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無人車”“無人船”“無人機”等大量智能化無人裝備應運而生并不斷拓展在實戰中的應用,特別是在戰場感知、行動空間、作戰模式、指揮控制與后勤保障上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變化,從而推動著戰爭形態急劇發生改變。
戰場感知更加準確透明
無人裝備發展提升戰場感知能力。戰場感知系統在作戰體系中起到類似“眼睛、耳朵”的重要作用,敵對雙方針對戰場感知系統的攻擊和防護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任務之一,戰場感知系統的生存能力面臨嚴峻考驗。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地面、水下傳感器經常會受到對手人為的干擾破壞,甚至由于接收對方刻意誤導的信息造成判斷失誤。無人偵察預警裝備充分發揮抗電子干擾、靈活機動、耐核輻射等優勢,大大提升了戰場感知系統的生存能力。
無人化作戰將改變未來戰爭形態
新技術應用提供戰場感知技術引擎。21世紀以來,人工智能、信息柵格、移動網絡、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為提高戰場信息感知能力提供了技術支撐。如美軍先后開展了收集戰場信息的智能微塵系統、遠程監視戰場環境的倫巴斯系統、偵聽武器平臺運動的沙地直線系統、專門偵收電磁信號的狼群系統等一系列傳感器系統的研究與應用,把指揮控制系統、戰略預警系統、戰場傳感系統、戰備執勤監控系統、裝備物資管理可視化系統等資源整合起來,構建集中統一的戰場傳感網絡體系,實現戰場實體基礎設施與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融互通的目標。這將給信息獲取帶來新的革命:一方面可以消滅偵察盲區,實現戰場“無縫隙”感知,提高戰場透明度;另一方面,能夠把戰場上的所有人員、武器裝備和保障物資都納入網絡之中,處于網絡節點上的任一傳感器,均可與設在衛星、飛機上的各種偵察監視系統相連接,獲取本身不具備的對目標的空間定位能力,從而實現感知即被定位。
世界主要國家軍隊都在嘗試開發無人后勤裝備運用于戰場保障
行動空間界限更加模糊
戰場空間趨向多維一體。作戰空間,是作戰行動所涉及的空間范圍。宏觀來看,新型技術空間和傳統物理空間緊密融合,戰爭對抗由傳統空間向“陸、海、空、天、電、網、心”多維一體拓展;作戰域由單一物理域向“物理域、信息域、認知域、社會域”深度融合;制權爭奪的重心由“信息、海洋、天空”向“智能、太空、網絡”轉移,形成“耦合緊密、互聯互動”的一體化全域多維戰場。微觀來看,智能化無人裝備能使人類突破腦力極限、生理極限和物理極限,可適應高溫、極寒、高壓、缺氧、有毒、輻射等惡劣環境,能完成極高、極遠、極微、極深、極難等作戰任務。而且,智能化無人裝備還可自由地滲透到敵方作戰空間,對敵實施監視和破壞。因此,任何時間、空間都有可能成為智能化無人裝備進行作戰的時空。
對抗空間界限趨于模糊。在未來無人作戰過程中,敵對雙方各種作戰力量將在陸、海、空、天、網、電等多域空間實施作戰行動,各個領域相互支撐、相互依托,形成多層次、大縱深、多維一體的戰場空間。由于參戰力量多元,各種力量可能先后或同時展開不同樣式的作戰行動,并且各種作戰類型和樣式緊密結合,其作戰行動的多樣性和跨域聯合特征更為明顯,既有“軟殺傷”,也有“硬摧毀”;既有空中和海上行動,也有臨近空間和地下空間作戰行動;既有聚焦于心理、無人、智能等多個領域,展開多維度的信息認知域的對抗,也有物理域的對抗等,敵對雙方的對抗界限趨于模糊。
敵對雙方針對戰場感知系統的攻擊和防護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任務之一
作戰模式更加緊密耦合
傳統作戰模式被打破。智能化無人作戰戰場空間極大拓展,作戰時間大幅壓縮,作戰節奏明顯加快,對抗方式錯綜復雜,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戰爭充斥著多變性、復雜性、突然性,速度成為制勝的關鍵因素。傳統戰爭中方案既定、模式固定、步驟擬定的“流程式”作戰方式已被打破。在強大戰場網絡支撐下,智能化無人裝備能夠根據作戰實境隨機改變戰術戰法,依據戰場態勢變化,依靠智能化網絡平臺,采取靈活、機動、多變的作戰方法,實施精確打擊、電磁摧毀、網絡攻擊等多種作戰手段,從而實現全時空、全頻域、多維度、多方式的作戰。
新型主戰模式協同緊密。察打一體、協同作戰將是當前無人作戰發展的主戰模式,其基本方式是有人平臺與無人平臺混合編組,無人機率先擔負戰場偵察、目標鎖定、攻擊引導等任務,有人機隨后負責火力打擊、消除目標,二者相互協同,實現優勢互補。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中首次使用捕食者無人機,擊斃塔利班基地組織二號頭目阿提夫,開創了無人機執行攻擊任務的先河。此戰中,美軍動用RQ-1捕食者無人偵察/攻擊機率先發現并跟蹤目標,隨后引導3架F-15戰斗機投擲3枚GBU-15炸彈,與此同時,捕食者也相繼發射2枚海爾法反坦克導彈,精確命中阿提夫的臨時住所,成功將其擊斃。另外,法、英、美聯軍在敘利亞戰爭中,將“斬首行動”貫穿于空襲的全過程,美軍實施的397次空中打擊中有145次由捕食者無人機完成,遠超過前幾次戰爭中使用的次數。在英美情報部門的配合下,由捕食者無人機、法國陣風戰機、利比亞部隊協同作戰,成功完成對卡扎菲的搜捕。可見,該模式下的無人機作戰運用交互性強,不僅積極探索出察打一體的新戰法,也使得無人平臺與有人平臺緊密耦合,發展“斬首”攻擊、“點穴”清除等重要作戰樣式的同時,形成了獨特的作戰體系。
指揮控制更加精確直接
指揮流程迅捷優化。作戰指揮是作戰行動效能發揮的關鍵因素,智能化無人裝備的運用,使作戰節奏加快、突發狀況增多,迫切需要指揮決策快速高效。而信息感知、數據融合等智能化指揮控制技術的快速發展,又為構建智能化、網狀拓撲型指揮體系結構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數據資源共享、指令同步傳輸、武器平臺互聯互通互操作的成功實現,進一步提高了信息的流轉速度,縮短了指揮活動周期,優化了指揮流程,從而實現以快制勝、先發制人的作戰目的。
任何時間、空間都有可能成為智能化無人裝備進行作戰的時空
命令下達直達末端。無人作戰平臺與操控人員的分離,使大量士兵成為無人作戰平臺的操縱員,可以與指揮人員身處同一場所,聯系更加直接、更加緊密,結束了在空間上、時間上的分離狀態。這不僅使指揮員指揮控制士兵(即操縱人員)更加直接,也使指揮員指揮控制前線的無人作戰平臺和配合無人作戰行動的有人作戰力量更加直接。因為指揮員通過無人作戰平臺傳回的戰場實時情況,同步觀察前線作戰,能夠與前線作戰部隊幾乎在同一時間看到完全相同的戰場景象,這就為指揮員向最底層部隊下達命令成為可能。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一位準將在旅指揮中心通過捕食者無人機傳回的戰場實時態勢,直接向前線分隊指揮官下達了包括部隊如何部署甚至每一個戰斗人員如何配置等超出其職責范圍的戰術命令。
后勤保障更加靈活持久
保障靈活性不斷提升。無人系統的快速發展及廣泛運用,使其不但在預警探測、偵察情報、電子戰、火力戰方面優勢突出,而且在后勤保障領域也發揮著獨特作用。由于無人系統“平臺無人”且續航時間長,可在危險環境下連續不間斷進行適時、適量、適當的精確保障,尤其是對一線作戰部隊進行彈藥、食品、燃料、裝備器材等物資的末端補給,既可有效解決保障鏈“最后一千米”難題,又可極大地減少保障人員傷亡。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為避免簡易爆炸裝置對地面運輸車輛的威脅,美軍曾運用K-MAX無人直升機向前沿基地和駐守哨所的陸戰隊進行物資補給。該機能根據GPS系統進行定向飛行,也可由地面人員通過遙控裝置遠距離操控飛行,并在人員輔助下完成物資吊裝或投送,每次可吊裝運送物資2噸,每天可送達13.6噸左右。美國海軍陸戰隊駐阿富汗地區總部發言人曾透露:從2012年底至2013年5月,K-MAX無人機在阿富汗的飛行時間超過30000小時,執行了145萬余千克的物資運送任務,相當于600臺卡車的運送量。此外,在水下作戰中,大型水下無人潛航器也可擔負物資前送補給任務,它既可以為秘密執行任務的特戰分隊或其他海上平臺提供裝備、給養等物資器材的保障,也可以輸送、補充或撤離少量的戰斗人員。
俄羅斯具備察打一體能力的無人攻擊機
保障持續性不斷增強。目前,世界主要國家軍隊都在嘗試開發無人后勤裝備運用于戰場保障,在提高后勤保障效率的同時,又節約用于非戰斗任務的戰斗人員數量,將其從繁重、重復的保障工作中解脫出來,專注于作戰任務的完成。研究表明:士兵因負重增加難以保持毀傷能力、防護能力和機動性,作戰效能明顯降低。有資料顯示,如果士兵攜帶46千克載荷,行進20千米,射擊命中率會降低26%,同時會導致士兵身心疲憊。特別是現代化戰爭中,戰斗節奏快,部隊機動頻繁,戰場消耗大,攜帶物資器材多,采用無人運輸平臺伴隨保障,可以使部隊更加專注于作戰任務。以陸上高自主性無人運輸車輛為主,通常以單個無人運輸車伴隨方式實施,即小型車輛伴隨單兵、中大型車輛伴隨班組(戰斗車輛)行動,但如果地形條件允許,也可以多臺無人運輸車輛編隊伴隨戰術分隊行動,擔負整個分隊的物資攜行保障任務。在實施過程中,戰斗群(隊)在前方機動,無人運輸車通過自身的傳感器組件識別被跟隨士兵或戰斗車輛的立體三維影像,對其進行鎖定和跟蹤,自動在側后適當位置跟隨機動或適時停止運動,作戰人員也可通過操控手柄遙控或語音口令等方式對車輛進行靈活控制。2011年11月,美陸軍向駐阿富汗南部的第10山地師配備了4臺具有伴隨行動功能的“班組任務支援系統”多功能無人運輸車,協助作戰分隊完成后勤運輸任務。當前,具備“伴隨”作戰能力的無人地面車輛成為各國無人保障裝備發展的重點。當然,人類戰爭發展史又一再表明,戰爭中任何一方出其不意地首先使用某一新型武器裝備或某一新型作戰力量,采取某種新型作戰樣式,往往能夠率先贏得戰爭的主動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軍事科學的發展,贏得戰爭的制約因素變得越來越復雜,深刻認識無人作戰對未來戰場形態的深刻變革,及早研究應對策略,抓住機遇、未雨綢繆,才能最終贏得未來戰爭的戰略主動。
作者:王可杰、詹靜 “轉自《軍事文摘》”。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