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改革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如果不注意配套和銜接,也容易產生體制機制上的縫隙和漏洞,為一些人提供尋租、搞腐敗的機會。這些現象,改革以來我們是見識過的,一些人就是利用新舊制度轉換的落差和時差來牟取私利、中飽私囊的。價格雙軌制,肥了多少人?國有企業改制,又肥了多少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最近,圍繞價格雙軌制理論的發明權,出現了一個爭論,爭論雙方各執一詞。然而,價格雙軌制理論是經濟學理論中的一個歷久彌香的香餑餑值得這樣爭論嗎?這是很值得懷疑的。
一、價格雙軌制的實踐做到了什么?
首先,如果它是香餑餑,它基本上只是在20世紀80年代存在了幾年,也就是只做了幾年的香餑餑。
其次,它的巨大政治后果很快顯現。價格雙軌制理論與實踐構成1989年春夏之交風波的誘因之一。因為在這場風波中,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們打出的一個口號就是反腐敗。而市場價和計劃價并行所產生的“利差”正是官倒不費吹灰之力大賺其錢的方便之門。無論是官倒還是那場風波,都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穩定產生了巨大的不利影響。我想,這是那些炮制價格雙軌制理論的人所始料未及的。
第三,它也不是開創市場定價的好方法。實際上,早在價格雙軌制改革提出之前,國家就大幅度調整了農產品的價格。而在90年代,國家又調整了教育等方面的價格。可以說,國家調價,是讓價格趨于合理的一種好方法。在這個方面可以做許多工作,如國家可以調整一個基準價,設定價格波動的一個范圍,這樣就能更好地兼顧各種需要。這比國家規定一個死價格更為靈活。當然,這種做法也要視情況而定。
第四,市場價格體制是否就比計劃價格體制優越?不一定。有人一提起計劃價格體制,就皺眉聳鼻,但其實,在計劃價格體制下,中國建成了初步完備的工業體系,只用十幾年就制造出了原子彈、氫彈。在市場價格體制下,中國沒有制造出自己的汽車、飛機、芯片、操作系統。中國是造出了無數的房子,但也導致房價居高不下,在敵人入侵時,房子最多也只能作為巷戰的掩體,而且不能有許多人駐守。中國建成了高鐵,那也是用發行國債融的資。我們還不用說,市場價格體制下,中國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矛盾的主要根源之一。
二、價格雙軌制的理論沒有做到什么?
價格雙軌制理論是一些具有清晰邏輯思維的人提出的具有邏輯嚴謹性、事實貼切性的理論嗎?恐怕不是。不然,參與提出這些理論的人就不在后面到西方留學去拿博士學位了。而且,恐怕拿到了西方經濟學博士學位,也不一定邏輯嚴謹性就提高了,事實貼切性就有了。因為他們如果有了邏輯嚴謹性和事實貼切性就應該注意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問題了。實際上,他們所從師的和所膜拜的許多西方著名學者的邏輯嚴謹性和事實貼切性也是不高的。他們只是按照某種評價體系走到了世界經濟學學術的高端。即使沒有他們,也會有其他人占據這個高端。而馬克思作為世界偉大的思想家,居然在西方經濟學的殿堂里幾乎沒有一席之地。
從理論構建的角度看,價格雙軌制理論是殘缺不全的。
第一,價格雙軌制理論沒有明確權力在價格決定中的作用。價格雙軌制理論的擁躉者崇尚建立沒有政府權力的經濟秩序。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其實是一種弱化黨的領導的理論謀劃。在“黨政分開”思維啟示下,有這種思維或潛臺詞也不足為怪。問題是,權力在價格決定中是不可能退場的,不是這種權力起作用就是那種權力起作用。不是黨的權力起作用,就可能是個別官僚或他們的裙帶的權力起作用。在黨限制了官員的權力后,黨如果自身不對價格決定起作用,就必然導致資本在價格決定中起作用。所以,所謂市場決定價格,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資本或資本的裙帶決定價格。中國的房價就主要是資本在起作用。黨不會愿意把房價推導很高的水平上吧!中國的醫藥價格也主要是資本在起作用,才能有這么高。只有資本的權力得到限制,才能把價格穩定在適當水平。美國醫療價格居高不下,軍火價格居高不下,也是資本在起決定作用。價格雙軌制理論揭示出這種規律性的持續發揮作用的機制了嗎?沒有。我在2011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初步揭示了這個問題。[1]但我不是因為受價格雙軌制理論刺激撰寫這篇文章的,而是受中國的高房價、高藥價、高教育收費等刺激而撰寫的,是針對西方供求決定價格理論這種入教科書的理論而寫的。
第二,價格雙軌制理論沒有明確勞動在價格決定中的作用,是導致中國定價機制脫離勞動決定價值理論的理論。中國計劃經濟時期,定價基本符合勞動決定價值的理論。[2]唯一不大符合的可能就是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了。但就純粹的糧食生產所需要耗費的勞動時間看,糧食價格確實也不會太高。就是按照當時的糧食價格,農民所得到的收益一般也是好于在舊中國所得到的收益,因此,農民收入也是改善了。只是當時農業農村諸多基礎設施需要建設,耗費了大量農民勞動力投入,所以,農民感覺很辛苦!這種狀況在大規模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后就會得到極大改觀。反過來看,價格雙軌制既然是為市場價背書,則中國原來基本符合勞動價值論的價格就開始背離勞動價值論,結果是什么呢?結果是農產品價格自20世紀80年代提高后,就沒有更多穩定的提高了。農業勞動已經無法維持廣大農民在市場經濟中的生存和發展。而諸多領域的必需品,如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的價格之高已經可以把農村通過做工、務農得到的收入拿走大部分了。從農民沒有儲蓄的角度看,改革開放前后二者是大致相同的。這當然不是說農民生活沒有改善,農村社會沒有進步,而是說,農民在整個社會中的相對地位是低的。
第三,既然價格雙軌制理論缺失了權力、勞動維度,它也就無法解釋、預測中國重大的社會變動了,更無法讓中國實現偉大復興了。從一個經濟學范式來看,它就因缺乏必要的概念、必要的解釋、必要的預測,而成為只是用少數幾個概念堆砌出來的話語了。這樣的話語也可能產生影響,但這種影響恐怕非民族之福、國家之福!
三、結 語
許多人認為,中國社會比較浮躁。但他們都沒有分析社會浮躁的根源。浮躁的根源在上而不在下。當那些接近權力的學者在拋出學術理論時缺少必要的法度,這本身就是一種浮躁。當他們再把一種不成熟的理論奉為杰作時,就更為浮躁了。孔子三十而立,這些人三十可能也有所立了,孔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些人年近七十,實際上還不知道學術的規矩。這是大話嗎?我想不是的。
注 釋:
[1] 參見王今朝、龍斧:《馬克思關于供求決定價格規律的假意識性質的交叉科學詮釋》,《經濟經緯》,2011年第4期。在這篇文章里,我們從供求決定價格的框架推出了國家制度、經濟發展階段等對價格的決定,否定了市場決定價格的理論。可以說,根本沒有市場決定價格這回事。寫這篇文章還引起我們對市場本體的進一步思考,產生了多個重要成果和觀點。如,西方所謂市場就是資本的代名詞,西方的市場經濟因此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的代名詞,西方市場經濟是無效的,既經濟增速不高,又導致收入分配兩極分化。
[2] 關于勞動價值決定價格的機制,參見王今朝、龍斧:《馬克思價值決定價格理論的數理闡釋》,《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11期。一個國家想要矯正價格,就應該矯正到相對勞動價值所預測的相對價格上去。讓市場決定價格,常常使價格體系偏離勞動價值所預測的體系。如果不知道這兩點,就不算是真正的經濟學家。政府負責價格管理的官員不懂得這兩點,就容易制定出禍國殃民的價格政策。不就有數位管理價格的官員被逮捕關進監獄了嗎?從人生哲學看,這可以看作是其經濟學受到誤導使然。
(作者系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導,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