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國國務院上月向《華盛頓時報》送出一張照片,國務卿與余茂春(英文名Miles YU)的合照(上圖)。
這張照片透露出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將美國政府所謂的“華裔智囊”余茂春從幕后推到臺前,向外界放話:蓬佩奧之所以一上臺就拼命攻擊中國及中g,與蓬佩奧辦公室這位57歲的“中國政策和規(guī)劃首席顧問”撇不了干系。
這將為蓬佩奧日后碰壁失敗而甩鍋埋下伏筆:不是“皇軍”無能,是“漢奸走狗”蠢又壞。
根據(jù)維基百科的資料:余茂春1962年出生于重慶,1983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歷史系,之后赴美留學,獲得賓夕法尼亞斯沃斯莫爾學院碩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學博士學位,再后來進入美國海軍學院任教,擔任東亞和軍事史教授,最后作為中國問題專家進入美國國務院。
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還上了中國的名校,享受政府物質(zhì)上的資助(當年的大學生不僅學費住宿費全免,還有生活補貼)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培養(yǎng),出國后即便加入他國國籍,但對生你養(yǎng)你的這篇土地至少要有點感情吧?不說知恩報恩,至少希望兩國交好、避免沖突惡化成冷戰(zhàn)、熱戰(zhàn)吧?
可是,根據(jù)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媒體的爆料,余茂春的所作所為,完全相反,為蓬佩奧特朗普對中國信口雌黃的指責抹黑,“獻計獻策”。
有評論指余茂春“應該是改革開放之后到美國留學的中國人中進入美國國務院決策圈的第一人。”
這一評論說明,在改革開放后進入美國的大批中國人,無論最終是否加入美國籍,但如余茂春般背宗忘祖的人還屬于極少數(shù)、一小撮。
二
余茂春靠著拋卻良知、道義,擠入美國國務院的智囊團,做著傷害中美關系的事情、自然也是傷害中美兩國人民利益的事情,但未必能給其“美國主子”帶來想要的好處。
蓬佩奧拿這位22歲就離開中國的“謀士”閉門造車的“計劃書”當個寶,滿口嚷嚷要中國人民起來“改變中g的行為”。
如果這個呼吁在余茂春離開中國的1985年,還能忽悠一部分人。
因為當年“官倒”等腐敗風不得人心,但經(jīng)過中g多年的政策糾偏與當下的雷厲風行反貪腐,中國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已經(jīng)高到讓美國歷屆政府都須仰視的地步。
美國知名公關公司愛德曼發(fā)布的最新信任度調(diào)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信任度達95%,遠遠高出美國的48%,在受訪國家中排名第一。
之前,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阿什民主治理與創(chuàng)新中心7月8日也發(fā)布一項民調(diào),顯示2016年中國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高達93.1%,創(chuàng)2003年該調(diào)查進行以來新高。
蓬佩奧之流無視這些美國智庫的調(diào)查,而閉著眼睛假裝相信余茂春之流的“策略”,妄想能在中國人民與政府之間扯出一條口子,利用這個“傷口”化膿感染之機,來腐蝕整個中國的肌體,無異于癡心妄想。
只能用幾個中國的成語來形容蓬佩奧之流:也許是“黔驢技窮”、或者“饑不擇食”;也許是想把余茂春之流當做“廢物利用”。
三
當年,游說美國政府攻打自己祖國的伊拉克“帶路黨”沙拉比,就是余茂春之流的前車之鑒。
沙拉比1944年出生于巴格達一個什葉派的名門望族家庭。1958年,英國支持的伊拉克費薩爾王朝被伊拉克中層軍官組織推翻,沙拉比家族流亡海外。
但流亡生涯并未影響到沙拉的學業(yè),他16歲留學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研習數(shù)學,1969年又獲得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
畢業(yè)后,沙拉比一度從事銀行業(yè),在約旦創(chuàng)辦佩特拉銀行,但后來被控欺詐和盜用公款而被關閉。
沙拉比認為自己在約旦的財產(chǎn)被查封沒收,是伊拉克政府在背后搗鬼,從此棄商從政,致力于推翻伊拉克總統(tǒng)薩達姆。
1998年,沙拉比游說美國國會通過《伊拉克解放法》,并由克林頓總統(tǒng)簽署。這個法律的內(nèi)容之一,就是公然宣布:美國將致力于用所謂的“民主政府”取代伊拉克薩達姆政府。
這是美國運用嫻熟的老套伎倆:隨便立個國內(nèi)法,就可以長臂管轄他國政客、干預他國內(nèi)政。美國現(xiàn)在還是在用這一套對付中國。
據(jù)《紐約時報》報道,這位沙拉比在英國成立的流亡政黨“伊拉克國民大會黨”,從1992年建立到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共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其他機構超過1億美元。
沙拉比(左二)2003年在剛被美軍戰(zhàn)火蹂躪的伊拉克,迎接到訪的時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左一),成為名副其實的“帶路黨”。
拿了美國政府間諜機構的錢,就要為美帝(請注意是“美帝”,不是“美國”,因為他們做的事是傷害美國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辦事。
小布什政府為了石油,要攻打伊拉克,沙拉比就送上“薩達姆政府擁有大殺傷武器”的“假情報”,并附贈一些給美軍入侵伊拉克的上得了臺面的借口:聲稱薩達姆使用毒氣殺害庫爾德人、屠殺什葉派伊拉克人、與聯(lián)合國武器核查員合作的不夠徹底等等。
其實沙拉比送上來的情報不實,其情報來源也不可靠,美國情報部門早就對此心知肚明,這些在戰(zhàn)后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中都調(diào)查清楚了。
但執(zhí)意要去伊拉克搶劫的小布什政府,一定得假裝相信沙拉比,不信自己的情報人員的分析。
2003年初,美軍用沙拉比的“假情報”為借口,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以成千上萬伊拉克人喪生的血腥代價,實現(xiàn)了五年前《伊拉克解放法》中的目標:伊拉克政權更替,把不聽話、沒有把美帝利益放在伊拉克利益之上的薩達姆政權推翻。
順理成章地,被薩達姆收歸國有的伊拉克石油資源,也被美英油企瓜分一空。
貢獻“假情報”的沙拉比得以擠入美國組建的25人伊拉克管治委員會中,結(jié)束了45年的海外生涯。
但這位靠“出賣伊拉克石油換取自己頭上官帽”的伊奸很快失寵。
四
很顯然,對小布什政府來說,沙拉比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利用的價值了。
當時小布什政府陷入兩個困境。
首先,伊拉克既沒有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美國的入侵借口全不成立,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沙拉比在這個問題上的唯一作用,是為小布什政府“背鍋”:作為送上“假情報”的“罪魁”而被冷落,于是小布什政府高調(diào)與其“劃清界限”。
其次,美軍進入伊拉克,不僅沒有見到沙拉比之流所描繪的“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的場面,反而迎接他們的是持續(xù)經(jīng)年的路邊炸彈和人肉炸彈襲擊,導致九千美兵命喪伊拉克。
對此,惱羞成怒的小布什把邪火撒到沙拉比身上。
伊拉克戰(zhàn)爭的一年后,2004年1月,小布什在國會發(fā)表國情咨文期間,看到沙拉比(上圖后排左)大剌剌坐在美國第一夫人勞拉身后,很不爽,第二天一早就在國家安全委員會開會時質(zhì)問副國務卿阿米蒂奇:這人怎么混進來的(誰邀請的)?!。
同年5月,美國切斷“豢養(yǎng)費”,不再向沙拉比領導的伊拉克國大黨發(fā)放每月33.5萬美元。
幾天后,美國特種部隊就突擊搜查了沙拉比位于巴格達的住宅,借口就是懷疑這位什葉派穆斯林給伊朗提供情報。
同年9月,沙拉比的車隊遇襲,多名保鏢受傷。
此后,沙拉比多次死里逃生,最嚴重一次遇襲是在2008年,當時6人被炸死,包括他的四名保鏢。
沙拉比回國后,一直過著出行必帶保鏢的日子。以多名保鏢死傷的代價,活到了壽終正寢,2015年11月3日突發(fā)心臟病去世,享年71歲。仕途則止步于副總理,與其渴望的總理職位,緣鏗一面。
美國人之所以能夠毫不留戀地拋棄沙拉比,也與其在伊拉克不得人心有關,這意味著他缺乏政治能量,也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2005年12月,沙拉比領導的國大黨在伊拉克新憲法頒布后的首次國會大選中慘敗,只拿到1200萬選票中的3萬票。
(來源:昆侖策網(wǎng),“峰銳觀察”微信公號【作者授權】;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fā)文章歡迎轉(zhuǎn)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chuàng)權利,請轉(zhuǎn)載時務必注明原創(chuàng)作者、來源網(wǎng)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wǎng)】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wǎng)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xiàn)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wǎng)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nèi)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