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更是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的形成經歷幾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它的頒布進一步推進了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它的實施與應用即將與全國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民惟邦本,法系根基。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法律是國家的根基。民法典是民事權利法,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為一部規范人民生活的法律,一部指導社會生活的法寶,一部指引人民生活的法則,讓新時代的民法典顯得格外耀眼,亦格外重要。
尊重科學規律,順應時代發展。民法典共七編,1260條、10萬多字,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欲茂其枝,必深其根。民法典的制定充分尊重科學規律,體現時代氣息,回應新時期人民關切,充分說明了這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
堅守法治信仰,構筑法治中國夢。幾十年來,一代代中國人都渴望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民法典,它不僅能夠加強公民的法治信心,更能鞏固公民的法治信仰。它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了人格權的全面保護,維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將民族精神融入其中,引領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深入人心。它在保障公民民事權利的同時,亦構筑了我們的法治中國夢,讓我們始終銘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捍衛法治尊嚴,推進法治進程。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法治建設作出重大部署。事易時移,法隨時變。民法典的頒布是加快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一步,關乎人類文明,關乎國家治理,更關乎公民的權利和尊嚴。我們可以看到,民法典破解了高空拋物墜物的難題,維護了小區業主合法權益,聚焦了百姓的關切,強化了人民權利。民法典的誕生,為百姓安居樂業提供了法治保障,捍衛了法治的尊嚴。
緣法求道,道立國堅。以民為本,循法而治。這部新時代的民法典,這部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法典,這部體現人民意志的民法典,必定將新中國的法治建設推進新境界,將全社會的法治水平推向新高度。
作者:焦暉 單位:河北省南皮縣人民法院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