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篇幅凝煉,博大精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無處不閃耀著真理的光輝。感我至深的是,總書記在回顧百年奮斗歷程、瞻望未來的時候,先后86次深情提及“人民”,回想黨的十九大報告203次提及“人民”,不難發現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民觀”,在任何時候都厚植于心、奉為圭臬。習總書記的講話,視野宏闊,精辟深刻,震憾人心,鼓舞斗志。特別是他向全黨發出趕赴“時代大考”的偉大號召,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為檢驗大考的合格標準,動員全體黨員以昂揚的斗志、科學的頭腦、堅定的步伐共赴趕考之路,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統帥劍鋒所指,三軍聞令而動。自己作為中國鄉鎮基層最普通的一名黨員,為能夠趕上這個熱血沸騰的新時代而倍感光榮,必將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姿態,“雖歷千難萬險,吾往矣”。回望百年,體悟百年,探究百年,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背后的“源代碼”、“根目錄”是什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我們黨在“人民”這個價值緯度里找到了“靠山”、找到了力量“源泉”,并在今天仍然無比堅定地堅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無不貫穿著我們黨把支部建在連上、把支部建在村上,“組織起來”、喚醒群眾千百萬,讓戰士“就像一根擰在一起的銅繩”,讓群眾變成“真正的銅墻鐵壁”。這是我學習總書記講話,最深切、最觸動我心靈的感悟。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十九大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出戰略安排:第一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無論哪個階段,都離不開農村農民農業的全面振興。而要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則必須牢牢把握好一個核心:把群眾組織起來。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原因很多,主觀的客觀的都多。但我個人覺得有一點值得我們銘記與傳承:在中國,唯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并善于處理好與“人民”的關系。中國共產黨人與人民是何種關系呢?
——是“種子與土地”;是“公仆與主人”;是“學生與先生”;是“兒女與父母”;是“魚與水”;是“答卷人與閱卷人”……總之,我們黨就是那個始終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的人,就是那個有一條棉被就會毫不猶豫給群眾半條被子的人,就是那個同人民有鹽同咸無鹽同淡、生死與共的人。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不難發現,我們依靠黨的政治思想優勢、組織優勢,把人民組織起來,同自己思想同心、行動同步、目標同向,正是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源代碼”、“根目錄”。在當下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我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就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在于思想振興。要堅決把政治思想工作挺在前面,覺悟群眾,把群眾組織起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認為,人的因素、政治思想的因素,是生產力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從政治上、思想上建黨立黨是一條寶貴的經驗,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民眾是個制勝法寶。一切工作,首先取決于認識的正確和思想的進步。思想不通,栽樹不活。毛澤東同志說“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我在基層工作實踐中感受到,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是巨大的精神動力,一旦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就一定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可以這樣說,在物質基礎一定的條件下,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變一切,思想創造一切。我們亭口鎮有個衣家村,是一個僅有55戶100來口人的小山村。2017年以前,上山無路,澆地缺水,老百姓基本上是靠天吃飯。在鎮黨委政府的教育引導下,村黨支部書記衣元良率先站了出來,提出“寧肯干窮了也不能等著窮”,經過反復細膩的政治思想動員,全村老少爺們齊上陣,硬是靠村里群眾自身的力量修好了5.5公里的上山路、打了兩口深水井。山還是那片山,坡還是那片坡,只是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群眾覺悟了,一切就變了個模樣,煥然一新。曾經來過衣家村考察調研的溫鐵軍老師說:幾乎所有去過煙臺衣家村的人都會心生感動,老師和同學們都該向衣家村的百姓學習,真正把中國故事講成了中國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這個感動,最深切的源頭就是衣家村的老百姓在村黨支部的感召下有覺悟了。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我們不妨將眼光再追溯到1840年以來的民族圖騰史。1900年所謂的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滿打滿算18811人,就這么點兵力10天之內攻陷北京,把我們這樣一個泱泱大國打得稀里嘩啦。一個1921年成立的政黨,一支1927年創建的軍隊,28年的時間,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失敗到勝利,奪取全國政權。1950年,面對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帶領的16國聯合國軍,新生的共和國出境作戰,把他們打得稀里嘩啦。沒有比較就沒有警醒,沒有比較就很難汲取前進的營養。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歷史反差?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哥拉說:“人的大腦不是一個等待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炬”。中國共產黨人從誕生之日起,做的最扎實最徹底最有成效的工作,就是“點燃群眾的大腦火炬”。沒有中國共產黨組織起來的中國民眾,“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而已”。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說“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日本敢于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毛澤東同志一語打中了中國的要害,不是裝備差,不是國力弱,最根本的問題是無組織。所以中國共產黨執政最大的抓手,就是一定要把民眾組織起來。西方政治理論認為群眾是“群氓”,是沒有行動能力、一盤散沙、缺少理性的個體。中國共產黨執政偉力,在于成功地用共產主義信仰將群眾組織起來,讓他們覺悟成長為國家的主人,成為了歷史的創造者。誰都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如果一個好吃懶做、天天躲在屋檐下曬太陽的懶漢自己不覺悟不行動,觀音菩薩下凡也無法讓他走上小康,更不用說融入振興了。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群眾不覺悟,不真正從內心動起來,一切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發動群眾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振興自己,這是唯一的道路。毛澤東同志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說:“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作為我們最基層的黨員干部來說,當下最根本的就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這個任務。那么,我們實現鄉村振興的“橋或船”在哪里呢?我們的探索就是,全面切實辦好黨支部領辦農民合作社,這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橋或船”,也是我們組織群眾最有效的抓手。我們亭口鎮,是煙臺棲霞東北部的一個山區鎮,鎮域面積151平方公里、68個行政村。目前68個村全部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61個村的63個合作社通過審核驗收,涵蓋蘋果、櫻桃、民宿旅游、藏香豬、水利等諸多領域,黨支部把群眾組織起來,抱團發展,實現共同富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逐漸成為大家的共識。棲霞814個行政村中有678村成立685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占80.6%,發展成效日漸凸現,發展態勢日趨蓬勃,漸成燎原之勢。今年村級組織換屆,領辦合作社的村書記主任連任的占74%,說明群眾認可度很高,黨在農村中執政基礎也進一步鞏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江宇同志曾經11次來過煙臺、3次到過亭口調研,他在新書《煙臺紀事》中說:煙臺全域推行“黨支部領辦農民合作社”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改革突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出現的新時代氣象,是在黨的領導下走鄉村振興新道路的宣言書。“給人以星火者,必懷揣火炬”。一朵花盛開,就會有千萬朵花盛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出卷人”和“閱卷人”最有發言權。我們有理由相信,黨支部領辦農民合作社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作者系棲霞市亭口鎮黨委書記;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