利益的對立,當今壟斷資產階級控制的帝國主義,正在為一己之私,已躍躍欲試地在策劃“核導”戰爭?如不能改變,其結果不就是要毀滅人類?
私有制的階級社會,應該只是人類進入文明時期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感性發展階段;人類歷史必將步入文明時期發展的第二個階段:理性發展階段。——即它的成熟階段,進入公有制的共產主義社會。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學說橫空出世,人類開始為創建一個沒有剝削、壓迫,公平、公正和更為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而斗爭!——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低級階段。
20世紀,俄國的十月革命和中國革命先后勝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一度染紅了近半個地球,消滅了私有制,實行了公有制,消滅剝削與壓迫,在14個國家(蘇聯、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東德、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中國、朝鮮、越南、蒙古、古巴)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然而,國際范圍的末代剝削階級——資產階級,是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的,它們必然要進行垂死的掙扎。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反動勢力,必然要進行瘋狂的反撲。在這場攸關人類命運的搏斗中,杜勒斯對社會主義陣營施出了最為毒辣的一手:和平演變。國際壟斷資產階級要利用“私有”觀念的“法寶”,來維護其私有剝削制度,來奪回它們失去的陣地,“人性自私論”就是他們攻堅的武器。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講得很明白:
【“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遺憾的是,由于五千年私有剝削制度形成的私有觀念,絕不是通過一次社會革命所能輕易消失的,需要經歷長期的思想斗爭過程。只要人們與傳統觀念還沒有作“最徹底的決裂”,“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就一天不會根絕。誠如毛澤東思想所闡明,“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里來的?》),一切取決于條件。
當今,是誰在宣揚“人性自私論”?他們為什么要處心積慮地鼓吹“人性自私論”?個中道理,讀者自明矣!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